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谢公子相处得很好,他对你也越来越上心在意了,这不就是最好的结果吗?他是堂堂朝廷命官,言出必行,再加上他妹妹就离不了你,所以你和他的亲事是十拿九稳了。”老板娘说。
“你,你对我做了什么?”郭浩牙关打颤,看着夏天,说话也不利索起来。
“以后不要叫主人,要叫大哥!”秦官叮嘱了一句,如今都有着人类的幻形了,再叫主人秦官也很别扭。
夏天此刻其实也有点兴奋,毕竟那漂亮的萨玛公主主动来找他,他还是挺高兴的。
四百米障碍都算了,那毕竟是我的强项,可是对于格斗,新兵蛋子的我可以说是纯粹菜鸟一个,竟然会有熊心豹子胆去挑战一个格斗高手?
两人就这么大打出手了起来,牛魔王一代大妖,紫霞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不过紫霞一心逃跑,牛魔王一时半会也追不上;而且一到夜晚,青霞便出来和牛魔王纠缠,再加上银索金铃,牛魔王一时大意才让紫霞从他手中逃走。
比如斗娱一哥查房,一哥被拿来调侃,各种神豪打赏,网络用语的潜台词,等等。
那感觉好像被仍在了液压机上,无助,无力,甚至他不知道该如何反抗。
「不知各位与方百通先生有何冤仇,要在这里设伏相候。」彭无心看了看横尸路旁的几个趟子手的尸体,怒道。
天机大世界、黑暗大世界、武道大世界和阵道大世界等等,都被张松光顾了一边,他从武搏仙那几位天仙老巢中又收取了很多的纯阳之气,得到的总和简直比在无极大世界中得到的还要多好几倍。
再次挥出一拳,打在了丧尸的嘴巴上,直接将它满嘴的獠牙打碎,并且贯穿到脑后。
「老板,我们回来也走这条道,有什么要我们从长安替你带的东西,尽管说。」彭无望慷慨地说。
摄影师给他们拍照时,闪光打在脸上,白光一闪,仿若撬开了记忆一角。
这个世界对葬礼并不是太注重,即便是皇帝,也不过是坟墓豪华了一些,并没有太多繁琐的规矩。
第231章 三座门的庆功会!(二合一)
当刘洪波在大约一个星期之后接到“帮常浩南完成一本有限元法课程教材的编写”这样一个任务时,他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波动地同意了。
已经习惯了。
再说现在无非是给同门师弟打下手而已嘛,辈分一样的,无非年龄差距大了点,不丢人。
他只是非常庆幸,当初半路杀出了一个杜义山,把常浩南从自己手里给抢走——
要是没有这档子事,如今可就成了给自己的学生打下手。
哦,甚至还不能算是他的学生,因为常浩南现在严格来说还在读本科。
总之如果那样的他恐怕也就没脸在教育界继续混下去了。
至于什么让常浩南写书挂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走上人生巅峰……
刘洪波想都没往那个方向想过。
不只是什么学术道德的问题。
而是任何人干这种事情之前总得掂量一下对方的分量——
看看人家常浩南现在接触的圈子。
称得上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种人哪怕当了他的研究生,也绝对不可能被拿捏的。
君不见现在就连杜义山都很少过问常浩南的项目了么……
前者好歹还靠着自己的影响力给铺了不少路。
要是换成他刘洪波,那简直是要把德不配位四个字写脑门子上。
只会搞得师生两个都尴尬。
所以还是当师兄弟好。
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呼……”
回到办公室的刘洪波把从唐林天那里拿回来的两页传真铺在桌子上,长舒了一口气。
纸上写着的是常浩南为那本教材确定下来的大纲和基本思路。
“从向量开始讲?”
他翻来覆去看了两遍,还是觉得里面的内容似乎有点过于冗长了。
至少前三章的内容在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里面应该都涉及过,似乎没必要在这里重复一遍。
思索片刻之后,刘洪波重新拿起桌上的两张纸,快步走出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实验室里面。
此时已经出了正月十五,虽然距离学校正式注册开学还有几天时间,但已经有不少学生提前返校了。
“刘老师。”
正在实验室里忙着的三名研究生看到突然走进来的导师,随便打了个招呼就埋头继续手里的活了。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教授,刘洪波自己也会经常出现在实验室里,所以学生们倒也见怪不怪。
但他今天来的目的却是比较特殊的。
“我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
刘洪波来到实验室另一端的黑板旁边,从旁边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二维矩阵ζ=[1,-1,-1,1]。
当他回过头时,映入眼帘的是三幅一脸懵逼的表情。
“刘老师,这是要……”
这三个早早就回来开始做实验的学生都是高年级硕士或者博士,对于考试这种形式已经显得有些陌生了。
更何况刘洪波过去也从来没玩过这一手。
“假设在平面应力分析中,在不带撇坐标系的一个点上度量的应力是黑板上的这个ζ,现在要求你们在带撇坐标系里面建立它的分量,你们会怎么做?”
三个学生面面相觑了几秒钟,不过这种问题显然难不住他们,其中一个人很快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
ζ‘=PζP(T)
其中P=[cosθ,sinθ,-sinθ,cosθ]。
“很好。”
刘洪波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我们换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
他擦掉黑板上的东西,又画上去了一根固定在壁面上的横梁。
这是一根弯曲刚度为EI的横梁,单位长度上所受到的载荷为P,横梁另一端的弹簧刚度为k,现在需要使用四个有限差分节点建立梁响应的控制方程。
这一次,并没有人能很快给出结果。
实际上,从三个学生的眼神中,刘洪波知道他们应该对于这个问题非常茫然。
过了一会之后,刚刚写答案的那个男生才满是疑惑地开口道:
“刘老师,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么?”
“它们……”
此时,刘洪波突然意识到,他自己竟然也没办法用文字给出一个系统性的回答。
“简单来说,第一个问题可以看做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理论基础。”
“……”
这个解释显然无法令人满意。
“老师,我记得您之前上课的时候曾经说过,飞机飞起来的理论基础也不过是1687年提出来的牛顿第三定律,但直到1903年,人类才造出第一架飞机……”
另一个人的语气中显然带着些许不满。
“你说得对……”
刘洪波盯着黑板看了几秒钟,紧接着拍了拍身边学生的肩膀:
“没事了,你们继续忙吧。”
说罢便在三道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大步离开了实验室。
实际上,刘洪波提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个最简单的、刚体力学中的线性分析问题。
如果给这几个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应该不至于解不出来。
但他们三个刚刚的反应,却说明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从基础数学知识到工程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并没有他之前想象中的那么近。
也就是说,常浩南对于教材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对的。
前面三章并不是没用的部分。
大学课堂的知识密度往往是非常惊人的,并没有太多时间给学生慢慢思考和反应,如果教材再写的比较简略,那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某个地方被卡住,然后再也跟不上课堂思路的状况。
所以才有了一种说法——
数学课上,我弯腰捡了一支笔,再抬起头的时候就仿佛在听天书。
或许是因为相比于其它编教材的人,常浩南自己就还处在学生时代之中,所以对这些痛点把握的更加精准。
刘洪波一边走一边摇摇头感慨道:
“MD,真离谱。”
他本来是准备继续层层转包,把那些基础性内容丢给自己的研究生去写的。
但现在改变主意了。
显然,常浩南这位师弟的大腿,不仅在学术界,甚至在教育界也可以抱一抱。
所以他决定写书这件事得亲自来。
“就当是提前感受一下常教授的教育思想了……”
推开办公室门的刘洪波这样告诉自己。
实际上,常浩南原本是准备趁着在镐京摸鱼的这段时间,自己先写出一部分框架内容之后再跟刘洪波合作的。
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在这本书里面的总体思路,减去不少后期修改的功夫。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才写了个开头的部分,就在一天晚上接到了丁高恒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