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幺妹恶狠狠道:“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NO.”罗学云淡淡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连你都觉得他们兄弟火烧得太旺,很不满意,我更得仔细,不能祸起萧墙,自乱阵脚。做饭!”

  秦月愕然:“你不是说要去他家吃么?”

  “咱家先开火,伺候你们吃完,我自己再去,就说孩子喜欢睡午觉啥的,支应过去就行,你要是愿意去,时候差不多再带着孩子亮个相,不愿意就守在家里,我保准拦住人。”

  “还是你点子多,我光想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法子分开说呢。”

  “这有啥,人情往来不是数理化,给个算式必须解答,有个台阶让大家下得来就行,干爹真要想请孩子吃饭,将来肯定再找机会,把时间提前或者吃晚饭啥的,没有说今天叫你来,就一定得去,那不成强买强卖?”罗学云看向幺妹,“你呢,在这吃不。”

  “在这吃。”幺妹果断道,“家里肯定一屋人,大大小小,吃起饭免不了要审我。”

  罗学云悠悠道:“亲戚之间不就这点话题么,工作婚姻孩子,他们有经验,谈别的不懂。”

  幺妹大笑:“二哥说得对,聊这些话题,亲戚可上头,一口一个过来人,一句一个你还年轻,真要问他怎么提高收入,增加家庭幸福感,实现个人价值,立刻哑巴。”

  …………

  走进刘运财的院子,罗学云颇为惊讶,幺妹预估全错,非但没有别人,反而显得冷清,只有老两口和刘明现三兄弟,其他人都不在。

  “孩子呢?”

  罗学云跟刘运财异口同声,问出相同问题,旋即对视一笑,惹得刘明现等人都看过来。

  “带孩子逛了一圈,累了想睡觉,秦月照顾着呢。”

  “小娃娃是这样,一阵一阵的,上午看了热闹,精神头过去就想睡觉。”刘运财道,“来的亲戚小孩多,怕吵到云云俩,就让他们都在自己家吃饭。”

  “都叫来吧,一大桌菜没有小孩,鸡腿都吃不完。”

  刘运财闻言大笑,说道:“好,我让明理去喊。”

第653章 真心话

  罗学云已经看出,刘明现三兄弟是专程候着他的,该是刘运财有什么安排,否则不会这样齐整,既然如此,估计是有什么话说,毕竟要没有三兄弟,就只能话家长里短,有了三兄弟就能谈公司和工作。

  刘明现跟罗学杨同岁,最大的孩子小名叫黄儿,差不多十一岁,下面还有一儿一女,唤作红儿、青儿,都是豆子的种类,刘明班的一儿一女延续这种风格,叫蚕儿和豌儿,相较狗剩、大头、狗蛋之类的,颇具匠心,罗学云对他们很熟悉,一进门就听他们三佬三佬的喊。

  每逢此时,罗学云都会感同身受,理解为什么许多长辈都爱“摆架子”,听到晚辈招呼,只是微微点头或者嗯一声,皆因为身份太复杂,不同人称呼截然不同,在不知道是谁喊你的时候,就等同不知道喊的是谁,谨慎应答绝不算错。

  就像他家跟刘运财家的关系,干兄弟亦是兄弟,罗学杨罗学风要依照爷爷干儿的由头,见到刘运财喊大佬,同姓之间,干亲之间,夫家妻家,累积起来可能有无数近的远的相同称呼。

  还不能不理清,因为传统文化讲究尊老,不能直呼其名,陌生人要按年纪估摸,喊爷喊叔,村里人更要依照各种姻亲,界定不同人的称呼。

  罗学云久居乡里,慢慢理解原因。

  城乡之间,差异太大,不说婚丧嫁娶栽秧收稻这些日常活动,需要村里人支应,便是接生看病修理器械等等,村落都缺乏专职人员,城里肯花钱到底能找到人解决问题,在村里说不得四里八乡三请五请,有时候还不一定付得起钱,付不起钱就只能靠人情先喊来应急,后面再慢慢还。

  人情的拉拢则靠平时往来,以姓氏或者住处破冰,比如说一笔写不出两姓,我跟你一个姓,照辈分该怎么论或者我妈我奶我姥姥姥爷我丈夫我妻子我干爹等等就是你们那陌出来的,叔婶喊起来并不比村主任队长啥的多块肉,但无疑更亲近。

  要不然怎么有称呼贿赂这种说法,嘴甜不吃亏。

  罗学云定睛一看,不止五个小孩,也不都是老刘家的孩子,但是年岁差不多,能玩到一块去,打完招呼就是鼓捣扑克,炮仗和糖果都是筹码,玩的花样还不少。

  罗学云情知家庭的未来,家乡的未来,还是得靠这些祖国的花朵,可也不会僵化油腻,非在这欢庆关头指指点点,说这不好那不好,或者问询期末成绩啥的,除了给孩子添堵,多些话茬,没有其他意义,还不如替刘运财诊诊脉,望望气色。

  午饭到桌时间已经不早,这也是老刘家的习惯,人多活多,经常忙起来没时没晌,一旦聚餐很难早得了。

  “大哥别扯,你陪干爹坐。”

  “你来你来,你是客,这桌饭菜就是招待你的。”

  陈素莲说她不喝酒,不肯坐上首,空出一个位置难免拉扯,罗学云不愿意坐,刘明现也让客,最后叫个孩子来补位勉强罢手。

  吃饭的主题是劝酒劝菜,讲究一个杯莫停,筷莫止,闲聊就是老两口今年干了什么,村里有什么变化,扯着扯着就转到豆腐坊上来,刘运财说当年是他拿主意驴磨改机器,现在不干了,再问问他的意见,也算有始有终。

  “干爹干娘到底是苦日子过惯的,节省。”罗学云道,“豆腐机器买的时候贵,是个稀奇物,现在对咱家还算得上名号么?

  要是干爹不舍得,减产就是,想做了开机器稍微来个两板,放在树果那超市代售,有的话,乡亲省得赶集,也不会怄气不买,没有的话,乡亲再想办法,不讲收入,成全心情。”

  刘运财满脸皱纹堆叠,道:“这样搞,刘家豆腐的招牌也垮了,反而招骂,不好。”

  “那就把磨盘再洗洗以供解闷,豆腐反正是不卖了,机器或租或卖,看村里情况,如何?”罗学云笑道,“当然,若是干爹老骥伏枥,还有雄心壮志,也可不退反进,多购机器多招人,把豆腐坊做成豆腐厂,您当个管事,既能维持招牌,还有事可做。”

  “好!”刘明理猛的一声,说道:“爹,再没有比三哥这更好的办法,恁不管啥想法,都该从中选一个。”

  刘运财闷声道:“那还是关了吧,我都多大年纪还开厂,捅了窟窿连累你们。”

  罗学云举杯,道:“恭喜干爹去一心病。”

  “哈哈。”

  一群欢笑声中,红儿的声音最响亮,嘎嘎嘎的那种。

  “你听懂了吗?就在那傻乐。”刘明理问道。

  “老叔,我没听懂。”红儿手背狠狠一抹嘴,全是油脂,道:“就是三佬的样子,好像电视剧里的太监啊,嘎嘎。”

  众人傻眼,罗学云最快醒悟,笑得直拍手,说道:“红娃机灵,长大必定有出息,好好念书,考大学多学知识,将来做出一番事业。”

  刘运财刘明现等人还是没懂,一脸茫然,罗学云也没法解释,梗这种东西只有get到才有意思,正儿八经分析理解,反而味同嚼蜡。

  边吃边聊,把孩子都熬下桌,刘运财借着酒意,开始说交心话,感谢学云,刘家多亏了你之类的,说了一箩筐,眼眶通红,竟不知喝红还是哭红。

  “干爹见外了,多亏兄弟们帮我,才有青云的基业,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有大伙帮忙,我也是孤掌难鸣,做不成事,您这般说,我心里才惭愧呢。”

  “大伙是帮忙,可大伙何其多,不止黄岗有,叶岗张岗乔岗一大堆人,在青云顺风顺水的有几个,咱爷俩说真心话,老头我是真心感谢你。”

  老头一番真情流露,让罗学云五味杂陈,倒不是陷入情境,被他打动,诚然一个平常尊敬的长辈,向来坚强刚硬的姿态,摆出这样虚弱的模样,不是铁石心肠,都会震动。

  国人,特别是老一辈人,是很不轻易表露感情的,同辈之间或能诉诉衷肠,在晚辈面前,则像狮子一样,绝不可能落下自己的权威,哪怕被孩子超过,也只是默默。

  罗学云就是很容易拿干爹跟亲爹对比,隔了这道血缘关系,多了真和假的区别——义父的义,本来就有假的意思,态度截然不同。

  老爹老娘天然觉得,他应该对兄弟负有提携之责,哪怕他们不成器,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也要拖着走,给他们虎皮作威作福,刘运财却觉得,这种帮助是恳求来的,哪怕自家孩子很能干,亦得感谢罗学云给予这个机会。

  他真不求什么感恩戴德,只是想顺心意,却发觉很难很难,怪不得抢劫者往往要见血,因为你不动手,别人绝不肯轻易把自己的宝贝让出去。

  “干爹,大初一,怎么跟小孩子似的。”罗学云笑道,“来,我敬您一杯。”

  “老了,老了。”刘运财长叹,浅浅啜了一口。

  刘明现三兄弟默不作声,孩子们犹在院外放炮,陈素莲等人缩在炭盆旁,忍住不张望。

  铜锅热气腾腾,罗学云渐渐明白刘运财此番的缘由,一来的确是老了,人一老,气就短,这怕那怕,忧前忧后,有些东西就藏不住漏出来,二则是真心感谢,刘明现罐头厂干得好给他长面子,明班明理同样壮大门楣,在青云分股之后,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地面上响当当的人物。

  吃水不忘打井人,免不了情绪翻江倒海,不吐不快。

  “罐头厂产线扩得这么快,质量管理还跟得上么,资金有没有压力?”众人聊着聊着,转到工作上,罗学云随意问道。

  “管得严就还好,资金方面也可以周转,罐头厂不用分红,能把盈利的钱都投入再生产。”刘明现笑道,“明天罐头好歹有些名头,我真心希望能做得更好,别被人比下去。”

  “很好啊,有明天罐头做标杆,大伙应该更明白我想要怎样的食品厂。”

  罗学云笑道:“以前我还怕动摇军心,导致青食的人蜂拥往外走,现在反而要鼓励青食职工创业,我们给予更多支持,虽然没外面人野,好歹从青云学到东西,做起事来不会一头雾水,乱七八糟。”

  刘明理问道:“现在的合作食品厂,还不够么?”

  “这怎么说呢,倘若青云能不断成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光靠青云食品一个,玉阑就够本了。”罗学云道,“但一枝独放不是春,陈清可以靠青云打响名气,可若只有青云,就很不好。最近的报纸,有看么?”

  刘明理面带喜色,猛猛点头。

  “什么想法?”

  “该是鼓励经济发展,全民发展经济。”

  罗学云微微点头:“差不多,我国长久以来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吃饭的问题,能吃饱饭就稳当,能吃好饭就富强,十多亿的穿衣吃饭可不容易,只能发展经济搞生产,谁能做好,谁就是功臣。

  陈清玉阑都没有什么强盛的产业,发展种类也很有限,现在抓住食品做出门道,最好是能做出一批杰出食品企业,跟在青云后面,像狼群一样征战市场,对于整个地区,将会是强大的机遇,本地人更容易找到工作,能有更丰富的商品,毕竟生产地的产品向来便宜些。”

  刘明现很认可,附和道:“我做罐头厂以来,感触尤为深刻,最突出一点,就是周围县来陈清的人变多了,还有很多自带技艺的人过来求职,会计、操作工、司机这些,都是听说陈清这边待遇好,慕名而来。

  他们的聚集,又促进当地市场繁荣,青云产业园我都不说了,田集一个接一个的商店餐馆,我看得都吃惊,咋跟母鸡下蛋一样,一窝一窝的。这前前后后,给多少人带来收入啊。”

  这句话提醒了罗学云,相关培训市场亦属于供应链的一端,大有可为,比如说驾校,可以考虑做一做。

  “这就是虹吸效应,陈清拿青云当旗帜,把乡下外县的人才都聚集过来,就像池塘蓄满水,才能养鱼。”罗学云笑道,“村里的年轻人真不必守着耕田苦熬,该大胆进城找机会,别在家饿得嗷嗷叫,做些不得已的事,最后身败名裂。”

  刘明现心头一动,道:“提起这事,我还真发愁呢。”

  “怎么,七大姑八大姨都想到罐头厂应个官?”

  “这我倒不怕,至不济打扫卫生,总有个活干,我为难的是运输问题。”刘明现道,“学祥跟我讲,外面吃罐头也讲究时兴,橘子梨蜜桃这些,果期长,种植广,鲜果吃得多,就影响罐头的销量,他推荐我生产特色商品,比如保质期短的水果,变着花样的肉菜。”

  “黄桃么。”

  “你知道?”刘明现大讶,“我翻了资料,确实发现黄桃很合适,基本上吃不到新鲜的,太容易烂,罐头的销量很高。”

  东北人生病,黄桃罐头就能治好的梗,罗学云记忆犹新,刘明现一说,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东西,以他走南闯北的经历,吃过毛桃油桃血桃猕猴桃,还真少吃新鲜的黄桃。

  “你是想要冷链运输么?”

  “不不,我采购原材料,又不是做鲜果,全程低温保鲜,这成本我吃不消,我忧心的是安全问题。”

  “车匪路霸是么?”

  “对对对,玉阑几家车队活动范围有限,若是火车辗转腾挪,又特别麻烦,偏偏玉阑没见谁种黄桃,这物流问题我很头疼,不知道怎么办。”

  还是吃饭问题,公-社结束以后,民兵陆续解散,村里基本失去强制威慑力,饿起肚子难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吃路,别说公路,不少地方吃两条线,比铁道游击队还猛,好点就是货被偷,差点车人都得留下。这就导致运输成本极高,还不一定能找到承运车队。

  青云货物的分销主要借助铁路,到地方以后,由当地车队承运,避免人生地不熟,少有的几条公路线都是交通单位旗下的车队公司承运,必要时候会荷枪实弹搞一波抓捕,尽量减少风险,毕竟是赚钱,不值当让职工冒着生命危险。

  “我想想。”罗学云喃喃自语。

第654章 刘明现的分析

  刘明现只是闲聊吹风,没想立即解决,但罗学云放在心上,因为这些问题也是青云需要面对的,何况明天罐头勇于拓展业务,有发展潜力,对零食之乡大战略裨益匪浅,应当予以助力。

  午饭边吃边聊,眼看奔着三四点去,孩子们都跑的没影,罗学云便顺势收尾,告辞回家。明明就是坡上坡下的事,刘运财还是很郑重地送到门口,殊无轻慢,不摆架子,叫街坊四邻路过之人都挑不出理。

  陈素莲带着儿媳妇收拾碗碟,爷们四个仍回原座,酒酣胸胆尚开张,再加谈得投契,心情激动,并未觉得寒冷。

  “豆坊的事老三写个告示,贴在村里公告栏,价格面议,若是咱们村的,条件抬抬手,若是别村来人,就压紧些。”刘运财道,“咱不求机器捣腾出去赚多少钱,但得挑个实诚人,别搞的将来豆腐吃不顺心。”

  “好。”刘明理爽快答应,他在青食工作,又是管理岗,假期有限,趁着过节人都在,早办完早轻松,省得老头总惦记。

  “老大。”刘运财又道,“学云为什么讲青云一家独大不好嘞,听你们说现在不比以前,国家鼓励生产发展,青云做成龙头,在这行发号施令招财进宝啥的,不是更痛快么?做什么要把钱让给旁人赚,万一有人翅膀硬了,不听青云的话,不是自找麻烦,给自己养出对手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