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带项目?”
21世纪初这会,绝大多数课题组手里本来也没多少项目可做,所以让研究生实际带项目的情况并没有十几二十年后那么普遍。
至少王杰之前在冰城工大读硕士三年,项目基本都是几个老师分别主持的。
“早晚要独当一面的嘛。”
常浩南说道:
“也别有太大负担,刚开始我肯定会提供必要的指导。”
“不过,我对你的要求是,不能像普通的研究生那样,我说一步你就走一步,至少得做到举一反三吧……”
王杰算是能力比较强的博士生了,如果在三到四年的读博生涯里面,一直都是只能按照老师的指挥棒行动,那对于他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
当然,给过压力之后,也得给些动力:
“另外,既然让你负责项目了,那从下个学期开始,伱的研究生补贴肯定也是按照更高一档的标准来发。”
果然,王杰的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在给钱这方面,常浩南根本不缺那点经费。
因此,别说在研究生补贴的行列里,哪怕跟外面的工资比,他这发的劳务费都妥妥算是高薪了。
……
目视王杰离开之后,常浩南飞速坐回到办公桌后面,铺开一张文件纸开始奋笔疾书。
实际上,他刚才之所以把前者叫住,确实是因为想让对方再帮着去上沪送个文件。
火炬实验室和沪东厂之间的关系,说起来比较微妙。
主要是常浩南自己的身份比较微妙。
他不仅是参与LNG船项目的乙方,还是航空动力集团的领导,如果直接打电话给一个船舶工业集团的单位安排工作,总归有越界之嫌。
所以,之前有什么事情,也都是通过王杰、雷志兴或者刘方平代为转达。
遇到不方便在电话里说的事情,那就得靠这老三位跑腿了。
只不过,考虑到小伙子好不容易回趟家,所以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眼下这功夫还处在铁路第三次和第四次大提速之间,稍微坐远点的火车动辄就是48小时以上的时间。
半个月假期看似挺长,但真留给对方在家的时间,其实也就十来天而已。
好在,这事倒也不是非得王杰去办。
以常浩南如今能动用的资源,完全可以写个建议然后交给李忠毅,再通过科工委层面安排下去。
也就是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大体意思也很简单。
既然三星海工想要在这个项目里面横插一脚,那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同时给挪威人和韩国人演一场好戏。
现在系卓尔公司主动找上的是沪东厂,如果咱们按照之前决定的那样直接拒绝订单,那实在过于奇怪,难保韩国人不会起疑心。
所以,还是得做出一副跟系卓尔艰苦谈判,想要把订单拿下来的样子,就抓住预付款比例太低这个点来拉扯,这样可以显得更加真实。
而按照韩国人抢订单的尿性劲来讲,他们为了压住沪东厂一头,甚至有可能在10%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再降低预付款比例。
这么一来,系卓尔公司发现沪东没那么容易上当,极大概率会转向隔壁的三星海工。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三星都免不了要出一大波血。
而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华夏造船业,则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第914章 M88-3发动机升级计划
尽管刚刚经历了一轮经济危机的洗礼,但2001年这一届巴黎航展,还是很快体现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
一方面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叠加,导致这条时间线上源自亚洲的金融风暴并没有扩大到上一世那种席卷全球的水平,三年左右的功夫已经足够一部分恢复力较强的国家缓过一口气来。
而更重要的,则是由于盟军行动的突然发生,以及紧随其后的戏剧性结果,让很多中等体量的国家意识到——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但对于小国来说,冷战结束才是危险的开始。
而且,搞国防建设它真的有用。
巴尔干半岛那地方用50年代的高炮都能打下来一架B2,要是多整点先进装备,能打下啥来我都不敢想。
尽管这种想法的出发点和思考路径其实都有失偏颇,毕竟那架B2的战果跟高炮关系真心不大。
但最终结论总之是没错的。
而军备竞赛这东西,一旦有一个国家开始搞,其它本来没想法的国家也会跟着搞起来。
所以,甚至在航展公众开放日还没结束的时候,第一笔订单达成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出来。
有媒体爆料,某个北非国家向苏霍伊公司采购了一大批经过改进之后的苏27SM和苏27UBM,且已经签署了详细的供货合同。
相比于过去出口到华夏、印度、印尼和安南的基础型,这两种新型号在航电设备、载弹量和机动性方面都有了巨大提高。
就连雷达都换成了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平板缝隙天线。
这一消息也很快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以及苏霍伊双方的确认。
并且前者还表示,这一轮采购不止涉及到空军,还包括6个营的山毛榉防空导弹和两艘来自华夏的F22A护卫舰。
能够看出,这个刚刚从内乱中恢复过来没几年的国家,靠着收归国有的油气田已经阔绰了不少。
似乎是以此为开关一般,在接下来的不到半個月时间里,就有十余个国家官宣了新的装备采购决定,或者至少是有明确时间表和选型范围的计划。
奥地利和挪威表示将采购EF2000作为本国的新一代主力战机。
摩洛哥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合同,从后者购买25架F16C/D战斗机,以应对来自邻国的空中威胁。
希腊空军并未具体表态航空兵装备的更新计划,但却决定把S300防空系统中掺混的部分5V55R导弹升级为48N6E。
这样一来,只需要把S300部署在克里特岛,射程就可以覆盖到整个爱琴海南部以及塞浦路斯上空。
而土耳其空军受制于对美关系转冷,无法进一步采购更多F16,只能暂时以强烈抗议回应。
沙特阿拉伯将F15、EF2000和阵风同时纳入选型范围。
泰国空军公开表示已经考察了瑞典的JAS39C/D和华夏的歼10E,并认为后者更加符合其战术需求,但尚未决定采购数量是继续维持原来的24架还是缩减到12架。
巴西宣布了一个涉及36架飞机和超过1500枚各类弹药的军备更新计划,同样将在JAS39C/D和歼10E中二选一。
韩国已经确定,其用于取代F4和F5战斗机的F-X计划将不进行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将型号敲定为F15K。
就连国际形象已经逐渐从装备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的华夏,也低调地签署了第三批,总数多达12个营的S300PMU2采购合同……
总之,大家吃肉的吃肉,喝汤的喝汤,再不济的也能蹭蹭碗底。
但只有一个国家例外。
那就是作为航展东道主的法国。
在特地把航展推迟两个月、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别说吃肉喝汤蹭碗底了。
连香味都没闻着。
当然,空客还是照例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这显然不是同一回事。
军备采购的重点是那点钱吗?
当然不是。
是扩展影响力啊!
泰国为什么会把歼10E积极纳入考虑?
性能只是次要的。
核心原因还是在98年的时候,华夏成为了亚洲金融的定海神针,而经济实力更强的日本却光速滑跪。
尽管前者这么做的核心原因是为了保港岛,但客观上确实避免了东南亚,尤其是首当其冲的泰国滑向更加不可控的深渊。
而这种装备采购,显然又会反过来增强华夏在同等体量国家中的影响力。
比如巴西人的选择,就明显是受此影响。
然而,很多原本装备了幻影系列战机的国家,比如摩洛哥和沙特,却在本轮装备更新中果断抛弃了达索的后续型号。
这显然不是个好的倾向。
总之,看着别人在自家办的航展上一个个顺利成交,法国人算是切实体验了一把被人NTR的感觉。
于是,在航展结束之后,他们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一轮复盘。
首先,欧盟在这些年的发展势头绝对没的说,甚至(自认为)有压过美国的迹象。
而法国一直以欧盟盟主的身份自居,那从国际影响力的层面上讲,肯定是比过去增强了才对。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绝对不是因为法国不行了。
嗯,一定是产品的问题。
当然,这一点,达索公司自己也认。
毕竟航展上面,阵风的表现相比隔壁EF2000来说确实是差点意思。
因此,除了急等着饺子下锅的法国海军先采购了一批12架F1技术状态的量产型阵风M以外,其余订单都将在升级为F2技术状态之后进行交付。
而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艾德斯坦纳在航展当日就已经想到了的动力升级。
M88-2的海平面推力只有7.6吨,为了降低自重采用的引射式喷口还进一步降低了工况调节范围。
相比于基础型号就有9吨推力的EJ200,确实是相形见绌。
以至于在最擅长的低空低速机动上都被压着打。
因此,痛定思痛的达索很快把压力给到了斯奈克玛。
而对于后者来说,甲方的要求就像在催命。
这种情况下,华夏人手里却正好有一个几乎准备好了的M88-3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