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603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涡喷6D?”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边的领导和嘉宾也已经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开始介绍今天试生产仪式的大致流程。

  他微微摇了摇头:

  “光是有一台设备证明不了什么,机身关键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锻件,对于工艺的要求甚至比对设备本身的要求更高……”

  得益于她和丈夫两个人都跟华夏这边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安妮这些年来也多少学会了一些中文。

  懂不懂什么叫控制变量啊?

  而旁边的常浩南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结果话题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头上,见状赶紧摆了摆手:

  “当年我们从苏联买来那台6.5万吨水压机之后,从第一次成功启动,到锻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产品,中间足足花了将近三年时间,这还是在有苏联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而他们这台设备本身甚至都还没得到验证……”

  “不一样。”

  齐格勒这是第一次来华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块字是什么,但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进行生产之前的最后准备。

  至于竞争这块,在原本的计划中是作为非重要因素给弱化了的。

  齐格勒问道。

  欧洲代表团的成员懂行,但作为外国人,肯定不能随便让他们乱跑,留在锻压车间里看个热闹就行了。

  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曲线,并没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继续道:

  有备而来。

  欧盟国家高级代表团的参观位置则位于厂房的另外一边。

  何明挠了挠头皮,语气中透露着些许唏嘘:

  一星期之后。

  大领导已经发了话,其他人自然只有跟上的份。

  “我不会说他们肯定还没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现在都没有理由太过乐观。”

  当然,他作为别人要争气的对象,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就是了。

  对于他一个造飞机的人来说,无论项目成功与否,总归是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常浩南倒是认同何明的这番看法:

  “因为涡扇9A比较顺利,歼轰7A马上就能投产,所以部队那边最后没要强5D这个型号。”

  不过应该已经停产十来年了。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首长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图纸::

  他们等会还有更加详细的座谈环节,有问题到那时候问就行了。

  “强5……”

  她虽然也算是技术人员出身,但一来已经基本离开一线研发岗位,二来哪怕在离开之前,也主要负责纸面工作,因此并未见过法国国内的那台同类设备。

  找外援嘛,不丢人。

  ……

  国内的领导和嘉宾倒是可以随便走,但多数是外行,只能看懂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厉害的设备,因此同样是留在锻压车间里看个热闹就行了。

  “既然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就先下去等一等好了……”

  那未免有些太跳脸了。

  “所以,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最终选取了C型板结构的机架,在思路上类似苏联那两台同样是7.5万吨的设备,但设计上更进了一步,使整台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强5么……确实在所有层面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而且最后一个批量装备部队的改进型也确实是十几年前的版本了。”

  他虽然没有被正式列入到航空动力集团筹建小组里面,但毕竟也是未来的班子成员之一,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有所了解。

  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态稍微平复了下来:

  “这次来之前,我专门去看过当年那部锻压机的设计方案,跟你们造出来的这台相比,差异好像还是蛮大的嘛……”

  安妮·科伦坡在走进这里的第一时间,就被面前这台数层楼高、需要刻意仰起头才能看到顶部的设备给惊到了。

  安妮毕竟不是汉语专业,能听懂的信息甚至还不如刚刚翻译提供的概略版本。

  “这几年好消息太多,而且几乎一个连着一个,总感觉那些老型号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这设备的工控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毕竟是外国人,在这种重大场合还是要做一下物理隔离。

  “毕竟……就算涡扇10现在已经到了研发末期,但毕竟只是一个型号,而且还有举全国之力搞大会战练兵的性质,咱们国家在航发的综合发展水平上,跟航空强国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个年代还没有条件配置自动翻译设备,也不可能给每个代表团成员都配翻译,因此只能对讲话内容进行概略性的解释。

  ……

  一番讲话和庆祝操作之后,锻压机的加载横梁总算缓缓升起。

  于是他干脆地点了点头:

  “语速有点快,大概意思是为了庆祝他们国家建立50年什么的吧……”

  齐格勒的话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首长示意放下面前的图纸,重新看向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各项运行参数。

  不过,关于这件事,何明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

  这是模锻压机已经开始进行加压的标志。

  常浩南解释道。

  “是的,之前那台在总体设计上采用的是当年沈院士独创的‘正交预紧机架’,算是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的一种。”

  只不过当年写可行性汇报的时候,他本人的影响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为了提高通过率需要找一些过去有底子的项目背书,这才把那台6.8万吨水压机的研发方案给写了进去。

  既然常浩南自己都这么说了,另外两人自然也不可能在之前的话题上继续下去。

  安妮有些迟疑地向旁边的伯纳德·齐格勒确认到。

  要说心里没点郁气,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并不算什么秘密就是了。

  不过,就他的经验而言,试生产跟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

  而是一个明显的飞机隔框。

  一连串问题之后,始终维持着不苟言笑的首长总算轻轻点了点头,显然对于设备的状况相当满意。

  就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的功夫,车间里面已经传来了一阵电机运转的声音,紧接着的则是刺耳的吱嘎吱嘎声。

  毕竟从未来的经验看,除了航天工业和兵器工业以外,其它所有搞平行拆分的领域,比如航空、造船、铁路等,都是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重新合并回去了。

  大领导亲自来一趟,首先自然是参观。

  正好刚刚又提到了航发集团的话题,于是何明顺势话锋一转:

  “航发集团正式成立之后,涡扇10应该算是实现开门红的项目吧?”

  “你不说我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飞机……”

  齐格勒看着已经开始缓缓复位的液压缸,对旁边的安妮解释道:

  “而飞机隔框的结构可要比试生产出来的工件复杂太多了,可以说根本不是同样一回事……”

  “涡喷6D本身的影响力确实不大,但它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在对应飞机型号已经取消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研发,并最终走到设计定型的航空发动机项目,这块的象征意义是航空动力集团比较看重的。”

  “你看,就像我刚刚说……”

  首长抬手推了推黑框眼镜,对跟在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

  “看这上面的数据,试生产过程应该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吧?”

  经过这么一解释,何明顿时开悟。

  何明脸上露出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

  如今领导一看这基础结构都不一样的图纸,心里肯定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虽然航空动力集团很快就要独立出来,但说到底也还是科工委系统里面的同志,就算有竞争,也还是应该在合作的大框架下进行嘛。”

  常浩南微微抬起头,思索片刻之后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时间表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行项目设计定型应该会在明年。”

  “对了,常总。”

  “高就谈不上,不过确实在那边有个职位。”

  “这个工作缸压力曲线我还是看得懂的。”

  “我觉得……他们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准备?”

  “除了一些像是液压油这样的耗材,以及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这类辅助设备之外,整台设备从纸面设计到工程实现,都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

  涡喷6他当然知道,毕竟是歼6的动力。

  绝大多数何明这一代112厂职工在参加工作之后第一個负责的型号就是歼6极其改进型。

  常浩南果断地回答道:

  “至于那些暂时无法国产的部分,我们也正在积极跟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联系,目前已经召开了三次需求对接会,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国产化替代,或者至少是备份替代。”

  实际上,常浩南打最一开始就没准备走钢丝缠绕机架的技术路线。

  后者作为老牌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程师,自然不会被这点小打小闹给镇住:

  只不过不是客机的。

  而应该是战斗机的……

第731章 法国人被卡脖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6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3/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