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开拖拉机去,比蹬自行车快。”

  走出院子,把宴席后续收尾交代给罗学杨刘明现等人,正要跟许全等人打声招呼,却见到大姐端着一碗热汤,递给技术员曾吉辉,站在旁边嘟嘟囔囔,好像在叮嘱什么。

  罗学云愕然。

  “这是什么意思?”

  堂哥学杨神情严肃,干哥刘明现却在偷笑。

  “大概是要喝你家喜酒了。”

  罗学云不置可否,走到许全曾吉辉等人面前。

  “许工、曾技术、还有各位朋友,不好意思,临时有事,不得不失陪,有要求尽管招呼我两个哥哥,我跟他们讲了,你们不喝开心了,不许他们离开。”

  许全和罗学云握了手道:“今天这排场,谁看到都得竖起大拇指,你是大忙人,该走就走。”

  曾吉辉脸色微红道:“谢谢罗总款待。”

  罗学云瞥了自家大姐一眼,扭头往屋外走去。

  回到家,正抓住幺弟偷喝汽水,一望地上,跟酒鬼似的,零散好几个瓶子。

  “让你看家,真是耗子住粮仓。”罗学云没好气道。

  幺弟期期艾艾道:“不止我一个喝的,幺妹跟五姐六姐也喝了。”

  “解释就是掩饰,当心喝坏肚子,半夜睡不着觉。”

  罗学云冲洗一番,换了衣裳,把口中酒气散尽,才发动拖拉机,到队部外,沈栋听到声响,将自行车搬上车斗,招手让曹国宏等人别送。

  烈日炎炎,很让人难捱,但带起来的风,吹得人舒爽些,要是引擎声能小点就更好,心不静身愈发热。

  拖拉机一停,沈栋便跳下来,招呼人将自行车取下,快步前去禀报周民。

  罗学云摆手拦住那人,帮沈栋搬下自行车,踱步往周民办公室而去。

  “我得承认,你的判断是对的。”周民先声夺人。

  “读史使人明志。”罗学云并未谦虚,“一条鞭法告诉我,秋粮泛滥价必跌,青黄不接价又涨,作为粮食生产者的农民,实际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所以你就干脆不种粮食?”

  “倒也不是,毕竟祖祖辈辈都跟粮食为伴,离了稻麦心里就慌,可惜咱们种出来的粮食,没有个什么御面贡米的名头,想卖个钱完全是靠重量,就这还得被人挑三拣四。”

  罗学云微笑:“不如少种一些,够家里人一年到头吃喝就行。”

  周民面色沉肃:“你在全乡推广蔬菜种植,我不再阻拦,若有些争端,还可给你做个担保。”

  “哦,面积上都不做要求?”

  “若是你能说服社员们,便由你,只是不能强买强卖,惹出麻烦。”

  “无论种什么,都得率先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得他们心甘情愿地配合,根本强迫不来。”

  “很好,粮食你有什么办法?”

  罗学云沉吟片刻:“我有两种方案,可齐头并进,也可只选其一。”

  周民不由得上下打量罗学云,奈奈的,好些人愁眉苦脸,想不出什么法子,你小子倒好,还有两种方案。

  “上策,民代国储,将各大队要售卖的粮食统计,以今年的收购价签订合同,并支付一定的存储费。”

  “这算什么上策?”周民气道,“你知不知道,今年粮食大丰收,产量是近二十年之最,仅粗略估计,我乡都有超过六百万斤的余粮要卖,按议购价再加存储费,总成本接近百万元,你能变出来?!”

  罗学云将茶杯推到周民面前,微笑道:“别着急啊领导,且听我娓娓道来。”

  周民拾起茶杯猛灌一口:“我倒要听听你能吐出什么象牙!”

  “不管一百万也好,一千万也罢,粮食都值那么多钱,不是买来就打水漂了,以乡信誉做担保,完全可以分批结清尾款,等明年卖出,甚至有可能再赚一笔。”

  “放一年,新粮变陈粮,价格不折损都谢天谢地,还想赚?焉知明年不会发生同样的事,到时候一级累一级,倒下来砸死一片人。”

  “不一样的,您做这事可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既要请示上级,又要公示乡里,便是有些折损,责任亦不在个人。”

  此话一出,倒让周民陷入沉思,对这个主意忽然有些心动,它也许不能解决问题,却能甩掉麻烦,等同宣告乡里尽力了,不通过不支持我也没办法。

  “第二个方案呢?”

  “建一个饲料加工厂,以稻谷为主料,掺杂小麦玉米等,做成鸡鸭鹅饲料,就算卖不出去,我也可咬咬牙自用,只不过同样有个很麻烦的问题……”

第260章 双管齐下

  言下之意,周民已经明白。

  两种方案只是公私的区别,说到底都是拖延之计,用时间换时间,怪不得沈栋说罗学云死死抓住次数不放,要是明年再度发生此事,本年余粮尚未耗尽,新粮又来,无论是谁都撑不住。

  谁出头主持此事,都得面临一个关键问题,买粮钱哪里来,存粮地哪里去,即便按罗学云说的,分批付钱租用农户自己家里储粮,都是不小的数目。

  但周民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方案都比之前开会,集思广益来的办法切实有用,相较于酒厂醋厂,饲料厂上马的要求更低,实现速度更快。

  论销路,酒厂醋厂这些一上来就得跟人家老牌子竞争,能不能做成,就已经生出五分忧虑,能不能卖出去便是另外五分忧虑,到那时可真是饮鸩止渴。

  “我们正在选育一种新品种的土鸡,将来会逐渐扩大到鸭鹅,养殖数量庞大,便是养殖场不肯买我们的饲料,普通人家不舍得买,我咬咬牙就自己用了,可是这钱不是轻易能垫上的。”

  “左右都需要乡里,算什么锦囊妙计?”

  “这话怎么说来的?”罗学云瞪大眼睛,“最起码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第二个,若是采用,我付出多大牺牲,等同是硬吃掉乡亲们的余粮。”

  周民真想骂娘,冷着脸道:“你是不是还有条件?”

  罗学云笑嘻嘻道:“不着急,先看您要用哪种方法,再谈不迟。”

  “小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周民嘟囔道。

  得到罗学云“面授机宜”的周民不敢擅专,吩咐沈栋起草材料,紧跟着召开大会全员讨论,一致同意后递交县里。

  县里看完,同样讨论一番,做了补充说明递交地区行署。

  一二把手看到陈清递来的文件,均表现出惊诧之色。

  张武山笑呵呵道:“这个周民同志很有敏感性嘛,虽身处偏远山村,却能和国家大略不谋而合。”

  “发动群众向来是我等(e→a)的优良传统。”王世佑道,“这说明周民同志懂得认真实践,开拓思路,民代国储有过先例,早先社队代集体保存粮食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办法的雏形,不是深入群众,急群众之所急的,恐怕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可民储毕竟不如国储专业,粮食霉变发热虫害等问题,农户未必懂得如何避免。”

  “相比较农户着急卖粮换钱,有些损失需要我们承担,况且周民同志的其他建议也不错,既然本年粮食丰产,可让酒厂醋厂饲料厂适当增产,等新仓库建成,便能逐渐减少这类问题。”

  “眼下只能如此。”张武山道,“那就双管齐下,一边等省里的文件,一边让各县乡提前做好准备。”

  会议上,得到公开表扬的周民,忍不住老脸一红,连连向领导同事们拱手感谢。

  董朋学笑道:“周民同志,这是你应得的,不要不好意思,其他同志也要向田集学习,深入到广大群众,相信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周民的脸色更红。

  回到乡里,半天都坐不住,他倒不是觉得昧了罗学云的功劳需要愧疚,只是很不适应被上级点名表扬,成绩倒数的小透明突然得到老师的关爱,大概都有这么一个过程。

  至于罗学云,没提他的名字是为他好,没让他担风险,毕竟是,他要表扬没什么用,要得了批评可就炸裂。

  怀着这样的心情,周民电话呼来罗学云。

  “领导满面春风,眉头舒展,看来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恭喜恭喜。”

  “少油腔滑调。”周明笑骂道,“饲料厂允许你建,给你批一部分粮食。”

  “懂了。”罗学云不多问,笑呵呵道,“黄岗油坊已经倒闭,我想要它后面的土地建厂,搞队办企业。”

  “原址重建还不够你搞饲料厂?”周民挑眉道,“连它后面的地,面积可不小。”

  罗学云掰着指头道:“我要建的饲料厂,是以稻谷麦麸玉米等为原料,当然得建配套的打米厂面粉厂,还得有些原材料和成品仓库。

  田集南部各大队的青云蔬菜运输,同样需要一个分拣**车间。”

  周民冷笑道:“你倒挺会算账,乔新朋还没低头呢,就已经算计着把他们都纳入麾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周民沉思片刻道:“建到镇上来,古马场北我给你找地,电力供应和用水也方便些,你不是要全乡都跟你种菜,去黄岗太偏僻了。”

  罗学云苦笑道:“不行啊,领导,我建这几个厂没图发财,就想给几村乡亲农闲得钱的机会,说不定就是干干停停,建到镇上不是浪费吗?至于电力,大不了专门牵一根,反正不远。”

  周民哼道:“浪费?你考虑的是浪费,我看是不想招镇上的工人。”

  “咳咳,这可不是我说的。”罗学云道,“非农户口硬邦邦的要工资要补贴要福利,不像咱们乡亲,没钱给米面粮油都能抵上一抵,真困难时,说不定还愿意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钱都干。”

  “棺材底下伸手-死要钱。”周民想了想道,“真要在黄岗也行,作为交换,你得配合接下来施行的民代国储计划,甚至要公开带头表示支持,保证做好。”

  罗学云知道,这肯定不是简单的任务,凡事要带头做表率的,八成有不被理解和难以推行的问题,除非这个带头者起到的是徙木立信的作用。

  不过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有储物空间在,别说表率,全乡的粮食都安排上,也不是问题。

  只是当正式办法公布出来,罗学云还是大吃一惊。

  整个代储藏周期是六个月到一年,然而每万公斤的保管费用,每月只有一块二到两块五之间,要根据你保管粮食的存储水准来评判,好家伙,几万斤粮食藏在家里,担心它发霉招虫失火,到头来只有几十块钱的收益,谁心甘情愿?

  无怪乎周民要提前打预防针。

  没办法,罗学云非常积极响应,还专门在屋旁又搭建木石混制临时仓房,来完成周民交代的数额,当然实际作用是掩人耳目,虽然他赔得起,但毕竟是粮食,还是不要浪费的好。

  一番折腾,闲下来的罗学云终于有时间探究探究,大姐和曾吉辉的问题。

第261章 婚姻

  曾吉辉,二十六,陈清石集人,父早亡,下有六个弟妹,因品学兼优家庭困难,获得大队推荐名额,分入陈清建筑公司当工人,凭借努力拼搏刻苦好学,慢慢成为技术员,转为非农户口。

  家中老二已嫁,老三未娶务农操持田地,老四待嫁,老五老六老七,全在上学。

  这是公认好小伙曾吉辉,眼看奔三依旧孑然一身的原因,他的工资全部贴补家里,非要弟妹读书上学,将来吃公家饭。

  就算相亲对象冲着他人品过来,也要担心这一大家子能不能合得来,守寡的婆婆是否性情刁钻,务农的弟妹是否赖皮。

  大哥曾吉辉当了城里人,就是飞黄腾达了,兄弟姐妹还在抡锄头,这样的情况于乡土社会天然背负着照顾家庭,提携兄弟姐妹的责任,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罗学云看完资料问道:“曾技术母亲为人如何,家中几个弟妹好不好相处?”

  作为村道项目施工经理,刘明现对曾吉辉的情况比较了解,相关资料也是他去陈清建筑公司套来的,既然大姐和曾吉辉是在村道工程上遭遇的,找刘明现亦是一事不烦二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