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这会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不如在独联体内部有那么一点点通用性的卢布。
你让狗大户拿美元现钞或者黄金出来,人家可能眼睛都不会眨,
但人民币……
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金融的东西我也不懂太多,不过这次只是作为试探,短时间内还到不了直接用人民币办事的程度……”
常浩南摆了摆手:
“整个订单以美元计价,然后拿出其中一部分走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再找一家信得过而且不太起眼的本土银行用本币做担保……这样可以越过跨境结算和货币互换协议这些货币层面的东西,也不会留下太多隐患。”
罗海荣听过前半段之后脸色放松不少,但紧接着又面露困惑:
“虽然……但是……这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意思是……之前我们向泰国出口歼10E的时候,也是使用了部分以物易物支付的形式,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创新了吧?”
他今天过来的最终目的,还是想要在中东石油佬的这波大撒币中分到一杯羹。
“单纯的以物易物当然没什么,但这次交易的结算方式可以选择境内代理银行的本币结算,也就是通过两国银行之间签署本币结算代理行协议,设置相应的清算账户,开展点对点的账户行汇划业务清算……”
这件事情,常浩南从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思考了,所以这些年里面也跟杨慧梅等相关专业人员学习过一些相关知识。
尽管本质上还是二把刀,不过唬住眼前两个更纯粹的外行还是足够了:
“这一轮操作的直接价值确实不大,主要目的是给国内金融系统提供一个练手的机会,并且预留一个能够绕过SWIFT系统的口子,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而对于罗总来说,这也绝对是能让上级眼前一亮的筹码。”
没有人比作为重生者的常浩南更懂得金融主权的重要性。
虽说这一世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复杂,但仍然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更何况还是两面三刀的瑞士人。
上一世的经验已经证明,真到了关键时候,什么永久中立国都不好使。
只不过,站在2006年这个节点上,常浩南的这个准备,确实还是有些过于提前了。
以至于罗海荣看向他的眼神中明显还带着几分将信将疑。
倒不是怀疑常浩南的思路能否成功,而是怀疑这个提议是不是真有足够的分量。
但很快他也想通了——
无论分量够不够,自己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碰碰运气。
订单涉及到的金额小,既可以是缺点,也可以是优点。
如果让石油化工或者航天那边几十上百亿的大单这么搞,反而会因为动静太大而不够灵活。
于是,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罗海荣点了点头:
“确实值得一试……至少可以把想法报上去,让上级考虑一下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
时间一晃,就又过去了三天。
苏尔坦率领的沙乌地航天代表团已经把华夏的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参观了个遍。
甚至连火箭垂直总装厂房和发射塔架都让对方直接进去看了。
只可惜除了快舟一号遥二火箭之外,华夏在年底的最后一个月并没有安排其它发射任务,所以没机会亲眼见证三种主力液体火箭的发射。
当然,之所以会有这样一段略显冗长的行程,除了要证明华夏航天自身的实力以外,更主要的目的还是拖延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国家航天局把沙乌地方面的相关要求总结并递交给了上级,然后开了两天两夜的闭门会议,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个既不会影响到华夏航天发展独立性,又可以投桃报李展示合作诚意的条件……
一行人回到京城之后,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把沙乌地代表团的几名关键负责人给拉到了国家航天局的会议室。
罗格这几天几乎是在连轴转,此时已经快要熬到极限,但无论如何都得把眼前这件事给应付过去才能休息,只好强打起精神:
“苏尔坦博士,关于贵国在未来向空间站派驻航天员的要求,上级已经给出了具体的答复。”
面对狗大户,他并不准备再兜什么圈子,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预计明年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一座以技术验证为主要目的的单模块空间站,为了保证我们华夏载人航天工程的独立性,无法直接接受来自外国的投资,也没有能力维持航天员长期轮换驻留……不过作为合作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批准安装一些来自合作伙伴的科研载荷……”
很明显,当罗格说到这里的时候,苏尔坦的眼神中出现了一抹意外和慌乱。
自从之前在琼省观看火箭发射的时候开始,华夏方面给出的回应一直都是比较积极的,所以他在跟国内汇报的时候,也是始终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结果乐呵呵地回到京城之后,怎么就突然180°转弯了?
“罗格先生,难道是……”
苏尔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可恶的波斯人从中作梗,搅黄了本次合作。
但他的话才说了个开头,就被对面的罗格伸手阻止了:
“苏尔坦博士,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请听我说完。”
意识到事情或许还有转机的苏尔坦安静下来。
“在天宫一号之后,我们就会考虑建设类似和平号或是国际空间站那样的多舱组合式空间站……最开始的规模可能不会太大,后续再逐渐向外扩充,当然具体计划取决于下一步验证的结果……”
停顿片刻之后,罗格又继续道:
“但无论具体计划如何,到了这一步,我们都可以给合作伙伴安排一个单独的功能舱段,包括1-2名航天员的长期轮换驻留,以及一些基本的在轨实验以及科研功能,当然太空行走,以及其它更复杂的太空实验项目,还是需要借助我们的其它功能舱段才能完成……”
几乎是一瞬间,苏尔坦的面色由阴转晴——
虽然和他们此行之前的预估稍有些偏差,但核心目的还是达到了。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拿到了些意外之喜。
投资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舱段,相较于按比例投资整个空间站,很难说哪个选项更占便宜。
毕竟苏尔坦非常清楚,在可见未来内,沙乌地自身都不可能具备运营一座空间站的能力。
所以就算拿到整个空间站50%或者三分之一的所有权,操作上也还是要抱住华夏的大腿。
而一个单独的舱段,还能容纳两名航天员……
多出来的那个位置,甚至可以在海合会内部作为交易筹码。
看着对方脸上颇为精彩的表情,罗格还以为对方是在犹豫,所以又补充了一句:
“一个完整的舱段在成本上确实比较高,不过我们也支持多个友好合作方共同出资建设,并共享……”
只是这次,轮到他被打断了。
“不!不需要共同出资!”
苏尔坦大手一挥:
“100亿,100亿够不够?”
第1298章 等离子体,出现了!
华夏航天一路发展到今天,罗格自认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
然而,当他听到苏尔坦报出的数字时,心脏还是不争气地狠狠跳了一下。
看着并未在第一时间内给出回应的罗格,苏尔坦很快便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100亿美元,其中前期在卫星定位系统和自然灾害预警卫星两个项目上分别投资的15亿美元,以及后续在空间站项目当中,根据进度分批次支付的70亿美元,后者涉及到的项目中应当包括至少两批四名航天员的训练,以及第一名沙乌地航天员入轨所产生的全部相关费用……”
“……”
还是那句话,狗大户虽然壕,但并不蠢。
甚至可以说,在“如何花钱”这方面,他们要比华夏懂得多。
100亿,哪怕对于沙乌地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
而航天领域合作又是个长轴距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单纯把钱丢过来就完事了。
所以,即便目前还远没有到形成一份书面协议的程度,但苏尔坦还是飞快地给出了己方的条件。
当然在他看来,这还是可以还价的。
只是对于罗格来说,这笔已经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70亿美元。
按照当下的汇率计算,就是546亿人民币。
大约相当于2007年军费预算的10%。
足够重新执行一遍载人航天工程,然后顺便把文昌航天发射场给盖起来。
至于另外30亿美元,对于那两个只需要发射卫星的项目来说,也绝对是包养级别的投资了。
“那么……苏尔坦博士,既然贵方给出如此诚意,那么我们华夏也自当投桃报李。”
罗格一边说着套话一边不动声色地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总算平复住了自己的心态:
“第二代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目前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到明年就可以覆盖整个华夏以及周边海域地区,并提供民码20米级,军码5米级的初步服务……”
“而考虑到贵方的需求,我们会尽快覆盖波斯湾以及北印度洋周边地区,并派出工程单位,在贵国领土范围内建设一座地面主控站、四座卫星信号监测站和四座上行信息注入站,全部建设完成后,在地面控制段覆盖范围内,将可以提供民码5米级,军码1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同样的,我们也会调整自然灾害卫星的建设优先级,在未来两年内发射至少三颗最新的自然系列遥感卫星,可以提供月均覆盖率大约三分之一的灾害监测任务,但有必要提醒的是,自然灾害预测迄今为止仍然是一项高度依赖运气和概率的业务,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保证准确性……”
“……”
见到他这样一副干脆果断的样子,苏尔坦知道,自己刚才那个报价可能是偏高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一切的核心是要达成目的,花钱多少反而是次要的。
所以倒也没什么诸如“被坑了”之类的感觉,而是迅速拿起纸笔,亲自开始记录罗格所说的这些要点。
作为沙乌地航天计划的负责人,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纯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方面所透露出的任何一点消息,都有可能给他提供帮助。
一番颇为详细的说明之后,罗格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苏尔坦,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
而待到后者停笔之后,刚才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开口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平建突然开口道:
“还有件事情我需要提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