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车道的路两旁,全是温室大棚,没没一个是夏世民记忆中的那种大棚,穹拱型的,上面蒙著塑料布的那种,这里一个也没有见著。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如同水晶宫一样的新式大棚。
不说別的,只说这大棚的高度就远超夏世民的认知,反正到目前为止,夏世民目测自己看到最矮的大棚,也超过了六米。
想想看,你的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小平原,而在这个小平原上,隨意一眼望去,满眼都是在太阳光下闪著光的玻璃建筑。
其中还有一部分就像是那种玻璃幕墙一样的玩意儿。
“我去,这得多少亩啊,全都是大棚?”。
夏世民望著窗外感嘆的说道。
司机师傅这时候的语气明显带著自豪,听到夏世民的语气后,自然而然就提气了。
张口说道:“以前,这里的地都是荒地,根本种了不庄稼,县里有个话说就是这边地里不长三两粮,全家没有一张床,家家户户孩没娘!现在可不一样了,
现在家家都是小轿车,户户都是小洋楼—·.““
听著司机师傅的话,夏世民透过窗户看到了一个镇子。
一个非常整齐的镇子,整齐的就像是一支军队一样耸立在视线之中。
只需一眼,夏世民就知道这镇子肯定是经过统一规划的,要不然怎么可能放眼望过去,所有的房子几乎就是一模一样。
一水儿三层的小楼,深米色的墙配上红瓦顶,四四方方的一看就知道,以前定这个方案的人肯定文化水平不高。
是凡是有点文化水平,也不可能把整个镇子上的小楼整成夏世民眼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夏世民也就是上个世际八九十年代,看过这样的所谓小將军楼,过了两千年,反正海都的附近夏世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新建的小楼是这风格的。
穿过了镇子,车子带著夏世民来到了一个很豪气的大门前面。
“到了!””
孙雷衝著夏世民笑著说道。
“现在下去?”
望著里面那一片玻璃水晶宫中一般的大棚,夏世民再次被震憾了,这里面的大棚更大更高,自测差不多最少得有三层楼那么高,从门口往里去是一个大广场,怎么著也得有几千平方,中间做了个小园,园的正中央是个旗杆,分別插著国旗还有另外两面旗子,其中一面上面正是门口的企业標识。
“开进去,那边有人接待”孙雷说著,伸手拍了拍前面司机的肩膀。
在门卫处登了个记,车子开进去后,很快孙雷就和来接待的人接上了头。
孙雷和其中一个人还挺熟的,介绍后夏世民才知道,原来两人是校友,在学校的时候两人住的宿舍比较近,还一起踢过球什么的。
老夏也没有觉得人家怠慢,因为就在同时,夏世民发现还有其它来参观的人。
不光有其它参观的人,而且这人还不少,夏世民看的到的差不多就有七八组。
而且,其中有一个队伍一看就知道是官面上的人,那种气质只有官场上的人会有,看著怎么说也是个处级干部。
这样的队伍,接待他们的同样也仅是两个人,所以老夏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简单介绍了一下客气客气,两名工作人员带著夏世民一行人往里去,到了大棚第一道门的时候,每人发了一套白色的连体服,套上之后,又站在不知名的溶液中泡了一下脚,然后张开手让机器全身上下喷洒了一圈除除菌。
再进去的时候,就是围著温室的一圈参观廊道。
这时候,夏世民才知道,把自己折腾了一圈,还是没有能进到温室的內部,
只是隔著参观廊道看里面大棚是如何运作的,
刚进去看到的东西让夏世民就大吃一惊,因为大棚內有一根根白色的圆柱,
每一根圆柱上都有碗口粗的孔,每一个孔里都有一株西红柿,每一株西红柿株上现在都掛了不少鲜红的西红柿。
夏世民一眼就看出来的这样布置的妙处,那就是原本仅能种一颗西红柿的空间,现在最少种了不下三十多株西红柿因为每一株西红柿都像是芝麻一样,生长在柱子的洞里,空间利用可以说到了极至。
就算是这样,每一株植株都能获得相当充分的光照,哪怕是最下面的西红柿株,都能明显看到太阳光照在它身上投到地上的影子。
看到这样的景像,让夏世民觉得自己好像是来到儿时看到过的科幻世界,似物是农业这个词一下子在他的心里变得高大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听著工作人员的讲解,夏世民听的那是津津有味。
大棚是分区的,听著工作人员说这里一共分了十八个区,从刚进门的一號,
到最后十八號,每一个都在三千多平方米的面积。
除了这种立体分层种植技术之外,还有水培蔬菜,无土种植果蔬示范区,这个夏世民到是以前有所耳闻,没有怎么震憾到老夏。
不过接下来,让老夏吃惊的玩意又出现了,第三个参观的是牛羊的草料生產车间,一进去的时候,老夏感觉像是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快递站,满眼望去都是一层层的架子。
架子每一层的间隔也就是六十公分左右。
想想看,六十公分左右一层架子,一直延伸到头顶十来米处,且无论你向左右哪一侧望去,满眼都是这种景像,让夏世民都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
当听工作人员介绍,仅这一个大棚,每日生產出来的清洁且营养丰富的草料,就可以供给一千头牛从牛犊到出栏所有新鲜草料,哪怕是在冬日,也能给牲畜提供新鲜的草料。
这是又把夏世民又给震了一下。
全程夏世民、孙雷几人都很少说话,主要就是听著工作人员讲解。
看完了这个,差不多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换好了衣服,孙雷,夏世民四人和两个工作人员就在出口处分开。
“他们这边不提供免费午餐,我们这些参观人员可以去那边的食堂吃,都是这样的,是凡是来这里参观的人不论是谁都一视同仁—.“”
孙雷怕夏世民觉得自己被怠慢了,所以等著两个工作人员一走,他一边带著夏世民去食堂一边解释起来。
“小事,今天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没有想到大棚还能这么玩”。
夏世民感嘆的说道。
来的时候,夏世民觉得大棚就是那样,最多不过就是换成钢结构玻璃板的,
大不了加个机器人收割,来个恆温啥的,
现在亲眼一看,这才明白农业科技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这么说吧,
感觉这玩意要推广开来,哪怕全国拎出一个省来专门搞这些,就能把全国人民菜篮子里的蔬菜问题给解决了七七八八的。
当然,想归这样想,把一个省全建上这玩意儿,那成本也是要老命的。
老夏也就是在心里这么比喻一下子。
孙雷说道:“上午参观的这几个还不是最先进的,等看到了十七十八区的时候,你才觉得震憾呢,不过那东西成本就太高太高了,投资也太大了,一般地方根本没有办法这么搞----其实就像是链金术一样,铁是能搞成金子,但是成本大到了离谱,比直接用金子的成本都高,也就没有办法推广开来”。
老夏听明百了,就是成本过於高昂,弄出来的东西性价比极低。
餐厅很乾净,里面的人也很多,在这里夏世民听到了五湖四海的声音,很明显大家都不是来自於一个地方。
大棚示范区嘛,重点就在这个示范上了,肯定来参观的人多。
拿了托盘,夏世民几个跟著队伍排队点餐,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之后,孙雷又和两位工作人员联繫上,大家继续参观。
接下来,夏世民依旧在震惊之中走过了所有的参观程序,作为一个非农从业人员来说,今天可是实打实的给老夏好好上了一课。
肯定是嚇不住老夏的,不但没有嚇住老夏,还让夏世民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村里那一块荒地改造成人工智慧大棚。
当然不可能建今天最后参观这样的,这玩意是示范工程,有点不惜成本的意思,夏世民就算是再好高驁远,也不可能把自家的大棚建成这种示范性质的大棚。
下定了决心要建,夏世民就和孙雷开始商量起来。
头一批夏世民並不准备建个几十亩那么大,准备先从小做起,十来亩开个头,等著资金缓缓的时候再继续往下面建。
凭著两条腿走了小半天,孙雷明显有点累了,他不像是夏世民头一次见这种大场面,他可没多少兴奋劲儿,所以,和夏世民商量了一下之后,孙雷就闭眼休息。
夏世民这边依旧处时兴奋中,坐在高铁上开始和自家同宿舍的兄弟们分享今天的所见所闻。
第248章 村客
夏世民这边热情的和小伙伴们分享了今天拍下来的照片。
“我了个去,现在农业都这么牛叉了么?”陶海洋瞬间冒出来,给老夏点起了赞。
“老夏,你是准备搞哪一样?”
跟著,陶海洋问道。
突然间仇柏也冒了出来,张口衝著夏世民发了一个拍拍的动作:“老夏,你准备搞这种温室?”
“是啊,我准备搞一些,先十来亩吧,然后慢慢扩大”夏世民回道。
曹克行这时候也冒了出来:“你不是说能什么资金扶持么,怎么头一炮才搞十亩的大棚?”
夏世民以前和曹克行吹过这样的计划,只不过现在有变嘛。
对曹克行几人,夏世民哪里会有什么好瞒的,把昨天自己遇到的事情和兄弟们讲了一下。
“正常,现在你想正儿八经干个事情,总会有人给你弄些事情出来,你別介意该怎么著还是怎么著好了”仇柏说道。
夏世民回了他一个很无奈的表情:“算了,我原本就不想占这个便宜的,现在正好,大棚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我自己说了算。
別到时候拿了別人的钱,给自己找了好几个婆婆蹲在脑袋上那我可受不了”
原本夏世民就想到过这一茬,只不过並没有深入去琢磨,因为昨天这个事情,夏世民就彻底绝了申请扶持资金的想法,
不管会不会有人插手自己的大棚,老夏都决定踏踏实实的自己玩,指望別人太麻烦了,万一当中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到时候指不定连大棚带自己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老话告诫大家:你不想著占別人便宜,也就不会上当。
这时候的老夏深以为然。
突然间,仇柏又发言道:“等过几天哥几个聚一聚?”
“哟,仇总有时间了?准备到海都来干什么,开会还是別的?”曹克行开起了仇柏的玩笑。
“我可不是去海都公干,而是顺道去海都,家里让我要下去锻链锻链,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地方,反正就是在海都附近的两个省,具体是哪一个地方现在还不好说,等我下去的时候联繫你们,咱们好久没有聚一聚了”仇柏说道。
“可以啊,仇总,这是准备大展宏图了?”陶海洋也捧起了场。
夏世民怎么可能错过,立刻发了一条:“仇总威武霸气”。
“行了,不和你们聊了,我这边手头还有不少的事情,咱们见面再敘”仇柏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仇总到时候请客”陶海洋说道。
“ok,没有问题”仇柏又回了一个笑脸。
仇柏退出了聊天,剩下的三人又胡吹海扯的聊了就不多一刻钟这才结束了这次扯閒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