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塑造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
“现在的年轻人连犯罪都能玩出新花样,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脑洞!”
很快,这部电影便成为网上各大论坛和网吧里的热门话题。
看过电影的人总喜欢炫耀观影体验,甚至带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仿佛他们已经站在潮流的最前沿。
那些没看过《宝贝计划》的青少年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落伍了。
这种氛围直接推动了一波浪潮。
只是热闹背景下,少不了一些质疑声音。
“杜笙一心扑向世界舞台,压根就瞧不上东方电影市场。”
“杜笙参加完《宝贝计划》电影首映礼,就跟脚底抹油似的,急着飞往灯塔国,东方的影迷们万分失落。”
“光在国外忙宣传,对国内观众不管不顾,这不是崇佯媚外是什么?”
“《宝贝计划》的宣传曲居然是英文歌?这背后原因,真让人忍不住多想。”
“冯晓纲发声:月是故乡明,飞得再高也不能忘本,《夜宴》那才是原汁原味的东方电影。”
“徐忛表示:《夜宴》的内核是东方古典审美,完美展现了东方古文化精髓。”
“《夜宴》堪称五代十国的一幅奇画,反观《宝贝计划》,骨子里还是好莱坞那套英雄主义。”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华宜或《夜宴》团队针对《宝贝计划》首映礼发起的恶意打压。
其中大多数通稿,还有意挑起大众对立,给杜笙和《宝贝计划》扣上莫须有的污名。
杜笙对此却暂时不知。
这些报道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他正在飞机上,自然没时间回应这些无端指责。
……
京城,冯晓纲家中。
他正和徐忛一同坐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悠闲聊着天。
瞧见网上这些报道纷纷出炉,冯晓纲心情不错,开口说道:
“姓杜的还是太年轻了点,这次被弄得不敢吭声了。
这一轮宣传攻势下去,他现在多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徐忛此刻的演技,简直堪称影后级别。
她凝视着冯晓纲,眼眸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语气里满是钦佩:
“老公真是高明,一眼就看穿《宝贝计划》这次宣发漏洞。
它的野心太大,一心扑在海外市场,却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其实舍本逐末。”
冯晓纲被徐忛这么一夸,整个人都放松下来,惬意说道:
“杜笙这小子啊,被国际巨星的光环迷住了眼,找不到北了。
他阅历尚浅,还不懂真正的深浅之道!”
他兴致勃勃地催促道:
“把网上的评论念给我听听,我想知道网友们是怎么批评他的。”
徐忛连忙从沙发上起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电脑,轻车熟路地打开天涯和逗辨门户网。
华宜主要合作的网络平台,天涯、逗辨算是主阵地之一。
“《宝贝计划》这么看重国际票房,在国内却减少宣传投入,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猫腻?”
徐忛点开这条报道,下面评论密密麻麻,足有数千条。
她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优雅的弧度:
“还有这条标题,‘国际航班载走的不只是行李,还有对本土影市的诚意’”
她特意将某篇分析宣传曲的文章放大,其中截图旁配着醒目标注:
当音符都穿上西装,谁来为唐装谱曲?
她嘴角挂着笑,本想美滋滋地读评论,可定睛一看,越看脸色越难看。
本该汹涌的讨伐浪潮,此刻却化作满屏跳动的喝彩烟花。
“杜笙带着龙标闯荡好莱坞,这才是文化输出!”的热评,被顶到最上方。
点赞数如同节节攀升的火箭。
某位网友的比喻尤为犀利:
“某些人守着枯井嘲讽翱翔的鹰,却不知井底雕的龙再精美也只是壁画。”
而且绝大部分的评论,都是在夸赞杜笙,顺带嘲讽《夜宴》的。
冯晓纲敏锐地捕捉到徐忛神色中的异样,忍不住问道:
“怎么了?是吐槽的脏话太多,让你挑花了眼吗?”
徐忛努力平复情绪,挤出一抹勉强的笑容,精挑细选了几条‘好评’:
“杜笙就是个崇佯媚外的家伙,天生瞧不上东方人。”
“他特别热衷于写英文歌,这种人越有本事越反動!”
“抵制《宝贝计划》,大家一起支持国产精品电影《夜宴》!”
听着这些话,冯晓纲闭上眼睛,脸上虽波澜不惊,但翘起嘴角还是出卖了他。
然而,这份喜悦还未扩散,就见徐忛的声音戛然而止。
冯晓纲睁开眼,语气略带诧异:
“不是几千条吗,再来点,我得从评论里汲取灵感。”
徐忛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
网络上的批评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翻到最后甚至看到水军消极怠工,直接东拉西扯起来。
见她沉默不语,冯晓纲摆出一副宽容的姿态:
“算了,还是我自己来看看吧。”
他接过电脑,目光扫过评论区,脸色顿时便沉了下来。
评论区的确热闹非凡,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出英文专辑就不爱国了?这篇新闻稿一看就是《夜宴》剧组买来的吧。”
“笑死,说《夜宴》是纯粹的东方电影?
它不是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的么?”
“谁给华宜水军出了拿‘爱国’攻击对手的主意?
《宝贝计划》明明是国家扶持的合资电影,用这种手段实在让人贻笑大方!”
“你们以为《夜宴》不想走向国际吗?那是人家没那本事好吧!”
“不不不,《夜宴》的确走向国际了,你不见华宜老总带它到柏林电影节推销时有多卑微么。”
“还有,要说崇佯媚外《夜宴》才是正宗,配乐名字全是英文,有些翻译还错得离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部片打着五代十国东方精粹,暗地里却是王子复仇和乱纶,豿屎一坨!”
冯晓纲再也维持不住所谓的“上等人”风度,气得手直发抖。
他接连查看各大头条下的评论。
结果发现八成以上都在力挺杜笙,嘲讽华宜及《夜宴》。
甚至连他们精心布局的天涯、逗辨等平台也未能幸免。
更别提其他互联网阵地了。
网友们自发为杜笙辩护,冯晓纲的攻击策略仿佛成了自取其辱的闹剧。
他的手抖得愈发厉害,仿佛每一条评论都在刺痛他的神经。
徐忛沉默片刻,低声说道:
“杜笙掌握了三大流媒体资源,他的水军比我们多。
这些支持他的声音,八成是他花钱请人制造出来的。”
冯晓纲闻言附和:
“没错,这就是星际传媒的应对措施,毕竟双方立场早就有分歧。
而且他们害怕‘崇佯媚外’的指控,所以才通过舆论掩盖真实声音。”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们必须加大火力,跟华宜舆论蔀门说,继续砸钱报道!”
徐忛虽心中有槽不知道怎么吐,却早已习惯冯晓纲这套強行脑补,默默起身安排去了。
华宜及《夜宴》剧组随后发布了更多攻势。
尽管大部分网友依然站在杜笙一边,但确实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毕竟有些事无可否认:
譬如杜笙确实创作了英文专辑,还搞起了演唱会。
此外,他在国外宣传电影的时间远多于国内活动。
这些论点短暂地煽动了一些吃瓜观众跟风批评杜笙和《宝贝计划》。
然而,这样的声音仅仅持续一天不到便慢慢消散。
“出席《夜宴》首映?”
杜笙落地北美后,就接到叶瀞芷的电话,笑着说道:
“寰亜还挺用心的嘛,特意发了邀请函,昨晚你去现场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