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烤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11-01 13:13:20

  “叶院长,这叫外翻缝合,你看我是在距切缘5mm处进针,穿过表皮和真皮,经皮下组织跨切口至对侧于距切缘5mm的对称点穿出。

  接着再从出针侧距切缘1~2mm处进针,对侧距切缘1~2mm处穿出皮肤,由4个进、出针点联接的平面应与切口垂直,结扎使两侧皮缘外翻。

  我总结为远进远出,近进近出。”

  林三七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再一次冒领了这个发明功劳。

  这是今天第二次冒领了,之前他所说的“宽街缝合法”其实是1979年曰本的津下医生发明,但被某人在1959年抢先一步拦截了。

  叶副院长听了连连点头,又仔细观察了全科长的伤口问道:

  “是不是所有伤口都适合外翻缝合?还是有什么适应症或者部位要求?”

  林三七心想果然是内行,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

  “叶院长,外翻缝合适用于皮肤松弛,有内卷的切口,比如Y囊、腋窝、腹股沟、颈部等较松弛的皮肤,也可以用于需要较强的抗张力部位,对创缘的血液供应影响较小。”

  叶副院长现在看林三七是越看越喜欢:

  “小林医生,照你这么说来,有外翻缝合,那还有内翻缝合喽?”

  林三七搬着手指数道:“还有什么8字缝合、皮下缝合、皮内缝合、减张缝合、荷包缝合等等,好多的,不同部位不同伤口采用不同的缝合。”

  叶永安听了久久不语,然后转身郑重看向了沈院长:

  “老沈,小林同志是个人才啊,这样的人才留在你们宽街中医院真的是浪费了,把他交给我吧,放到我们协和来才是专业对口。”

  沈院长这时候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哈哈,怎么样,老叶同志,现在知道我们宽街中医院的实力了吧?你呀别做梦了,人我肯定不会放,而且林三七同志还是我们中医院重点培养的技术人才、中层干部,我们有大用的。

  再说了,谁说只有你们协和需要外科手术?我们中医院也可以开设西医门诊呀,到时我给林三七同志建一个手术室,咱们自己收治病人,以后还用看你们协和的脸色?”

  林三七差点认为沈院长也是穿越者了,中医院开设外科专业,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可惜沈院长不知道的是,几十年后的中医院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中医反而成了其次,最后西医科室是越开越多,占据主流,本末倒置。

  叶永安见对方说得这么坚决,知道自己挖人已经是不可能了。

  但当领导的嘛脑子都活络,这条路走不通,马上就换另外一条路走,绝不轻言放弃:

  “那老沈,我有一个提议,要不咱们两家医院合作嘛,来一个《缝合课题组》,专门研究林三七同志所说的各种缝合术,有成绩了咱们两家医院平分,你觉得怎么样?”

  沈院长一听,眼睛一亮,心里明白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虽然他嘴上打死不承认,但事实就是中医院目前并没有开展外科的能力和技术,想要单独开展西医方面的医学课题可能性为零。

  但如果跟协和合作,自己中医院出一个人,对方医院出钱出力出病人,最后成果自己能拿到一半,绝对是中医院占便宜了。

  叶永安看到沈院长沉思,于是添了一把火:

  “老沈,林三七同志发明的几种缝合术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首创,如果我们能研究透,再到国外发表论文,那是为国争光呀,你可不要犯糊涂。

  而且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被外国医生抢先发表了论文,到时咱们可就后悔来不及了,这事宜早不宜迟,咱们得抢在所有人前头呀。”

  沈院长也果断:“行,不过先说好,署名的时候我们中医院要在前头。”

  叶永安无语,只能无奈点头:“可以,这回让你们中医院占个便宜。”

  林三七更无语,心想你们两位领导是不是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问一下我愿不愿意啊?

  社会主义大家庭是跟你开玩笑?家长式领导是跟你开玩笑的?小屁孩有什么说话的份?

  因为没有相应的支架,林三七在给全科长打石膏。

  屋外中医院瞧热闹的职工们已经看得傻掉了,一个个惊讶地看向了林苦参这个当爹的:

  “老林,真可以呀,家里三个儿子,中医西医都学?”

  “中西医结合,会不会两头都会,两头都不精?”

  “中医就中医,西医就西医,混在一起算哪门子事呀?”

  听着周围同事们的议论,有说好的、有说差的、有不解的、也有恭喜的,林苦参表面上风清云淡,但脑子里也在迅速盘算了。

  半年前他给小儿子几本中医类书籍,这个小儿子似乎从来没有翻阅过,说明他对中医的兴趣不大。

  也不知道是家里哪一代祖宗保佑,让小儿子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机遇,学会了西医,那么是不是让他以后就走西医路线呢?

  反正祖传的医术已经有大儿子继承了,小儿子学啥的自由度就比较高了。

  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两头押注的习惯,看看宋家三姐妹就知道了,轻易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想到这里,林苦参已经下定了决心,让儿子走西医路线。

  林三七不知道自己穿越后的人生出现了第一个转变。

  原本他只想着做个快乐的“采购员”到处发财,但他想不到现在无论是院方还是父母都希望他能走临床路线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缝合课题组哪怕要成立也是过年后的事情了。

  叶副院长准备回去了,既然已经是合作伙伴了,沈院长也准备来送送,林三七则抱着手术器械包跟在后面。

  “老叶,那你就一路顺风,慢走哈。”

  “叶院长,这是你们的清创包,还给您。”

  叶副院长哈哈一笑,挥手道:“这套手术器械就送给你们宽街中医院了,万一还有类似的病人也可以直接上手。”

  沈院长一听乐了,“老叶,你够义气,下次你要吃啥中药,我也给你免费。”

  林三七心想,一套手术器械才值几个钱,你个老沈何必高兴成那样?

  其实林三七又误会了,手术工具这种精密器械,1960年的国内根本就造不出来,不但技术工艺上不过关,重要的是材料学也不过关。

  国内使用的哪怕最简单的手术刀片、手术剪等等,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可国家缺外汇呀,有外汇早就买粮食渡过难关了。

  所以每一份手术器械都是非常宝贵的,叶副院长可以说是送了一份大礼。

  “小林同志,那我们就过年后在协和见了。”

  说完,叶永安骑上自行车挥挥手就走了。

  林三七跟在沈院长后面,抱着一包二手手术机械,还在想着晚上吃啥?

  突然沈院长趁着周围无人,低声说道:

  “小七,跟协和医院的合作是个机遇,你要好好把握,你是中医世家出来,又懂西医外科,目前国内这样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还没有,只要你搞成功了,将来绝对可以成为国内第一人。”

  林三七却提高了警惕,此时此刻,他的脑子里也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单纯的医生,这对他的“流量变现”计划是相当不利的。

  别忘了他在2023年可是开了一家中药材销售公司的,没有他的货源,林家怎么发财?

  “沈伯伯,我可是采购科的,你可别把我当单纯的临床医生呀,那我可不干。”

  “你!”

  沈院长狠狠瞪了林三七一眼,气呼呼就走了,嘴里一边骂着:“孺子不可教矣!”

  林三七耸耸肩,心想谁也不能阻止我发财。

第205章 傅老爷子送宅子

  东四二条,傅佐府上。

  傅老头看着林三七从车上搬下来的东西,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

  “这怎么好意思,啊呀,这么大一块肥肉,我好久没吃到肉了。哟,这是上等的面粉呀,成,有了这些,咱们家过年也能吃顿饺子啦。”

  林三七嘿嘿一笑,又抱出一个大麻袋:

  “给,老爷子,这里面有50斤棉花,这是棉布,你们家人多,可以做几身新衣裳,过年了总得喜庆一下。”

  突然,傅老爷子看着满院子的年货,站在那儿抹眼泪了:

  “林小弟呀,我真的感谢你,这么多年了,我们这些前朝的老人过得不容易呀,当初咱们家也是门庭若市,现在您瞧,门可罗雀,也就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子。”

  林三七心想,这才哪到哪呀,你们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林三七挺喜欢傅老头的,他打听过,傅佐虽然是前清的贵族,但从来没有做过欺男霸女的事情。

  后来鬼子占领华北的时候,他也坚决不跟鬼子合作,比他那位皇帝哥哥好太多了。

  解放后也只是在家里玩玩琴棋书画,没吃没喝了顶多去黑市逛逛,不像前清那些破落贵族,从来没做过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的丑事,在民间的风评很好。

  像之前林三七去华南三省出差,要不是有傅老头提供的汽车,他的交通就成了大问题,更何况老头还送了他一个乾隆贴身玉扳指。

  就冲老头这份豪爽,林三七也愿意交他这个朋友,并且将来在他落难的时候也愿意拉他一把。

  到时如果没有帮他,估计墓碑上死亡日期不会超过柒陆年。

  “老爷子,咱俩谁跟谁呀,甭客气,刚好我有这份能力肯定不会忘了您,不过这事您可得保密,连家里人都不能说。”

  傅老头坚定地点头应承着:

  “林小弟你放心,这么多宝贵的物资,我心里有数,打死也不会说出去,这些东西你先放到车库里藏好,回头我再一样样拿出来,现在去我家喝口水。”

  林三七闲着也没事,也准备参观参观正宗的王府是啥样的。

  傅佐家是五进的大宅子,左右还有东西跨院,规模非常大,雕龙画风,装修也非常精美。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除了中院还有人打扫,东西跨院已经杂草丛生,跟个荒宅似的。

  傅老头是个乐观的人,笑呵呵介绍着:

  “当年我们家光是佣人就有200多号,那叫一个热闹,现在新社会不允许雇工了,原来的下人都打发回老家了,光凭咱们自己家人根本没办法搞卫生。”

  林三七这时候心里挺想说的,你家人不住,能不能把跨院卖一个给我?

  后来又生生忍住了,傅老爷子的主院和跨院是连在一起的,再过几年肯定要统一安排,比如做机关单位,做学校什么的。

  哪怕现在傅老爷子肯卖其中一个院子,估计到时也一起被没收,那这投资就打水漂了。

  两人穿过前院的影壁,来到了正房,屋顶还是绿琉璃瓦呢。正屋的客厅很大,左右还有各两间。

  林三七不得不感慨一下,这古代的大户人家是真豪呀,根本不是花都的西关大屋能比的。

  客厅大了,空荡荡的,因为没有取暖设备显得异常寒冷,林三七被引进了傅老爷子的书房。

  “林小弟,来,喝杯热水,原来我这是暖阁,这墙壁暖和,现在咱没办法搞到煤,只好用炉子取暖了,你将就将就。”

  林三七看着书房里满屋子的书画,再次感慨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0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8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