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起鸡皮疙瘩。
虽然有点冒险,但那种‘人类挑战极限’的奥运精神,全在那一箭里了,观赏性也拉满。
他来了兴致,说得有点起劲:
“我可以骑在熊猫上,飞跃奔腾,弯弓搭箭,射出一支带火的箭,直奔主火炬。
这不光帅,还呼应咱们古代‘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熊猫是国宝象征,这个就不说了。
‘骑行’是‘御’,‘射箭’是‘射’,也能完美诠释传统文化。”
大熊猫的正常行走速度虽然看似慢吞吞,但短距离冲刺速度可达36公里/小时,足够完胜。
杜笙脑里点子不断冒出,如数家珍:
“要是想更惊艳,还能玩投标枪。
我在标枪上设计火焰纹路,飞出去的时候,像一只凤凰在空中盘旋,最后‘啪’地一声,精准扎进火炬台,火焰‘轰’地腾起。
那画面,绝对封神!”
张毅謀一听,赶紧摆手:
“别别别!你想得太简单了。
鸟巢高达近七十米,主火炬塔还得更高,七八十米打底,甚至过百米。
你骑熊猫在底下射箭?
距离太远,风速、角度、空气阻力,全是变量,太难了。
再说,射箭点火早有人用过,就算你是骑熊猫射,也容易被人说‘抄作业’。”
可张导哪知道,杜笙现在的身体素质根本不是普通人。
他有《飞镖术LV3/蓝》,有《箭无虚发LV3/紫》,反应速度、手眼协调、力量控制,全都开了挂。
别说七八十米,就算一百米外,他也能把标枪投得跟长了眼睛一样——
精准,稳,狠!
杜笙要是没两把刷子,这种场合他才不会瞎出风头。
这毕竟是奥运会开幕式,全国盯着,全世界都在看。
尤其是点火这个环节,那是整场晚会的“高光时刻”。
万一搞砸了,火炬没点着、人摔了、动作歪了,那可不只是丢脸的事,搞不好得背一辈子骂名,成“历史罪人”都说得过去。
可杜笙心里有数。
国际标枪世界纪录才百米出头?
对他来说,那数字就跟超市打折价似的,轻轻松松就能破。
别说投准,就算闭眼都能插进靶心。
但他也不是愣头青,知道太高调容易惹麻烦。
真要一枪甩出翻倍200米,媒体非得把他当外星人研究不可。
所以他语气放缓:
“我毕竟是武行出身,骑艺不差,借着熊猫奔速和自身发力,把标枪精准投进火炬台,问题不大。
而且我敢提这方案,肯定不会是寻开心。
诸位要是不放心,可以安排测试,随便验都行。”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建议,最终听奥组委的,怎么定都可。”
在场的谁不知道杜笙的脾气?
这丫从不吹牛,能说出来的话,八成是心里有底。
他现在既是世界拳王又是影帝又是歌王,身家几百亿,犯得着在这种国家级大事上赌名声吗?
所以一听这话,大家立马就认真了,
开始琢磨这“骑熊猫投枪点火”到底靠不靠谱。
蔡囯玱第一个接话:
“标枪这玩意儿,咱可以玩点花样。
枪头做成凤凰头,枪尾雕成凤尾,点火时全场灯光一暗,火焰腾起,那不就跟凤凰展翅一样?
视觉效果绝对炸!”
但他话锋一转:
“可问题也来了,一是投起来难度更大,重心变了。
二是前后都烧着火,你拿着的时候,手不得被烫熟了?”
杜笙一听,脑子转得飞快,立马有了新主意:
“要不这样,咱不做凤凰,整一把‘龙标枪’!
龙头部分加个防风玻璃罩,里面点火,火焰不会被吹散,龙头还能保持霸气造型。
等标枪飞到火炬台,要么玻璃罩自动碎裂引燃主火,
要么咱们内部设个感应装置,标枪一落进去就自动点火。
反正观众看到的就是‘枪落火起’,仪式感拉满。”
他越说越流畅:
“主火炬台也可以设计成盘龙造型,螺旋上升,等火一点,龙口喷焰,那场面震撼吧?
我们是龙的传人,场馆又叫‘凤巢’,这不正好‘龙凤呈祥’?
藴意多吉祥!”
张毅謀一听,眼睛都亮了。
他本来就觉得“吊钢丝荡秋千”太老套,跟十年前的创意没区别,一点新鲜劲儿都没有。
现在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这主意绝了!
龙头要做得霸气,火焰从嘴里喷出来,枪身做成龙脊,虽然不真烧,但可以用荧光涂层或者LED灯带,模拟火焰流动的效果。
要是能把标枪做到三四米长,飞出去那气势,绝对震撼!”
………
第814章 以小博大!
领导坐在那儿,听得直点头,笑得合不拢嘴:
“阿笙这想法有意思,可以列进首选方案!
创新嘛,就得敢想。
这样,赶紧找人打一把‘龙标枪’,
按鸟巢火炬台的实际高度做模拟测试,看看阿笙投掷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那个钢丝绕场的方案也别停,继续准备着。
主火炬台6月要完工,设计加备用时间,点火方案最晚5月就得定下来。
这段时间,谁有新点子,尽管提!
咱们目标就一个——办一场让全国人民骄傲、让全世界记住的开幕式!”
这话一出,全场掌声雷动,气氛直接拉满。
杜笙也没歇着,脑子继续转:
“其实那个钢丝方案,也不一定非得让人‘跑’。
搞个‘飞剑翱翔’,踩上去跟御剑飞行似的,嗖一圈就完事,速度快,画面酷。
反正也不是真跑,全是钢丝和电脑控制,何必装模作样?
最怕的就是拖拖拉拉,搞个三五分钟,观众都看困了。”
他越说越嗨:
“还有啊,无人机也能玩。
搞几百架,拼出圣火图案,最后汇聚到火炬台,自动点火,科技感直接拉满!”
这话一出,领导和张毅謀听得一愣一愣的,差点以为自己进了科幻片片场。
接下来两天,杜笙都在跟张毅謀、张计纲、蔡囯玱他们反复推敲方案,
画草图、算角度、测风速,忙得脚不沾地。
为了保密,还特意挑了个晚上,全场清场后,杜笙亲自上阵,给领导和张毅謀表演了一波。
原地投掷、骑熊猫冲刺投掷,标枪“嗖嗖”飞出去。
每一枪都稳稳扎进预定位置,高度、角度、落点,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领导看得目瞪口呆,张计纲直接拍大腿:
“这哪是人?
这是人形导弹发射器啊!”
从那以后,“龙标枪”方案正式进入核心讨论区,成了最有可能落地的创意之一。
至于“飞剑翱翔”和“无人机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