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769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永全同志的能力么……恰好到处,既能让法国人见识到一些新东西,但又见识不到太多……就当是给他练练手了。”

  这个描述让丁高恒不禁露出了笑容:

  “那这件事,就原则上予以通过了。”

  “风水轮流转,想不到咱们也能有指导外国人设计发动机的一天……”

  他说着拿起一支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些什么。

  原本,今天的话题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

  但常浩南正准备起身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另一件事。

  于是又坐了回去:

  “丁主任,我记得去年10月份那会,栾文杰栾局长说有一个海洋资源卫星的项目,等硬件研发阶段结束之后,需要适配新的星载数据处理算法。”

  “但是这小半年都过去了,他好像一直没联系我?”

  “你说海洋一号是吧?”

  丁高恒放下笔,刚刚面露喜悦的表情微微一沉:

  “硬件的研发过程受到了一些阻力,几个水文相关传感器需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订购,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了。”

  “现在只有10色海洋水色扫描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其他的暂时没有国内的替代方案,所以航天五院那边正在尝试寻找其它供应商,耽误了一些时间。”

  显然,这里面的“各种原因”,只是借口。

  真正的理由肯定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海洋监视卫星,确实还是太敏感了。”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丁高恒上半身靠在椅背上,继续说道:

  “美国人在这方面跟苏联斗了几十年,很难轻易瞒过他们。”

  单单一颗海洋一号自然不可能形成什么巨大威胁。

  但如果把它视为华夏海洋监测体系的起点,那对方的警惕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看起来,我们这位老朋友的儿子,对我们似乎不太友好啊……”

  常浩南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倒是听不出太大的压力。

  毕竟这些剧情他都经历过一遍。

  而且,这一世因为华夏本身发展水平提高,加上欧盟的制约能力更强,美国人的动作已经算是收敛很多了。

  “没办法,战略性对手嘛。”

  或许是受到常浩南的态度感染,丁高恒的神态也放松了不少:

  “今年……其实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对面的动作就非常频繁。不只是在科技领域,你像是农业,还有金融上,这属于咱们历来薄弱的地方,都算是吃了些亏。”

  “也算是在预料之中吧。”

  常浩南轻轻揉了揉额角,回答道:

  “加入WTO,本身就是机遇挑战并存,要是好处全让咱们给占了,那从一开始恐怕就加不进去。”

  “这倒也是……”

  丁高恒点点头,算是同意常浩南的看法:

  “另外,从上个月开始,美军的侦察机对我周边地区的试探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好在海空军应对得当,处理的都还算妥善……”

  听到这里,常浩南突然转过头,看了看墙上的日历。

  2001年3月29日。

  实际上,考虑到现在人民军队航空兵的装备水平跟上一世的2001年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并不一定真的会发生什么。

  不过,他的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是难免有些担心。

  另一方面,倒也有些庆幸。

  来自太平洋对岸恰到好处的压力,说明时间线还没有完全脱离掌控……

第889章 给院士上一课

  4月的上半月,总体上算是风平浪静。

  在通过原理样机证明皮秒级脉冲激光确实能够实现可控的非热加工之后,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开始生产一台工程样机。

  由于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环境以及硬件布局,因此工程样机不可能像原理样机一样简单搭个架子就完事了。

  而是要尽可能贴近最终产品。

  这也意味着,生产过程会比较漫长。

  尤其是其中一些设备还需要从国外订购。

  欧洲企业的效率,只能说懂的都懂。

  所以,常浩南手头的项目,也进入了一个不温不火的阶段。

  不过这倒也不算是坏事。

  在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强度降低下来之后,他总算得着机会,把“由光电信号对天线阵元进行相位控制”的思路跟侯院士以及霍鹏华二人讨论了一下。

  最终几个人的一致得出结论。

  至少在原理上,光波束形成网络的构想是可行的。

  而常浩南想要的,就是这個“原理上可行”。

  后面系统模型和系统理论的问题,可以由他来解决。

  而再往后,具体落实的层面,有电科集团操心呢。

  原本,常浩南是准备亲自去一趟庐州。

  结果电话打过去才得知,王晓模院士4月末要到京城开会。

  正好能省去奔波一趟的麻烦。

  ……

  虽然不是严肃的会议,但好歹也属于正经学术交流,在饭桌上肯定不合适。

  所以,常浩南干脆把见面地点选到了新火炬实验室主楼的会议室里。

  “你们这个地方选的不错。”

  下车之后,王晓模紧了紧身上的皮夹克,环顾一番之后评价道:

  “环境好,离城市不远,但又不至于太喧嚣。”

  “是个搞学术的地方。”

  京城五环,虽然这时候已经大部分都通车了,但总体上还有几分荒凉。

  不过,反倒把火炬实验室这一片地方给衬托出了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常浩南自己也非常中意这块地方,因此倒也不谦虚: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离学术圈远,但是离学术近,说的就是这种地方了。”

  “这说法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王晓模跟着常浩南一起走上主楼的台阶:

  “不过总结的确实很到位……”

  “……”

  一路边走边聊,二人很快来到了位于最顶层的会议室门口。

  早在几天之前,常浩南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准备需要的资料了。

  因此,当王晓模推门而入之后,第一眼便看到了好几面被公式和电路模型图填满的黑板。

  这种情况,本来应该更适合PPT来发挥的。

  但做PPT实在是太麻烦了。

  交给学生做,学生又不懂。

  总不能让侯院士给他当苦力吧?

  于是,常浩南索性偷了个懒,把前些天讨论和计算过程中写下来的黑板全都搬了过来。

  “这是……”

  突然置身于一片数学符号的汪洋之中,恐怕牛顿或者高斯来了也得懵上个几秒钟。

  不过,王晓模毕竟早有心理准备,倒是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上次在南郑那会,我就猜到你小子的脑袋里肯定藏着东西呢……”

  他一边找了个视野良好的位置坐下,一边半开玩笑地对常浩南说道:

  “来吧,看看我们常总又整出来点什么新花样!”

  看着已经摆开架势准备记笔记的王晓模,常浩南脱掉外套,紧接着松开了衬衫最上面的扣子:

  “这还是我上个月听了你介绍之后才想到的一个新思路。”

  他说着径直来到第一面黑板旁边:

  “在南郑那会你和我说过,相控阵雷达在进行宽角扫描时,雷达的渡越时间和孔径效应会导致信号的瞬时带宽受限,需要采用子阵延时或者单元移相结构来改善这种问题。但是传统微波波导或者电缆线的实时延时线损耗大、色散强、频带窄、体积和总量还超标。”

  “正好我最近在做一个激光加工的项目,就是用光纤链路取代电缆传递信号,所以就想着能不能把光纤也用在雷达上面。”

  王晓模一只手扶着下巴,另一只手拿着圆珠笔在笔记本的封面上有节奏地敲击。

  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单纯用光纤做TTD,倒是不算特别新的思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7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9/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