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对,这是我家的电话,你有事可以打来找我。”

  “了不起。”纪万嵘由衷赞叹。

  别看农话网很拉,通话范围什么的都受限,可是能装一部,还是身份的象征,就像是拖拉机一样,破破烂烂瞧着没几斤重,到二十年后,一个公社都没有几家舍得买。

  寒暄两句,罗学云直入正题。

  “头批酒已经泡得差不多,老纪的瓶子选好没有,我可以先来几十瓶,上市场看看效果。”

  纪万嵘道:“单独让陶瓷厂给我烧一款,太浪费了,我选了十来个款式,老弟过来把把关,先用着?”

  “可以,我明天就去。”

  看到酒瓶样品,罗学云觉得纪万嵘还是用了心,基本上市场上常见的瓷瓶,他都搞来了。

  这些酒瓶还没那么花哨,做成各种造型风姿,譬如大肚弥勒佛,婀娜仕女等,都是大巧不工,以实用为主。

  大概是因为,只要是酒,用水瓢都卖得出去。

  罗学云挑中白蓝花纹瓶,作为温和虎骨酒的容器,青红瓶作为猛烈虎骨酒容器,都是一斤装。

  纪万嵘叫人去采购瓶子的空档,罗学云就参观起刚重建的温正堂。

  柜台的陈设,已经非常现代化,接近供销社的布置,这一点看来,纪万嵘是用了心思的,毕竟现在人都在接受新鲜事物,你刻意营造老铺子的味道,反而会让他们觉得不亮堂不卫生。

  “生意怎么样?”

  “可以说是惨淡经营。”

  纪万嵘苦笑道:“我现在真的希望,老弟的药酒能帮我打响名号。”

  罗学云抽开药柜,细细闻了闻部分药材的味道。

  “有多少是人工种植,有多少是天然野药。”

  纪万嵘道:“老弟,你知道的,炮制药材手续繁杂,要靠山野采集,恐怕要断药,价格还高。”

  “所以呢,比例是多少。”

  “人工种植的多。”

  “那你跟国营药材公司比有什么优势?人家一手握着培育基地,一手握着客户资源,价格都能自己定,温正堂跟他们如何争锋。”

  纪万嵘苦笑道:“温正堂又不是几十年前,各县都有分堂,哪敢跟他们比,只想捡点他们顾不到的地方,把字号再立起来。”

  “找准定位啊,纪老哥。”罗学云笑道,“不能不管不顾,抱着一腔热血扎进来,到时候多少钱都不够你赔,更别说赚钱。”

  纪万嵘道:“老弟有锦囊妙计?”

  罗学云不置可否。

  “我勉强算个大夫,对药材这方面有点了解,虽然常常说管,但是购销之外,药材公司甚至会按照牌价的数倍实际配药。

  你要不随行就市,很容易被针对,到时候连药材都进不到,若是随行就市,则跟国营公司完全没有可比性,毕竟你这老字号,是私人的。”

  纪万嵘都快急哭了。

  “老弟,你有好法子就教教哥,以后温骨致心酒我只要三成,卖出一瓶就给你分一瓶的钱。”

  罗学云微微一笑道:“可以宣传药的本真,都是山里野生野长的,主打特色;要么转做制药,自己开发膏药、汤药等几种常用固定药方;再要么……打通医院诊所的关系,和他们合作。”

  纪万嵘陷入沉思,旋即跳起来。

  “好兄弟,一下子点醒我,说实话,温正堂我只在小时候来玩过,朦朦胧胧记得有这么个事,怎么经营却是一团浆糊。

  学云这么一讲,顿时让我茅塞顿开,给我指明方向,我有信心把温正堂做起来。”

  在纪万嵘激动的目光中,罗学云又稍稍提了几句建议,把药堂的布置稍做改正,给顾客一种正儿八经,不是黑店的感觉。

  紧跟着罗学云带着酒瓶回家,闭关兑酒。

  说实话,这是累活,也是很有意思的活,有点做实验的感觉,仿佛不是在生产酒,而是什么神秘药剂。

  一口气灌注两百斤,罗学云才停下。

  将剩下的酒浆,用普通陶坛装了,带给幺爷品尝。

  “味道怎么样?”

  幺爷细细品味,摇头晃脑道:“似酒非酒的感觉,带点药味却不苦,带着酒味却不刺喉,是好东西!”

  罗学云大喜,要是幺爷这种山村老匹夫都能接受,可想而知,温骨致心酒的客户群体会多广。

  他赶忙联系纪万嵘,将药酒推向市场。

第134章 你懂药酒,我懂宣传

  纪万嵘看到温骨致心酒成品,惊讶不已,盖因为罗学云不仅装帧得精美,还设计了字体。

  封装好的瓶口,包着红布红绳,喜气之余,可让顾客开瓶后,仍有保存的手段。

  小号艺术字写着“温正堂”,大号艺术字写着“温骨酒”、“致心酒”,形态不羁,却别有一番趣味。

  他不禁夸赞道:“老弟真是匠心独具,要是我看到这样**的酒,也会忍不住买上一坛。”

  罗学云云淡风轻,故作不经意道:“纪老哥过奖,头批酒先这样,药酒疗效和温正堂地址信息等,暂且用说明书的方式附送,等头批售出后,再看市场反馈做一定更改,到时候就可以给陶瓷厂批量下订单,做专属样式的瓷坛。”

  听他这么说,纪万嵘反而踌躇了。

  “在我看来,已经很好的东西,老弟觉得还不足吗?还会有可能卖不出去?”

  罗学云道:“酒香也怕巷子深,顾客能不能接受新鲜的东西,谁能打包票,再说价格高定,本就不是为着普罗大众,属于有一个人买,就算成功百分之一。”

  “这倒也是,一坛六十六,一坛九十九,说出去骇人听闻。”纪万嵘叹道,“现在怎么办,就摆上柜台,让员工出去吆喝么?”

  “光在门口吆喝,八百年揽不来一个客户,当然得打广告。”罗学云笑道,“晚上,我请老清河报的主编吃饭,在报纸上登一则消息,再印一些传单,大街小巷散发,双管齐下,就算是摆好了宴席,看客人愿不愿意赏脸。”

  纪万嵘由衷赞道:“还是老弟有主意,要论做生意,我得多向你学习。”

  下班之前,罗学云就上门邀请,打着刊载广告消息的商议由头,许文没有拒绝,骑着自行车跟着罗学云来到玉兰饭店。

  主要是张家行赵庆同他们几个请客,喜欢来这家,连带罗学云跟经理钱凯都混得熟络,加上菜式不错,便懒得再找。

  从这个方面讲,钱凯当初巴结罗学云是有道理的,好客人带客人,可比招揽新客人划算得多。

  纪万嵘虽然做生意有些笨拙,为人处事还算得体,勉强算医药世家,很是读过几本闲书,谈吐蛮对许文胃口,因此宴席算得上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学云讲出广告需求。

  许文摸着两坛温骨致心酒,沉默良久,缓缓道:“两位诚意款款,我就说些心里话,若是按照温骨酒六十六一坛,致心酒九十九一坛的价格,这广告我是决计不敢刊载的。”

  纪万嵘愕然道:“这是为什么?”

  许文道:“前年时候,我省酒业为了响应号召,对大部分酒提价,来增加国家收入,解决酿酒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的的问题。

  然而杜康级别的酒只是提到四块,特曲只是三块七,大曲两块八,就卖不动了,被川黔酒大举进攻,不得已纷纷降价。

  温骨酒六十六,你算算是提价后的杜康多少倍?”

  纪万嵘迟疑道:“温骨酒是药酒,不能全按酒来算罢,再者,销量差点也能接受,毕竟我们不打算跟人家酒厂抢生意。”

  “也不能完全按药算,不是吗?”许文微笑道,“老纪,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省现在最贵的酒,当属十一块八的茅台,单是温骨酒都是它的六倍,你有没有考虑广告出去的影响。”

  纪万嵘还有些云山雾罩,但罗学云已经领悟到许文话中的意思。

  “许哥是担心高价酒会引起顾客不满,造成不好的影响,到时候酒卖不卖得出是一回事,怕是温正堂都得麻烦缠身。”

  许文立刻投来赞赏的眼神,把着酒坛道:“这两种酒,我一喝都知道非同凡响,身体暖烘烘的,一天伏案的劳累都消解了,可真要六十六一坛,连我都舍不得买,你说到时候该有多少人骂,登广告的老清河报能脱得了干系?”

  纪万嵘忽地额头渗汗,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

  罗学云道:“许哥见多识广,果然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想必有办法教我们吧?”

  许文微微一笑。

  “其实罗学云初始想法不同,借药酒给温正堂打响名号,提高酒价做噱头,但要考虑到,买药更多的还是普通人,一个他们都不舍得买的东西,也少见别人买的东西,起不到什么宣传效果。

  试想,若是温骨酒某人暂时买不起,可他却在亲朋好友家尝到,一下惊为天人,会不会边攒钱边打听,给自己买一坛,又发现这药酒对老人挺好,会不会多买些,送给家中老人?”

  术业有专攻啊,罗学云属实对许文刮目相看,他这人不仅会写软文,还会做市场营销,自己可能是懂药酒,但他懂宣传。

  当然自己也不能完全算错,毕竟他早先制定这个价格时,就抱着厚利少销的想法,以免自己天天打工,要是每天睁开眼,就欠温正堂两百坛酒,真的会让人心烦意乱。

  但眼下,许文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固执己见,可就真是典型的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到时候温正堂疯狂被举报,他恐怕也不好受。

  “许哥,你看这样可以吗?温骨酒九块钱一坛,若是在温正堂有消费,还可以打折,而致心酒干脆就不上市,只在买得起的人中间流传,作为珍贵礼品,产量也减少。”

  啪啪啪。

  许文鼓起掌来。

  “学云真是一点就通,若是九块钱一坛,保持如此效用再加上百年老字号、传承古代药方,我相信绝不会愁卖,说不定一年半载,老纪都得考虑去地区开分堂。”

  纪万嵘连忙说不敢想,只求能立足就心满意足。

  罗学云当机立断,纪万嵘从善如流,当场决定把温骨酒价格改为九块一坛,致心酒标定一百八十八,却不上市,造足稀缺性。

  许文收了广告刊载费和润笔费,谈笑而去。

  很快老清河报和传单双管齐下,开始宣传温正堂重启,古方药酒上市的广告,一时间风起云涌,掀起不小风浪。

第135章 一炮而红

  “祛风除湿,强筋健骨,补益气血,以酒代药,有这么夸张?”

  老清河边,一艘机动水泥船上,三十来岁的韩涛瞧见报纸上的温骨酒广告,颇感觉荒诞。

  既是邻居也是同事的郝亮亮闻言,笑着搭腔。

  “温正药堂,我爷爷那会就有了,算算真是七八十年的招牌,他家传人既然打着祖宗名义,重立字号,想是不会骗人,否则乡里乡亲,他就不怕大伙上门砸了他的药堂。”

  韩涛皱眉道:“酒是酒,药是药,混杂一起,算是买酒还是买药呢?九块钱一斤可不便宜。”

  郝亮亮道:“咱们在水上讨生活,湿气重,腿脚痛关节痛,老了说不定就跟叔爷他们一样,拄着拐杖都挪不动,我看它写的还挺对症,真打算去买坛回来试试,反正又不是买不起。”

  韩涛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们都是老清河沿岸人,自古就在水上讨生活,船民公社结束后,少部分人和船改成船运公司,跑内河航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