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巅峰学霸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一桶布丁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5-10-27 11:43:40

  所以导师那边虽然没给他什么压力,刘浩反而感觉压力更大了。

  但偏偏这些实验室的情况不是有压力就能做好的。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指引,就只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最初几天他还会经常在微信上问乔喻跟陈卓阳,不过这段时间他问得也少了。

  毕竟数学家并不是万能的。

  也许上次乔喻表现的很神奇,但那是因为有指向性的数据支持。

  事后复盘的时候,课题组成员几乎都发出了“竟然这么简单,当时我怎么没想到”的感慨,这就是明证。

  这次的情况明显不太一样。

  所以在乔喻跟陈卓阳一直没消息之后,刘浩也没再继续询问,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所谓的“玄学”上。

  好吧,对于科学人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很多成果真就是科学与运气的奇妙交织。

  实验室里从来不乏这种例子。

  而且说实话,很多时候把希望寄托于“玄学”上,甚至比寄托于数据分析更有用。

  真的,作为实验狗,在得到结果之前,永远猜不到数据分析软件R、python之类的能跑出个什么奇妙的结果。

  数据产出的结果往往会差到让人不忍直视。所以刘浩一度认为乔喻的方法,大概也不会好用到哪里去。

  毕竟他们用来跑数据的代码都是之前出过成绩的。至于乔喻的新方法,他们虽然不知道,但既然是新的,那肯定是没有实践检验过的。

  但谁想到就在他已经熄了从乔喻那里得到有效帮助的心思时,乔喻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而且听乔喻的说法,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

  不管如何,刘浩心里还升起了一丝希望,匆匆的冲下楼在化学楼门口开始踱起了步子。

  好在乔喻是真的守时,说十五分钟,几乎卡着时间骑着一辆小黄车赶到了化学楼。

  刘浩第一时间迎了上去,伸手帮乔喻扶着车头,然后问道:“那个……真有结果了?”

  “嗯,不过暂时不能保证正确性,你先看看这两张图。”乔喻从包里抽出两张打印好的图表递给了刘浩。

  陈卓阳之前给乔喻准备的彩印机的确很有用。

  刘浩简单的扫了一遍,有些懵。

  “这是什么分析软件跑出的结果?还有这个亮点的意思是什么啊?”

  “嘿嘿,这个需要保密。之前说了我用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新方法。至于第一张二维图,颜色越亮就代表有效点在那个区域越密集。”

  “额……”

  “没事儿,刘师兄,不需要你完全明白这些图的意思。你要是信得过我,今天实验室就先照我说的做,然后咱们看完结果再说。”

  “那肯定信得过你。你放心,刚刚我已经让所有人都停下来,就等着你来。”

  一句话,就把信任度拉满了。但其实就是没办法,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他们的运气其实并不是那么好。

  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突破性进展。起码他们还没能找到稳定的优化方向。

  当然,如果心态不那么急躁的话,其实现在的情况已经不错了。

  大半个月的时间,让又他们试出了很多错误的方法。就这样慢慢用排除法,肯定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子。

  无非是根本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而已。针对新材料的研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停的试错,然后等待一个奇迹出现,再想办法让这个奇迹能够稳定复现。

  尤其是在复杂系统中开发功能性材料时,这种试错试验性质更加显著。

  当然就算出现了奇迹,想让奇迹稳定复现这一步都很有难度,只要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未被完全理解,偶尔一次漂亮的数据甚至能让实验狗们更加痛苦。

  不过对于乔喻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这一个课题的问题了。

  如果这套方法真行得通,那接下来乔喻想的就是怎么赚钱……啊,不对,应该是怎么为华夏各大课题组谋福利的问题了!

  所以乔喻现在不仅是这个课题组的数学顾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刘浩这个课题组也是他的实验组,从这种意义上说双方已经是合作关系。

  “行吧,咱们先去了实验室再说。”乔喻笑了笑,那信心十足的样子,也让刘浩感觉心情舒坦了许多。

  很快来到实验室,刘浩有一件事没骗他,果然课题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都在会议室里等着他发号指令。

  乔喻也没跟人寒暄,打过招呼之后,就进入了指挥官的状态。

  “那个,我看之前你们提供的数据,那个分子结合能量跟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之间的联系应该已经掌握了对吧?”

  “嗯,这块我们还是有把握的,问题不大。”

  “那行,我现在需要让分子作用强度在20-30 kJ/mol之间,每2kJ/mol对应的单体与交联剂比例都每种都准备五份,问题不大吧?”

  “啊?这么小的间隔……”张浩源刚打算提出质疑,刘浩便瞪了一眼。

  “别废话,让你怎么干就怎么干!秦忠梁你帮小张一起去调配溶剂,记得一定要仔细点。每种五份都标明了。”

  “对了,我不知道每次试验最少需要多少溶剂,这个你们懂,但每份最好比最少量要多三分之二。总计需要三十份,一定别搞错了。”

  乔喻又强调了句。

  “放心吧,这种属于基操,他们不会弄错的。就是间隔太小了,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掌控可能到小数点两位之后了,这个比较麻烦。”

  “嗯,慢一点,反正不急。”

  “对了,准备这么多今天是要做五次实验?”

  “不是,这是第一次的。我之前跟你说过,我需要一些数据。接下来第二步……”

  ……

  好吧,在刘浩的支持下,接下来的实验室操作其实很顺利。所有人有什么质疑都先憋着。

  对于乔喻来说,他其实并不熟悉整个操作过程,他只对数据结果负责。

  至于实验室里这些人需要负责的就是将乔喻的意见用他们所熟悉的方式实现。

  好在乔喻并没有提很过分的要求,最多就是一次性同时做样品比较多,看上去似乎比较浪费。

  而且这次跟上次不一样。

  备料很充足,所需要的溶剂都能现配,调配好之后就是在溶液中静置等待进行交联反应。

  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就是温度响应单体与交联剂在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凝胶这一过程。

  不同材料的比例,温度,合成时间,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出炉材料的性能。

  忙碌了两个小时,三十份样品都已经摆在了恒温反应箱的实验台上。

  每个样品都在乔喻的要求下标注了编号,静静地排列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等待自由基聚合反应完成。

  实验室的气氛显得格外安静,只剩反应箱内的温控仪器发出微弱的嗡鸣声。

  刘浩也终于有时间跟乔喻探讨起那些看起来似乎很有规律的图表。

  “这些都是用我们的数据分析出来的?”

  “是啊,如果能成功的话,得感谢陈师兄,这段时间他又辛苦了。你们那些数据很杂乱要把那些东西捋清楚还是很麻烦的。”

  乔喻点了点头,答道。

  具体怎么做的,他暂时不打算透露,不过帮陈卓阳表表功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陈师兄太好用了。就是人少了点。

  乔喻甚至觉得陈师兄得赶紧收几个学生,都培养成他的性子就好。

  “这是当然的,就是这个结果是怎么分析出来的?陆教授不是说我们的数据没有统计意义吗?”

  虽然乔喻说了要保密,但这不是闲着也是闲着吗……对于这几张图,刘浩还是很好奇的。

  哪怕看不懂这几张图的分析结果是怎么来的,甚至都不太明白该怎么正确解读,但起码他能看出这些图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也让他突然就有了信心。毕竟乔喻给出的要求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那得看是什么情况。简单来说我把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做了一些变形,你可以理解为先把复杂的数据通过一些高维的手段淘汰其中的杂质。

  不过先跟你说好,别报太大希望。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的,这就是一次新方法的测试,我并不一定保证有用。”

  乔喻很认真的再次给刘浩来一针预防针。

  两人的声音不算小,自然也落到了实验室其他人耳中。不过没人吭声……

  都已经按照乔喻的要求做完了,这个时候要还去抱怨那纯粹是脑子有坑。

  “哈哈,乔喻,你不用一直强调这个。其实如果你在化学实验室待久一些就知道,很多时候课题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尔的。

  上次跟这次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是,课题都比较重要,而且这次还有竞争。二是,之前都有成功案例的。所以我们寄予了很大希望。哎……

  其实真要说起来,我们搞实验,没有结果的时候多去了,早就麻木了。只不过一些不太重要的课题,没成果就直接放弃了。”

  刘浩状似洒脱的说道。

  其实真的在课题组里哪那么容易麻木。无非是一直在淘汰而已。无法接受很多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的,硕士阶段就已经被淘汰了。

  到了博士阶段,大家的心态可以说更好了些,但实验室没有结果的挫败感还是有的。

  只不过一旦忙起来,都没时间去感受这种挫败而已。毕竟哪怕前期投入的都是甲方,但每天守在实验室都是他们。

  但有什么办法呢?从甲方一开始就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其实就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肯定有一边的方法跟思路会被淘汰。

  两边都出成果的可能性当然也是存在的,但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很难出现。

  毕竟资金有限,从成本上考虑,有了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就没必要在另一个还不成熟的方案上继续投入了。

  除非是能证明,另一套方案更好用,又或者在另一个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才可能会继续从封存的档案里,再拿出来继续研究。

  听了刘浩的话,乔喻只是笑了笑。他是不太相信刘浩真这么洒脱的。

  否则就不会他一打电话说要来,就直接跑到楼下去接他,不过看破不说破是基本的礼貌。

  趁着还有些时间,乔喻开始思考怎么找下一个合作伙伴,于是主动开口问道:“对了,上次听你说另一个化学实验室也接了甲方的任务。用的方法不太一样,他们进行到哪一步了,你们知道吗?”

  刘浩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对面是竞争对手,我们哪可能知道那么清楚。不过上周听老板说对面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在聚合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据说他们不同嵌段已经得到了良好的相分离结构。一个是纳米颗粒界面优化。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就领先了,他们的技术需要处理两种复杂材料体系的协同问题,涉及多种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优化,其实也很麻烦。

  所以老板也说了,对面可能是放烟雾弹,就是想让我们早点放弃。所以还真不好说他们的情况。更别提我们这个行当有时候还得看运气。”

  说实话,刘师兄口中那些化学专业术语他其实没听太懂。

  不过关键信息他已经得到了。因为只要涉及多种化学跟物理过程的优化,就肯定需要海量的数据分析。

  化学过程很复杂,物理协同过程诸如相分离、热传导、应力分布这些物理现象同样如此。这种复杂过程肯定会伴随非线性和动态变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巅峰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