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82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张厂长作为负责人,应当对项目有更多了解,跟罗学云的交流不妨多些,包括留下些文件记录,工作需要明确的数据,明确的对错,不能有猜测揣摩的成分,否则一旦出错,难免有人要背黑锅。”

  李璟目送段生群远去,继续低声道:“厂长可以做总经理的应声虫,把关好生产,不多出头,但总经理不行,他要担起责任,对上对下的责任。”

第706章 产业集群

  很多企业的失败原因总结中都有一条管理不善:人员管理不善,缺乏远见卓识、决策失误、沟通不畅、团队协作不佳;财务管理不善,现金流断裂、成本控制不力、债务负担过重;质量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高、服务体验差、技术陈旧落后……

  说起来玄虚,做起来实际,从古至今无论从事什么生意,小到贩夫走卒,引车贩浆,大到奇货可居,黄袍加身,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就解决方法而言,无数天纵奇才都未能勘破玄虚,想出完美且能实际运行的方案。

  若是再看各类风俗和传说中的神仙故事,历经无数劫难,神通法力无边的神仙,都仍免不了互相算计、彼此争斗,对名声财宝看不透,可想而知管理这种事确乎没有最优解。

  罗学云能做的无非是维持青云发展的强盛势头,现在端着的碗里肉菜丰盛,未掀开的锅盖中又飘散出未来大饼的清香,公司纵有难处,职工纵有不满都能看在钱的份上压下,给予管理者发现并处理问题的充分时间。

  就跟老翁持家一个道理,若是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儿孙后辈都能仰仗财气,哪怕彼此之间再龃龉,往往也要在长辈面前装出和睦友好的样子,因而长辈能指点儿孙道理,叫他们做这做那,显出老太爷老太奶的威风。

  这样一来,非但家声凝聚,外人也要钦佩几分。

  可若家庭条件不行,持平或者走低,就很容易生出不孝子孙,先不说长辈是否无能,为什么别人混的起来,自家混不起来,致使儿孙心态不平,单是子孙没法从长辈手中得到实际好处,就很难保持事事尊重,反而会频挑错处,觉得长辈的水准没资格教导自己什么。

  福气这种东西虚无缥缈,哪有财气现实呢?休说儿孙,即便长辈自己,若是干活赚工钱,不也是对老板态度极恭敬,胜过亲朋好友么。

  罗学云什么身份,敢跟职工充大头,以“导师”、“恩人”自居?敢跟职工灌输,为他做事必有福报?他没那么傻,也没那么蠢,于是乎就只能用重金厚利吸引贤能为之用,许诺合作共赢,青云好,职工就好。

  这种情况下涌出来的管理精英,自然带着热衷名利的劲头,种什么根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非常合理,毕竟人家要真什么不图,只想实现人生价值,那路径可就太多,何必上班干活辛苦做事?

  所以刘明现、袁晓成、罗学方、张光辉,可能还有许多没注意到的人和事,罗学云都能容忍,他既不能一眼看出人心之正邪善恶,贤能与否只能通过做事后验证,必然有滞后性和失误概率。

  但没关系,只要及时调整,适当时候把人落到该在的位置,不至于养痈成患就足够了。

  张光辉段生群三人的讨论,被李璟汇报上来,不是打小报告,而是郑重其事的报告,夹在递交清兰的江城青食发展规划书中,罗学云自然有一份副本。

  看到李璟一本正经地评判张光辉可能担任分公司总经理的优缺点,罗学云忍不住感慨,读过专业院校,有丰富从业经验,见识过国际上太多实际案例的顾问,管理企业的成熟度太高了,考虑得非常全面。

  李璟在报告里指出张光辉对专业技术方面一知半解,为人却油滑,容易造成不良风气,但结论却是支持他成为分公司总经理,甚至提到有可能成为袁晓成左右手,总公司副总经理级别。

  为什么?

  李璟觉得张光辉缺点很多,优点也很明显,尤其是长于商务交流、市场开拓,论跟上级同行客户各路人马打交道的实力,纵然清兰顾问都自叹弗如,那种熟稔掌握的幽深暗潜之规则,像是某种地域性行业性的“黑话”,保护他们这些本地人、老前辈不至于淘汰。

  从公司层面考量,张光辉是不二人选,若要取代,一定得有比他更精通业务更熟稔情况,本领更厉害的新人出现,段生群主要负责沟通联络,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看过报告之后,罗学云便给张光辉吃定心丸,在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感谢他这么多年对江城青食的辛苦付出,说些没有他就没有橙分厂之类的话,张光辉亦是格外识趣,表明都是公司的功劳,他不过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江城分公司会挂牌的,总经理一定是你,至于管理上究竟跟陈清如何划界分疆,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磨合,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青食走到现在这地步,我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敢轻动,生怕出了问题兜不住底,又不能不动,不动就是等着对手超车,等着自己小问题酿成大错误。”

  只有两个人喝酒吃饭,罗学云自然能放开表演,学一学刘皇叔神功,就历史生动案例而言,尊重下属,跟下属套近乎,算是成本很低的管理秘术。

  张光辉闻听此言,认真道:“罗总已经很了不起,相比较许多跟你同龄,甚至年纪超过你的前辈,都没你做的好。远的不说,就周程而言,偌大的饮料厂交给他,愣是做到倒闭,做到‘卖身’,要上头替他擦屁股,有哪一点能跟罗总媲美?”

  “还是不太一样,周程掣肘太多,说是厂长负责制,实际工作中没法做到一言九鼎,乃至于现在饮料厂的命运,他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他没做好,失败了,还能发表意见,岂不是告诉大家,厂子垮了不是他的错,不用他负责?毕竟他的意见若有用,本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罗学云一时竟说不出话,诚然国营工厂的倒闭多半是因为情况有变,再加沉珂难去,但最后的负责人也绝不可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否则就跟崇祯粉丝给他洗地一样,说什么明实亡于英宗,实亡于嘉靖,实亡于万历的鬼话。

  张光辉继续道:“要论掣肘,谁做事没有掣肘,就连皇帝还得受臣子的掣肘呢,哪有真正的一言堂?即便罗总在青食经营上,不也得跟清兰公司磋磨嘛,陶总有什么事,一声招呼你不也得连夜南下。”

  罗学云叹道:“是啊,人心齐,泰山移的状态可遇不可求,架构越庞大,职工数量越多,就越难如臂驱使,青食发展到而今程度,即便是我,许多事情都力有未逮,只能依赖老张你们多辛苦一点。”

  张光辉肃然道:“应该的。”

  “不要这么严肃,咱俩喝酒吃饭扯闲篇。”罗学云摆手让他放松。“你忧虑江城青食要做到什么地步,怎么规划新厂区的问题,实打实讲,我也讲不清,青食年产值已经过亿,到这个体量,能不能稳住势头,能不能再进一步,我心里没底。

  我之所以答应清兰在花城建立分公司,不光是华总极力邀请,也是因为南方富裕,相对来说发展潜力更大,我心里存了老农思维,想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趁着眼下青云势头好,该扩张扩张。

  只要不盲目,将来即便衰败,留下来的空架子也大,东卖卖西当当,能安顿好公司上下,不至于一坏全坏,只剩陈清厂的家当,不够塞牙缝。”

  张光辉应时道:“常言商场如战场,士气旺兵势足的时候,就该多拿战果,不然就是错失良机,那样,等时机没那么好,要过苦日子时,就会发现家底不够,困难频出,后悔莫及。”

  “话虽如此,但兵战凶危,被以少胜多,被偷袭大败,被诱敌深入的故事,历史上不在少数,即便现代商业这样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罗学云目光灼灼,令张光辉意识到这可能是隐含的考验,对于他将来究竟能在青食占据何等地位至关重要,赶忙收拾心态,郑重回答。

  “任何人只要做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哪怕最精明的商人也一样,常人会觉得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与其冒着风险向前,不如守着战果,最起码眼前的荣华富贵依然得享。

  只是历史告诉我们,举凡有这种心态的,多半得享的荣华富贵也就只剩眼前,按兵不动,坐视对手歼敌发展,壮大之后再相遇,已经今非昔比,完全不是对手。

  在公司蓬勃旺盛的时候向前,总比固步自封要好,就算有什么问题也比较好解决,不然等到瓶颈期,四面八方压力一起涌过来的时候,青食就没有半点退让的余地。

  何况青食现在的扩张是良性的,没有超出本事之外,陈清的经验能给其他分公司做基础,保证相当高的成功率,还有清兰顾问查漏补缺,我相信青食应付得来。”

  罗学云不置可否,再度画起一大饼:“前次去香江,陶总跟我提出过子公司的构想,希望将青云食品变成广泛范围内的食品企业龙头,各分公司不受陈清总厂的限制,规模和产值都做大。你觉得如何?”

  张光辉沉吟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对于公司经营来讲,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结构,关键要跟公司发展战略匹配,适应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公司对青云这个牌子素来珍惜,在这两个字背后,是青云上下潜心农业发展,坚守食品安全,求新求变求精,健康安全美味的理念与初心,所以涉及品牌形象和质量体系上,必须要集中管理。

  然而细节处的发展,应对不同地方不同市场调整或更改经营策略,我想无论分公司还是子公司,都必须保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力,就跟我们厂开发雪糕冰棒,并没有在公司的规划中,是我们发现市场迅速响应,才将其做成不逊色某一系列饮料的销量。”

  罗学云微微点头,道:“我以江城青食体量还小,花城青食犹在初创,没必要独立为子公司,平白增加人力物力成本的理由,暂时阻止陶总的构想,直言青食尚在茁壮成长时期,集中力量,专心做事最恰当。

  我想,不管青食做何等样式的改变,最好的结果应该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我给青云设计和要求的东西已经够多,实在不应该在大家不理解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至关重要的决策,那等同是在埋下地雷。”

  张光辉赞同道:“应该的,青食如果在各地广设子公司,排除业务和管理上的问题,首先得解决职工持有的青云股份,不然数量剧增,对青农的同事很不公平,毕竟城市分厂的工资福利水平已经很高。”

  罗学云抬手道:“五年一分,退出则清除的虚拟股份,影响不了大局,真论起谁吃亏谁占便宜,只在陈清有的青云学校补贴,难道不是好处的一部分?众口难调,再怎么都不可能算得清。”

  张光辉见状也不作声,顺势提出来是表示没有私心,至于如何解决,青云股份大头都表示不怕吃亏,他个小头头咸吃萝卜淡操心。

  “关于江城青食的未来地位,还是要看你这个火车头如何带领,倘若在你的经营下,利润超过总厂,那么有没有一厂二厂的名头算得了什么,公司上下谁都得认你是无冕之王。”

  无冕之王?听起来很威风啊。

  张光辉琢磨着罗学云话中的意思,问道:“江城青食要发展,资金调度和项目立项上……”

  罗学云打断他的试探,直接道:“我说过了,这些东西要你跟总部磨合,若你做得红火,业务蒸蒸日上,袁晓成敢不批吗?不光沈长明看着,我跟陶总也关注着呢。”

  张光辉心怦怦直跳,这句话几乎是告诉他,可以跟总厂旗帜鲜明地竞争,谁吃得多,要看谁更有本事。

  “既然如此,江城青食的新厂区要比照着陈清总厂规划,在业务上更要积极创新,不再局限橙饮料,而要发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开发更多品类……”

  “当然,陈清推不动的产业集群,你完全可以做起来,哦不,你必须做起来。”罗学云断然道,“若是做不起来,江城青食成立的意义就折损大半,其未来天花板也看得到顶。”

第707章 不好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境界,张光辉尚未达到,若他真是野心勃勃之人,当初就不会心甘情愿给周程做副手,明知困难还要跟着扛起没落的饮料厂。

  可要说他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同样是侮辱他,假设没有求变求新的勇气,张光辉应该仍旧跟周程一起,坐看云卷云舒、风雨变幻,反正向来长袖善舞的他绝不可能是陪伴大船沉没的倒霉蛋子,何必辛辛苦苦折腾来折腾去?

  就如眼下,他未必没有别的想法。

  江城青食如果是分公司,即便他当上总经理,资金技术决策人事各方面依旧严重受到袁晓成等人节制,是没法自由挥毫泼墨,想怎么创作就怎么创作的。

  如果是子公司,他这个总经理才算是真正一方诸侯,人财事能捏在子公司内部,真有什么问题,得换袁晓成向他询问,等他给予回复。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想做事的人,都是希望支持多一点,约束少一点,连大将军在外打仗,都敢冒着杀头风险,喊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惊人之语,可想“我说的算”诱惑力多大。

  只是话说回来,张光辉是聪明人,自忖资历远不如袁晓成陈帆沈长明谢裕等一众前辈,是趁着地利之便才后来居上,威望上不足以兴风作浪,若是做的过分,搞得天怒人怨,最后给人做嫁衣就很愚蠢。

  所以他才含含糊糊说什么运用之妙在于一心,一方面是说有些部分必须公司严管,避免牵连品牌形象,其他部分可以适当给予灵活性,让外面的同事做事更灵便些。另一方面也是意指分公司和子公司可以同时存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比强求混同。

  就罗学云的反应看,他应当是听懂含义,因而给出明确的回复——只要江城青食做得好,利润升上来,实力做雄厚,将来改成什么样子都有可能,甚至明确鼓励分公司跟总厂竞争。

  这当然是利好,分公司相当总公司延伸出去的手臂,挨了打受了伤,结果直接反应到总公司身上,有这层保障在,江城青食一旦开始扩张,所有的海量投入和巨大压力都有人分担,反而是子公司拿到投资之后,几乎是重新创业,母公司可坐观成败,难度高上不止一个层级。

  “罗总放心,我一定将江城青食打造成不输总厂的分公司,成为实现青云大农业战略的一颗牢牢基石。”张光辉高声表态。

  罗学云直翻白眼:“你是不是还要提出三年起步,五年成型,十年赶超的口号啊?”

  “要不了那么久。”张光辉信心满满,“陈清的优势在于贴近农产品生产地,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但综合正攵策、交通、经济、技术全局考虑,绝不如江城。如果只是做百万千万级别的食品企业,陈清或许还能占得上风,然而到过亿级别的程度,就远远不如。

  陈清能辐射的范围终究太低,形成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产业集群很难,哪怕一时做成众星捧月的格局,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罗总广设分公司,营造一种将舍陈清而去的氛围,难道不是想让他们有危机感,催人奋进么?”

  “你还知道啊?”罗学云笑骂,“总厂再怎么样都是自己人,是亲兄弟,你不能上来就把矛头指向他们,无形中酿成兄弟阋墙的气氛,那将使青食陷入内耗,完全失去我的初衷,大大的不利。

  你要把目标放在对手身上,放在远渡重洋的海外食品商身上,对内对外都要渲染和宣传这种意味,夸赞对方财力浑厚、经验浑厚,还会跟国内厂商强强联合,似青食这样的品牌若不努力,一定会被淘汰。

  江城青食虽然是分公司,但却是战斗的第一线,能最早看到新闻报道、清晰看到对方的嚣张气焰、敏锐察觉危机所在,你之所以要增加业务,扩增产量,就是要应对敌手的挑战,担心总公司离城市太远,感受不到那股子硝烟,毕竟对方的产品首先铺向各大城市。”

  张光辉听得目瞪口呆,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作为分公司,表现出一种开疆拓土的气势,就是总公司的骄傲,肯定不遗余力的支持。

  若上来就摆出跟自己人竞争——虽然这是大老板的期望,期望彼此之间形成危机意识,不要吃老本,不要僵化思路,但跟中下层职工说不通,他们只会觉得你在找茬,是背叛。

  “这中间的度还真不好掌握,罗总,你得把话说得更明白点,我怕我会错意。”

  张光辉从善如流,在李璟给过建议之后,他非常认可,彼此之间交流明确虽然少了上下其手的空间,但也少了误会的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只要是盼着公司好的,都会希望管理层下达的要求是目标清晰的,最好数据都能标明。

  罗学云打个响指道:“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壮大自己,严格按照公司要求的发展战略,以橙类饮料和雪糕冰棒之类的冷饮为根基,完成新旧厂区的交接和突破,快速做到明显的瓶颈期,增长速度放缓。

  我不规定这个数值,只是要建成那么大的新厂区,不做出有相当份量的成绩,恐怕分公司自己都说不过去吧?”

  张光辉郑重点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分公司要了多少条件,就得做出多少成绩,否则我也没脸跟罗总袁总张口。”

  “第二步,避其锋芒。不光是避开青食自己的锋芒,像总厂的茶饮料系列、方便面系列、辣条系列,花城分公司的青云凉茶、菠萝啤、椰汁,还要避开跨国巨头的主打,像可口的可乐,百威的啤酒。

  要发挥慧眼,多从不成熟的、普适性或有特色的产品发力,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产品大家起跑线往往相似,不像可乐啤酒,人家做了几十年不光是配方精益求精,连生产销售链条都臻至化境,即便我们拿到跟对方相同的配方工艺,都做不到同等的成本。”

  “应该的,青云茶饮、陈清方便面、申龙辣条是青食异军突起的根基,作为分公司决不能动摇半分,哪怕让同事之间产生怀疑都不行,而青云凉、菠萝啤之类则极具当地色彩,我们没有上马的条件。至于跨国巨头……”

  张光辉略微沉吟,说道:“就怕我不犯人,人来犯我,单说可口公司,真正百年级别的国际巨头,涉及多个行业,单是饮料一项,零零散散有上百个品牌,在全球各个地区都有牢固根基,可乐就是先锋,借着整合市场资源的,一旦站住脚跟,茶饮、果汁什么的,不可能坐视青云风光。”

  “很好,你能有这种想法,证明眼光还是放得很长远,没有盯着国内同行不放。”罗学云赞许道。

  张光辉汗颜,连忙解释:“说实在话,我是知道国内同行的实力,国营重病缠身,民营各有不足,或许能打我们一闷棍,但要敲死不容易。可国际巨头就很难说,他们太有钱了,也太有本事。”

  谁说不是呢,据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不卖可口可乐,而在华夏,可口公司更是见证华米建交,商业交流的中流砥柱。

  在仍旧保守的年代,能推动许多电视台播放其广告,被各方批评其产品代表姿苯生活腐蚀我民,却依旧顽强扎根,十年还是二十年苦心铺垫,百万还是千万投资花钱,对这个庞然大物来讲,都好像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寻常且习惯。

  罗学云笑道:“我只是夸奖你有国际视野,没想到你竟然直接拿可口当对手,平心而论,很长一段时间青云食品都没资格考虑这个级别的对手。

  话说回来,不考虑不代表不防备,我们做红火的产品对手不可能不模仿借鉴,于是要求我们做强拳头产品,夯实产业链条,牢固资源渠道,在他们抄不走的地方多下功夫,做成护身法宝。”

  张光辉道:“明白,可口之所以倒出金山银山,在各处合资收购,正是看重销售渠道和各种隐形资源,不过得要整个青食共同发力。”

  “第三步自然就是得陇望蜀,一边坚持开发新品的脚步不断,一边市场上流行什么,热销什么,我们也推出同款,跟任何对手都拼一拼,咬一口肉就算赢一点。如此二三十年的经营,青云食品同样会是布局丰富、品牌众多的小巨头。”

  罗学云猛地看向张光辉:“若是上下同仁争气,说不定将来的青云也能跟可口一样,到各个国家地区收购、合资、建厂,成为华夏人自己的可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2/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