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巅峰学霸_分节阅读_第279节
小说作者:一桶布丁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5-10-27 11:43:40

  时间真是过的太快了,一晃眼,他竟然都快成年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其他数学家来说,大概都在期待着乔喻赶紧成年,不然一对比,就显得好像到家都是废物。

  总之虽然田言真专门打来了一个电话让他早点起床,但乔喻还是懒懒的先拿起手机瞄了眼。

  昨天的微信一如既往的热闹。

  从普林斯顿官方网站发布官方声明,认证了他的论文通过审稿人审核之后,他的微信一直都很热闹。

  一堆人都冒了出来,但似乎昨天尤其热闹,因为就连曾经十三班的班级群都在不停的@他。

  这帮人虽然大概率不知道黎曼猜想是怎么个事,但他们都刷到了外交发言人对他的评价……

  然后一帮人就在群里讨论上了。群里全是之前初中时,他们跟乔喻的一系列交集。

  “妈的,我跟班上那些傻逼说乔喻当年还帮我写过检讨,那帮傻逼竟然还不信!@乔喻,你出来帮我做个证啊!”

  “写过检讨算啥?我跟乔喻才是真铁哥们,我逃课用的请假条还是乔喻帮我模仿我爸的字迹写的签名,我骄傲了嘛?”

  “不是,你们骄傲的点怎么都这么奇怪?我手上还有乔喻的手稿跟他的亲笔签名,这个你们都没有吧?”

  最后一条消息是之前的同桌周双发的,他还配了一张图,正是初三他给周双讲题目时随手写的那些东西。字丑到乔喻都不想承认那是他的手稿。

  总之乔喻翻了翻群聊内容,硬是没好意思在群里冒泡。

  果然,所有黑历史总有人帮他记得清清楚楚。他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情,十三班的这些同学,竟然还特么记忆犹新。

  果然这帮人不是蠢,只是智慧没用到正道上。这么强的记忆力,就是硬背,都能把初中那些各科例题给背下来,怎么样也不至于去上职校。

  不只是群聊,好几个加了好友的同学还跟他私聊了。比如周双。

  复读一年后这家伙顺利考上了星铁一中高中部,而且还混到了一个快班。

  不过这些私聊的内容同样让乔喻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艹,乔喻,你现在可牛逼大了!昨天不是周六嘛,班主任专门在群里发通知,所有人都要去看你的新闻片段,还有你被外交大佬点评的视频,然后还特么要写一篇八百字的感想!”

  “我都帮你打听过了,不止是我们班要写,整个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都要写!不过初中部只写五百字就够了。我在考虑把你签名的手稿卖了,应该能卖不少。回头你帮我证明一下啊。”

  这两条微信让乔喻想起了初三时,老好人让他把字好好练一下时候的对话。

  那时的乔喻自信满满的表示,如果他未来真的混的很牛逼,还需要去在乎那些无关人等觉得他字好不好看吗?

  现在乔喻感觉他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大概两年前的自己——在乎!

  说实话字写的那么随心所欲,现在着实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丢人。

  所以乔喻干脆就当没看到了。

  证明那是自己写的?不可能的!绝对是不可能的!

  至于其他同学的私聊内容,乔喻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统统都当没时间看!

  好在微信上其实也不至于完全没人聊,比如夏可可。

  不过昨天两人就直接微信视频过了,还聊了半个小时。

  长君中学这边倒不像星铁一中这么夸张,要让他们看视频写八百字感想,不过学校也发起了“向乔喻同学学习争做年轻科学家”的活动。

  根据夏可可的说法,这个活动还是省教育厅要求的。换句话说整个湘南省各个市州、区县所有学校后续大概都会展开类似的活动。

  好吧,从夏可可嘴里听到这个消息,乔喻还是很得意的。

  什么叫官方认证的别人家的孩子,毫无疑问,这就是了!不过今天好像又能秀一下。

  至于其他还能聊几句的就只剩下朋友群的三个人了。不过最近两天这三个家伙一直保持沉默,乔喻其实也懒得再跟他们废话。

  毕竟当初他刚把黎曼猜想证明之后就通知过他们,但他们不信啊,还神叨叨的发一堆问号。

  不过乔喻觉得可以原谅他们。

  毕竟连科学院的数学院士都觉得他不可能解决黎曼猜想,三个朋友觉得他还差了点似乎也是正常的事情。

  于是乔喻飞快的通知了夏可可跟三个朋友这个消息。

  “烦死了!今天本来打算去做我的事业,结果田导一大早打个电话来说总台那边又要让我上高端访谈的专访。还是在一台播出的。

  说实话当个普通人就挺好。人一旦做出成绩了,时间就不完全属于自己了。真的好羡慕你们,每天只需要好好上课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用想。

  我就不一样了,想上课上不了,每天还要操心一堆的事情。研究课题,写论文,搞事业,连已经毕业了的师兄都要我操心!大家明明一样的年纪,我却要承担这么多!哎……”

  编辑好后,乔喻先把消息发给了夏可可。然后直接复制了一遍,发到了朋友群里。

  夏可可回复的很快,果然高中生的作息习惯就是好,哪怕是周日,也起的很早很快就在微信里给了回复。

  “哇,哥,你可真是太厉害了!你现在就能天天上总台的节目,那以后岂不是可以天天都上国际电台?”

  看吧,事实证明聪明但数学没那么优秀的人,就是比那些喜欢搞数学的心眼好,说话好听……

  他从来就没在朋友群那三个家伙嘴里听到过如此暖心的话。只能说可可是个好孩子。

  “哈哈,你说的对,不过不能跟你聊了。我要赶紧起床去田导办公室了。”

  “赶紧去吧,别耽误正事。加油哦,哥!”

  跟夏可可聊完,乔喻又看了眼朋友群,果然那三个家伙依然在装死。

  宁可私底下偷偷掉眼泪,也不愿意为他带来一点点情绪价值,一个字形容,渣!

  不过无所谓了。三个人的沉默只能代表他们的虚弱。有可可同学的鼓励就够了。

  乔喻愉快的从床上爬了起来,进了洗手间,犹豫了一秒,还是拿起了可可过年专门送他的男士洗面奶,愉快的洗了个脸。

  专访也算是大事了,毕竟是田导都没上过的高端节目,值得他仔细打扮一下。

  在卫生间里花费了五分钟时间,状态完美的出门直奔食堂,美滋滋的吃了两个学一食堂的牛肉饼配豆浆,然后直奔田导的办公室。

  进门前乔喻还看了眼时间,卡的刚刚好,正好八点十三分。好吧,晚了三分钟,不过田导是真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了。

  看到乔喻走进门,田导还专门看了眼时间,瞪了他一眼,说道:“让你八点十分就过来。”

  “额……”

  “算了,你看看这份提纲,等会记者来了问的问题大概就会围绕这份提纲来问,你先稍微准备一下。”

  说完田言真递给了乔喻一张打印好的纸。

  还是如此老派的作风,乔喻觉得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微信上把问题发给他不就完了……

  乔喻看了眼问题的提纲,大概就明白了这种访谈的形式。

  跟报社那种访谈明显不太一样,甚至为整个采访过程做了七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成长故事;

  第二部分黎曼猜想研究过程与挑战;

  第三部分黎曼猜想与普通人的世界,让大众理解黎曼猜想的价值;

  第四部分青年榜样与社会责任……到最后还有个升华……

  每个部分都还设计了两到三个问题,七个部分就是总计十八个问题。

  “啧啧啧,这么多问题?这个节目要播多长时间啊!”

  “半个小时,不过你不需要去管这些,访谈之后有专人进行剪辑的。等会你可不要乱说话……算了,你过来,有些问题我教你怎么说!”

  “啊?田导,不瞒您说,我最擅长接受访谈了,肯定不会乱说话的。”

  “呵……你擅长也要听我跟你说一遍。这可是在一套播出的节目!不是开玩笑的!”

第189章 最大的困难就是周围人的不看好啊!

  上午九点,总台负责这次节目的主持人跟记者团队如约而至。

  这次专访也让乔喻自觉明白了如何让受访者对播出的专访节目保持新鲜感。

  明明就是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结果他被那位主持人拉着聊了整整三个小时。

  不过乔喻又觉得采访其他人肯定用的不是这种办法。毕竟那些大佬可能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可以挥霍。

  大概是觉得他足够年轻时间还有很多。这一点是乔喻从主持人跟他聊天时的态度感受到的——分明就是还把他当成一个半大的孩子。

  好在乔喻并不觉得反感,相反还觉得自己的面相还挺具欺骗性的。

  跟一般的小孩总希望被当成大人不同,乔喻一直觉得被当成小孩子其实没什么不好。

  比如采访的时候聊到一些话题,他跟田导的想法并不一致也敢大胆的表达。如果换成陈师兄,肯定就没那个胆子。

  没办法,人年纪越大,顾忌的事情就越多。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所以乔喻还是很高兴的,尤其是在得知今天的访谈节目晚上就会播出之后。

  “我说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下午时间就能剪辑出来?”

  “哈哈,你放心好了,乔喻。我们的团队非常专业,就跟你在数学上的能力一样。”

  “那个,其实我不但数学好,物理方面也还可以的。你可能不知道,我还专门去听了好几节数学物理方面的课程。而且考试成绩很好。A+哦!”

  “咦?那很不错啊!加油,乔喻。说不定你以后还能拿个诺贝尔奖。”

  “那必须的!”

  田言真看着乔喻跟主持人大言不惭,又狠狠地瞪了自己这个学生一眼。

  这是欺负记者不懂数学物理跟物理的区别呢。

  怎么说呢,数学物理作为一个交叉数学跟物理的交叉学科,理论上的确有拿诺贝尔奖的可能。但非常难。

  毕竟数学物理学家主要是通过高等数学公式去研究那些物理问题。关注的是物理理论的数学结构和严格性。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发展理论并验证这些理论是否与实验观测一致。而诺贝尔物理学奖严格遵循理论必须被实验验证的标准。

  换句话说,数学物理属于那种压根不用实验跟关注物理系统的实际细节去研究物理理论。所以很难直接获得诺贝尔奖。

  除非搞数学物理的人提出的理论被其他的物理学家通过实验给验证了,才有可能跟着验证的物理学家一起拿奖。

  先不说通过研究数学预测物理有多难,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预测出的理论大都属于极为前沿的领域,现阶段的实验室技术很难验证。

  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爱德华·威腾。这位绝对是当代最杰出的数学物理学家之一,弦理论的奠基者。

  但这位大佬甚至已经拿到了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但也没能拿到诺贝尔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2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巅峰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