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发过来了。”
贝恩:
“???”
……
不光是贝恩。
当十几名现场工程师听到卡索雷念出纸上的内容时,第一反应也是——
你莫不是在消遣洒家?
面面相觑了一番之后,还是之前那个工程师作为代表站了出来:
“就……这些?”
其实卡索雷也有点没底,但他知道,在这种时候,自己万不能表现出半点犹豫:
“对。”
“这是几种可能有用的方案中,变化最小的一种……我们甚至不用重新生产任何零部件,只要调整一下预连接型架和各蒙皮单元上的定位点就行,所以值得先试一下。”
后面这段内容,自然是他临时编出来的。
但乍一听上去,还真就像是那么回事。
一众技术人员虽然感觉有点不着调,但确如卡索雷所说,这个方案调整幅度极小,就算失败了也就是浪费几个小时时间而已。
甚至,因为预连接过程本身可以自动进行,所以真正需要操作的部分还要更少。
因此,整个车间很快重新忙碌了起来。
对于这套操作,工程师们已经算是轻车熟路。
仅仅二十分钟后,蒙皮铺装机就重新启动,在预连接型架上吱嘎吱嘎地开始了动作……
“你真觉得这办法可行?”
不知道多长时间的沉默过后,贝恩凑到旁边,小声向卡索雷问道。
他刚才已经看到过那张纸上写着的内容,知道并没有后面那一大段话。
“我……不太确定。”
后者轻叹了口气。
他们俩人都是中高层管理,并不需要隐瞒太多。
“那么大的缝隙,如果光是调整定位方式就能弥合回来,那我只能说……”
卡索雷的表情相当复杂。
单从项目角度出发,他当然是希望这次能够成功。
但从世界观的角度,似乎不成功才合理……
“说什么?”
旁边的贝恩刨根问底。
“如果真能成果,那工程学就不存在了……”
“嘶——”
还没等卡索雷这边话音落下,稍微靠前的人群中变发出了齐齐的一阵吸气声。
二人循声看去,发现预连接型架周围已经掀起了一阵波澜。
或许是注意到了来自身后领导的目光。
十几号人自发一分为二,给他们让出了一块视野。
一瞬间,卡索雷双眼微微睁大——
按照拼装顺序,航向的第一排蒙皮单元这个时候已经拼装到位。
而刚才那三厘米宽的裂隙,此刻却已经消失不见。
附着在长桁上的整片壁板,严丝合缝!
看着眼前这一幕。
卡索雷的嘴唇稍微动了动,却似乎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只有距离他最近的贝恩,依稀听到了几个音节:
“工程学……真不存在了……”
第1133章 就是针对大卫国!
卡索雷这句话,当然只是极度震惊之下的脱口而出。
还带着一点点自嘲——
毕竟,他前面那句话还言犹在耳,就被眼前的现实情况给狠狠打了一波脸。
好在这个节骨眼上,也没有谁还顾得上寻思这些细枝末节。
无论如何,壁板预装配无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按照这个效率,可以把预警机机背结构件的生产速度提高一倍以上,从而节约出几个月的时间,避免在进度上落后于大卫国方面太多。
很快,在一阵接着一阵的惊叹和欢呼声中,铺装机走完了全部的预定路径,将全部蒙皮单元准确“镶嵌”在了几条纵向的长桁上。
尽管后面还需要将夹紧所用的绷带取出,并进一步加固整体强度,但目前这个样子,也已经能够看出一些飞机舱壁的形状了。
特别地,这部分完成预连接的壁板,在右下角处有一个缺口。
那是给安装相控阵雷达所预留出的空间。
也是这架飞机与一般公务机在机体结构上最明显的不同。
几名工程师重新围拢到预连接型架周围,控制着吊臂将已经成型的产品缓缓降下。
而站在卡索雷身边的贝恩,这会更是已经两眼冒光:
“主管,我想学这个。”
“Ah?”
前者这会还处在震惊和狂喜交织过后的大脑放空状态,听到声音之后有些茫然地转过头。
贝恩还以为前者是没理解自己的意思,赶紧解释了一下:
“我是说,这个预连接工艺非常好……如果能用在阵风F2型的生产上,那我们现在面临的产能问题就会缓解不少。”
在M88-3发动机测试完成之后,法国海军和空军迅速启动了各自的换装计划,准备将全部F8F、幻影2000和幻影F1等老型号统一成阵风B/C和阵风M。
再加上来自埃及和巴西两个国家的采购订单,总生产量将不少于300架。
对于刚刚建成投产的图卢兹新工厂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实在卡索雷这次找过来之前,贝恩就一直在为这事而掉头发。
但面对老同事殷切的眼神,卡索雷却不由得面露尴尬。
为了给自己留些面子,他一直以来的说法都是要和“设计团队”进行沟通。
但却并没有说过,这个设计团队里全都是华夏人。
所以……
闭嘴,我也想学.jpg
然而贝恩却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只是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另外,战斗机和公务机的需求毕竟还不算大,但我之前专门问过,隔壁空中客车积压下来的订单可是有数以千计……如果我们能把这种预连接工艺用在客机上,那甚至有可能吃到干线客机市场的蛋糕……”
跟民航产业的庞大规模比起来,达索航空部门的业务确实堪称小儿科。
实际上,图卢兹这里说是航空产业集群,但把其他几家绑在一起,规模都没有空中客车的一半大。
要说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
卡索雷悠悠叹了口气,嘴上应付道:
“因为工艺模型的关系,这项技术目前还只能用在纯金属材料上面,而阵风M和空客的飞机碳纤维占比有些大,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强行套用的话,结果恐怕就真和刚才一样了……”
话是这么说,但他心里却开始默默盘算,到底是应该从华夏那边偷师,还是直接把华夏引入到合作当中。
前者的问题在于,达索设计部门在有充足资料的情况下,仍然花了大概一年半时间才勉强吃透华夏人给猎鹰8Z设计的机翼结构。
而这项预连接工艺并不在双方交流的范围之内,光靠偷学,恐怕没个四五年很难取得成果。
但如果选择后者,那一样也有风险。
空客出设计和生产,华夏负责提供关键工艺。
达索呢?
就只能在其中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
但凡另外两边稍微不当个人,就能丢下达索自己干。
可是如果什么都不干,那华夏人早晚也会意识到这项技术的价值。
以他们进入欧洲市场的速度,和空客搅合在一起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样进退三难的局面让卡索雷有些头疼。
最终,他只好把远处的烦恼放在一边,先应付好眼前的事情:
“各位,我们尽快把这部分预制壁板处理好,客户那边还在等着急用……”
“……”
一番折腾之后,卡索雷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把喜讯通知给华夏方面。
于是赶紧找到被迫加班的通讯员,把改变步骤之后的情况,连带着一张只差最终处理的半成品照片,重新给梁绍修发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