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12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学长千恩万谢,把家里过年的糖提前拿出来发给大家,等人群散了,打主意关门睡觉,就见路头还来俩光,两道蹒跚的人影走过来。

  他定睛一看,惊呼出声:“爷,爹,这么晚恁俩咋来了?”

  幺爷拄着拐杖,慢吞吞住了脚,问道:“会开罢啦,得了啥奖?”

  坡上住处紧凑,不够房屋安排,除了一众老人和早先就结婚生子的家中老大老二,青云发迹前后结婚的年轻人大多都把家安在马路边平缓的地方,不光是条件变好,不用委屈,主要人心思也活泛。

  小夫妻俩带着孩子独门立户清静自在,免得一家十数口人挤得满满当当,日子不好过,这里面不光是婆媳关系,父子照样难处,说到底一大家子谁声音大谁声音小终究有个排序。

  要么公爹掌控全局,比如罗师塘家,要么媳妇声大丈夫闭嘴,比如罗学风家,举凡是性格强硬,不能互相忍让的,非但要分家,最好还住得远些,连邻居都不处。

  幺爷和蔼知理的名声几条岭交口称赞,子孙都教养得很好,照样免不了开枝散叶各奔前程的结果,他俩儿师广师进还住在坡上,下面永长升腾四个孙子却都在坡下置业。

  坡上坡下隔着农田,距离并不近,说是一家终究分了彼此,很有一种老树蜕皮金蝉脱壳的味道。

  “爷,大彩电!”

  学长很高兴,搀扶着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的爷爷进了堂屋,把崭新明亮的大电视开给他看,六岁的大儿拽着奖状跟太爷爷炫耀,三岁出头的女儿跟在后面乱窜。

  “太,爷,这奖状比大哥上学得的好看,你瞧瞧。”

  幺爷乐呵呵道:“来,让太看看。呦,这俩字是最佳吧,最佳是最好的意思吧?”

  学长笑道:“是的爷,今年青云公司最好的员工。”

  “长娃出息了,没给老罗家丢脸。”幺爷道,“学云这娃大方哩,都拿彩电做奖品,这一下子得多少钱,村里也就学云舍得买,好了,现在你也有一台。”

  “不都是彩电,我这是最大的奖,其他还有冰箱、自行车。”学长解释道,“往年也不是这个规格,这不是公司发展更上台阶,做做活动给大家鼓鼓劲,明年加油干。”

  “好好干,好好干,老罗家能有今天不容易,别对不起祖宗。明年,后年争取还拿奖。”罗师广跟在后面眼泛泪花。

  “苕话,长娃单位三千多人,光是姓罗的都四五十号,年年让长娃拿奖,其他人干看着?”幺爷顿顿拐杖,说道:“活要好好干,名要不争先。”

  学长见外面没人,于是把门掩了,扶老人坐下:“爷,这工作不是旁的,说让一步就让一步,别人还夸你宽宏大量讲义气,工作上的事,让一步就少吃一口,慢慢越让越远,后面就啥也吃不到。”

  “争来争去,还能有个和气?”

  “可是不争,青云能在短短几年人数连翻几番,做到这么大家业么?要真按您老讲的,人人光干活不吃草,很快就成瘦牛病牛,拉不动犁耙。那时候,青云就垮了,学云才要发愁哩。”

  幺爷长长一叹,道:“你们这辈兄弟分家的劲头是最大的,结了婚的要清净自在,不想听爹娘絮叨,没结婚的也想早早盖屋搬出去,独住个户头,好像住家里就受多大委屈一样。

  头头只有那么几个,总要有人在前有人在后,非要争来争去,长此以往,还能有多少兄弟情义?”

  罗师广同样感慨:“都穷的时候,至多比比吃穿,心还是齐的,过年一道待客的大菜都不动筷,你家用完借我家,我家用完借他家。

  现在呢,动不动你孩子干的怎么样,我孩子干的怎么样,能混多少钱,添了多少大件,以后再有个什么事,亲兄弟叔伯兄弟还能热心帮忙么?”

  学长无奈道:“这也不是我造成的呀,就算我不得奖,不当主管,跟兄弟们平起平坐,除了大家心里头好受些,改变不了什么东西。难道还能叫人家兄弟也什么都不争么,我们都不争这些主管经理啥的,还不都叫外姓人做去?

  咱黄岗的风气都是比着学云来的,他种菜爹娘不让,持家爹娘不许,所以搬出来自己拿主意,我们也是想自己拿主意啊,总在一个屋檐下,早上说晚上说,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弄到底还不是要吵嘴斗架?

  干脆搬出来当小家,做成了,家里都沾福气,做不成,我们也没理由恨爹娘拖后腿,爷,爹,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学云……”

  幺爷亦无话可说了,那可是完完全全的特例,于事业上,成功得不能再成功,说是光宗耀祖单列族谱毫不为过。

  于家庭上,更显得绝情,跟兄弟划清界限,对爹娘也是冷冷淡淡,看起来三节六礼只多不少,说起来总不是那个味道,哪有堂兄弟干兄弟族兄弟都当“大官”,亲兄弟还要刨锄头,连个正式工都混不着的?

  对或者不对,别说幺爷一个,就是全村老头老太聚在一起,都说不明白。

  “唉。长娃主意正,有些事还是得你自己拿主意,我和你爹都老了,不懂得这些新奇的道道,多说多错,你放不放心上,全凭你自己。做老的就是想后人和和气气,自家人别为钱啊面子啊斗起来,到最后还不如过路人亲切,将来上了山不好看。”

  学长道:“不会的,学云主事公道,有本事能干活的上,没本事干不了活的下,其他人都服服帖帖,没道理俺们兄弟心窄。再说,我做得大,不也能多顾顾大哥二哥他们,毕竟青云公司越来越大,不是当初那三五十人。”

  幺爷望着崭新的电视,道:“希望是这样吧。”

  说完起身就要回去,学长连忙抄起手电要送,幺爷不许。

  “别耽误工夫,早点洗洗睡,这宽的大路边上都是人家,出不了事。”

  “不行,家家户户都歇了,路上没有亮,万一窜出个啥东西吓到人咋办,我腿脚快,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幺爷拗不过,只能让孙子跟上,走了一截,看到前面有家门开着,灯光顺着台阶爬到大路上,正是大哥学永家,见学长来送,招呼两声就停步,目送他们离去。

  罗师广释然地笑了,低声道:“我瞧咱家的孩娃都是有数的,不会只认钱不认人。”

  幺爷却没接茬,到他这岁数,眼见后人腾飞,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善,心里早不知道美到哪里去,要名有名要利有利,往上数三四代,都可以说是拍马难及。

  只是老人经的事多,见惯起起落落,盛衰兴亡,生怕自己儿孙跟老黄家人似的,得势时因各种各样的东西生出龃龉,亲兄弟也跟仇人似的,一旦失势不说互相扶持东山再起,能不自相残杀一塌糊涂,飞快败光家业家声都难。

  他没富过,没过过发达日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儿孙不要染上坏毛病,正确看待名利,光想着得提醒孩子,别得了最佳员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瞧不起同事,瞧不起兄弟。

  匆忙赶过来一看,孩子还是有分寸的,对公司的事比他们这些局外人想得清楚,也没有头昏脑涨真觉得自己了不起,于是泄气,觉得孩子长大成器,终究有自己的人生,不必担无谓的心。。

  今晚的黄岗格外热闹,熄灯时间比往常迟许多,有些是在庆祝得奖,有些是在讨论分享,参加的希望明年还能办,自己能得奖或者抽到奖,没参加的也乐呵听着自己儿子女儿讲述着热闹排场。

  热闹之余,均是觉得青云带来太多新鲜的东西,改变大伙,亦改变家乡。

  ……

  “好大的气魄,光是奖品都得花去十万二十万吧,若是再加上聚餐吃饭,岂不是青云公司过个年,比人家一年赚的都多?”

  上千人参加的热闹活动,车来车往的浩荡架势,想瞒人也瞒不了,很快就成为陈清各处的谈资,稍微知道些情况的董朋学都觉得惊诧,为罗学云恁大的手笔惊叹。

  宋英雄笑道:“光看往返陈田两地的车辆就能猜出大概,不光是载人,还有许多奖品一一送到职工手上,同事邻居看得无不羡慕,尤其是那大彩电,整个陈清不知道有没有一百台,青云愣是送了二十台,只这一点都得几万块钱。”

  离董朋学最近的杜平衍捏着钢笔,忽然开口道:“这对陈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为熊绍义的继任者,场中仅次董朋学的他这样提问,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了半秒,敬陪末座的徐剑华心头跳了跳,却按捺住激动,默默看着众人。

  负责宣传的陆营志望了望董朋学脸色,但见如石磨数百年不曾变过一样,于是谨慎说道:

  “该是好事吧,青云对职工奖励多,不光说明罗学云作为经营者,舍得将利润分给员工,还侧面反映青云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手里有余粮,反映陈清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出现青云这样优秀典型。

  肥水不流外人田,青云职工赚得多,同样会提升陈清经济水平,孩子上学变多,穿衣吃饭出行盖屋变多,会让更多人能赚到钱,青云就像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的接水放水,青云职工先接,其他人后接,但都能分到水喝。”

  杜平衍揉了揉眉头,道:“私下讲,我是很为陈清有青云高兴的,不光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还是高水平高品质的就业,青云的职工家庭已经比陈清县城许多人都要好,工作稳定,待遇不缺,吃住孩子上学什么,都有保障。

  青云赚到的钱,都没见罗学云往自己兜里揣,想方设法回馈给地区,回馈给职工,这一点很多企业都比不上,但正因如此,我越发希望他们能稳,能踏实,一步一步壮大。

  年会颁发这么丰厚的奖品,如此兴师动众的势头,罗学云想要做什么不问可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未免风险太大,一旦有什么波折,恐怕就是毁灭性的打击,青云已经足够出挑,不必急在一时。”

  对于青云职工来讲,罗学云只要能保证薪酬待遇,带来的新鲜变化他们乐得接受,包括守青云的规矩,干青云的活之类的,本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无论条件苛刻还是事情荒诞都不是太有所谓。

  但杜平衍会考虑更多,会觉得罗学云是不是想法太多太快,急于求成,把好不容易养成的苗子,送到风雨面前摧折,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有那么复杂,学云同志是有眼光有决断的经营者,他做出什么决定,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董朋学说道:“陈清外贸有报告,青云的饮料方便面以及饲料,都有不少出口单子,还跟其他公司有合作出口,扩大生产做大业务对他来说,是必经之路,是必须要抓住的机遇。飘风骤雨变化很多,若是干等好天气种庄稼,恐怕过年要饿肚子。

  即便罗学云有顾虑,我们不应该有,反而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类似青云这样的企业快速发展,成为领头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机会好处不是次次都有,该争取的时候,就得争取。”

第614章 青云很好

  陈清稍微克制地对青云年会进行报道宣传,并没有明确的褒贬,但意思很明显,肯定青云做出的成绩,不光保障数千人的就业稳定发薪水,还有丰富奖励鼓舞职工积极性。

  消息一经传出,顺理成章引发热议,许多人这才发现青云公司居然发展到这种程度,论起实力,起码地区而言,能排前列,最关键是运营状况良好,业务稳定增长,有足够的资金做这做那。

  赵庆同徐剑华这样的朋友,自然是交口称赞,觉得罗学云跟袁晓成多年辛苦终于有了结果,登堂入室,不可小觑,似蔡波、陈元信这些跟罗学云有往日恩怨的,可就是羡慕嫉妒恨。

  陈元信还好些,本来是进出口公司的经理,早早积累资源,直接下海创业,亦算是因祸得福。他主要感慨罗学云的本事,轰轰烈烈做出这等事业,内外市场并举,职工人数过千,销售额达到千万级,随处可见青云logo。

  厨房有蔬菜鸡鸭蛋,客厅有葡萄桃子板栗,大人待客喝张山茶以酒鬼花生下酒,小孩跟玩伴喝青云饮料吃陈清方便面申龙辣条等等,他真心觉得青云不光产品做得好,广告营销也深入人心,因而往日风风雨雨最多化作两句“狗日的真牛皮”,却也没有作祟的心思。

  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甚至可以,他还想跟罗学云化干戈为玉帛,请后者帮忙介绍出口门路。

  但蔡波想法截然相反,此君看着报纸上表面客观,实则吹捧的字句,恨得牙痒痒。

  相比较陈元信操刀进出口,早有市场经济的意识,不过是眼界有些窄,瞧不起当初农民样子的罗学云,一经教训马上吸取改正,蔡波接受不了由奢入简,特别是失去肉制品厂长身份后,他僵化的思路根本不足以东山再起,纵横商场。

  所以青云越风光他就越恨,既恨自己不能取而代之,又恨罗学云一个山沟沟的蛮子凭什么能做出这样成就,要不是罗学云“耍诈”,他该也是轰轰烈烈。

  蔡波盯着数千职工这几个小字,眼中寒芒闪烁不定,开始搜集青云的资料,同时广泛阅读新闻,准备揪住雇工人数和公司成分对青云进行劈头盖脑的打击,将这只“老鼠”拖到阳光下批判,看青云还能不能这么风光。

  然而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因时近年关,拜亲访友太多,整日整日不得闲,只能先在笔记本上拟一标题,准备正月过完,再充实资料,做翔实的报告。

  ……

  “过年喽。”

  杨水文骑着崭新的自行车,一路从陈清的食品厂骑到彭家冲,车头的红绸都未曾解掉,仍显示它作为奖品的身份。

  “水文回来啦,诶呦,混发达了,连自行车都整上了。”

  进了村,不得不推着走,倒不是他炫耀,实在是路不平多坎坷伤胎,杨水文不想这么难得的好东西,刚到他手上没几天就坏了。

  “益哥?厂里发的。”

  彭帮益凑近打量。

  “应了官(当官)还是傍到大腿,这么贵的东西厂里给你发?”

  杨水文望着他眼里真真的羡慕,这才醒悟自行车的珍贵,可能是厂里供应物流部门太多大卡车,后勤车队太多小轿车,主管组长又一堆自行车,才让见惯豪奢的自己眼界提高,觉得不用使劲的交通工具才算好东西,不说汽车也得摩托。

  但在乡里,多是汽油味都难闻到,有点本钱的坐拖拉机闻柴油,稍微差点的赶牛车驴车,最寻常的都是腿着,用肩膀和大腿完成货物人员转移,上百元的自行车仍旧是非常珍贵且稀有的家具。

  “厂子发展得好,奖励优秀职工东西,杨某不才得了表扬,总经理亲自把车子发在我手上。”

  杨水文知道彭帮益的性格,家里老幺上面有哥有姐,从小就被优待,所以很活泛嘴碎,却不是坏人,闹着进山差点把大哥彭帮勤害死之后,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实打实的浪子回头,说这话多是玩笑,没有恶意。

  真要有恶意,该是当面不问,背后胡扯,到时候还没等杨水文解释,就已经层层黑锅。念及此,杨水文还是跟他好好说了缘由。

  “踏马的,青云还是有钱,都舍得拿这种东西做奖品,腰杆子硬啊。”彭帮益羡慕不已。

  “说哪里话,益哥养羊再平稳干个两年,到时候就不稀得我这自行车,直接买卡车,又能带人又能装羊。”

  “三轮皮卡是不是?我老眼红了,青云农业开那车送羊比拖拉机威风多了。唉,就是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买得起。”

  “只要好好干,肯定能实现。你跟勤哥可是做老板,想混多少钱全看产业做得大小好坏,我就是个打工的,做得再好不过是工资奖金,最多一辆自行车打发。咱眼光放长远,别只看这一时。”

  彭帮益听得直竖大拇指,称赞道:“不愧是城里做工的,说话就是有水平,养个羊到你嘴里就成产业,那村里种梨树的岂不都是老板?”

  杨水文直翻白眼:“自己挣钱自己花,不求老板我当家,怎么就不是老板?你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别在我跟前拦路,我着急回家。”

  “快去快去。”彭帮益笑道,“让杨叔高兴高兴。”

  杨水文走得快,彭帮益传得更快,没等杨水文跟爹娘兄弟讲清年会的事,过来瞧新鲜的乡亲就围满院子,包括彭帮勤和他家老爷子。

  “老杨,你家幺娃出息了,到城里混出人样,连自行车都骑上,该是说媳妇成家啦,要媒你张口,他婶手里一大把。”

  有好事者高声打趣,根本不给杨远回旋的余地,不是问食品厂情况,还招不招人,能不能带人进去,就是劝解快说亲,我能做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2/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