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今天下午顶着大太阳,真金白银,原价加价,排队!等!才到手的!”
画面适时切入一张电子发票的特写。
虽然那关键个人信息打码,但购买日期、金额“¥12999”、型号“Mate SX RS陶瓷白 12+1TB”都清晰无比。
【锤哥硬核!Respect!】
【富哥!V我50看看实力!】
【12999…真·土豪玩具!】
【……】
“至于抽奖……那就太高看哥们我了,拆开还行,你让我再装上……那是真办不到。”
一边说着话,一边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台温润如玉的白色手机,在镜头前360度缓慢旋转展示:
“所以兄弟们,再看它最后一眼吧,拆完……就彻底报废了。”
“看看这一体化CNC精雕的高强度合金中框,严丝合缝。背部这特殊处理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摸上去像玉,看着高级,关键还抗造……但是拆起来,可得费老劲了!”
锤哥将手机屏幕朝上稳稳固定在置物台的夹具上:
“常规的拆后盖路子走不通,咱只能从正面屏幕下手。”
他拿起专业的热风枪,调整到约80摄氏度的温和档位,对着屏幕边缘均匀加热:
“拆这种旗舰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温度、力道都得讲究。”
动作配合语气,俨然像是一位正在炫技的大厨。
加热约一分钟后,他用吸盘牢牢吸附在屏幕顶部,配合超薄金属撬片,沿着边缘极其小心地探入、滑动。动作轻柔而稳定,伴随着轻微的“嘶嘶”声和极细微的卡扣分离声。
“开了!”锤哥低喝一声,缓缓将硕大的屏幕总成与机身分离。“大家看这就是RS版独占的双层串联OLED!这色彩,这亮度均匀性,这可视角度…啧啧,光这块屏,就值回那4500块和Pro+的差价!”
随着弹幕一片“肉疼”、“屏幕钱没了”的哀嚎,屏幕被取下放到一边,露出手机的内部结构
锤哥凑近仔细观察,镊子尖在主板上方虚点:“咦?这内部布局……好像跟之前的Mate S和P系列差别挺大……看来这代旗舰改架构了?摄像头模组挪位了,电池形状也不一样……”
他语气带着点遇到新挑战的兴奋:“得,咱今天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拆边摸索!”
他很快辨识出几个关键部件:
“喏,这是前置摄像头,体积不小,模组看着就高级。旁边这个更复杂的,带了好几个传感器开孔的,就是RS版标配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安全性和精度都是顶级的。”
接着,他的镊子指向下方一块几乎占据主板三分之一面积、被银色金属外壳严密包裹的长方体:
“看!重头戏来了!RS版独享的‘钢壳封装’超密度电池!8800mAh!”
他敲了敲那坚固的银色外壳,“这里面用的电极材料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让某些国际大厂栽了大跟头的新一代Co-C-hBN技术,成本?我估计光这块电池,就够买两台普通千元机了!”
【怪不得特斯拉和LG翻车了原来真家伙在这!】
【续航怪兽!名不虚传!】
【SOC呢?锤哥快找SOC!我们要看Kirin 9X!】
【对啊!芯片!拆芯片!】
弹幕开始密集催促。
锤哥看着眼前集成度高到离谱的手机,脸上也带着点茫然。
2015年这会儿,拆机评测还妥妥是个新鲜玩意,更何况还是直播拆解。
所以能给他参考的对象也不多,大部分情况都得靠自己。
手中的镊子在主板上层仔细探寻,掠过内存芯片。
他指着上面的SK Hynix Logo:“海力士的LPDDR5,运气不错,极端稳定性理论上更好点,当然日常用和长新的没区别”。
然后是多颗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模块……
“奇了怪了……”锤哥语气带着困惑,“内存、闪存、PMIC、RF…都在这摆着呢,SOC呢?Kirin 9X藏哪去了?难道在电池底下?”
第1653章 国产封装的证据
在弹幕的“嘲笑”和“热心指点”下,他决定先将覆盖在电池上方的几根排线小心断开,然后再将整个主板模块从机身框架中完整取出。
镊子尖在内存颗粒下方一块区域划过,那里覆盖着灰色的导热硅脂和少量固定用的粘接剂,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锤哥的声音陡然拔高。
“卧槽!”
还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原来藏这儿了!玩‘迭迭乐’呢!SOC压在内存下面了,怪不得正面找不着!”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热风枪和一把更精细、更尖的撬棒,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
“兄弟们,今晚最硬核、最‘败家’的时刻到了!这层‘盖头’下面,埋着的就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集成5G基带的7nm移动SOC——海思麒麟 9X!一旦拆开这层保护,这颗芯片就彻底报废了,没有任何修复的可能。但为了满足兄弟们的好奇心,为了探寻真相,咱今天,就豁出去了!”
他将热风枪温度略微调高,对着覆盖SOC区域的灰色粘合剂边缘,进行极其精准和局部的加热。
热风枪口距离主板仅几厘米,气流集中而稳定。
加热约半分钟后,他用那根尖细的撬棒,以最小的接触面积极其缓慢、轻柔地尝试插入粘合剂与下方金属散热盖板之间的微小缝隙。
直播间气氛瞬间凝固,弹幕数量锐减,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那根撬棒尖端,等待着“芯”脏的最终显露。
锤哥全神贯注,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口中低声念叨着:
“小心……小心点……”
“感觉进去了……有点松……”
“好……开了!”
伴随着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直播间背景底噪掩盖的“啵”声,那片覆盖在Kirin 9X芯片之上的银色金属集成散热盖板,终于被完整地、无损地撬离了主板。
盖板内面沾满了灰色的导热材料,而它下方,那颗牵动无数人心的“芯”脏,终于露出了真容——
一块长方形的绿色基板,中央区域镶嵌着一块深灰色的方形硅晶片,晶片与基板之间的缝隙以及晶片表面,都被一层亮银色、质感如同水银的液态金属导热材料所覆盖,在灯光下反射着明亮的光泽。
“成了!”
锤哥长舒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颤抖,心说今晚上差点翻车,并打定主意下次决不能吝惜工本,得一次买上两台,直播之前先拆一次练练手。
但想归想安,他手上的动作倒是半点没停,而是迅速用无尘布的一角,极其小心地蘸掉IHS内面和基板边缘多余的液态金属。
“兄弟们,手机SOC的晶片太小了,就比大部分人的指甲盖大一圈,想看清楚电路是指定没戏的,就算想看关键信息都得上‘显微镜’!”
他首先给自己戴上了一个单目放大镜,随后将早已准备好的高倍率手机外接微距镜头对准芯片区域,并调整摄像头的焦距和灯光角度。
直播画面瞬间被放大到十倍以上,基板表面的情况随之呈现在所有观众眼前:
围绕着中央的Die,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数以千计的微小圆形或方形焊盘,呈现出金色或银白色,如同精密铺设的微型道路,是芯片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与电力交互的通道。
而最核心的,就是中央那片深灰色、表面光滑如镜、在微距镜头下甚至能看到极其细微的制造纹理的方形硅晶片——
这就是海思麒麟 9X的“大脑”所在。
基板中央也并非完全光滑,其上用极细的激光蚀刻着几行难以用肉眼辨识、但在高倍放大下清晰可读的字符信息。
“看这里!”锤哥用一根超细的防静电镊子尖,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一样,极其轻柔地将覆盖在Die表面字符区域的部分液态金属导热材料向旁边拨开,小心翼翼地露出下面蚀刻的字迹。
他一边操作,一边实时解读,声音因专注而略显低沉:
“最上面一行,最显眼的:HISILCON–海森半导体,菊厂旗下芯片设计公司,这个没跑,正主。”
镊子尖微微下移,指向第二行字符:
“第二行:Hi25A1。按菊厂海思麒麟芯片一贯的命名规律,带集成5G基带的麒麟9X,内部代号就是Hi25A1,那我猜如果是标准版不带5G基带的4G版麒麟9X,代号应该是Hi25A0,不过这个日后咱们再说。”
镊子继续向下,清理掉更多液态金属,露出第三行和第四行更长一些的字符组合:
“第三行:HXDQ-7N-P1。第四行:02。这两行看起来像是内部的生产批次内码、流片版本号或者设计修订标识。字母数字组合比较复杂,外人一般很难猜透具体含义,可能是代工厂内部的产线批次代码和设计修订版本。”
弹幕中也飘过一些貌似专业人士的猜测,但很快被淹没。
“最关键的是最后一行,通常标注生产信息的批次号!”
镊子指向Die边缘靠近角落的一行更细小的字符,锤哥也抬起头来,开始跟观众互动:
“按照芯片行业的通用规则,批次号的前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的后两位,紧接着的两位数字代表当年的第几周生产,咱们知道麒麟9X芯片是随着Mate SX系列在去年底发布的,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手机里搭载的芯片应该都是在2014年内生产的。”
身为资深数码博主,锤哥自然知道有些敏感话题不能明着带。
但观众们当然知道他说的原因是指什么。
屏幕上不出意外地飘过一片谴责那份禁令的弹幕。
不过锤哥并没有回应,而是继续科普道:
“所以,理论上,这批次号的前四位应该是 14XX,比如1448就代表是2014年的第48周生产的……”
他一边解释着行业惯例,一边重新低下头,开始全神贯注地辨识那行在微距镜头下依然显得细小的字符。
突然,他整个人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
身体僵直,呼吸也仿佛停滞了。
足足有三四秒钟,直播间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沉风扇声和他略显粗重的鼻息。弹幕瞬间被问号刷屏:
【???】
【锤哥卡了?网断了?】
【这是看到啥了?快说啊急死人了!】
【锤哥别吓我!】
片刻之后,主播猛地抬起头,脸上是极度的震惊和一片空白的茫然,声音因为难以置信而完全变调:
“兄……兄弟们这批次号是…… 1515?!”
屏幕画面重新聚焦在了基片中央,前四位1515数字果然清晰可见。
“今年第15周……”他喃喃自语,“那TM不就是上个月?”
在满屏幕的问号当中,一条显眼的、价格不菲的付费弹幕强行划过屏幕中央:“锤哥!批次号后面几位看不清!右下角有液态金属残留!清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