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打蛇打七寸,可以说罗学云这几招,全部都是在针对他的舆论攻势。

  你说我为富不仁,我就花钱振兴家乡,关怀祖国的花朵。

  你说我崇洋媚外,我就表示永远扎根家乡,建设家乡。

  以至于菜市场买青云菜都成为一种很光荣的事,老少爷们怎么说来着,我们每买一斤青云菜,就有一分钱用在上不起学、吃不起饭的农村家庭里。

  到这种程度,谁还能撼动青云农业的声名?

  而这两点一旦不能成立,那么讨论它姓什么也就没什么意义,纯粹是给地区找不痛快。

  “真是白费力气。”余大圆恨得牙痒痒,思来想去,还是拨通林家伟的电话,“我找林家伟。”

  “请稍等。”

  等待一会后,林家伟接通电话。

  “什么事?”

  余大圆道:“你该仔细想想,杨记到底要什么,再这样下去,你们的名声反而要被搞臭了。”

  他仔细把罗学云搞的事讲了一遍。

  “扑街!”

  林家伟忍不住爆粗口。

第337章 修路和车队

  “还是老张站得高,望得远,真猜出罗学云这小子不同凡响。”马军益放下报纸,啧啧称奇,“现在陈清人提到罗学云,都直竖起大拇指,觉得骄傲自豪呢。”

  “猜?”张森撇撇嘴道,“我那是慧眼如炬,瞧出来的。”

  “十万块轻飘飘送出去,真不知说他年少轻狂好,还是不知道金贵,车子房子家具电器,买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捏到手里,不比虚无缥缈的名头好看。”

  马军益居然有替人头痛的毛病。

  “要干多久,才能挣到这十万的净利润。”

  张森抽着烟,斜睨马军益,很是鄙夷的模样。

  “要说你年纪比罗学云大一轮都不止,干得还没人家好呢,首先这个觉悟境界,就不如人家。

  名利名利,有名还能怕没有利吗?要守住利,又怎么能没有名声。

  自青云菜崭露头角,所有吃过的人,无不评价耳目一新,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认同这玩意稀奇,早先没有这么厉害的蔬菜,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批评这个价格太高,让普通人吃不起。

  而关于青云蔬菜到底多赚钱的猜测,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若不是咱们县明里暗里的照顾,跟其他县打招呼,做了些遮风挡雨的工作,青云菜可不会这么顺利。

  罗学云此举正是为了投桃报李,看报纸上说的,无论是育红助学还是振兴乡村,都明确表示会以陈清各乡各村为起始点,不取得成功积累一定经验,轻易不会迈出去。

  你觉得此举会有什么效果?”

  马军益声音微颤,颇为羡慕地道:“县里不说,起码下面各乡都会把罗学云当成活菩萨供着,公社取消后,各乡能支配的资源大不如前,别说做什么事,就是吃饭都是堪堪维持。

  罗学云肯出钱修路,整修学校,补贴贫困学生,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给他们减轻负担,这种情况下,谁再说罗学云的坏话,就等着一大批受到青云农业好处的人,吐他一脸沫!”

  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时期,公社较为容易提取经济剩余,包括物资和社员劳动,而乡镇要想获得预算之外的收入,就得自筹,也就是乡统筹村提留以及各种罚款收费捐款等。

  跟队部打交道和跟村民面对面,难度不在一个等级,逼急了,兔子真咬人。

  “老张,你说我能搞吗?也在县里混个脸熟,免得……”

  “你?”

  张森脸皮抽了抽:“境界没到,就别瞎掺和,以为县里什么人都要啊?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罗学云正是结合了这两点,才能得到县里青眼相加。

  去田集看过没?人家青云农业真的是两手作业,一边带动村民种田做工挣钱,一方面又把赚来的钱用到修路建桥上,你个搞建材干工地的,跟人家模范比个什么劲。

  再说你舍得十万八万的掏腰包吗?”

  马军益忸怩道:“十万八万不舍得,八百一千还是有的,咱也想要个好名头不是?”

  张森差点把烟灰缸砸在老伙计头上。

  “刚才是谁信誓旦旦,有钱吃喝玩乐,不比捐出去得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头实在?”

  马军益道:“那不是没老张看得透吗?你现在掰烂揉碎,我要还不知道好处,真是昏了头。”

  “你真有此打算?”

  “保证真心实意。”

  张森沉凝片刻道:“县里有风声,说是青云农业愿意捐一笔很大的款项,用作县城到五集十二庄的道路专项,全部修成双向水泥路。

  你要是有心,给关爱青少年儿童协会捐一笔钱,混个脸熟,到时候我带你见见人,哪怕能拿到一部分项目,都能赚不少钱。”

  马军益双眼发光:“高啊,老张,我是不是也得跟罗学云套套近乎?”

  “你有时间就去呗,人家眼看蒸蒸日上,你去锦上添花,怎么着都算是好事。”张森笑道。

  被惦记上的罗学云,此刻正在董朋学办公室,谈笑风生,陪同的人中还有二把手熊绍义。

  这位领导罗学云所见不多,年纪较大,随时准备去二线,因而不经常发挥亮光,免得跟董朋学争光夺彩。

  关爱青少年儿童健康协会的成立,就有熊绍义的现场光临,很涨势头。

  “要想富,先修路,没有便利的交通,勾连物资,发展速度很受限制,无论怎样,这二十万修路款项,青云农业一定如数捐赠。”

  围绕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很久,罗学云今天终于干脆利落地表态,原因之一,自然是董朋学等人的大力配合,多项行动的默契,表明陈清愿意将青云农业作为伙伴,共谋发展。

  原因之二,就是重修道路,做路面硬化实现晴雨通车,达成共识,青云农业的触角伸到哪个乡,就会自掏本钱修建村道,等同买一杯送一杯,买一杯的钱还是半价,这不算便宜的便宜,没理由不答应。

  “学云同志的觉悟和情怀,真叫人不得不佩服,寻常人赚钱,恨不得藏起来,生怕别人知道。”熊绍义笑道。

  “青云农业一分一文,都是父老乡亲辛辛苦苦,抛洒血汗挣来的,不敢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回馈乡亲,建设家乡,却是我的祈愿。”

  罗学云道:“更何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好好。”熊绍义连声道好,“学云同志的境界,数一数二。”

  董朋学脸上同样不乏赞许神色。

  “学云放心,陈清外贸会帮你讨回货款,没有诚信的商人,陈清不欢迎!”

  罗学云内心暗暗发笑。

  大概是杨记过来考察,基本上不出地区,陈清吃不到他们的好处,所以才会这么硬气吧。

  “两位领导,除了修路,我还有一件事相求。”

  “讲。”

  罗学云道:“相较去年,青云农业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翻倍成长,需要走出去,向周围地区拓展,而蔬菜公司的车队实力有限,既缺少车辆司机,也缺乏远行经验……”

  董朋学道:“八县一区,这么多人口,再加上出口订单,青云菜这么着急需要往外走吗?”

  “领导,可不是田集一乡,还有余集丰集刘集,涉及范围越广,种出来的蔬菜越多,就必须得找到更多销路,这就是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一旦步骤停止,就很容易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罗学云严肃道:“我不只是做生意,更是谋发展。”

第338章 下一站,翻山越岭

  董朋学有片刻沉默,斟酌了一会儿,说道:“县里对青云农业的期望,还是在立足本地之外,多做进出口创汇。

  俗话说,没有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像杨记这些人,说不准是否真靠得住,我们得两条腿走路,发展自己的企业。”

  熊绍义没有多说话,只是坐在一旁敲打膝盖。

  罗学云佩服董朋学的志向,也明白他的想法。

  以投资而言,杨记这些无论大鱼小虾,肯定优选地区,能否落到下面各县,还要打个问号。

  若是不做努力,等靠要,照样能过日子,就跟困难家庭一样,无非是穷困潦倒而已,可要发展就得有钱。

  董朋学的打算,大概就是自谋出路。

  六年前,为了鼓励企业创汇,国家实行留成外汇制度,简单来说,本土创汇企业和地方,能留下一定额度的外汇盈利自主使用。

  对于地方来说,便可以利用这些外汇,扶持直属企业,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流水线,甚至聘请外国专家员工。

  工业赚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常有注塑机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哪怕是非常赚钱的青云菜,想要匹敌工业生产,也是力有不逮。

  可罗学云思来想去,实在无法从本地找到什么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在引进先进技术后起飞,这就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没有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大量创汇,导致有了外汇也不能得到实力提升,没法提升实力继续创汇,后续发展就熄火。

  罗学云挠了挠头,有些疑惑,是不是青云菜的出口,给了他们信心。

  但话说回来,扩大出口本确实利人利己,他已决心跟林家伟分道扬镳,那么用蔬菜加工设备冲抵货款的默契,就很难继续使用,若是青云农业想要留成外汇,就得大量创汇。

  “领导,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出口和国内并行,对现在的青云农业来讲,完全可以兼顾,更主要的原因是,外汇订单难寻,没太多法子接触到适宜客户。”

  罗学云道:“当然我向您保证,任何时候,都会优先保证出口顺利。”

  董朋学道:“这倒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先前赵庆同提出成立归侨、侨眷代表会,县里已经在进行筹备工作,总之要想尽办法,抓住机会。”

  “青云农业这边也会积极寻找机会。”罗学云试探道,“那车队的事?”

  董朋学笑道:“县里会开会给宋英雄布置任务,让他担起责任,组建一个从陈清到周围主要地区城市的汽车货运车队,以青云农业的运输作为试验对象。”

  罗学云大喜。

  车队一成,就为下一步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翻山越岭的江城,那里是重点。

  若是按早先计划,每次陈连等人去进货的时候,捎带田黄菜,勉强可用火车,只是这年头火车线路和班次太少,要扩大经营猛打猛干,火车效率反而低了。

  因为从陈清到地区乘火车再到江城,反而要比陈清出发到江城多一倍时间,只是公路运输,尤其是跨省跨地区,不是公家的车队,还真有些发憷。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窜出拦路虎,没有带家伙的保卫人员,怎么过关斩将?连蔬菜公司的车队都够呛,更别说罗学晖那些个枪都没打过的农民。

  最关键的是公家身份,一路办事方便,若是民企,人家真不当回事。

  这边罗学云跟陈清议定方略之后,那边林家伟就难受了,那可真是丝毫不顾及情面,猛猛要账,电话乱打,特别是赵庆同,恨不得把杨记打成卑鄙小人。

  关键是玉阑地区没有按照林家伟想的,给罗学云施压,反而袖手旁观,一副看戏的样子。

  兔毛抵达香江,耽搁了一段时间,尚未出海,杨记的掮客服务还没完成,这笔钱要按约定立刻付款,就只能自掏腰包先垫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