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乡间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醛石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19:40:47

  “你要是这两天去海都的话,做好的金豆子给你带去,顺带著再带一点材料回来,这玩意的料太贵了,我一次可弄不了多少货,只能快速进快速走”夏世联说道。

  夏世民也明白,但他这些日子可不想去海都,去了也没事啊,总不能去看著那头的员工干活吧,

  去看著黄明明?夏世民能被这话嶗姑娘给烦死。

  去合友那边?那不成了一个外行领导內行了么。

  总之,自己虽然是投了钱了,但別没事找事,搞的跟小老板似的,看著员工干活,那可不是夏世民的格调。

  “我这段时间还真不去海都,要去也得是两周后,你要是不急的话”夏世民说道。

  听到这儿,夏世联说道:“那算了,我还是坐高铁自己去吧”。

  夏世民说道:“別坐高铁了,开我的车去吧,我的车可以进海都市区”。

  夏世联听了乐呵著说道:“开你的车去,我这趟挣的钱还不如给你加油呢,

  算了,就算是坐高铁也有点捨不得,这种单子利润太薄了,我也是刚入行本钱不厚”。

  听到这儿,夏世民说道:“我这边还有两块,大约三百多克,要不你先拿去用一用?”

  夏世联听了眼晴一亮:“你—————-哦,我忘了”

  原本夏世联想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金子的,再一想自家堂弟那挣钱的能力,岂是自己能比的,有点金子奇怪吗,於是把下面的话又给咽了下去”。

  “那好啊,我正发愁这事呢,现在我跟你去拿?”夏世联问道。

  “我给你送过来吧,反正我这边也就顺顺手的事情”夏世民道。

  见堂哥点了点头,夏世民返回自家,装作拿了金条回去给了堂哥夏世联。

  “这个——--—.”夏世联看到这黄金,有点挠头,因为他觉得黄金肯定是金条那种带著钢印的,但现在堂弟给自己的居然是光板,而且像是私炼的。

  夏世民知道,这事儿得和堂哥说清楚:“这金子我融过,这样吧,咱们当面过一下”。

  对於自己的金条质量,夏世民还是有信心的,头一次没有经验,鸡蛋人们炼出来的杂质多了一点,到第二次的时候就已经有模有样的了,纯金是纯金,但是金店宣传的那种什么九九九,你听听就行了。

  夏世联笑道:“我还有什么信不过你的么”

  夏世民想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联五哥家里根本就没有测金子纯度的工具,他自己拿料的时候黄金肯定是能保证的,他只需要加工,而且刚入行哪里需要这么全的设备。

  “不行,这事儿咱们得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亲兄弟明算帐,你这边没有设备,那就到我那里,我那里有”夏世民说道。

  听到夏世民这么说,夏世联点头同意了。

  於是三人又往夏世民家里去,到了夏世民家里的时候,一进夏世民的工作间,夏世联和夏世诚顿时就有点惊住了。

  “你这工具也太全了”。

  六哥夏世诚的话就有点扎心了:“不光全还新,有些钳子连封还没有拆呢”。

  嘿嘿!

  夏世民尷尬的挠了一下后脑勺。

  本著差生文具多的理念,夏世民除了头一次带回来的工具之外,零零散散又从网上购置了一些。

  这么说吧,一般外面营业的打金店的工具,都没有夏世民的全,光是尖嘴钳,从大到小整齐排列在洞洞板上的就有八把“咱们还是先测金子的纯度吧?”夏世民衝著两位堂哥说道:“工具咱们等会看”

  这下两人才放弃观察墙上那些让他们大饱眼福的工具。

  带著堂哥们来到机器旁边,打开了机器,把自己的金块放进机器中开始测量,不光是用密度测试机还有光谱分析仪测了一下,两样显示出来的结果都是符合要求的纯金。

  “这机器不错”。

  夏世联有点眼馋,可惜的是他现在不可能把钱在这上面,有在这上面的钱他还不如买一个电动的拉丝机呢,有了那玩意可比手工拉丝可要快太多了。

  金子没有问题,復了一下克数,夏世联兄弟俩拿著金子两人带著小跑奔回了家,开始加工。

  夏世民自然是没有事的,他在家里呆了一会儿,终是觉得太吵,於是背著手在村里閒逛。

  看到谁家菜园子里的瓜好想吃就摘上一个,看到路边的果子结的不错,伸手够一个放到嘴里。

  村里现在人家可以说是十户九空,连著原本各家种的果子,有些甚至可以追到上几代人亲手种下的果树也没人管了。

  只要是应季的果树,夏天的像是枣儿、桃子、杨梅、枇杷和樱桃这些在村里隨处可见。

  上面掛的果子也都是满满的,虽然不如现在精心培养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那么甜,但是免费的东西,你还想这想那的,就不合適了。

  像是樱桃,现在外面都是好几十一斤,这边只要伸手就能够的著,不要你的钱你还抱怨不好吃,长辈们要是听到,很可能抽你两大耳巴子。

  现在呢,村里没了人,这些果实也就只能餵了鸟雀。

  搞的现在就算是鸟雀也开始挑嘴了,不甜的不吃,不熟透了的不吃。

  哪里像是夏世民小时候,一树的果子没有等熟透,几乎全进了孩子肚,鸟看到那些光著靛五六岁的皮小子腿肚子都打颤。

  现在村里就俩孩子,开了吃又能吃多少,所以夏世民这一圈逛下来,几乎可以说把应季的本地水果给吃了一个遍,

  此刻,夏世民的脸有点变型,刚刚揪了两个樱桃,黄中透著红,红里带著黄,本地的小樱桃成熟之后就是这幅模样。

  夏世民摘了一个放到嘴里,头一个好像还没有熟秀,酸中带涩,到嘴里便吐了出来,第二个直接酸的老夏打了个哆嗦。

  “三叔家的樱桃我记得小时候觉得挺好吃啊,怎么今天结的这么酸呢”。

  夏世民嘀咕著,有点不相信,起脚尖伸手拽下了一根树枝,又在树枝上找了起来,挑到了一个满意的揪下来,以老夏的经验这样的樱桃那肯定是熟成了,

  就算是酸也不会酸的过份,於是用手擦了两下放入嘴里。

  喷!

  夏世民觉得还是有点酸,自己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

  “大民叔,你在干什么呢?”

  听到身后有动静,夏世民扭过头,发现夏明广这小子站在自己身后。

  “来尝尝”夏世民给这小子揪了一个。

  夏明广接过来放到嘴里,居然吃的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

  “不酸?”夏世民问道。

  夏明广说道:“酸啊,但三爷爷家的樱桃就是这个味儿,每年我吃都是酸的,要是想吃甜一点的,估计还得等上七八天才成,不过就算是等也比这个甜不了多少”。

  听他这么说,夏世民挠了挠头:“我小时候觉得挺甜的啊”。

  夏明广听后笑道:“我小时候也觉得甜,那时候三爷爷拿著棍子每天看,我们偷著吃,一帮人吃什么不香啊”。

  这话让夏世民恍然大悟,明白原来果子是一样的,只是吃的心情不同了。



第121章 金价波动

  吃完饭,夏世民把手中的碗洗了后,放回到了碗厨里,正准备开溜,发现四爷站起来勾勾的看著自己,似乎是自己有什么事没做似的。

  夏世民立刻开动了脑筋,仔细想了一下,结果夏世民来回想了三茬,也没有想起来自己有啥事没做。

  於是老夏只得个脸问道:“四爷,有什么事?”

  夏尚彬望著侄孙也有点无语了,觉得这小子要是离了自己以后可怎么办啊,

  但看到他一脸笑嘻嘻的样子,又没有办法当著这么多人的面责骂,於是只得嘆了一口气。

  没有等夏尚彬说话呢,旁边的夏明昭抬头衝著自家老子说道:“爸,家里的禽舍该清理了”。

  啪!夏世明拍了一下自己的脑壳:“哎哟,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说罢,夏世民衝著四爷说道:“我这就去,现在就去”。

  看到侄孙要溜,夏尚彬又说道:“从今天开始家禽你自己要餵了,先就在我这里餵上几天,等熟了之后再赶到禽圈里去”。

  “好的,好的!”

  说罢,夏世民人已经出了食堂。

  回到家,夏世民开始整理起了家里的禽圈。

  以前呢,家里的禽圈是在家里的,西厢有一间就是专门的禽舍,这是老结构,脏是脏了一点,不过旧社会的生活条件,鸡鸭鹅这些东西都是挺金贵的財產,放在外面指不定半夜就有人摸进庄子偷东西,所以禽舍都是建在院子里的。

  后来,大家的日子好了,又因为市里在两千年左右下了新农村的標准,人畜生活空间要分开。

  这是死命令,不搞也得搞,所以就算是有阻力,最后也搞了起来。

  禽舍、猪圈有些地方还有牛舍,这些东西都统一建在了屋子前面,拉上线,

  搞成一排,既好看·——.唔,又好看!

  別的村子前面还有统一的茅厕,只在夏家村在如厕这一项上早就远远超过了一眾村子,所以夏家村每家每户前面只有禽舍和猪圈。

  牛舍也有几家,不过夏世民家可没有。

  无论是禽舍还是猪圈,夏世民家现在都是空著的,不光是空著,常年不养这些玩意儿,有很多地方还有破损。

  一直没有来这边看看,所以今儿夏世民过来一看,便觉得这东西,光是修怕是不成了。

  绕著禽舍转了一圈,夏世民背著手走了。

  刚到家门口,便遇到了四爷,老头实在是有点不放心,於是追著过来看看。

  看到侄孙居然背著手一派悠閒的模样,老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又干什么去?”

  夏世民回道:“我去找石材厂子的人问问事”

  夏尚彬一听有点奇怪的问道:“找他们做什么?”

  “禽舍破的地方太多了,与其是修不如乾脆重新建一个,连著猪圈什么的一起搞了,对了,四爷,你家门口的要不要—————”

  “我家禽舍都是好好的,要你搞什么搞”。

  想了一下,夏尚彬顿了一下又说道:“你要是兜里钱趁手,连著你思四爷那个宅子也搞一搞”。

  “我晓得了”夏世民点了点头。

  原本以为侄孙胡闹,现在一听孩子手里有钱准备重新把圈舍翻盖一下,老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夏世民找到了石材厂的工人,把他领到这边来看了看,人家那头就直接给出了方案。

  有人说一个工人知道什么?那可就小看了工人,再说了,夏世民现在要翻建的是禽舍和猪圈,又不是人住的屋子,最高也就是二米的高度,一个老工人的技术足够了。

  石材厂有现成料,夏世民这边又捨得出钱,所以一个电话打过去,石材厂那头安排明天就把货给送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6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4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乡间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