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民负责把这些搅好了粉条坯子放到漏粉条机上面的斗里去。
漏粉条机是架上热锅上的机器,机器臂上带个圆斗,圆斗下面有一个个小洞,搅好的糊糊放进圆斗里,上面会有一个木锤不住的敲打著糊糊,这样糊糊在木锤的压力之下,就会顺著一个个小洞漏出来,漏到下面的大锅里。
漏出来的灰糊糊线,经过锅里热水一煮一烫,就成了大家常见的粉条顏色,半透明的略显暗淡的粉条子就初步製成了。
当然,这可不是最后一步,到了这里粉条子是成了,但想保存的长久,还得过两遍凉水,等著粉条子冷却下来,会把他们剪成差不多大小的长度,然后掛起来。
晒乾之后,就成了大家买到后硬硬的粉条子了。
大人们忙的热火朝天的,一群孩子也是皮的没边没际。
“一边玩去,別在晾粉条的架子下玩!“
二奶奶回头看到也不知著谁家的皮孩子,正在晾粉条的架子上玩躲猫猫,於是便出声喝诉了一声。
小孩子哪里会听你的,他们只顾著自己咯咯笑著玩闹。
二奶奶这边也没有真要怎么样,相反,她望著这些皮猴子,脸上却是一脸的开心。
老人家,哪有不喜欢闹腾孩子的,看著这些孩子们。似乎她们自己也恢復了一点生命的活力似的。
咚!!
结果,这帮孩子没有乐多久,终於把一根晾粉条的竿子给撞倒了,竿子上面晾的二十来掛粉条子全都隨著竿子落到了地上。
这下几个皮猴子被嚇著了。
“嚇到了没有?”
老长辈们没人关心粉条子,第一个老关心起了这几个皮猴子。
“没有,没有!”
听到皮猴子都没有伤到,长辈们这才把竿子重新掛起来,至於上面的粉条子,就这样了,哪里会再去洗一遍,等著晾乾了,吃的时候再洗就是了。
第317章 忘性不小
热热闹闹的干活,似乎这活也就不太累了。
几天的时间,在机器的加持之下,所有的红薯都变成了粉条子掛了起来,剩下的就是一堆堆的红薯渣,因为太多了,一时间全村的猪和鸡都开足了马力吃,也不可能吃的完。所以,绝大部分的红薯渣都进了堆肥坑,变成了有机肥。
老天爷这些日子也算是照顾,绝大多数的粉条子晾乾后,天色这才开始变了。
“大民,大民!”
夏世民在院子里听到外面二爷爷叫自己,於是带著小跑来到门口。
“二爷爷,什么事?”
“你们家的粉条子拿了没有?”二爷爷问道。
这时候老夏才注意到,二爷爷的手中拿著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满满当当的全都是粉条子。
“分了?”
夏世民问道。
听到这话,二爷爷无言以对:“早上村里的大喇叭不是说了么,说下午的时候分粉条子,各家带著东西到新食堂那边领么?”
“哦,哦,我给忘了”夏世民笑道。
老夏还真没有注意,今天池佳雯不在,她回娘家那边忙活两天,夏世民这日子过的就有点散漫,所以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这大事。
“你媳妇不在家你这日子过得糊涂了”二爷爷这边抓住了重点。
夏世民嘿嘿的笑了笑。
正说著呢,外面传来了车子响声。
“好了,你媳妇回来了”二爷爷侧身一看,发现夏世民家的车子驶过来了,於是便衝著夏世民说了一句,跟著拎著自己的东西回家去了。
现在池佳雯开的是gl8,原来的那一辆由周恆开著,至於杨侃,现在也有一辆,老普桑,五千来块钱买的,整备它到了一万多,专门买来给杨侃练手用的。
“世民哥,下午分粉条子—————
池佳雯在娘家还惦记著今天下午村里分红薯粉条的事情,实在有点不放心夏世民,於是她乾脆亲自回来自己办了。
“我刚准备去呢”夏世民笑道,
一听,池佳雯就知道自家这丈夫肯定是忘记了,不过她也不恼,原本就知道丈夫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还要嫁了,这有什么可恼的呢。
於是停下了车子,池佳雯进院子里拿著小推车准备往新食堂那边去。
夏世民这边从池佳雯的手中抢过了拖车,自己拉著。池佳雯於是改拉拖车成为挎著夏世民的胳膊,两口子就这么一路小幸福的往著新食堂的方向去。
新食堂原来是公社时候的大队部,后来改成了养牲口的地方,再后来没有牲口了,这里就閒置了下来,现在村里的客人多了,再在原来的地方做饭就有点摆不开了,所以夏尚彬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一个新的厨房。
说是改造,其实和推倒了重建没什么两样,如果这事儿在以前,那肯定是要点时间的,不过现在建房子的招式那是千姿百態的,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块砖头一块砖头的码。
现在的房子都是在工厂建好的,运到这里来安装就可以了,况且村里的食堂也没什么大的要求,更没有几层,非要合著村里的建筑风格什么的。
至於建国初那种五大三粗的建筑风格,以现在的建筑水平不要太好仿,所以仅仅两个月不到的功夫,村里的新食堂就已经宣告工。
两口子越过了小石桥,这边新开了一条砖石的小道,往里面走大约三十来米,一片绿树掩映之下,便是村里的新食堂。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新食堂很大,比原来的老宅子改的要大出近两倍,吃饭的地方也很宽,不像是以前要是正点儿,有些人得蹲在地上吃。
现在这里能容下几百人同时乾饭。
建筑很简单,四四方方的,墙上还新写著那个时代的標语,当然了也少不了伟人像,到处可见红色的五角星,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食堂里面摆的都是八仙桌,用的都是那种长条板凳,並不是现在常用的条桌还有椅子什么的,
这一点更贴近当时的情况。
总之,进来之后,可能会让你感觉到一点那个时代的特色。
当然,感觉是感觉,那个时代可没有现在大傢伙吃的好,要是真按著那个时代的伙食来搞,不出一周,夏家村这些客人跑的比兔子都快。
大家是想念那个时候的好,不是想念那个时候饿肚子的感觉。
总之,新食堂很不错就是了。
现在也不是新食堂的事,而是分粉条子。
夏世民这边一到新食堂的门口,便看到一群人围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群人蹲著閒扯,
围在跟前的都是来的客人,蹲在一边不急不慢閒谈扯淡的倒大多是村里的乡亲们。
客人们总觉得自己要是不抢著点就买不到好的了,只有乡亲们知道,这么多粉条子,就算是明天过来也不会缺自己的,夏世联还没有本事把这么多粉条子都吃了。
“大民,大民媳妇!”
两口子刚到,便有人衝著他俩打招呼,意思是你们俩口子就別过去蹭这份热闹了。
夏世民哪里不知道这个,望著池佳雯:“还是来的早了”。
池佳雯笑著点了点头。
两口子凑到了乡亲们那一片去,一边閒聊一边望著这边客人们。
“这也买这么多?“
夏世民刚蹲下来,便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一手拎著一大捆子粉条,笑眯眯的从人堆里出来,一边挤一边还喊著小心点,別碰断了我的粉条子之类的。
就在夏世民觉得这妇人买的够多的时候,妇人又衝著身后了一句,类似乎快点出来之类的。接著夏世民就看到一个倒霉蛋老爷们,不光是一只手拎一捆粉条子,脖子上还掛了一捆子。
“好嘛,搞的跟逃荒似的”
旁边蹲的九叔乐的开起了玩笑。
“这帮人怎么什么都抢啊,这位明显就是开车过来特意抢粉条子来的”。
“现在城里吃什么安全啊,吃个菜,菜帮子上一拇下来蓝蓝的玩意儿,吃个面,告诉你里面添了什么粉,你想吃个米,结果又是加了什么,就算是想吃个乾净的粉条子,结果人家给你加个工业胶,把这帮城里搞害了,当然遇到放心的要多买一些了”。
刚回来不太久的五叔,还算是了解现在城里的情况,於是他嘆了口气说道。
这些破事儿属於老生常谈了,老百姓也无能为力啊,苦哈哈的百姓除了抢点看的见安全的东西,还能做什么?
所以,继抢完了老夏种的大米之外,粉条子也成了他们抢的对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乡亲们也不太关心城里人吃的安全不安全,他们自己反正几乎都吃自己种的东西,也不用操这份閒心。
“不会我们村都没的吃吧?”
九叔想到了一个问题。
“咋可能,这么多红薯,你也太高看咱们村的影响力了,总共就没有多少客人,老客人买了也就差不多了,能消耗掉六成就已经了不得了”三爷爷这边吧嗒了一下自己的烟,老神在在的说道。
没有人相信,这大几千斤的粉条子会被客人买光,原因太简单了,粉条子谁会天天吃,老实说一个周吃一顿就算是不错的了,偶尔包个包子什么的,也不过都是配角。
所以註定这量不能太大。
大傢伙在这边閒扯,扯到了夏世联那边没什么人了,这才纷纷起身衝著夏世联那边走了过去。
“大民,你就別来凑这个热闹了,那边就是你家的,拖走吧”:
看到夏世民过来,夏世联直接伸手指了一下旁边那一堆,让夏世民拖走。
“没帮我分一分啊”
看到一整堆,老夏有点懵圈了,他要粉条子是自己吃一部分,送人一部分,几乎就是对半开了,这一整堆他还要回家去分,觉得有点麻烦了,
『要分你也回家自己分,我现在哪有功夫,你看看我这里,脚后跟都快打到后脑勺了”
说著夏世联比划了一下自己现在面前的摊子。
的確,挺忙的,这时候帮忙的还有夏世联的几个姻亲。
既然这样,老夏也没办法说什么了,和池佳雯把这么大一堆粉条搬上了推车子,直接推著往家里去。
到了家里,摆在了堂屋的堂间口,两口子搬出了小秤开始分起了粉条子。
舅舅家那自然要给的,姐姐家也少不了,至於首都的表哥家,夏世民觉得还是算了吧,给了人家也不会要,夏世民也没有心情拿自己的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这三家是大头,至於曹克行家,意思一下就行了,这小子也不做什么饭,倒是陶海洋家要多来一些。
就这么著分分,一百多斤的粉条子就这么被分的乾乾净净的。
一堆堆的分好用袋子装好,夏世民这边挨个的贴好標籤,海都的几份直接寄了快递,剩下的舅舅家的两份,夏世民给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