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还真不太能打包票,要不这样吧,等五哥回来我问问”夏世民说道。
二奶奶性子有点急,张口问道:“別等五联子回来了,等会你打电话问一问,这有什么不好问的,就直接说”。
“行!”夏世民笑著应承下来。
这边刚应下来,那边四爷出来了。
旁边还跟著精神抖撇的夏明昭,而夏明昭的屁股后面跟著锅灰。
“什么五联子,五联子怎么了?”夏尚彬听到了最后一句,便隨口问道。
“五联子哪有怎么了,谁说他怎么了,你耳朵长毛了?”二奶奶取笑了堂弟,说罢把事情又说了一遍。
“怎么现在有一个带一个的日子都出问题了?”
夏尚彬说著目光在夏世民的脸上扫了一下。
“关我什么事?”夏世民苦起了脸“没你什么事,我要去县城赶早集,你要不要去?”夏尚彬问道。
夏世民原本想说不去的,但是一想家里早上吃掛麵,再思量一下自己也没什么事,於是说道:“正好,我也去早集逛一逛”。
说罢,直接屁股一歪,斜坐在了车辕上,两脚垂到地上。
“你到是先坐上了,回家去,把孩子昨天抓的知了猴子给带上”夏尚彬说道“带上?”
夏世民看了一眼自家儿子。
夏尚彬说:“带上,他们想吃今天再抓好了”
“好吧”。
夏世民说完望著自家儿子。
夏明昭这时候用一种很无奈的目光望著自家老子。
“干什么?”夏世民有点不明白,心道:你小子卖知了猴子不回去拿?
“老-—---爸,知了猴子昨天被你放进了篮子里,掛在了屋檐上你忘了。我哪里够的到?”夏明昭有点无语,觉得自家老头子是不是真的年纪大了,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天早上就忘了,这才几个小时嘛。
听到儿子的话,夏世民这才想起来,於是从车辕上滑下来,回家把昨天醃好掛起来的知了猴子给拿来了。
顺带路上给五哥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六哥的事情。
回到骤车旁边,夏尚彬早就等著他了。
“哟,还不少嘛”。
个头看了一下手中的小篮子,发现里面最少得有两斤多知了猴子,扔下这一句之后,甩起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打了个鞭。
啪!
这是信號,大青骤子收到了信號,抬步向著县城的方向带著小跑拖著板车而去。
大青骡子的耐力很好,一路上几乎都是小跑,到了县城也没有见这傢伙大喘气。
到了县城,夏尚彬直接找了个地方,也没有卸车,就这么板车两头给支垫起来,菜筐子依旧是摆在板车上,到是把大青骡子给放开了。
放开大青骡子之后,夏尚彬把大青骡栓到不远的树上,还给大青骡子添上了草料。
忙活完了这些,陆陆续续的有板车、三轮车过来,沿著道路的两边,开始支起了摊子。
这下夏世民才明白,原来这一块是四爷的摊子。
县城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你要是常来摆摊,那么你常摆的地方就像是写了你的名字一般,没人会去占你的位置,哪怕是空上一两天,也没有人占,
就算是占也是暂时的,你要是去,人家一定还你。
大家不爭也不抢,所以早市一直以来都是很和谐。
几乎都像是夏尚彬这样,挺佛系的,也不挑地方也不挑位置,反正不常来的就在远离县城中心一点的地摆摊子。
而常来的自然就摆在靠里,也就是靠近县机关那片地方。
没到十分钟原本还没什么人的道路两边,全都被这些破破烂烂的三轮车、板车和牲口给占满了。
卖的东西几乎就是两样,一样是大家种的菜,另外一种是山上挖出来的东西,以一些常见的中草药为主,偶尔也有点贵的货,像是野猴头、竹蓀什么的。
热闹那是相当热闹,哪怕现在还没有客人,这帮老爷子老太太就相互寒暄起来了。
这里的寒喧可不是城里那样一张口老张老李啥的,这里一张口几乎就是老表、连襟、叔爷啥的。
小县城人本来就少,东续西续的大家都成了亲戚。
今天夏尚彬这里,老头卖的东西不是重点,夏明昭才是重点。
让夏世民满意的是,自家儿子夏明昭並没有像別的孩子一样,遇到这样的场面像是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表现的比夏世民还好呢,小嘴里啪啦的,张口就是这个爷爷,那个太爷之类的,跟个小话嶗似的。
夏明昭不是头一次跟著太爷过来赶早集了,附近摊子的老头老太太们他早就熟了。
“这是世民吧?”
“您好,您好!”夏世民把自己的姿態摆的很低,心道:终於有人想起我了么?
结果人家老头扔下一句:长的挺高的!
便又扭头和夏明昭说起了话。
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自然更喜欢孩子一些,更何况夏明昭这样长的白白净净的孩子。
至於老夏,老爷子们不甚关切,也不想关切。
至於老夏的风光对於他们来说已经是雨打风吹过的事了。
夏世民跟著儿子叫的,上调了一辈,和这帮老头老太太们招呼了一下,便准备去吃早点。
就奔著这个来的,现在自然有点按捺不住了。
“四爷,你要吃点什么?”
夏世民问完四爷,又问起了周边的老爷子老太太们:“您几位有什么想吃的没有,我要去吃点早饭,顺带给您几位也带一些?”
“不用,不用!”
谁都知道人家夏世民是客气话,纷纷摆手表示不用客气。
“你自己吃吧,我和明昭都是吃过了来的。明昭,要不你跟你爸去吃点”。
夏尚彬这是生怕重孙饿著,哪怕是吃过了,现在想一想都得多问一句。
见到儿子摇了摇头,夏世民道:“那我去了”。
说罢笑眯眯的背著手悠閒的往里面摆早点的地方逛去。
第116章 早酒
“这个多少钱一斤?”
夏世民走了没有二十米,看到路边有个小摊子卖的是零食。
卖零食的是位六十来岁的大爷,老爷子卖的零食可不是带著包装的那种,而是散称的。
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做的,看到这些东西,夏世民心中顿时有一种童年的回忆猫耳子、炸苏条、绿红线饼子——-是凡是夏世民记忆中的美味,居然今天都看到了。
这些东西现在大城市的超市里可没有,主要是因为这些东西做起来太复杂,
还有一点也是子本身的原因。
以前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好,所以吃口甜的那自然是要多甜有多甜,吃点荤的恨不得直接就抱著猪油啃。
原来的零食也是这样的,一水儿重重油,放在现在到处讲究健康的情况下自然就不流行了。
东西虽然不流行,但这些是夏世民小时候的记忆,
以前姥姥还健的时候,夏世民每一次去姥姥家,老太太都会颤微微的从腰间解下自己的钥匙,颤微微的打开床头的小柜子,从里面抓上一把这样的小零嘴儿揣到夏世民的兜兜里。
每一次吃完,夏世民都会再去问姥姥要,而老太太依旧会笑呵呵的给,从来不多说一句。
今天突然间看到这些小零食,让夏世民有点想起了姥姥。
不过並不是伤心的那种想起,而是十分愉悦的想起自己和老太太相处的时光夏世民相信,就算是姥姥在天有灵,她也会希望自己想起她的时候,心中满是欢喜,而不是一脸的悲切。
老头衝著夏世民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一个七的手势。
“七块?”夏世民问道。
呢呢!
老头比划了起来。
夏世民这才知道,原来老头是个哑巴。
“这个给我来三斤,这个给我来两斤,这个给我来四斤吧--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是不是一样的价,一样的话给我搭起来,买个四斤”
夏世民伸手在摊子上点了起来。
老头一听夏世民要买这么多,脸上堆满了笑,一边看著夏世民点单,一边听听开心的应著。
等著称好,夏世民扫了码付了帐,拎著这么一堆东西回到了四爷的板车旁边夏尚彬看到侄孙买了这么多东西,还是这种老零食,於是便抱怨说道:“买这么多做什么?买点尝尝就行了,这么多吃到猴年马月啊”。
“买都买了,大傢伙也尝尝”
夏世民打开了零食口袋,挨个给附近的老爷子老太太们分了分。
到底是人多,这么三分分两分分的,等夏世民回到板车边上的时候,一大包零食现在仅剩下两斤不到。
“来,你肯定没有吃过,来尝尝我小时候你太姥姥给我的零食”夏世民打开了兜衝著儿子夏明昭示意了一下。
夏明昭看也没有看张口说道:“我可不吃,太甜了,甜甜的,我还是吃这个吧”。
说罢,这小子从板车上掏了一下,手中像是变魔术似的,掏出了几颗炒栗子来,为什么说炒栗子不是生栗子,因为栗子开了口,露出里面黄色的果肉,开口还是那种很整齐的一看就知道是人破开的。
“哪来的栗子?”夏世民问道。
这玩意不可能是村里带来的,山上的野栗子现在还没有成熟呢,村里哪来的栗子卖。
“那边的张太爷给的”。
果不其然,和夏世民猜的一样。
夏世民瞄了一下儿子掏栗子的地方,结果一看不得了,那边直接有一个小蒲袋子,里面装的什么看不清,但就看到的东西便有苹果、桔子、圆香瓜、长香瓜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