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大家似乎并不懂罗总的苦心,反而觉得产品族群大,全家福全家桶很值得骄傲,即便很多项目做得稀烂,根本看不到前景,也要维持经营,连带业务线上所有人,都变成拖后腿的。”
袁晓成手心出汗,他想反驳,却在杨朗的眼神中,无法张口,对方那副自信的态势仿佛就是在告诉他,没有罗总的苦心,没有清兰的支持,青食做不了现在这样的势头,贸然揽功只会自取其辱。
“所以,我们就该抛弃那些业务线和产品吗?”
“不是抛弃,而是暂时放下轻装上阵,等将来青食财大气粗,反过来哺育培养就是,相当于给青创托管几年。”
“屁话,要是托管,现在不瘟不火的维持跟交给青创有什么区别。”
杨朗目光炯炯看着袁晓成,说道:“青食不担负这些业务线上的成本,把空出来的资源调度到明星王牌项目,一来二去,增长速度将会飞快,明白嘛,袁总?”
袁晓成明白,譬如兄弟二人逃荒,一个成年强壮,一个幼小瘦弱,杨朗主张大哥先跑,混发达了再回来接济弟弟,至于弟弟能不能活,就看乡亲们照顾得好不好,照顾得好皆大欢喜,照顾不好就认干兄弟。
很残酷,他却不能反驳,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他不给力,致使青食发展的势头不够罗学云预期,为了避免青食真垮掉,必须换一种思路,而换一种思路,就会导致现在这种现象。
竞争,就是比拼强弱。
“那你为什么还要同意开拓西式面点业务?”
“我其实是想让你感受压力。”
“我?”
“零食部一直跟饮品部较劲,想要争取更多资源,推动王牌产品占据市场,突然你让他增添新项目,老人他自己都不够用,招新名额只想贴在老项目上,怎么会心甘情愿?届时你就会明白,一个项目能不能被业务部门接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袁晓成瞪大眼睛:“公司的决定,许真几个胆子敢违背?”
“违背倒不至于,但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人愿意接受新项目,接受了效率也不高,综合收益不如预期。”
“想当然,只要动员做得好,管理跟上,没什么不愿意的,他们很清楚,新产品做成会功成名就,腰包鼓鼓。”
“今时不同往日。”杨朗幽幽道,“新项目还要赌能不能成功,老项目却是货真价实的红火,无论新老职工,让你选择,会青睐加入什么项目?”
袁晓成道心破碎,他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被搅得一团乱麻,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杨朗继续补刀:“这不是你的错,等成熟业务线稳定,新员工很难加入的时候,自然会有职工愿意开拓项目,或者你跟罗总一样,能给职工们信心,令他们觉得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同样会踊跃热烈。”
第802章 趁火打劫
袁晓成晕晕乎乎,下意识觉得杨朗这样不对,但寻不到破绽,只能让后者先走,去“后山”请“宗门老祖”。
罗学云认真听完,笑道:“你也是老江湖,怎么被末学后进唬住,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么?”
“可别小看杨朗,张嘉乐属于咬人的狗不叫,虽然行事阴险,性格到底正派,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杨朗这小子可不一样,披着羊皮的狼,一朝得势凶威凛凛,等闲人降不住,你要让他当青食总经理,可要当心跑偏。”
“不放虎狼,如何狩猎,休说总经理,什么时候我觉得青食成熟,CEO也让渡出去。”
“疯了,简直疯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罗学云淡然道,“如果你永远霸住那个位置,将永远不会有人够格,与此同时,你也将永远甩不下担子。儿女长大尚且要放手,何况公司企业?青云要成熟,必须新人滚滚站出来。”
袁晓成斜乜着眼道:“这么说,你赞成杨朗的意见?”
“不要这么二极管,非黑即白。”罗学云叹道,“咱们一桩桩一件件地来,你先告诉我杨朗哪点吓到你,让你不安。”
“吓到我不至于,青食发展状况我心里清楚,蒸蒸日上,气势昂扬,不是他三两句话就能否定我,可这心里七上八下总是免不了。
他说青食应该集中力量以点破面,除了饮品部零食部的优质项目,统统甩掉,不投资扶持食品工厂,不涉足餐饮和零售终端,一个劲把明星王牌产品做强做大,登峰造极那种地步。
虽然我不是很认可,多元经营本来就是一种防范风险的策略,是未虑胜先虑败,如此一意孤行,好则好,一旦坏,要重头再来吗?其他的事业部和产品线不要了,丢给谁?
但他说的也是现实情况,青食涉足太多业务,等同四处树敌,墙没倒也架不住一直有人挖墙脚,一群人煽风点火,尤其去年以来,大量完全仿制青云重点产品的竞争者雨后春笋般涌现。
若是不能照他说的集中力量稳住优势,令青云饮品带来的先机荡然无存,而后失去竞争行业前列的地位,我岂不是成了青云的罪人,后来者要指我鼻子骂无能?”
“要骂也是先骂我,你着什么急。”
“都什么时候,还跟我开玩笑?显着你有大将之风是吧。”袁晓成不耐烦道,“你就说杨朗说的有没有道理。”
“对也不对。大多企业的成长都是照他说的路线,以单一产品做起来,获得市场份额、知名度和资金积累,然后开始涉足其他领域,通过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合并同类等等,成长为大鳄。
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也不过是一瓶汽水起家,做到世界闻名,涉足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四五百个产品品牌,杨朗的意思不过是让青食效仿这些前辈,专注某一领域深耕,足够青食成长,不必八爪鱼似的,什么都耙,分散了力量,大的还没耙到。”
“既然如此,杨朗不对在哪?”
“青食后来居上,风头无两,但别忘了,它终究是青云集团的一份子,从一开始搞青食就不是要做最好最强的食品企业,而是因为青农生鲜蔬菜的业务太过于靠天吃饭。
每每入夏不是洪就是涝,晴一年就干,我们受损,合作农户也受损,连带运输问题、销售问题,不得不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以脱水蔬菜、卤肉卤蛋的形式,保值增产。
按照前辈事迹的书写方式,就是罗学云带着他的创始团队,将青云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很快遇到挫折和困难,非但限制青农壮大,还有可能导致青农失败,痛定思痛,决心以青农积攒的名声和资金,邀请强援,创办食品加工企业,以此助力农业生产。”
“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袁晓成明悟之余,亦有些颓丧,有些人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
罗学云继续说着。
“某种程度上讲,青食守住固定市场,做好青农的支撑就算完成任务,什么全国知名食品企业,进出口两开花之类的,不过是美好的祈愿,达到就达,达不到就算。
然而食品加工虽然是轻工业,到底入了工业的门槛,业务拓展和利润提升很快超过青农,小弟翻身做大哥,人人都想去青食而非青农,连带青农职工也想划水,期待青食多发力,他们做好辅助就行,一下倒反天罡,主次颠倒,青食成为重心,开始虹吸青云的资源。
当时情况你也清楚,除了顺势加强青食,推它入快车道,教训青农守本,让它夯实基础,两者之间不再有统属关系,而尽皆归于青云公司,还有别的办法吗?”
“别讲古,这些我都知道,你就说杨朗。”
“我属意青食独立经营发展,正是希望你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决定未来。”
袁晓成坐不住,惊问:“你要同意杨朗?”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青食内部先讨论,给一个大致方案,然后集团再开会决定,不可能全甩掉,但一些项目降级另行处置势在必行。”
罗学云笑道:“张嘉乐临去之前,留下相当不错的局面,还上缴利润一千万,到他接任运营副总,若是不能维持增长速度,就已经显得无能,要是还降低,更没法交代。
这种情况下,他必须事先声明,要么利润上缴减少或者延期,业务单元变动照他的预想调整,否则就不能延续张嘉乐阶段对运营副总的考核标准,因为今时不同往日,越来越多对手成长起来,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加入进来。”
袁晓成讶然道:“免责声明?”
“不至于,应该是真想做一些事,要我们给予支持,譬如减负,投资食品工厂践行零食之乡的计划,他不想担负,这该是青云集团的任务。
多元经营可以,但没法保证齐头并进,非留着某些产品线,就表明对那些产品线的要求,不能既要又要,像我关注的奶制品,本身是给青云学校孩子提供营养,地区内上市,着重质量而压缩产量,甚至不顾成本的项目,他不想被列入考核责任中。”
“你是打算折中?”
“差不多,青食自己将品牌分类,目标全球市场的特级业务线,目标领先国内市场,占据超大份额的一级业务线,目标市场份额中等偏上的二级业务线,以及市场份额不大,旨在丰富产品生态的三级业务线,每个等级吃不同的资源,以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再全由青食承担。”
袁晓成沉吟片刻:“让步是有了,可就结果而言,还是不够痛快,杨朗讲的,青食涉足太多业务致使被围攻的问题,还是没解决,重点产品的经营照旧不能全力以赴,实话实话,我信了他的规划,真心期待青云食品成行业龙头。”
“产品分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青云饮品为例,冰红茶、果粒橙、青云凉、水龙吟就是一级或者特级,倾注最大的人力物力来提升产能,提升销量,占据市场份额,绿茶、花茶、荟萃百分百暂为二级,稳住当前市场供应,不急于开拓。
其他西瓜汁、板栗汁、猕猴桃等就是三级,看情况做相应判断,能维持就继续做,不能维持就出售产品线或者干脆倒闭。
青食这几年奋起直追,销售额连连爬升没少赚钱,若非我们走的是重资产加工制造模式,需要频繁建设厂区,增加产线和工人,给清兰分红的利润足够填平它的投资。
我没让青食分红,不就是让青食投入再生产吗?添设备加工人组建销售网络,钱交给你们可劲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商业上的困难无非就是钱不够,钱够了,先进设备领先技术也会有人卖的。至于四面树敌……”
罗学云哂笑:“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同样出自明教的天鹰教却能安然无事,为什么?因为明教势大,让六大派寝食难安,天鹰教却不被放在眼里。
青食只要做大就会树敌,能引来一个圈子的仇视,则证明青食在这一领域占据相当强劲的市场地位,既然能占据强劲地位,就该有抗衡对手竞争的能力,于青食整体而言,就是债多不愁,一个是打,一群也是打。”
袁晓成幽幽道:“好大的气魄,真不怕联合绞杀,毁于一旦?”
“或许我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不惧重头再来的勇气,或许我舍不得如今的局面,辛苦创出来的基业。”罗学云深沉道,“袁哥,创新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新品活下来更没有你估计的简单。
微小时创新,如同隐隐烛火,风一吹就可能盖灭,庞大时创新,却没耐心点燃蜡烛,只想复制前面的成功,沿着老路向前走,总是不如后来者对市场敏锐,对顾客亲近,习惯躺在功劳簿吃老本。
青食五大事业部的产品,多少都开创出来,站稳脚跟,在我心目中,都有不输给饮品部的潜力,全抛弃掉,多么可惜,而一旦抛弃,将来可能不会再涉足,想涉足也得花费昂贵的成本。
难道你不觉得,吃青食的大米面粉,用青食的油和调料,更放心吗?”
袁晓成默然良久,深深长叹。
“我终于理解杨朗,他作为局外人,客观看待青云食品,的确相当矛盾,因而提出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我们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青食究竟是青农的食品加工厂,还是能自主的食品品牌,究竟是领衔零食之乡计划,为陈清玉阑服务的地方公司,还是胸怀天下,要与豪杰争锋的国际企业。”
“所以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如果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呢,你会照多数人的想法施行吗?”
“我会寻求两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未必两全法。”
“不管怎么说,青云不能忘记初心。”罗学云沉声道,“若只为赚取利润,青云早该搬到江城,搬到花城,早该甩掉很多包袱,不是么?”
“唉。”袁晓成彻底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杨朗的想法令罗学云颇感意外,没想到终于出现一个期望打破萧规曹随,更改青食经营风格的人,他并不生气,反而相当高兴,就像孩子,有叛逆想法意味着他在走向成熟,只要顺利度过叛逆期,作为家长就可以适当放手,让他走向世界。
罗学云开始期待青食各级管理职工的看法,他们对青食的未来,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划。
然而,美妙的心情并未持续太久,一通电话让他清醒。
是陶莹亲自打来的。
“达能向清兰发出邀约,想要收购清兰在青食的股份。”
“达能?何方神圣。”
“BSN-热尔维-达能,去年改名达能。”
这么一说,罗学云就知道了,欧罗巴三大食品集团之一,由多家不同业务的公司合并后,宣布进军食品行业,仅二十多年便跻身顶级巨头行列。
相比较雀巢和联合利华,达能倾向于以多类子品牌做产品,擅长投资入股,虽然早早来华夏布局,名声却不突出,致使大家只识其子,不识其母,相继退出内地投资的食品公司股份后,更显得低调。
罗学云前世都没注意过,还是青云做出口业务看到资料,才得知那个古早本名。
并购是大集团常用套路,而且百试不爽,金弹攻势最能瓦解创业者的意志,但却不是罗学云想要的,他鄙夷道:“这就来趁火打劫?真觉得青云食品遇到难处?”
“达能虽然关注内地市场,未必就是趁火打劫,改名之后,他们就将业务单元定为鲜乳制品、饮料、饼干,我查了新闻,去年跟明光合资建立申城酸奶和保鲜乳项目,今年瞄准饮料行业不是按计划行事?你打听打听,估摸着青食同行都有拜访,想来以为清兰这边最好下手,先来寻我。”
“你们谈过了?”罗学云饶有兴趣问道。
“一见面就开价了,我婉拒之后,对方就要我请你过来详谈,希望三方达成合作,各让一步。”
“多少钱?”
第803章 来得正是时候
陶莹道:“刚见面的价格是八千万米元,将清兰手中百分之四十的青食股份买走,被我拒绝后,又提出青云饮品剥离,他们占百分之五十一,价格五千万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