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懒蛋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还是老周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644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0:37:59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但这样的话,仍然称之为暗物质,也没什么不妥,只是重点放在连通性上不就行了?这样还能把各种现成的理论杂糅进来,也容易获得业界承认吧?”

  “冯彻开始也是这种思路,但在一个问题上,他陷入了自我质疑。”

  “哦?这么严重?什么问题?”林教授有些好奇。

  “他假设存在一个二维宇宙,与我们的宇宙做暗物质的连通,那么那边的暗物质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呢?”

  “当然是二维……哦,我明白了。”林教授对张晓月的讲解,非常投入。

  “所以,他的这个猜想,就不成立了呀,已经自我证伪了。”林教授又马上补充了一句。

  “但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证伪,他就要放弃这个整体暗物质的猜想了。”张晓月说道。

  “怎么,到了这一步,他还不想放弃?”林教授问道。

  “是的,他通过这个问题还想到了很多的矛盾点,都在逼着他回到更为经典的道路上来。但是他又继续坚持了一下,他把这种整体暗物质给压缩成了最基本,最稳定的结构。”

  林教授好像也受到了启发,“哦,这样的话,这种结构就能应对各种维度,各种尺度下的宇宙了。”

  “对,但这又让他碰上了另一个问题,光速。”张晓月说道。

  林教授摇头,“这个对我而言就有些艰涩了。”

  “是这样的,冯彻他给这种暗物质定义了最基本的结构,但这种结构在不同光速的宇宙中,很有可能是不可能存在的。”张晓月说道。

  “也就是说,不能把我们能理解的结构,放到我们不能理解的宇宙中?”林教授分析道。

  张晓月的眼前一亮,“哇,林教授,您说得太好了。”

  “那这不相当于又回到了开始的那个问题,三维的暗物质不能到二维,一样的困扰。”林教授疑惑道。

  “对。”

  “但冯彻肯定又前进了一步,对吧?”林教授猜测道。

  张晓月笑了一下,“是的,他说,在这个问题上,再一次叩问了物质的意义。”

  “物质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林教授问道。

  “具体的意思,他没有解释,但他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是没有意义。”

  “这样的话,我总算能理解,为什么冯彻为什么要取模糊介质这个名字了。可要是没有意义的话,那他还研究什么?”

  “冯彻说,在这个问题面前,物质变得毫无意义,真正能够连通的,是信息。”

  “信息?即使我们不能理解对面的宇宙,但不影响他们传递一条我们不能理解的信息过来,是这个意思吗?”林教授问道。

  “是的。”

  “那他说的这些模糊介质,都只是信息的载体?”林教授问道。

  “是的。”

  “绕了一大圈,这些介质还是不能穿梭宇宙,真正连通的,只是信息?”

  “对,但也不能说这些介质一无是处。”张晓月回应道。

  “怎么说?”

  “既然用信息的运动,代替了物质的运动,那就可以假设,信息可以在任何宇宙中传递,而在某些宇宙中,信息的传递可能是极快的。为了适应这种连通,整个介质中的信息速度,都会向极快的这种靠拢。这也就会导致整个介质中的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

  “有多快?”林教授问道。

  “快到不可思议。”张晓月说道。

  “快到不能理解?”林教授补充道。

  “嗯。”

  “我插一句哈……”老周在一旁总算是逮住机会,发了个声。

  “周老师,您说。”

  “这都快到不能理解了,我就不太能理解,这东西,到底有啥用?”老周问道。

  “周老师,我们只是提出一个猜想而已,这离动手实施,还早着呢。”张晓月回应道。

  “就算动手了,这离找到它,更是早着呢,就更别提利用了。”林教授也追加了一句。

  “合着绕了一大圈,你的这位前辈,就是猜测了一下,说可能有个地方,信息冒得特别快,像喷泉似的?”

  “也不能这么说吧,但就算仅仅是猜测,也很了不起呀,也是一项开创性的猜测呀。”张晓月为冯彻据理力争。

  “这有什么开创性的,咱们早就知道这道理呀。”老周摇头说道。

  “咱们?早就知道?咱们知道什么?”林教授怀疑老周的超级联想功能紊乱了。

  “就是那种电视剧,武侠的,有的时候会出来一个武功特别高的老和尚……”

  “周老师,您是在说我们的模糊介质吗?”张晓月完全听不懂了。

  “……老和尚一般打之前会说一句什么一朵花一个世界的,说的不就是你们这回事吗?”老周继续说道。

  “一朵花,一个世界?”张晓月重复了一遍。

  林教授重新给大家斟了茶,“嗯,周老师,你这超级联想功能,还真有点意思……一花一世界呀。”

第116章 猜测的猜测

  “所以说,这哪是研究物理,这就是研究玄学呀。”老周说道。

  “倒是偏理论了一些。晓月,那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林教授问道。

  张晓月低了一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我的研究方向,是要找到这些模糊介质。”

  “诶?不对呀,你们刚才不是还说,离动手早着呢,离找到它,更早着呢吗?”老周问道。

  “这两句并没错,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更早,尽早地开始研究如何动手,如何找到它呀。然后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确定一个靠谱的行动方案。”张晓月说道。

  “就是在前一个猜测的基础上,再继续猜测呗?”老周说道。

  “周老师,其实冯彻前辈之所以对这个方向如此地专注,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模糊介质,已经在咱们的不经意间,出现过了。”

  “啊?出现过了?长什么样?有图吗?”

  张晓月摇头,“这是他凭借数据分析,推断出来的。”

  “这么初期的推测,还能有数据分析?”林教授问道。

  “是的,尽管这些推测都很初期,但冯彻认为,总会有一种物质或能量,是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现状的。”

  “目标是挺宏伟的,可现在给充电器套个壳,广告都敢这么吹吧?凭什么是他的这个……什么模糊介质呢?”老周说道。

  “改变世界的,很可能不是模糊介质,并且也很可能不是暗物质,甚至不是目前大家研究的任何一种,但我们都相信,改变世界的物质是存在的,我们必须用这种信念去追求目标,否则可能大家都会撑不下去的。没了骨架,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崩塌的。”

  “嗯,晓月说的对。”林教授说道。

  “因此,冯彻说,既然这种东西能够改变世界,那么就不会永远不可知,永远不可触达,这种东西,肯定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被我们感知到,甚至已经被我们感知到了,只是被淹没了。可能藏在历史典籍里,也可能藏在烤箱的面包里。”

  “这么说的话,我真有些好奇,他是怎么做的分析了。”林教授说道。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各国都进行了比较频繁的小型粒子加速试验,也正是因为这些试验的结论,才让世界诸强,最终决定建设了大型粒子加速器。冯彻以这个时间段作为时间参数,对全球范围的异常气象、自然灾害、战争、饥荒、流行病毒、物种灭失速度、海洋污染事件等进行了分析,当然,也包括国家级的经济危机以及超自然异常现象报告。”

  “他的小组有多少人?分析这么多数据?”林教授问道。

  “不需要太多人,他的分析只是停留在算数层面,就是以年和月作为颗粒度,与那些粒子加速试验进行比对。结果发现,自然灾害和超自然异常现象,这两项的数量,与加速试验是正相关的。而自然灾害方面,可能的上游因素则更为复杂。”

  “所以,就只剩下了超自然异常现象?”老周说道。

  “对。”

  “这不还是玄学?”

  “不止您这样质疑,当时的小组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人将这些超自然异常现象的案例增多,归结为通讯手段的进步。”张晓月说道。

  “是呀,可能的因素太多了,这样推导出来的结论,立得住吗?”林教授问道。

  “冯彻对这些超自然异常现象也做了逐个排查,他发现这些现象的类型,与其它时间段内的类型都不太一样。”

  “类型?不一样?”

  “是的,这一段时期内,案例的大多数,无法提供实物证据,只有口述和人证。”张晓月说道。

  “那这几乎可以等于没有证据呀?我本人对这些现象历来是不相信的,他们提供的证据也大多经不起推敲,但至少会提供一点录像呀,残骸呀什么的。如果连这些都没有,仅凭一张嘴,那这造假的成本也太低了。”林教授说道。

  “但冯彻发现,这些案例中,大多数的报告人,都不是出于登报和在电视上露面,甚至有的案例只记录了报告异常的人数,连人名都没有披露,这就与以往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张晓月说道。

  “也有可能是为了吸引游客,不留名也正常。”林教授说道。

  “可这些事件大多没有在媒体上公布,却在一段时间内,在多个国家内发生,有些不约而同的意思,冯教授对这一点也考虑了很长时间。”

  “异常报告的内容还记得吗?给我们说几个?”

  “嗯……罗马尼亚,有几个人,一起报告,说是走在马路的这一边时,就会看不清东西,换到马路另一边,就一切都正常了。”张晓月回忆道。

  “可能是天气原因。再说一个。”

  “另一个好像是在西班牙,有一个人在游泳的时候,说里面有东西在咬他,但大家检查泳池,也没有任何发现。派对的其它人也去尝试,有三个人也说有东西在咬自己,而其它人进去,却没有什么反应。”

  “可能是水温对流。再说一个。”

  “还有一例,是在柏林,一个人独自爬山,爬到山腰时,会感觉到非常恐怖,但离开那个区域就不会有那种感觉。之后又有几个人去尝试,也都诉说了相同的感受,几周之后,就慢慢再也没有人报告了。”

  听到这里,林教授思考了一下。“都不是一个人的证词,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异常。异常现象的时间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最为关键的是,都发生的人的身上。”

  “是的,只有人亲身到达现场,才会有这些异常,没有其它的实物作为佐证。而这些现象,与同期的热门事件,比如UFO之类的,受关注程度就差得远了,大家都对这些案例,没有关注的兴趣。”张晓月说道。

  “而没有受到关注这一点,又恰恰符合冯彻的前置假设,它被淹没了。”林教授说道。

  “是的。因此,冯彻又对这些案例的各方面信息做比对分析,他在地理位置这角度,找到了突破口。”

  “是特殊的形状吗?”

  “原本以为是的,他将同一时期的事件发生地点在地图上做了标注,位置初看起来,总是感觉好像是有规律的,好像是个什么图案,但又确实看不出来。总觉得很别扭。然后他们研究小组又转头去研究其它的参数去了,但也没有什么亮眼的结果,相比起来,地理位置这方面的结果,还更让人期待一些。”

  “这就是研究的低谷期呀,大多时候都是很迷茫的。”林教授好像很有感触。

  “没错。为了缓解停滞期里,大家的焦躁情绪,有人提议去看电影,然后,转机来了,冯彻在看一部美国电影的时候,受到了一样东西的启发。”张晓月卖了个关子。

  “哦?什么东西?”林教授问道。

  “南瓜灯。”张晓月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懒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