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王的认知里。
要是丧偶,不管有没有再婚,继续称呼原来配偶的父母叫“爸”“妈”,那表示一定的尊敬。
但如果是离婚了还叫“爸”“妈”。
多少有些死皮赖脸了。
老王自认为。
还是有点自知之明。
对面的朱艾慧可遭不住这突如其来消息的刺激,一阵沉默之后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老王客套的打太极。
见老王说话语气还是那么不温不火,但态度坚定。
朱艾慧同志知道事情不简单。
客气两句。
挂断了电话。
当然,要去询问另一位当事人。
正在公司焦头烂额的方玉茹接到老妈电话还奇怪,开口就被问离婚的事。
该来的还是来了!
方玉茹沉默片刻开口道:
“是离婚了。”
对面也被干沉默了。
方玉茹听到对面老爸和老妈小声议论着什么,不一会对面给出指示:
“周末带小舟和青鳞回来一趟。”
……
清晨。
方舟正在刷牙,听到楼上有动哒哒哒下楼声,方舟到了院子里。
看到周奶奶和月月都下来了。
“大哥哥早。”
“我又来看小鸡了。”
小丫头开心打招呼,比之前开朗不少。
不过这脸没洗头发也没梳,匆匆和方舟打了个招呼之后,到院子里就直奔鸡圈。
方舟嘴里满是泡沫:
“约约叫。”
周奶奶站在门沿,看着盯着小鸡的月月,小声对方舟说道:
“月月这丫头,昨天一天都围着小鸡。”
“难得看到她这么开心。”
“小方,谢谢你了。”
方舟:……
每次听到这称呼,就让他想到了那个圆脸白展堂,那位经常提到一句话“李春播那是我邻居,哥们儿”。
李春播代表作就是《小芳》。
嗯~~~
“村子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
想远了。
既然周奶奶提到了。
方舟看了眼楼上,小声问道:
“一直没好问,月月她爸妈……”
周奶奶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见方舟这么谨慎,也不禁赞叹这少年的机敏和体贴。
小声说道:
“月月爸妈都不在了。”
“是月月小姨把她从国外接回来的。”
“他们家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一个外人不太好说什么,月月这丫头平时什么都不说,其实很敏感。”
“在她面前尽量不要提这事。”
方舟点头。
漱完口对月月说道:
“月月,天天在家无聊不,周末带你出去玩怎么样?”
正蹲在鸡舍旁的月月猛然回头,眼神闪动,充满了渴望和激动,期待的看向周奶奶。
见周奶奶有些犹豫,方舟笑笑说道:
“这周学校考试。”
“大考之后打算放松一下,出去玩玩。”
“不去人多的地方,带月月去西山玩玩,那里有个农场,也有草莓园和樱桃树,现在应该成熟了,有很多小动物和游乐设施。”
“很适合小孩子玩。”
接下来两天方舟的日子就规律了。
自己好好复习语文。
督促唐糖,给她讲题,还有提醒她少吃。
另外就是。
码字上传《鬼吹灯》。
高中三年的语文书都翻了一遍,或者说是背了一遍,现在方舟开始看题。
光背书解决不了问题,还要刷题。
上辈子距离高考太久。
前身是个学渣。
方舟要弄明白现在的试卷,都是用哪种思路答题。
这种改变。
身边的人都能看到。
不过班级的学生像是见鬼了一般。
本来大家以为,方舟是闹什么幺蛾子,树立什么“浪子回头”的戏码,假装认真学习,是做给谁看的。
但这持续好几天了。
就离谱!
课余饭后少不得要讨论。
而此时在网上,有股小范围的讨论也在进行。
现在。
方舟已经上传了十多万稿子了。
随着盗墓剧情展开,里面各种奇思妙想的剧情让读者心情跟着上下跌宕起伏,在文娱不发达的这个世界,像是推开了一扇新大门。
讨论是从知友这个网络社区文学板块开始的。
因为上面出现一部新小说。
全新题材。
以前也有人写悬疑和恐怖。
但从没人专门写盗墓,很多人听到“盗墓”这个词,可能还是在小学课本《鲁迅先生踢鬼》里面了。
这部新出来的小说。
专门写盗墓,而且还显得那么专业,算开创了一个流派。
不少人都开始怀疑,写这本书的人是不是本身就是个盗墓贼,或者说是盗墓世家出来的,要不然怎么这么了解。
就这么说。
现在在文学板块。
已经出来好几部盗墓流的文章,都是模仿《鬼吹灯》这部小说。
第30章 月月是谁?
苏京市。
古色古香办公室。
一头银发的老者走进办公室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知友网站,查看自己后台邮箱。
见没有消息有些失望的坐下。
忍不住嘀咕:
“还没有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