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494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常浩南站在讲台后,正在耐心地讲解如何将N-S方程通解——那个高度抽象的、描述流体运动终极形态等价类的拓扑框架,转化为工程实践可用的具体模型。

  “……关键在于理解湍流涡旋的生成、演化和湮灭过程,在拓扑层面上的不变性与分岔点。”常浩南手中的激光笔在屏幕上几个关键的拓扑结构示意图上圈点着,“我们通过引入‘奇异吸引子’的降维映射,将高维相空间中的复杂流场演化,转化为一组相对低维、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特征矩阵。这些矩阵,才是工程优化的直接输入。”

  他切换了一张PPT,上面展示的是YF-177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简图和一段高频压力振荡的实测数据图谱,振荡幅度触目惊心。

  “以YF-177长期存在的低频燃烧振荡问题为例。”常浩南的目光扫过台下前排就坐的李仁平总工程师等人,“传统的经验式修改喷注器构型、添加声腔等方法,效果有限且机理不清。现在,我们基于通解导出的湍流能量级串模型和压力脉动源项识别算法,可以直接在纸面上进行优化。”

  他作势拿起一支电子笔。

  当然,再简单的偏微分方程也不可能真的用手算。

  所以只是翻了个页而已。

  后面,则是早已准备好的计算步骤——

  逐一简化、代入特征矩阵、求解特征值……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台下鸦雀无声。

  一众听众眼睛瞪得老大,紧紧盯着常浩南的每一个步骤,脸上充满了震撼的神情。

  大约二十分钟后整个计算过程被展示完毕。

  最后的结论部分,列出了优化前后,基于模型预测的关键振荡模态对比数据。

  “根据模型计算,”常浩南指着预测结果中那条被显著压低的振荡幅值曲线,“采用这套优化方案,YF-177在额定工况下的主燃烧室压力振荡强度,预计可以降低到原始设计的15%以下。稳定性裕度将大幅提升。”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这还需要后续的地面热试车进行最终验证,但理论上的瓶颈已经打通……”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低语。

  仅仅依靠纸面计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为一个困扰多年的工程顽疾提供了清晰、量化的解决方案,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工程研发模式。

  李仁平激动地搓着手,看向常浩南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仿佛看到了航天动力领域的新纪元。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一名秘书探进身体,对着跟常浩南同行而来的兰新志做了个手势。

  后者微微皱眉,对常浩南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随即起身走出会议室。

  常浩南当然注意到了这个小插曲,但并未停顿,继续解答着台下专家们提出的几个关于矩阵求解边界条件的问题。

  几分钟后,兰新志重新推门而入,脸色中还带上了一丝……微妙。

  他回到座位,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微微倾身,靠近常浩南,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低语了几句。

  常浩南听完,脸上仍然保持着刚才的表情,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抬手示意了一下:“我们暂时休会十五分钟大家休息一下,喝点水。”

  待会议室里响起放松的交谈声和椅子挪动声,常浩南才转向兰新志:

  “委里电话?华盛顿?”

  “是。”兰新志点头,语速略快,“刚接到的紧急通报,对方表达了希望尽快进行‘高级别、建设性’对话的强烈意愿,级别……指向最高层。”

  “条件呢?”常浩南没有任何废话。

  兰新志回答道:“对方希望,能同步解除所有自2014年12月31日起实施所有限制措施,并且愿意支持SpaceX在华夏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火箭及航天器制造工厂、以及未来在符合条件的地点建设专属发射场的投资计划,暗示这可以服务于‘信标’空间站建设。”

  “嗤……早干什么去了?”

  常浩南冷笑出声,然后缓缓转过身,目光投向身后那块巨大的投影屏幕。

  上面是刚刚完成的、关于YF-177发动机燃烧振荡优化的推导过程,和最终结果。

  车撞树上你知道拐了,股票涨起来你知道买了,犯错误判刑你知道悔改了。

  晚啦!

  “现在想体面收场……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第1682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虽然常浩南和兰新志二人在对话时习惯性压低了声音,但却并没有躲着会议室里的其他人。

  一方面,能参加今天这场会议的本身就是涉密等级颇高的核心人员,像这种涉及到SpaceX的消息,会后很快就会通报过去。

  另一方面,太平洋两岸此时还没有设立类似“热线”的直接联络机制,华盛顿是由常规渠道通报的这件事。

  而考虑到西方媒体那无孔不入的程度,恐怕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所谓“相关知情人士”出面爆料。

  因此,恰好端着笔记本准备上来汇报一下学习情况的李仁平,得以捕捉到一些只言片语。

  主要是兰新志刚才所说的部分。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把摊开的笔记本轻轻合上,声音不高地问道:

  “常院士,兰主任……情况是不是……有缓和的可能?”

  语气中还带着些许担忧——

  现在一切都已经箭在弦上,倘若因局势缓和导致原本放在“信标”计划的战略重心转移,资源投入减弱,那这千辛万苦才撕开的技术曙光,很可能又被按回漫长的摸索期。

  常浩南的目光重新从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拓扑图示和特征矩阵上移开,落在李仁平的脸上。

  “放心,‘信标’计划不是星球大战,无论外界情况如何,我们都一定会推进到底。”

  他当然理解这位老航天人的顾虑,于是立即打消对方的顾虑:

  “再者说,要是对方能在半年之前及时收手,退回到原有的框架内,或许还有坐下来谈的空间,大家勉强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

  “但现在,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改变,天平明显开始向我们倾斜……这时候想起来喊停,早干什么去了?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严格来说,常浩南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决策权。

  但早在之前筹备“信标”和聚变示范堆两项计划的时候,他就跟上级讨论过此事。

  因此对情况非常笃定。

  一旁的兰新志此时也接过话头,比喻道:“这就好比德国人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之后突然说要停战,退回1941年6月22号之前的边界……你觉得莫斯科可能答应么?只有打到柏林,彻底清算,才是唯一的结局。”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并露出冷笑:

  “技术优势的窗口一旦打开,就必须牢牢抓住,直至形成代差。这是国运之争,容不得半点心慈手软和战略误判……缓和?谈判桌下必须有压倒性的实力做支撑,否则就是城下之盟。”

  兰新志已经基本确定成为下一任的工建委主任,因此也不再避讳这类旗帜鲜明的表态。

  听着两人斩钉截铁的分析,李仁平心头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他长舒一口气,随即重新拿起笔记本,准备继续被打断的汇报。

  然而,常浩南却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些许玩笑的意味:

  “话虽如此,但华盛顿递这个话头,至少说明他们内部有人是真的急了,急到想用SpaceX这张牌来换口喘息的机会,而上面为了分化他们,也为了引入更多资源,并非不可能批准SpaceX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工厂甚至火箭发射场。而且……”

  常浩南的目光扫过会议桌周围的其他一众核心专家,意味深长地说:

  “上级或许会进一步放开,甚至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航天领域,特别是商业发射和空间应用服务这块……到时候,你们面对的就不只是国家任务的压力,还有潜在的、更灵活的竞争对手……战术层面上,该有的危机感也不能少啊……”

  实际上,常浩南确实是对SpaceX来华夏投资抱有积极的态度。

  但充其量也就是停留在开放市场和予以地方性政策支持的程度而已。

  如今长征九号的两种主要动力——YF177和YF90都已经步入正轨,又不是离开猎鹰重型就玩不转了。

  如果华盛顿方面觉得能用这点筹码换来无事发生,那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但并不妨碍他以此给李仁平提供一些动力。

  李仁平当然听得出常浩南是在有意给自己上强度。

  但内心的迫切感确实增强了不少。

  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及其梅林发动机,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其快速迭代和成本控制能力,也给传统航天巨头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他下意识挺直腰背,对常浩南和兰新志表态道:

  “请首长放心,六院已经得到了很多额外的帮助,其它领域我不敢保证,但在火箭动力这一块,我们绝对有信心、有决心,也绝不会成为整个计划的拖累!”

  说完之后,他又将笔记本翻到前面几页,推到常浩南面前。

  接着,手指点在一个用红笔圈出的、格外紧凑的时间节点表上:“我们内部的计划是,在2015年结束之前完成YF177和YF90的纸面设计以及原型机生产,并在2016年第一季度内择机开始试车!”

  常浩南仔细看着那份时间表,上面每一个节点都标注得相当清晰。

  并且明显都经过一次幅度巨大的修改。

  他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满意地点点头。

  但随即又明显愣了一下:“为什么从原型机完成生产,到启动试车中间还要隔一段时间?”

  常浩南之前参与过火箭研发工作,直到在测试用机下线之后,确实还要完成一系列验收工作才能正式上台子。

  但无论如何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才对。

  “这个……”李仁平露出苦笑,“本来新的800吨级试车台是和YF177一块儿配套启动建设的,计划是三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但是设计工作的进展……您知道,突然加快了,那边又涉及到不少土建工程,实在有点跟不上进度……”

  “就现在这时间表,都已经几个兄弟单位紧赶慢赶之后才拿出来的结果了……”

  常浩南面色一滞。

  好嘛,闹了半天又转回到自己身上了。

  只不过他确实也没什么加快试车台建设的办法,只好转移话题,鼓励道:

  “XS-1空间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已经进入总装集成阶段,长征五号C遥一火箭的箭体也在同步生产,整个“信标”计划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启动状态。”

  “而为了最大化效率、减少在轨组装风险,‘信标’的首批功能模块,已经明确选择了大型模组的方案,所以对运载能力的要求是硬指标……整个庞大计划环环相扣,最终能否如期实现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的跃升,核心关键点,就落在你们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度上了。”

第1683章 再补一刀

  事态的发展正如常浩南所预料的那样。

  华盛顿方面对这类消息的保密能力就如同沙滩上的城堡。

  看着结实,其实一个浪打过来就什么都不剩了。

  就在当天下午,几家北美权威媒体几乎在同一时段抛出了一条重磅新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4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4/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