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急忙把糖剥开,一下子塞到了白老板的嘴里。
白老板的身体有些颤抖,倚在了身后的灶台上,才没有摔倒。
老周也看了一眼大厅,不希望这个插曲,引来那两位工人,让自己的处境变得麻烦。
好在有了这块糖的加持,白老板的状态总算是稳住了。
看起来,白老板确实不知道那雕塑里藏着窃听器,但她也是肯定知道,这雕塑不简单的。
看白老板这样子,老周又有些于心不忍了,要不今天就算了吧,摊个牌而已,早一天晚一天的,不差什么。
“白老板,你好点儿没?”老周轻声唤着。
白老板撑着灶台的双臂,又加了一把力,让自己恢复成站姿,“谢谢您,周老师,又帮了我一次。”
老周本想说,不是让你身上带块儿糖吗,可一看白老板的装束,又把话给憋了回去。
“白老板,那我就先走了,你也别在这里呆了,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身体重要。”
“没关系,我车里带了糖的,看来,以后要放一颗在身上了。”
“那好吧,你多加小心,我先走了。”老周向白老板告辞。
“周老师。”白老板出声叫住了老周。
“啊?”
“您老家是哪里的?”白老板问道。
老家?这白老板不是低血糖出了后遗症了吧,怎么聊起老家来了,咱们刚才可是聊到窃听器了的,你这转场,有点硬吧。
老周还是回了一句,“我老家,东北的。”
其实跟一个女生正常聊天,这么好的切口,老周应该趁势追问一句,你老家哪里的,然后双方交流一下乡情和童年两大话题,至少聊到下个礼拜是没啥问题的。
但老周的神经元就没往这个方向产生电信号,简单回了一句后,直接就要推门,从厨房里出去。
“哦,我的老家,在东水塘。”
第150章 东水塘
白老板这句话,轻轻柔柔地飘到耳朵里,老周想要推门的手,也停住了。
“水塘?好像没怎么听过这个地方。”
“是东水塘,一个村子,您肯定没听过。”
“听名字就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你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那里?”
白老板点点头,“是的,小时候……的确是小时候,那时候好像还不用上学,两座山的夹缝里,会透过来成缕的阳光。那时候,我好像总要去割猪草,就从山坡爬过去,使劲儿地割,然后放到背篓里,那里的猪草好多,好密,怎么割也割不完。背篓不能装得太满,妈妈总是这样叮嘱我。猪草到了背篓一半的时候,我就可以去捉鱼了。周老师,您捉过鱼吗?”
“捉鱼?我还真没有玩过。”老周看白老板一个人回忆得很陶醉,也就没打断她。
“本来我是捉不到鱼的,总是捉不到,我就跟爸爸哭。后来,爸爸不上班的时候,抽空给我编了一只捉鱼的罩子,我拿那个去捉,就真的能捉到了,我把捉到的鱼,用叶子包好,放在背篓里,晚上一起背回家。周老师,你们家附近有小溪吗?”
“小溪?没有。”
“那个山坡背后就有小溪,另一边也有,一共有好几条呢。我就是在那里捉鱼的。对了,您那边小溪里的水,会痒痒吗?”
“啊?”
“哦,对了,您那边没有小溪,我记得,小时候,捉鱼的时候,手和脚浸在小溪的水里,就会感觉痒痒的。那种感觉好奇怪,也很舒服,让我很想在水里抓住什么,我用力地抓了好几次,什么也没抓到。然后站在水里,突然就很想飞,突然又很不开心,突然又很高兴。特别好玩儿。”
老周看着白老板,感觉白老板是不是刚才的低血糖还没恢复,怎么像是在说梦话。
老周观察了一下,好在她也没什么肢体动作,神情也算正常。
“我回去跟妈妈讲,妈妈说那是小鱼在咬我的脚,可我知道,小鱼根本就没有咬我的脚。
我跟妈妈说,我能从水里抓到很多的东西,很多很多。妈妈就问我,那你抓到了什么?我看看手里,发现什么也没有。妈妈又问我,你能抓到什么,我还是答不上来,好像我站在水里才会想起来,从水里出来了,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还和妈妈说,我站在水里,如果我想飞,我就随时都能飞。可是妈妈总是不信我。她问我,既然你随时都可以飞,你怎么不飞呢?我说,我舍不得她。哈哈,您说,好笑吗?”
看着白老板脸上的笑容,老周越发的没底了,我刚才不会是把白老板给吓坏了吧?
“后来,我好像就要去上学了,还是要在放学后去割猪草,但就没时间去捉鱼了,等我再想起来的时候,站在那条小溪里,可是,我的手和脚,已经不会痒痒了。我后来和好多同学说起过,可她们也跟妈妈一样,说是小鱼在咬我,周老师,你说是吗?”
“额……我听别人也这么说过,好像人在小时候,可能会有很多奇遇,长大了就不会有了。”老周说道。
“长大吗?是的,我长大了,长大后,我就没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因为要照顾弟弟,帮弟弟熬药,陪弟弟看漫画,后来弟弟喜欢画画,我又到处去给弟弟借书,搜罗可以用来画画的纸。”
老周能够看到,白老板的眼角有些湿润。
“后来,后来发生了什么,我怎么记不得了,我只能记得老师问我要报什么志愿,我去问妈妈,妈妈让我问爸爸,他让我报师范,说是这样稳定,能帮忙照顾弟弟。可我不想这样,我可以照顾弟弟,但我不想一辈子都待在那个地方,我想走到更大的地方去,带着弟弟,去画更大的世界。所以,我报考了金融学。周老师,您知道什么是金融学吗?”
“金融学?就是学习怎么管钱吧?”老周猜道。
“嗯,对,要学市场经济,供求关系,要学会计,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甚至还要学国际资本流动。我当时看到那些课本的时候,我兴奋极了,周老师,您说,我为什么要报金融学?”
“应该是你对管理资本感兴趣?”
白老板笑了笑,“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是要离钱近一些,只要离钱足够的近,我就能离世界的中心更近,我就要到那里去。”
“哦,这个也挺有道理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等我毕业之后,我发现,我竟然还是走不出这个地方。我的简历,只有一些小银行会收,而我能做的职位,只有柜员。我也是到了那时才知道一个词,叫双非。我的学校就是双非,我又没有资源,开学时那些给我们做演讲的学长,他们都有很深厚的家世背景,他们尽管读的是双非,可丝毫不影响他们进大公司,大机构。可这一点对我来说,却是一道天堑,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做银行柜员也挺好呀,稳定,工作轻松。”老周像在劝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是呀,家里人也这么说,可到后来,就连银行柜员这份工作,我也被人给挤掉了,可我再想去别的单位,位置都满了,小城市,适合的我的机会本来就不多,我几乎绝望了,难道我上了四年大学,却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吗?家人里劝我不要急,可我知道,他们比我还要着急。幸好,那一年的银行扩建网点,可以有几个实习的岗位,我拿到了一个。”
“有实习也挺好,过了实习期,就能转正了。”
白老板却摇摇头,“银行说了,我们这一批实习岗位,不会自动转正的,只有六个月后,业绩可以达标,才会转正。”
“这样呀,还要达标,那你达标了没?”
白老板一阵苦笑,“想要达标,要吸储二十万,一起实习的,有一位女孩儿,每天就是玩,也不着急,她跟我们说,到六个月的时候,家里会存过来二十万,她就能达标了,所以不着急,早存过来,银行也不给提前转正。”
“这个办法好,你也可以找家里人想想办法。”
“可惜,我的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弟弟的病,给家里的拖累太多了。不过银行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哦?什么机会?”
“摆摊。”
第151章 摆摊
“摆摊?”
“对,我们这些柜员,每天除了要给客户办理业务之外,还要学习各种文件,这些学习,还要定期考核的,行里一般每周会安排三天学习。其它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到各个小区去拉人存款,银行会给提供宣传物料,还会给拉来的储户送米送油。”
“啊?还有这种操作?怎么有点像办信用卡的?”
“差不多吧。”
“那这样的话,一个小区凑上几万,想达标也不难吧?”老周问道。
“几万块?那时候,小城市里的人,大多数每月工资才一两千块钱,哪里来的钱,存到我这里。”
“可大家总是有些存款的吧?”
“是的。”
“那你可以用米和油,吸引他们把钱转存到你这里呀。”
“那时候各个银行要求吸储很厉害,就连同一家银行的几个支行之间也有竞争的。拉新款进来是任务,稳固已有的存款也是任务,他们也和我们用同样的办法,只要储户不把钱挪走,到时他们也会送上米和油,而且,这些储户当初也是每个柜员用同样的方法拉过来的,也是有着好多关系的,说不定还是亲戚朋友。既然有人情在里面,即便不给什么好处,那些储户也不会轻易转存的。”
“这样呀,但总会有人赚到钱,总会有新的财富产生呀。”
“对,所以大家才把这些摆摊的位置做了分级。”
“分级?是说哪里的钱多吗?”
“嗯,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可我一个实习的,哪懂这些,连着摆了好几周,小区也换了好几个,每天陪那些买菜的大爷大妈们聊天,可就是没有存款,那些大妈们,却把我的纸巾给磨走了不少。”
哈哈,老周都能想像那个画面了,忍不住想笑。“那你可得想想别的办法了,大妈们要是一起哄,把你的油给拿走了,可就损失大了,而且,看起来你们的这个业务已经很成熟了,应该都有窍门吧?”
“是有窍门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前辈一起吃了饭,我结的账。我当时也没多想,我一个刚来的实习生,对前辈多请教,总没啥坏处。然后前辈就把一个小区的摆摊机会让给了我,她说她是老员工了,不在乎业绩。”
“那这个小区,肯定是个富人区吧?”
白老板点头,“是个别墅区,我可以在这个小区的门口,摆摊三天。”
“那你收获怎么样?”
“不怎么样,虽然这里住的都是有钱人,可我等了一天,也没见到一个活人,他们都是开着车,一下子就进去了,我准备的那些话术,也根本没机会施展。”
“那你这顿饭请的亏了。”
“第二天,有人出来散步,被我遇到了,可人家对我们的礼品根本没啥兴趣,看一眼就走了。直到第三天,我遇到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但又不像是夫妻,好像是早上两个人去附近爬山去了,很累,那位女士体力消耗得厉害,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她的脚崴了。”
“哦,是个好机会呀。”老周说道。
“嗯,的确是个好机会,我把她扶到我的椅子上坐下,给她拿了瓶水,那时我们每天要走不少的路,包里都会带着红花油,我就把红花油拿给她擦上。我和她就在那里聊天,她说他们是来度假的,然后她问我的情况,我当时太小,没什么社会经验,就一股脑地,把自己的事儿都说了,给他们介绍存款业务,甚至还说到了我的弟弟。然后那位女士就看那个男的,好像是在问,能不能帮一下。结果,那个男的不怎么说话,也没什么表示,最后,他们要走了,我也没啥好办法,就只能这样了。”
“啊?他们真的一块钱都没存?”
白老板摇头。
“这就不太好了吧,起码付个红花油的钱呀。”老周说道。
“然后,那天我也摆到了很晚,想着是在这里的最后一丝机会了,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业绩,我不知道接下来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就在我正收摊儿的时候,从小区里开出了一辆车,开车的,正是上午那个男的。他打开车门,我才认出他。他说要送我一程,我说不用,把东西都绑在电动车上就行了,摆了这么久的摊儿,都习惯了。然后那个男的说,让他送的话,他就考虑帮我完成业绩。”
“他是不是对你有其他的想法?”老周问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想想,回行里的话,走的都得大路,应该没啥问题,我还把手机拿出来,随时准备打110。后来想起这事儿,觉得自己挺好笑的,他把我的电动车和物料都放在后备箱,车后盖是敞开的,他要真的想做坏事,也不会让车子那么张扬的。”
“嗯,也对。”
“然后他就真的把我送回了行里,可那时行里已经下班了,不能办业务了,他又没有我们银行的卡,我当时还挺着急的。”
“夜长梦多,要是隔上一天,这笔业务可能就飞了吧。”老周说道。
“是呀,所以我才着急。然后他看我的样子,就说,咱们留个电话,明天他再来办业务。”
“那他第二天真的来存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