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问题,皮埃尔也重新坐直了身子:
“怎么办……自然是索赔,这件事情会有法务部处理,倒是不需要你我费什么心思。”
“不过我还需要写几份报告,把问题发生的原因给几个国防部解释一下。”
这件事情,因为确实跟冰飞和欧直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后续处理其实不算复杂。
反而还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冰飞集团拿出来的设计确实很精妙。
够用,而不浪费。
对于皮埃尔来说,他目前已经被NH90项目本身搞得心力交瘁,因此,尽管也非常痛恨NSK这种造假行为,但在通盘考虑大局之后,还是决定把精力放在技术上。
一方面,尽最快可能把飞机交付出去,是眼下的第一要务,跟NSK纠缠无助于这一进程。
另一方面,就像皮埃尔之前所说,这件事情闹得越大,对过去这套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市场规则损害就越大。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情,大概率也就这么过去了。
最多就是后面的索赔和法庭对峙环节可能会引发一些媒体的关注,再加上把NSK集团拉进供应商黑名单罢了。
……
当天下午,也就是华夏这边的晚上。
正在对涡扇10的部件及测试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的常浩南接到了冰飞集团关于这件事后续发展的通报。
气得他差点拍案而起。
常浩南本来是准备了一套组合拳,要针对整个日本制造业下手。
结果千算万算,他都没想到欧直集团在这件事情上竟然会倾向于低调处理。
这样一来,尽管NSK肯定还是会遭到巨大打击,但如果最近这几个月的操作只是搞了某一家公司的话,那可实在是太亏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了自己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听筒,准备打给装备工业司的兰新志。
但手指放在号码按键上,却迟迟没有拨号。
犹豫片刻之后,最后又把听筒放了回去。
“呼……”
常浩南长长呼出一口浊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小声嘀咕道:
“还是再等等看好了……”
如果欧直方面决定到此为止,那他的组合拳早点打晚点打都区别不大。
但要是再等一等,那没准还有转机。
博弈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赌博。
你无法控制所有外部因素。
但如果始终能理性地做出最优选择,那么在大样本量下面,最后肯定是能赢的。
结果这一等,还真让他给等着了。
当舟车劳顿了一路的刘洪波降落在马赛,并最终辗转来到欧直公司的总部时,摆在他面前的,是甚至已经写完了的调查报告。
“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责任,后续的事情也有欧直公司的法务部会处理,所以……刘教授您只要在这签个字就行了。”
皮埃尔的办公室里面,王希博有些无奈地指了指报告最后的签名栏,对刘洪波说道。
原本,三个人此时应该都在场才对。
但皮埃尔刚刚被一个电话叫了出去。
“还真是他们买到了假冒伪劣的轴承?”
看完报告内容的后者惊得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昨天冰飞那边给常浩南汇报的时候,刘洪波都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因此几乎是相关人员里面最晚得知事情真相的那个。
“虽然听上去很离谱,但……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王希博回答道:
“我也很意外,一家日本公司,竟然会这么肆无忌惮地造假,而且还是用如此粗糙的办法……”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办公室门口就传来砰的一声巨响。
皮埃尔几乎是踢开房门,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口中还地里咕噜地说着说着什么。
这段时间里,王希博耳濡目染之下也会了点法语,但对方语速太快,还是听不清具体内容。
不过,从一些关键词判断,应该是一些不太容易过审的内容。
“皮埃尔,发生什么事了?”
王希博试图让皮埃尔冷静下来。
“刚刚,公关部和法务部的人跟我说,NSK集团拒绝了我们提出的索赔要求!”
皮埃尔一屁股坐在办公椅上,原本是白人的他脸色已经黑得跟泰瑞尔差不多了,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他们说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他们集团向我们发送了性能不达标的产品。”
“啊?”
已经从报告里面得知了事情原委的刘洪波直接就惊啦:
“不是,检测报告都已经拍在脸上了,这还能嘴硬的吗?”
“他们的法务部说,样品和最终供货产品之间的差别也有可能是在中途被我们内部的人掉包所导致的,需要我们拿出更有力度的证据来!”
皮埃尔说到这里也被气笑了:
“我本来还想着低调处理这件事,现在看来,还是得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才行!”
第602章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须得出重拳!
虽然王希博和刘洪波都并不清楚常浩南那边的计划,但他们知道,一家知名的日本企业即将在欧洲遭受重大打击,这对于华夏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
毕竟,哪怕是发达国家,普通人手里也不会有几个钱。
所以欧洲对于高性价比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少个竞争对手,就多一分打开市场的可能。
尤其是已经跟着常浩南工作了大半年时间的刘洪波。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后面很可能有操作空间。
因此,两人在回去之后用最快速度联系到了华夏领事馆,把皮埃尔的态度出现180°大逆转这件事报告给了国内。
这个功夫,五個时区以外的华夏已经处在深夜。
不过,接到来自冰飞集团的电话之后,常浩南瞬间便不困了。
眼下这个情况,原本连欧直公司起初都不准备闹大,如果NSK公司服个软再赔一笔钱,那远在华夏的他也确实是鞭长莫及。
也就是把之前搜罗到的证据抛出来,在国内市场搞点小的动作。
以外务省在国内养代言人的水平来说,真正能造成的影响恐怕不会太大。
毕竟,品牌形象这东西,是根植在公众内心里面的。
光是靠个别人的奔走呼号,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最多靠着他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级项目上限制日本企业的供应商身份。
而且受制于WTO的缘故,还不能干的太明显。
然而现在,NSK竟然不准备认怂,反而要跟人家老欧洲地头蛇硬刚?
这可就是武大郎要喝长颈鹿奶——蹦着高的作(嘬)了……
想到这里,常浩南当即重新拿起电话,联系到了兰新志。
以前者的地位,电话自然是可以直接打到后者家里的。
“兰司长,我常浩南。”
大半夜地给人家夫妻俩打电话确实有点不人道,但事急从权,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原本还有点迷糊的兰新志听见常浩南的声音,也马上反应过来,然后看了看书桌上的表。
快半夜了。
他的语气中顿时带上了几分紧张:
“常总,有什么麻烦需要解决么?”
同时转过身,用手势示意身后床上的妻子给自己去准备外套。
显然,在兰新志看来,能让对方在这个时间给他来电话,绝对是有大事。
“麻烦倒不至于,是咱们的机会来了。”
常浩南回答道:
“NSK集团和欧直公司可能要爆发舆论和法律层面的冲突,你这段时间让人重点关注一下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商业新闻,随时准备跟那边打一些配合。”
这个年头,还没有热搜短视频这些传播手段,甚至连搜索引擎都很不成熟,真想要在短时间内对某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集中收集,还是只能回到传统媒体这条路子上来。
而无论是盯着电视新闻还是外语报纸,都需要专门的人手。
他自己这边现在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就只能让装备工业司来负责了。
之所以不找刘洪波,是因为对方虽然身在法国,但毕竟是个华夏人,还是个比较敏感的技术人员,实在是不方便成天追着欧直集团的人问东问西。
对于常浩南的那套布局,除了他自己以外,了解最多的应该就是兰新志,因此后者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已经大致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以及自己具体需要做什么事情。
“好,我这安排下去,如果发现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通知您。”
虽然有线电话的保密程度先天就更高,但家里面的电话毕竟不是专线,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在里面大张旗鼓地谈。
因此,在把最主要的事情布置下去之后,二人便当即结束了通话。
“这么晚了,还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