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上空,具体而言的话……还有大概10分钟左右会和国际空间站发生一次近距离交会,但轨道间距仍然在1.8km左右,完全不存在碰撞风险……”
“……”
后面的内容,格里芬已经听不太清了。
他现在满脑子只回荡着一个声音:
“你们连这个都已经算到了?”
……
与此同时,原本几乎处在固定状态的电视转播画面,也终于发生了第一次明显的变化。
围绕在摄像头周边的一圈天线状物体,突然间开始进行低速转动,紧接着摄像头的左侧突然闪过了一道亮光。
背景中也第一次传来航天控制中心的声音:
“设备开始自旋。”
指挥口令当然是没有翻译的,再加上本来也不太清楚,所以多数人,包括格里芬在内,一时间都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好在,已经沉默了几分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也再次响起了声音。
“因为摄像头的视角缘故,我们其实看不到卫星的绝大部分本体。”
孙燕来的表达欲望显然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于是干脆以航天局局长的身份充当起了解说员:
“现在是卫星头部的功能载荷,也就是过一会将用来捕捉太空垃圾的设备开始缓慢旋转,一方面是为了润滑,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自旋的方式维持稳定,而因为太空中几乎没有阻力,因此施加给载荷的动量会反作用于卫星本体,而刚才画面左边的亮光就是止旋发动机进行了一次短促工作,以维持卫星的总体稳定……”
话音刚落,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便开始放大,并重新进行对焦。
大约半分钟之后,那块40396号太空垃圾终于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发布会现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咔嚓声。
显然,所有人都想要记录下这个难得的时刻。
但孙燕来却非常恰到好处地表示:
“各位放心,本次任务的影像资料,包括视频和图片,都会稍后公开在我们的官方网站上……”
在场的都是媒体记者,这样的消息自然换来一阵掌声。
不过,持续时间却并不长。
因为这个时候,伴随着“轨道提升”的指令下达,视频画面又开始了微弱但有节奏的抖动。
其实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这种情况实在太正常不过。
但在观众们看来,这似乎并不是个好现象。
甚至有沉不住气的,都已经惊呼出声。
“这是卫星的主动力系统在工作……”
孙燕来赶紧解释道:
“在捕获过程正式开始前,我们渔船一号的定轨高度比目标低了35米,而考虑到捕获机构弹射出去之后还会导致卫星本身减速降轨,所以现在要稍稍提升一些轨道高度,并且进一步提高对准精度,尽量保证一次成功。”
在太空中,几十米高度的差距,在没有明确参照物的情况下,靠肉眼根本不可能分辨得出来。
因此大家只能看到画面抖动持续了大约一分钟,然后重新恢复平静。
“倒计时,3分钟准备。”
又是一道口令声。
几乎同一时间,有眼尖的人注意到,在摄像头画面的右下角,突然出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白色影子,并且似乎正在缓缓靠近。
“那是……”
很快便有人猜到了正确的结果。
但却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最后还是孙燕来揭晓了答案:
“那就是国际空间站,和卫星所处的轨道之间有一个不算太大的交错角,所以相当于正在快速向我们靠近……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三天前,两者的轨道高度还相差大约2.4千米,而现在就只剩下1.8km左右了,如果我们的反应速度再慢上几天,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
现场非常配合地爆发出一阵齐齐的惊呼声。
照理来说,现在并不算提问环节。
但这要是忍得住就有鬼了:
“请问局长先生,这是否意味着,整个捕获过程可以被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目视看到?”
“呃……或许可以把,我们对此并没有特别的设计”
孙燕来差点就没忍住露出笑容,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
“但按照现在的情况判断,确实是有这个可能……假如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刚好在往外面看的话……你们知道,他们平时的工作也很忙,不可能一直都在欣赏风景……”
这句话,但凡有半点脑子的人都不可能信。
不过能坐在下面参加招待会的都是人精,倒也没有谁会把这层窗户纸给戳穿。
“倒计时,1分钟准备。”
尽管隔着一层屏幕,但观众们似乎能冥冥之中感受到,卫星上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原本的沉寂中活了过来。
右下角的空间站越来越近,眼神好的人甚至已经能看清楚那标志性的桁架式结构了。
“30秒……”
“10、9、8……”
到这个时候,哪怕不懂汉语的人,也知道这是在进行最后的倒数。
更何况,屏幕右上角旋即出现了一个不断缩小的阿拉伯数字。
而在无数台电视机前、在一些聚集着航天爱好者的广场上、在一些学校和单位的礼堂里……
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跟着一起发出呐喊。
“3……2……1……”
外层空间的真空环境无法传递声音,但来自成百上千万人的关注和期待,却似乎足以冲破天际。
“捕网发射!”
所有人的心跳,似乎都在这一刻发生了停滞。
大约半秒钟的延迟过后,随着画面一阵颤动,一坨灰蒙蒙的阴影从摄像机正上方的位置抛射而出。
后面,则牵着一根在图像中不太容易察觉的细线。
很快,经过仔细设计的折叠机构开始在几个配重块的牵引下逐层张开,形成了一张网眼疏松却几乎遮天盖地的大网,如同逃不脱的五指山那般,朝着前方1.8公里之外的太阳能电池板飞去。
随后的几分钟时间,堪称度秒如年。
终于,就在有些人紧张到快要喘不上气的时候。
摄像机画面一闪,右下角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白色实心圆点。
“网体与目标接触!”
这句口令,很快以文字的形式,被翻译成了英语,并出现在了电视画面的下方中央。
但还不到可以庆祝的时候。
在网体接触到空间碎片之后,绳网周围的几个配重块牵扯着边缘继续向前飞行,但却因为中心部分受到阻挡而自然从平飞改为向内收拢。
就如同一张真正的渔网那般。
同时配重块内部的收紧模块开始工作,将复合材料制成的绳索逐渐“捆绑”在目标表面。
又是漫长的几分钟时间之后,原本张牙舞爪的大网在画面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V字型空间碎片表面密密麻麻的网孔。
“京城航天测控中心确认,收网成功!”
压抑已久的情绪,在这句最终确认的口令响起之后,终于在几乎整个地球表面爆发。
而华夏航天局的媒体招待会现场,则更是响起了一阵如同惊雷般热烈的掌声!
第1275章 让美国人出钱!(算昨天的)
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原本还算是庄重严肃,但这会儿已经跟个小剧场差不多了。
看的还是大概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份太空捞鱼。
在掌声渐渐平息之后,很快有人提问:
“请问,下一步就是把太空垃圾送回大气层么?”
孙燕来现在其实比现场任何一个人都要兴奋,恨不得就地唱上一段。
但考虑到场合问题,还是得绷住。
他强行压住嘴角的弧度,勉强做出一副严肃脸,向下面的听众解释道: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定格在最后一帧,继而转为一片漆黑……
“但无论如何,国际空间站,都已经绝对安全了……”
后者一边头也不抬地整理桌上的资料一边回答:“最快明天早上就能发布出来,然后通过舆论压力让nasa那边出钱……我想常院士你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
“周总……回去之后记得把整个项目的开销整理一下,然后交到航天局那边。”
实际上,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共轨式的反卫星测试。
“嗯?”
这件事对于常浩南来说也是完完全全的意外,尤其是正好在预计发射的时间窗口赶上这次太阳风暴,直接把整个行动的舆论影响推到了最高点:
“刚才咱们的航天局孙局长可是亲自给你们打了一波广告。”
此时正聚集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同样通过电视收看着这场来自太空中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