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人进入到车间内部的时候,在工频炉里面已经存好冲天炉生产出的铁水了。
“这种铁水就可以直接送去浇铸了么?”
又是一个半瓶水能提出来的一知半解的问题。
“不行,还要添加一些合金料,调节铁水的成分。”
林旭摇了摇头,回答道。
常浩南刚刚的表现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来之前了解过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对于更细节的生产工艺就不清楚了。
“高频炉这块没什么好说的,哪怕是刚进厂的新人,只要按照操作手册,也能干明白,我们还是去看看后面的部分吧。”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人从隔壁车间飞奔着跑了过来。
“射芯机那边出了点故障,已经让维修班组排除了,工频炉注意维持功率,一定不能让温度降下来!”
林旭的面色微微沉了下来。
“常总放心,射芯机故障一般属于微小事故,损失工时最多也就30-40分钟,今天安排的维修班组是最有经验的,排除起来应该会更快。”
作为参观者的常浩南倒是没表现出什么情绪,只是示意林旭带路。
“走,去看看。”
砂芯车间里面,一群年纪明显更大的工人正围在一台设备旁边。
“怎么回事?怎么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故障了?”
“前面几天当班的小娃娃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检修设备了,一个轴承卡死,好在刚才及时发现问题把设备停住,没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只要清理之后重新上油就行了。”
其中一个人回过头汇报道。
正如刚刚林旭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什么大事故,25分钟后,生产重新开始。
“看来老师傅们的手艺还是信得过的。”
常浩南回头看了看那台喷砂机,对正带着自己准备离开的林旭说道。
“这些都是在厂里工作了十几、二十几年,对厂子最有感情,也正好处在年富力强的骨干,但是……唉……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也不可能天天站在车间看着他们,再说这么多流程,我一个人也不会分身啊。”
话语中满是无奈。
“看来林厂长昨天说得对,光有管理办法行不通,最后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
常浩南说完这句看似是在认同对方的话之后,又在心里加上了后半句:
“只不过出问题的是伱这个厂长。”
刚刚这次25分钟的故障排除,虽然操作看上去行云流水,但常浩南还是看出了诸多不合理的操作。
比如预修工作覆盖不到位。
轴承清理不到位这种问题,开工之前就应该能够提前发现才对。
再比如最后面再简单不过的上油,维修工只是草草向油壶注入新油,达到液位高度之后就了事。
然而在410厂那边,标准的操作流程是用新油将旧油完全挤出,这样可以避免受到污染的旧油对设备造成影响。
另外,同样在这个车间里,用于运输砂料的皮带机,工作条件也相当恶劣,其转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甚至已经被废砂埋住了差不多一半。
今天没报警只能说是运气好。
第354章 一场大戏
当整个铸造产区磕磕绊绊地走完整个生产流程,把15个成品铸件拿到最终的检验车间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了。
这个生产效率,确实让人看了直皱眉头。
并且经过检验之后,发现15个成品里面还有6个不符合生产要求。
60%的良品率,也是重量级。
有的是铸件内产生超标的缩孔缩松,有的是热变形过量,还有的干脆就是清砂不到位。
跟林旭昨天说的情况完全相同。
造是能造出来,但完全是靠手工作坊的模式硬搞。
问题确实很多。
哪怕排除掉故意阻碍生产的因素,一些工人,即便是老工人表现出的习惯也很差。
并且还有一些被林旭一并归结为“体制僵化”的问题,实际上是技术缺陷。
比如铸造过程中的温度条件控制。
这种东西想要单靠人的经验来做,那良品率低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再就是因为很多新设备都被归类为“报废”,所以只好临时用旧的,甚至非标准的设备充数,也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总之,常浩南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
旁边,林旭看着面前一字排开的15个工件,脸上尽管是一副凝重的表情,但心里却是乐不可支。
交出这样的表现,不仅这单生意肯定做不成,常浩南回去报告之后,恐怕兵器工业总公司那边,也会彻底放弃吃下这家公司的企图。
至于他本人。
只要厂子的归属权还在江城地方这边,那他就能够坐稳钓鱼台。
实际上,常浩南很想看看,如果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要下单,那林旭会有什么样的精彩表现。
不过那样就有点太假了。
“林厂长,实在不是我挑毛病,但是咱们这生产水平……”
常浩南摆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总归……总归还是能造出来的嘛。”
林旭表面上还是满脸紧张,仿佛生怕把这单大生意给丢了,
“而且常总,也就是我老林是个实诚人,不喜欢玩弄虚作假那一套,您要是去其它企业看看,甭管他们表面上跟您说得有多天花乱坠,真要是落实到生产环节,那表现还比不上咱们厂。”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又换上了颇为沉痛的表情:
“说实话,要是厂子再揭不开锅,马上连银行的利息都要付不起,到时候就只能按照市里面的要求,作为不良资产清理掉了……”
“清理掉……我记得林厂长您昨天说,兵器工业那边不是已经没有下文了么?”
心里已经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有了腹稿的他继续配合着对方的表演。
“嗐……兵器工业不还是老国企,除了规模大,管理上又能比咱强到哪去,这么大个摊子,他们肯定也没把握。”
事已至此,林旭也终于放松了下来,开始和常浩南扯一些跟生产无关的事情,
“但是如果到今年年底还没有其它国企愿意接手我们,按照规定,就可以面向全社会范围搞转改,如果上面能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的话,我估计还是会有一些有闯劲的老板愿意接手试一试。”
“民企嘛,活力比较足,都会觉得没准到了自己手里,就能给盘活了……”
常浩南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对于以林旭为代表的这路人缺乏全方位的认知。
他之前一直想的是这种表面上资不抵债的企业,可能会被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抛售。
结果人家不仅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想着出钱,甚至还得从这里面再捞上一笔!
理由么倒也很充分——
你这企业都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状态了,那我就算零元购接手过来,其实也是要倒欠银行钱的,这种事情你不再添一些好处,我怎么可能愿意?
“真是环环相扣……”
常浩南看着旁边唾沫横飞,似乎还想要“说服”自己下单的林旭,心里面已经把这个人的八辈祖宗问候过一遍。
“林厂长,你们厂的难处呢,我也看到了,但我们这边也有设备采购的相关规定,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他开口打断了对方的滔滔不绝:
“这样,我回去之后,跟上级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给伱们一个特事特办,把合同交付的工期,还有价格弄得宽松一些,怎么样?”
一般来说,这种话讲出来,生意基本上就是没得谈了。
“那这样最好,要是能拿下这个设备,我们还能再多坚持一阵子,以拖待变……”
已经伪装了大半天的林旭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那午饭,咱们……”
对于常浩南来说,想看的东西都已经看到,他也不愿意继续陪着林旭演下去了:
“昨晚上林总已经招待的很好,况且我们行程很急,下午就要回去,所以午饭么,就不必了。”
……
然而,就在常浩南一行人刚刚离开车间,准备去停车场的时候,从侧面却突然冲出来了一群人。
大概有几十个。
全都是女的。
从年纪和打扮来看,应该是厂里的职工。
或者职工家属。
这种时候,朱雅丹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她直接站出来,挡住了想要扑向常浩南的几个人,让后者得以在洪坤的保护下退走。
而没有这种待遇的林旭则瞬间被人群围在了中间。
目的自然不必说,都写在她们手里的木板上了。
要钱。
根据林旭昨天说过的情况,江重从几年前就已经到了要停发工资的地步,他上任之后,才又勉强重新发了25%的基本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但随着厂子持续亏损,这笔钱发的也是日益艰难。
“厂长,今天一大早就听说来了生意,那今年欠我们的工资是不是能发了……”
“厂长,我们都是有手艺的,哪怕离开厂子也饿不死,要是厂子真没有指望了,那也别在这拖着,直接买断我们的工龄,也好让我们家里那个断了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