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高恒拿起电报稿重新看了一遍:
“我以为他们会选择硬抗到底的。”
因为发现NSK集团造假这个事,最早是在模锻压机项目上,常浩南在初期调查结束之后,科工委还为此特地开了一次班子成员扩大会议专门讨论此事。
目前这个给日本人挖坑的策略,也是那时候定下来的。
所以丁高恒自然也知道不少细节。
“确实不太像日本人的性格。”
常浩南其实预料到了NSK会改变态度,但滑跪得如此自然,确实也有点让他感到意外。
尤其是仅仅一周之前,对方还在对欧直公司放狠话,说要对簿公堂的情况下。
就显得更加爆笑了。
“不过,我估计是因为他们国内给施加了一些压力。”
稍微平复了一下差点绷不住的心情之后,常浩南才推测道:
“毕竟,现在大家的目光还都集中在NSK集团自己身上,如果这件事继续发酵的话,那些好事的西方记者可不知道会继续挖出什么东西来。”
“根据咱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日本企业里面私下搞这种贴牌代卖,或者以次充好勾当的,可不止这一家。”
听到这里,旁边的兰新志不由得有些着急:
“那……现在不管怎么说,NSK算是认了这个载,还要专门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为此事进行解释和道歉,姿态算是做足了,这件事会不会就这么平息下去?”
常浩南瞬间从他的话里捕捉到了关键词:
“等会,你说他们要举办发布会道歉?”
没有见识过躬匠精神的兰新志自然想不到常浩南关注的点竟然会在这里,犹豫了一下之后才点头道:
“呃……至少,通稿上面是这么写的,时间是后天下午。”
“嘶……”
这个消息让常浩南顿时坐直了身子:
“这件事情,得让媒体报道一下,最好是能上新闻,所有央视新闻轮着上的那种,连续播个几天时间。”
“还有,咱们自己也是NSK造假事件的受害者,这个事情得在国内的法院起诉,把法律程序完整地走一遍,顺便也让媒体做一个跟踪报道!”
“搞这么大阵仗?”
兰新志惊讶地脱口而出。
旁边的丁高恒虽然没说话,但表情明显也带着惊愕。
常浩南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
“咱们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胜过日本人,那至少在国内,要首先打破这些年来日本企业给自己塑造起来的神像。”
“你们想一下,之前刚发现NSK集团造假的时候,就连咱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太敢相信,更何况是普通民众了。”
“开放这么多年来,在各种媒体和宣传的有意造势之下,日本企业在咱们国家,几乎都成了一种信仰,这是咱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实际上,作为一个重生者,常浩南本身当然不存在所谓“不太敢相信”的问题。
但毕竟丁高恒此时也在旁边,他要是不把自己也包括进去,就显得有点不太体面了。
“好吧,我跟宣传部那边去协调一下,应该不会有问题。”
丁高恒一锤定音,算是同意了常浩南的计划:
“除了这些之外呢,咱们在国际上是不是还应该有些动作?”
“那是当然。”
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伟人曾经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候,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NSK集团想靠一次鞠躬道歉就把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咱们偏偏不能让他们如愿。”
“这两天先不要打草惊蛇,让他们放松警惕,等到发布会开完之后的第二天,再通过欧洲那边的媒体,把咱们手里有关其它几家日本企业的黑料给爆出去!”
第604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
两天之后的下午。
常浩南专程来到科工委,跟丁高恒等人一起围坐在一台电视前面,准备观看NSK集团关于轴承造假事件的新闻发布会。
在90年代末这几年里,国内的电视转播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
96年的时候,遇到一些临时内容(比如歼8C的那次试飞)还得等个两天才能制作成新闻。
而到了98年这会,已经能够对一些重大的事件进行当天播报,甚至是现场直播了。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发挥还是非常稳定的。
90年代日本企业的道歉流程,和二十多年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开场之后,NSK集团的几个主要领导二话不说,就直接来了个集体鞠躬。
这架势直接把电视前面的另外几个人给惊到了:
“日本人开個发布会……也蛮豁得出去的啊……”
“早知道这样,不就没有后面那些事了么……”
“感觉……态度好像还行?”
“……”
常浩南没有出声,只是心说你们先别急,等会就知道这个发布会里面鞠躬环节的含金量了。
应该说,这个年代,日本人的道歉环节还是没那么常见的。
一开始都新鲜得很。
因此,这波突然袭击算是赚足了各路媒体的胶卷。
只不过,当这几个人坐下之后,发言的内容就逐渐有些不对味了。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一定是因为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
“经过我们的内部调查,发现在样品检测和出库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和疏漏,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安……”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公司的名誉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我们一定会给出一个满意的交代,并进行深刻反省……”
“……”
坐在电视前面的各位,除了早就猜到剧情会如何发展的常浩南以外,全都已经是职场老油条了。
级别最低兰新志的也是个司局级干部。
发言打太极的功夫绝对炉火纯青。
然而,就这么一群人,仍然被一番废话文学给惊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之后,丁高恒才率先开口道:
“这个藤本社长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怎么一点实际内容都没有啊?”
“别的不说,公司出这么大丑闻,哪怕做做样子,也得找个人出来对此事负责吧?”
旁边的怀国莫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而且,光是说要深刻反省,也完全没提以后要如何改进工作,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现场变成了吐槽大会。
如果这个年头有弹幕软件的话,想必一定会非常精彩。
也就在大概这个功夫,电视里面的一排五个人,又腾地站起来,朝着镜头鞠了一次躬。
然后,现场主持人就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这……就结束了?”
其它几个人本来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准备看看NSK集团准备如何公关这次看似无解的企业形象危机。
结果人家倒好。
无解?那就不解了!
我直接就是一个破罐子破摔。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全场唯一的亮点就是鞠躬是吧?”
另外一名副主任张东旭刚才差点把水撒出来,于是一边把保温杯的杯盖拧紧一边说道:
“这是完全没有认错的意思啊……”
“那倒也不能这么说。”
已经憋笑很久的常浩南总算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开口:
“他们这个意思应该是,我知道错了,但我下次还敢……”
一句话引得大家纷纷发笑,会议室里当即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陆续平静下来之后,丁高恒看着直播里面被记者猛怼但仍然熟练自如地以长难句应对的藤本社长,有些疑惑地问道:
“但是这样一搞的话,以后怎么可能还有客户敢去购买他们的产品,这家公司岂不是就要彻底完了?”
“这个么……倒也未必。”
常浩南摇了摇头,接着继续解释道:
“我估计,日本国内的其它企业应该是给NSK做出了一些保证,比如仍然会进行一定数量的采购之类,毕竟,也很少有终端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会去深究这个产品的供应商都有谁。”
“如果NSK后面再改个名字,或者进行一下股权变更的话,恐怕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
“还能这样?”
会议室里的几个人今天算是大开了眼界。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满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