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可不便宜,购机费加入网费,小几万没了,在人均工资只有两三百每月的年代,叫声土豪绝不为过,但是嘛,名词在不同年代有不同含义,雷荣听到这句土豪就很不开心,直斥他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若论土豪,我哪比得上你符合,来一部就更像了,我帮你挑个好号码。”
罗学云接过大哥大,好家伙还真不轻,跟砖头似的,拨打和接通还要拔天线出来。
他不屑道:“不是我打击你,你这玩意,花城五年前就上市了,等你铺开,人家都要用2G手机,没什么好谝的。”
雷荣疑惑道:“什么叫2G?”
“玛雅,你还是个手机小白啊,敢情真买来装大款。”罗学云无语道,“我问你,你这部大哥大能跟江城以外的用户通话吗?”
“暂时不能,但人家说了,正在积极推动搭建,本年度一定接通北上广三城。”
“什么时候能接通玉阑?”
“嗯……两三年吧。”
罗学云摊手道:“摆事实讲道理,这玩意除了摆出来炫耀身份外,对我没什么用处。”
雷荣来了兴趣道:“你常去香江,对这些东西很了解,跟我讲讲呗,大哥大怎么就差了,2G手机又是什么东西。”
“你手里这个大哥大,叫做模拟移动电话,用的是模拟信号,通信质量很差,除了语音通话,没有别的作用,就是第一代移动电话,英文叫generation,也就是1G,战争片里面通信员背着一个电台似的步话机,可以让司令部行军时候联络各部,就是移动通信的雏形。
而现在我们引进通信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摩托罗拉的A网,一种是爱立信的B网,两家之间不直接互通,要实现全国性的漫游联络,先得A网B网自己联好,再把AB网互联,从花城到江城,中间差了五年,从花城再到陈清又得几年呢?
按照这种速度,全国联网之时,第二代移动电话就要成熟了,它用的是数字信号,不光能语音通话,还能数据传输,跟寻呼机似的,我把一段话可以从这个手机发出去,你在另一个手机接收到。”
说到这里,罗学云忍不住浮出一丝怀念之色,叹道:“那时候我们就能上网了。”
雷荣惊讶道:“就是说大哥大用不了几年就会淘汰?我怎么一点没听说过什么2G手机。”
“那是因为你没有国际视野,有空去欧洲旅游旅游,至不济多去香江,你就能看到工业科技的智慧结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时代。”罗学云道,“能用几年可说不准,拖拉机有了,耕牛铁犁不还是用到现在?”
雷荣打量着大哥大,意兴阑珊:“听你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这玩意不时髦了,落伍难用的东西,还死贵死贵。”
“兄弟,这就是我们要发展的原因啊,人家会,人家能,而你不会不能,就注定要用落伍的东西,还得花大价钱。”
“还好雷云做文化产业,不至于被外国人甩飞。”
罗学云欲言又止。
“还装什么,有话直说。”雷荣没好气道。
“有空去好莱坞逛一逛,瞧一瞧人家工业化制片是什么模样,有些国际电影公司赚的钱,比某些国家赚的还多。”
“嘿,休想唬我,当我不知道有些国家小的很,还没我们一个县大。”
“你又错了,小国未必赚得少,反而很多看似面积庞大,人口不少的非洲国家,穷得当裤衩。”
跟雷荣一通插科打诨,罗学云心情好很多,眼下确实困境多多,将来总是会慢慢变好的,因为我们在努力改变。
第686章 我开玩笑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很多地方家和国是相似的,譬如大伙攒了家底,就想着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经济发展有了积淀,就会修路通电通讯,若不如此,怎么让大家伙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日复一日的辛勤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雷荣赶时髦购买大哥大亦在情理之中,既是向别人展示,也是告慰自己的付出,奖励机制本就是进步的阶梯。不过,他的野心更大,光是外物彰显尤嫌不足,想要在雷云层面大干一场。
“《我爱我家》接连被各大电视台引进,虽说褒贬不一,但是观众爱看,给雷云带来不菲收益,《编辑部的故事》主创稍有变化,因而在延续风格的同时,还有创新,长江台首映效果很好,连带着江城电视制作中心都向我们抛出橄榄枝,想收编我们。”
雷荣的语气十分骄傲,显然成绩优异,让他脸上分外有光。
“我本想着拒绝,但考虑到雷云制片部门薄弱,创作依赖汪朔这些作家,摄制依赖鄂台制作中心,随着两部剧作的成功,人家水涨船高,再合作情谊砍不了多少价,也导致我们没有独立制片的能力,处于不利地位。
想着多交朋友总是没错的,便跟他们掰扯一番,拉近关系但保持距离,大家互帮互助。”
罗学云笑道:“这是好事啊,意味着雷云得到行内认可,不要拘束,不要自我设限,上头管得严,不许民营公司独立制片,雷云要发展决不能吊死一棵树上,不然人心思变,免不了麻烦。
不光江城,庐州海豚台的于亮,刘桂时不是认识么?如果他们有好项目也可以合作嘛,现在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反而名头不是最重要的。”
“我就说英雄所见略同。”雷荣喜道,“那么你也同意拍摄武侠片喽?”
“什么乱七八糟的。”
“武侠片近来好火的,观众贼喜欢看,简单轻松,打打杀杀也有趣,比动嘴皮子的我爱我家更流行,甚至不需要知道人物关系,不需要从头看起,光是瞧明白正反好坏,就能津津有味,收视率好高的。
江城制作中心想跟雷云合作武侠片,改编目标就是《武侠》杂志刊载温先生的四大名捕系列,金古梁温只剩温先生笔耕不辍,还极有热情参与活动,上映时请他北上宣传,再来一波签售会,稳赚不赔啊。”雷荣道,“这符合你一贯的要求,一鱼多吃,怎么样,做不做得?”
罗学云道:“咱们这关系我就不藏着掖着,雷云虽然声名鹊起,底子却很薄,没有多高的容错率,一部片子惨败可能直接把公司干倒闭,尤其是古装剧,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都是海量投入,雷云既没有经验,还没有家底,贸然扎进去,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还不如稳健拍摄时装片,布景服化道啥的都有现成,不需要另行制作,只要剧本扎实一些,拍摄稳当一点,电视台会很青睐,观众也喜欢,不需要考虑剧集以外的因素,什么太血腥,什么不良影响之类的。
最关键受众广,全家都能坐在一起看,而不像古装武侠片,部分观众或许会接受不了。”
雷荣揶揄道:“你该不是担心古装背景无法内置青云产品的广告吧?”
“我还没有那么狭隘。”罗学云摆摆手道,“再者说,要内置广告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直接说江湖人都喜欢喝青云绿茶,喜欢吃陈清方便面,只是不露出现代**,难道就起不到广告和引流作用么?
而且青云不内插广告,也就不用多付费,有必要阻止雷云干什么?还不是站在雷云角度,知道成功来之不易,不想你贪功冒进,一下子葬送。”
雷荣嘟囔道:“论起做事气魄,你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气,怎么现在裹小脚起来?好剧本不容易寻得,排期制作更是一堆麻烦事,正该雷云抓住机会勇猛精进,畏头畏尾岂不是错失机会。
武侠片的热潮不用多说,两岸三地,电影电视,都喜欢这种类型,光看《武侠》杂志不惧盗版,勇敢活下来,就可看出苗头。
眼下各地都在翻新建设,古建筑将拆未拆,非常适合取景,一旦全部改成现代模样,届时再拍反而要重新搭建布景,成本才高。
何况,雷云不是独立承担,还有江城制作中心,等于分担风险,若能提前安排好上映电视台,保本没什么问题,最后赚不赚的,今后再说。”
罗学云略微沉吟,道:“咱们说好的,雷云交由你全权负责,想挥洒笔墨画成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前两个项目小有成功,便是奖励而言,也该让你无条件尝试。
只不过剧本和拍摄都要慎重,尽最大可能保障成功,否则真翻了船,掀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可能一错百错。”
雷荣大笑:“话说到这份上,我肯定得给你打包票好好干。”
“不过,我不建议你开头就挑战四大名捕系列。”
“为什么?”
“受众。以前的作品老归老,也意味着它们传播时间长,故事受众多,在它影视化之前,就已经被人熟知,先天具备关注度,失败风险低,就像年初电影《大决战》系列,大家知道这拍的是什么,广告就不言而明。
而新作胜在新奇,或许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更新鲜,但知道它的人就是少,年轻读者读过,更大年纪呢?其他职业呢?刻画人物,表现故事的难度就更高,你没有顺风车可省力。”
雷荣默默听着:“有道理,看样子你已经有腹稿。”
罗学云脑海中不禁浮现经典唱段,一个女孩跟老人对话念白。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可是后来无数人的青春,念念不忘的回忆。
“白眉大侠,听说过吗?”
“单老的评书,我听过。”雷荣激动道,“我明白你意思了,武侠片的火爆是年轻读者和年轻观众捧起来的,论及原著,受众局限,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四大名捕是什么意思。
但评书讲过的故事,不分年龄段,都能叫上两句,最起码知道主角是谁,故事什么样,把它影视化,就借了原著的便利。尤其是我国武侠小说市场近几年才兴盛,而评书却通过收音机,传遍千家万户。”
罗学云笑道:“不然嘞,你以为香江那些电影电视公司脑子有坑,非要给作者送钱,而不是压榨编剧写原创故事?做影视行业,真得睁眼看世界,多跟人家走在前面的同行学习学习。”
雷荣眼睛发光:“我知道怎么玩了,如果要拍摄四大名捕,得提前做好宣传,宣传温先生,宣传原著小说,否则电视制作之后,就跟《我爱我家》一样,完全料不到结果好坏,电视台上映也疑虑重重。
反观,若跟白眉大侠似的,电视台知道我们把单老评书影视化,冲着他老人家的面子,就得高看几眼,给个好价格。”
罗学云鼓掌道:“聪明的,你确实有做影视的天赋,记得要去买版权,请老人家当编剧,打广告时候多宣传哦。”
“必须的,这个钱不能少。”雷荣激动踱步,每次跟罗学云交流,都有一种学到了,还能这么玩的刺激,谁有这么个合作伙伴,不得半夜笑醒。
罗学云静静等待良久,才咳咳两声,从包里取出几本稿子:“这次来除了看望雷兄,还有一件事。”
雷荣情不自禁被稿纸吸引,惊诧道:“难不成你真写啦?兄弟,我开玩笑的。”
“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谁跟你开玩笑。”
“可是……”
你连初中都没上过的话,雷荣还是按捺下去,毕竟是股东,辛辛苦苦写这么厚一摞,别说是小学生水平,就是幼儿园般的“天书”,杂志上刊载的面子也要给。
“我尽快安排编辑校正,然后排期上杂志。”
“你倒是看看啊。”
“不用看。”雷荣信誓旦旦道,“学历不等同学识,以罗兄弟的才华,肯定文采飞扬,不敢说比肩金古梁温,最起码新兴作者占一席之地毫无疑问。”
罗学云瞧他这个模样,也是无语,本来还想听听意见的,既然雷荣沉溺武侠片的事,恐怕逼迫没用。
“记得给我转寄样刊和读者来信。”
“没问题。”
等罗学云离开,雷荣把杂志部主编沈梅年叫到办公室,将稿子托付给他,指示一定要刊载,而且是尽快刊载,然后就抛诸脑后,急匆匆约见电视制作中心的人,准备更改剧集计划,至于稿子质量好坏,嗯,兴奋的雷荣根本不在意。
不管是股东的面子,还是俩人笑谈一时之气,都注定刊载和质量无关,而读者来信,大不了让雷云的人代写,君不见罗学云连稿费都没谈,显然是没觉得多么优秀。
翌日,跟电视制作中心的朋友畅饮欢谈,初步敲定白眉大侠改编计划的雷荣神采奕奕,哼着小调走进办公室。路过办公区,看到沈梅年头发乱糟糟,眼眶血红,捧着作文本僵在桌前,好像经历许久的雨打风吹。
“你们主编什么情况?”他拉住一个员工问道。
“应该是审稿审了一夜没回家。”员工道,“昨天没见他下班,今天一上班就在工位上。”
雷荣诧异道:“杂志部最近有什么要紧的稿子,需要你们主编彻夜不眠?”
员工忙道:“跟我们没关系,是主编自己的安排,那稿子我们都没经手。”
雷荣静悄悄走到沈梅年旁边,后者全然未发现,仍然机械地翻动稿纸,目光在田字格间飞来飞去。
“先天者,一气混元,罡者,乾罡正午,大阳至阳……”
雷荣本是不经意间扫过,没想到却被文字吸引,有一说一,这字写得真不错,端正中不失飘逸,辨认不费力,形态还优美。
这……难道是罗学云的稿子?不会吧。
“老沈。”
“别烦我。”
“是我,你醒醒。”
“雷、雷总。”
雷荣笑道:“你这是什么情况,一晚上不回家,不怕家人担心啊。”
“家里打电话来了,我说要加班。”沈梅年念念不舍放下稿子,“雷总,下面还有吗?”
“这是我昨天给你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