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夏世民得瑟的时候,电话打进来了。
“喂!”
掏出电话来一看,夏世民发现是周菁来的,不由好奇的了一声。
这时候给自己打电话,可不像是周菁的风格,一般这个点儿,她在工作,工作时候的周菁怕是连夏世民是谁都要好好想一想。
“喂!”
夏世民这边正好奇,可惜听到对面周菁说的事情,夏世民直接愜住了。
“儿子怎么样?”
夏世民立刻问起了儿子的情况。
“明昭別的还好,老师说这两天他的情况很不对,我把他接回家里来了”周菁说道。
“那我马上过去”夏世民说道。
第236章 老夏的片面
放下电话,夏世民站起来,衝著楼上正收拾东西的陶海洋一家喊道。
“海洋,老陶,你要不要退了票跟我一起走?”
陶海洋听到很不解的跑下楼,衝著夏世民问道:“跟你走,上哪里去?”
“我要回海都一趟,你们要不要把票退了,跟我的车走?”夏世民说道。
陶海洋奇怪了:“怎么突然间要回海都,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明昭那边出了一点事”
“明昭出事了”夏世联一听,立刻一脸关切的站起来:“出了什么事?严重不严重?怎么好好的就出事了”。
“不是,不是,不是明昭出事了,而是他的好朋友出事了,孩子的心情有点低落,这两天有点不正常,周菁有点担心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事,她把孩子接回家了,我要去看看”夏世民连连解释。
陶海洋也问道:“他那个同学没大事吧?”
“呵呵”夏世民苦起了脸说道。
看到夏世民的表情,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十来岁的孩子?”陶海洋觉得这事怎么这么扯呢。
夏世民道:“你现在搜海都的新闻指不定就可以搜到了”
夏世民说著眼前不由浮现出那个小小的身躯,还有那怯怯的眼神,往那边一站,透著一股子风一吹就能倒了的模样,心中不由一嘆。
陶海洋这边搜了一下,立刻看到了夏世民说的。
看了一下长嘆了一口气说道:“何必呢”。
夏世民看到池佳雯一脸的关切,於是衝著她笑了笑:“明昭没事,我去海都看看,不看我不放心”。
池佳雯道:“嗯,那你开车小心点”。
“我跟老陶一家走,路上我们轮著开,你放心吧”夏世民说道。
这下还有什么好说的,陶海洋跑上去催了一下老婆孩子,夏世民这边则是给曹克行打了个电话。
曹克行一听,也决定一起走,老夏不知道在海都呆几天,陶海洋一家也回去了,他一个人呆在村里也没啥意思,於是决定正好一起走。
至於放在这里的东西什么的,曹克行也不收拾了,反正那房间现在是他曹克行的专属房间了,东西收不收的无所谓,下次来还要住。
就这么著,大约十来分钟的时间,等著陶海洋一家收拾好,把他们家的东西都摆到了曹克行的奔驰上,夏世民上了自己的gl8在前面打头,陶海洋开著曹克行的奔驰到了县城,接上了曹克行一起往海都去。
曹克行上了夏世民的车。
一上车这小子就没有忍住,问起了明昭的事情,夏世民简单的说了一下,曹克行听了也是一阵曦嘘,曹克行上次因为明昭作弊的事也见过那孩子,连声道可惜了。
一路上,大家都在聊著这个事情,等著赶到了海都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
曹克行送陶海洋回家,夏世民则是直接驱车来到了周菁家的楼下,停好了车子上了楼。
“明昭呢?”
按了门铃,夏世民也没有兴趣和李嫂客气什么,直接问起了儿子的情况。
“在房间里”。
李嫂也是一脸的担忧。
夏世民刚进屋里,看到周菁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我去看看明昭”夏世民说道。
周菁听后点了点头,想跟著夏世民,但是最后终於没有动,而是坐回到了沙发上。
咚咚咚!
“明昭,我可以进来么?”
夏世民问道。
“可以!”
夏世民推开门,第一眼看到儿子的时候,夏世民差点被嚇了一跳,原来跟个小老虎似的儿子,现在无精打采的,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似的。
“我知道你朋友发生了事,但你不能这样,你这样的话我和你妈要多担心啊!”夏世民来到儿子的身边,伸手抚了一下他的脑袋。
“爸,爸,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夏明昭望著父亲,很痛苦的说道:“难道在他们的眼中出人头地就是一切?
比什么都重要?”
听到这话,夏世民真不知道该为自己孩子的智商高兴还是担心了。
一般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伤心几天也就没事了。但夏明昭这样的孩子,
可不是一般的孩子,他有足够的智力让他想从深处去思考剖析这件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太过聪明的人都容易把自己弄成神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遇到事情就想剖析它,剖析不了脑袋就炸了。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此刻的夏明昭,因为自己好朋友让自己陷入了一种严重的精神內耗中去了,他试图去思考同学父母的做法,但是以他的年纪还有生活经歷又没有办法去解答这个问题。
於是他就陷入了死循环。
再怎么说,他也是仅是个十岁的孩子,他没有办法理解大人的社会和父母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心態。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很多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就像是现在很多孩子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那么平凡的父母,偏偏要逼著孩子上进。
这种父母就是下作的把自己没有办法实现的梦,让孩子去实现。
这话听著很有道理,也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像现在,作为孩子的夏明昭就陷入这种思绪之中。
“为什么他们想过好日了,不能自己去努力,而是要把自已的想法强加给一个孩子?”明昭望著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夏世民先是安安静静的听著儿子发泄自己的心情,说出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中夏世民都没有插嘴,就这么仔细聆听著儿子的想法,任由他把所有想不明白事情都说出来。
“老夏,为什么你和妈妈都能靠著自己拼出来,他的父母就不乐意自己努力,逼著他去努力!”
夏明昭依旧是愤愤不平。
“说完了?”
夏世民平淡的望著儿子。
夏明昭望著父亲,差不多过了十来秒钟这才点头嗯了一声。
“我不知道他的父母怎么想的,我只说我自己的理解,我说的不一定对,因为托尔斯泰说过: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个人的片面而已!
我的看法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我的片面。
我只能从我的社会经验来解释这件事情,具体如何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判断。
你说的我和你妈为什么自己努力。
我不知道你妈是怎么想的,我反正是没有办法,你爷爷奶奶去世的早,我虽然由你彬太爷和思太爷抚养,但是他们罗数不小了,又是农民没什么依靠,那我以后就得成为他们的依靠。
而我想成为他们的依靠,最光明的道路就是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
以前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有你爷爷奶奶托著。
后来没有人託了,我明白就得自己托自己,所以就一百二十倍的努力。
好在我还不算笨,上了好大学,踩上了一块好跳板,又遇到了你妈,在你妈的约束之下,我们两个又一起努力,为了留在海,为了给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拼了命的托举生活。
不努力没有办法,因为我和你妈知道,除了我们自己,我没有没退路,更没有依靠,也没有人托举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托举自己。
我想如果你爷爷奶奶在的话,我十有八九会成为一个整天懒懒散散过日子的人。
和大多数人样,十几岁挥霍青春,二十来岁迷迷糊糊的得过且过,三十岁的时候回头一看,一事无成。
这世界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这样。
往往很多人还以为社会就该像是自己想的一样,清澈澄盪,无任何事不可在阳光下。
但到了三四十岁,挨够了足够的社会毒打之后,才能意识到,社会没有什么你想的那些东西。
社会根本不是按著你想的方式去运作的,
如果社会真的要是你想的那样运作的,那你到现在为什么依旧穷困潦倒,为什么有苦只能独自吞?
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弄明白这些之后,一般他已经到了四十了,社会已经不会再给他机会了。
我知道有姜太公,有任正非四十多创业的例子。
但姜太公是谁?那时候一个能识字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普通人?
你再看任正非的履歷,八几年的代表,那是一般人?
一个四十多岁才明白一点社会皮毛的普通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他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像他们浑浑噩噩的父母一样继续浑浑噩噩下去,用自己的命把自己的孩子以后的路拓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