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有新舟60那边的成功经验打底,无论什么评审都肯定能轻松通过。

  “首先,最近几年呢,我们原则上已经不再搞强制调档的操作了,所以只能先由601所把课题交给您的课题组,再由您选派课题组成员作为乙方参与项目,要想成为我们的正式职工,无论如何都得等到他毕业之后了。”

  所谓强制调档,就是如果国家认为某个岗位急需某一类人才,就可以在不经过本人和原单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工作调动,而且是连同编制在内一起调动。

  不过,一方面这样做十分不人性化,另一方面,除了真正急需的人才之外,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甚至别有用心之辈通过强制调档进入了待遇更好,或者更关键的岗位。

  因此到了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很少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这当然没问题,再说了,就算你想把小常要过去,我还不舍得给呢。”杜义山嗤笑一声:

  “至于他毕业之后么……我看你们就未必请得动他咯。”

  尽管常浩南目前表现出的能力就已经十分惊人,但杜义山非常确定,这绝非对方的极限。

  一旦有机会在八三工程这样的大舞台上施展拳脚,常浩南腾飞的速度恐怕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梁卓平点了点头,按照杜义山之前的描述,他当然也知道对方是个天才,但在他这个位置上,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点就是老生常谈了,与八三工程有关的所有项目都是深度涉密项目,相关成果基本无法公开发表,并且所有参与者在脱密期结束之前都不能出国,也不能进入外国企业工作。您知道,这种限制对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影响,所以需要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同意并且签署一份文件。”

  “哈哈,这方面你就完全不用担心了。”杜义山笑着摆了摆手:

  “小常跟我说过很多次,他认为华夏航空人的贡献,不是在论文上面体现出来的,他发到航空学报上面的那篇文章,就算投给美国的航空航天科学进展都完全没问题,包括在加入我课题组之前,我也给了他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你猜他回答我什么?”

  “什么?”

  梁卓平一挑眉,好奇地问道。

  “他说他并不认为我们跟国外之间的差距大到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出国去学,在国内就学不会的。”

  “好!这个回答好!”

  听到这句话的梁卓平竟然激动地直接拍了一下桌子并站了起来:“杜老,听您这么一说,我已经有些期待跟这位小常同志见上一面了。”

  说完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紧又重新坐回椅子上:

  “不过,按照刚才说的,601所会把课题交给您的课题组,这样的话,能够参与项目的名额应该不会只有一个,所以这件事可能不止涉及小常同学一个人。”

  “没问题。”

  杜义山当即同意。

  要想参与国防重点工程,保密政策自然是必须遵守的铁律。

  并且他的心中已经基本有了打算。

  在刘洪波等几个老师独立出去之后,杜义山的课题组规模本来也并不是很大,在读的博士更是只有两个人而已。

  其中方振明年就要毕业,并且他在能力上恐怕很难跟得上常浩南的脚步。

  所以第二个人选如果不出意外,就只能是姚梦娜了。

  实际上在刚刚通过那份设计说明认识常浩南的时候,杜义山一直觉得他和姚梦娜的天赋水平大概处在伯仲之间。

  只不过没过多长时间,前者就通过轻描淡写地解决新舟60的机翼颤振问题,证明了自己完全处在另外一个维度。

  但不管怎么说,姚梦娜也绝对不是常人能够随随便便达到的高度。

  而且她毕竟项目经验更加丰富,可以在技术以外的问题上帮衬一下常浩南。

  在确定了这些基本的事宜之后,梁卓平拿起办公桌上电话的听筒,拨出了一个号码。

  “喂,国防科工委吗,我找高瑞恒主任。”

  “高主任您好,我梁卓平,关于今年603所申报的先进技术成果,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是的,这个成果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所以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让京航大学的相关人员更进一步,参与到一些重点国防项目里面去?”

  “嗯……我已经和杜院士谈过了,他们在意愿和能力上都没有问题,至于具体的项目……八三工程应当比较合适。”

  “具体的安排还是要走流程,我的意思是尽快安排一个小范围的评审会,让601所方面派人参与,看看有什么相关领域的技术是亟待攻关解决的,再以课题的形式交给杜院士的课题组。”

  “保密方面的问题您放心,杜院士也是老航空了,而且对于所有直接参与项目的人员,我们都会进行相关培训,保证不出纰漏。”

  “……”

  挂断电话之后,梁卓平长舒一口气。

  国防科工委那边的态度似乎比他想象中要积极得多。

  他抬起头看向办公桌对面的杜义山:

  “杜老,接下来几天,您可能得跟我一起加班了。”

第53章 直道超车【求追读!】

  与此同时,京航大学那边。

  由于已经是暑假期间,因此课题组里面的硕士生们都陆陆续续回了家,还留在学校的就只剩下方振、姚梦娜还有常浩南三人。

  方振是准备一鼓作气,完成那个机翼颤振分析的项目结题报告。

  姚梦娜则是准备留在学校继续学习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面的知识。

  至于常浩南……

  其实是因为他预判到了杜义山应该会找个项目让自己加入,所以在学校等着。

  因此过去的几天里面,他一直在继续研究不同条件下叶片外形对叶栅内部附面层气流分离的影响。

  非要说有什么实际收获的话,就是《航空学报》的编辑部来了封信,表示他的论文已经被直接录用,将在9月份正式见刊发表。

  以及吴懿范把剩下的3200元尾款结给了他。

  说明之前那个风扇设计应该是成功地战胜了富士电机的竞品。

  当然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终究有限,只是让常浩南的科研点数增加了4点。

  好在无论是设计风扇,还是给603所做机翼颤振分析的项目都是完全依靠他自己,并没有让系统帮忙。

  因此现在他手中总共有80点科研点数,哪怕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应该也足够解决了。

  不过悠闲的摸鱼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四天之后的一个早晨,杜义山突然打来电话,让还留在学校的课题组成员准备参加当天下午的一场专家评审会。

  方振和姚梦娜听到这个消息无不一脸懵逼,毕竟他们之前根本毫无准备,而且也从来没见过催得这么急的学术会议。

  而早有心理准备的常浩南则是已经大概猜到了这次所谓“评审会”的真实情况。

  估计是有项目要找上门了。

  而且看这个架势还不像是一般项目。

  ……

  尽管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常浩南在会议室门口看到里面的情况时,还是下意识深吸一口气,被惊得瞪大了眼睛。

  房间的面积不大,只摆着两张桌子。

  里面的人也不多,算上杜义山才四个。

  但他恰好认识另外三个人中的两个。

  分别是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梁卓平和601所副所长,歼8-3总设计师杨奉畑。

  由于八三工程立项远比明确了总工程师负责制的941工程更早,所以总设计师就相当于这一型号的负责人。

  最后一个是位女性,虽然没见过,但是既然能和前面几位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想必身份也不会一般。

  这样的配置,即便只有四个人,也足以称得上是大场面!

  至少常浩南在重生之前从来没见过此等阵仗。

  第一个被请进去的是方振。

  不过他只在里面呆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出来了。

  常浩南的心态倒是还比较稳,但旁边的姚梦娜赶紧凑了上去:

  “都聊了点什么?项目的内容么?”

  “嗯……不完全是。”方振的表情还有点懵:“除了跟咱们组项目有关的问题之外,还问了不少之前学的课本知识,好在我基本都还记得,另外就是一些和计算流体力学有关的东西,这个我就不太熟了,不过你们两个应该擅长。”

  简单聊过两句之后,姚梦娜就被第二个叫了进去。

  她在里面呆的时间更长一些,大概有二十多分钟。

  当姚梦娜被问到在里面的情况时,明显犹豫了一刹那。

  “跟刚才方师兄说的差不多,但是最后那个白头发的姓杨的专家问我,咱们给603所做的那个颤振模拟项目能不能用在作战飞机上面。”

  杨奉畑的名字在这个年代还并不算很出名,所以姚梦娜不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也很正常。

  “你怎么说的?”

  “之前师弟跟我专门说过这个事情,咱们研究大展弦比平直翼的时候是把研究对象视为梁式机翼然后用偶极子格网法,一般作战飞机都是三角翼或者后掠翼,没办法直接生搬硬套。”

  姚梦娜说着朝常浩南投来了感激的一瞥,事到如今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架势不一般,说是评审会其实更像是一次面试,所以多答上来一个问题必定是有好处的。

  终于轮到常浩南进去了。

  实际上,把他一个本科生放到最后,本来就说明了一些事情。

  当常浩南在靠近门口的那张桌子后面坐好之后,虽然对面四个人的动作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他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场的气氛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经过了简短的开场环节之后,双方之间的交流很快进入了正题。

  前面的问题都是由梁卓平提出的,跟姚梦娜和方振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当常浩南表示自己最近在研究采用叶片弯掠设计控制叶轮机械叶栅内涡结构的课题时,旁边的另外两个人几乎同时眼前一亮。

  尤其是常浩南一开始没认出来的那个女人,几乎马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根据开场时的介绍,她是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三司的司长,姓周。

  “你对压气机设计也有研究?”

  “是的。”常浩南点头:“虽然飞行器总体设计和航空动力设计中间确实有一些区别,但流体力学理论原理和计算仿真的工程方法是通用的”

  “实际上不仅压气机设计,我认为包括相关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也是一样的道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能够掌握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跨界研究也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