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586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暂时不用承担出资责任,不会给当下的生产及发展计划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常林钢铁、现代钢铁更好说话,甚至都同意将各自的储备料场,跟储备基地进行合并。

  常林钢铁未来核心生产基地,距离储备基地仅咫尺之遥,再造大型库存储备料场,属于重复建设。

  而对现代钢铁来说,此时其韩国的生产基地,距离狮山湾也仅有五百海里,理论上他们将狮山湾铁矿石储备基地当成自己的原料储备中心,理论上只要狮山湾储备中心的铁矿石现货充足,其韩国工厂的库存极致可以压缩到三天以内。

  就算现代钢铁的库存周期放宽到十天,但相比原先三个月的库存周转率,能降低多少资金占用?

  现代钢铁甚至还可以将大部分储备料场的用地转出,再回笼一笔资金。

  萧良提出的方案妥帖之极,以致郑贞雅有一种是不是她跟萧良发生过什么、事后却春梦了无痕般遗忘了的错觉。

  只可惜哪怕她再自认风韵犹存,飞到东洲商议筹备事宜时,看到美艳无端的冯薇玲,也不得不清醒起来:该问问女儿在秣陵,有没有跟萧良亲密接触?

  整个计划,航运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超大型远洋矿砂船的采购、建造周期,也相当漫长。

  华兴集团原本有一个配合狮山湾原铁矿石堆场扩建计划的方案,也就是三年内将铁矿石年远洋运输能力提高到一千万吨——不足的部分,也是计划找其他航运公司补上。

  萧良考虑到华兴集团的铁矿石远洋运输能力,一下子提高到每年八千万吨到一亿吨太过激进,也无力承担这么高的资本支出。

  权衡下来,萧良在最初拟定的计划里,希望华兴集团在这两年业绩明显改善的基础上,能调整铁矿石远洋运输发展计划,三年后发展到两千到两千五百万吨为宜。

  储备基地建成后,他们又有能力组织天量资金进行囤货,相信愿意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的航运公司肯定不会在少数。

  不过,对华兴集团的持股,也是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重要资产,只要有可能,萧良还是想尽可能帮助华兴集团发展壮大,使之成为铁矿石储备计划的重要一环。

  可惜的是,萧良在东洲找熊志磊参与前期的筹备议事,熊志磊兴趣缺缺,苏利文在香港找熊玉衍商讨此事,得到的回复也是对萧良对未来全球钢铁行业发展及铁矿石供应链变化的判断持怀疑态度,需要找第三方国际商业咨询机构进行市场调研,才方便召集董事会进行讨论。

  苏利文、熊玉琼的华茂投资,虽然九八年重新拿出十二亿港元参与华兴集团的增发融资,将对华兴集团持股提高到12%,但也仅在董事会占有一席位置而已。

  而那次郑家的长和实业也参与了华兴的增发融资,也在华兴集团董事会拥有一席之地。

  当然熊玉衍及其他熊家人还保留华兴集团26%的股份,依旧牢牢掌握着华兴集团的控制人地位。

  亚洲金融风暴当年,华兴集团就发生三十亿的巨亏,市值从八百亿巅峰一度暴跌到百亿。

  近三年以来,华兴集团在熊玉衍的领导下积极自救是一方面,但在星源系及华茂投资的配合下,围绕东洲狮山湾—香港—东南亚以及美国航线进行全新的航运业务重整,也是华兴集团能快速从亏损泥淖挣脱出来的不可或缺因素。

  特别是受益于狮山湾激增的集装箱业务,华兴集团两千年盈利就达到二十亿,市值也重新站稳到四百亿港元之上。

  熊玉衍、熊志磊父子如此敷衍的态度,自然令人不满。

  萧良却不着急,华兴集团的矿砂船队发展慢了,还有别的航运公司合作,铁矿石储备基地也不需要考虑给华兴集团留出投资窗口。

  冯薇玲前期的期货操作规模也很有限,通常还是在被大资本狙击之后才会产生现货交割,狮山湾这边只要有相应的临时堆场以防万一即可。

  萧良留在东洲加强生产各部门日常管理之余,又与各方协调、梳理超大型铁矿石储备基地的前期筹备工作,九月底才返回秣陵。

  朱辉、朱晓旭父女在东洲及江省其他地方参观访问,相对深入的了解到内地欣欣向荣的发展活力,以及区域经济建设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后,九月二十三日才返回香港。

  回到香港,朱辉很快就接受财经媒体的采访,以知情人的身份,说了一些造假仅限于晶辰微电子内部,星视高层不知情的话;朱辉甚至还接受证监部门的聆讯,在官方调查报告里提供有利郑仲湘及其他星视高层的证辞。

  星视电讯在经历半个月的停牌后,拖到九月二十五日才正式发布控股子公司晶辰微电子芯片造假,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一切正常的公告,同时股票恢复交易。

  不过,星视开盘股价直接击穿每股四十元的支撑点,之后几个交易日也都是一路震荡向下,九月二十八日周五,星视电讯股价跌破每股三十五元收盘,市值跌破六百亿。

  相比曾经的最高点,星视的股价整整跌去90%,相比前期两千亿市值的高点,也整整跌去70%。

  当然,过去两周的港股科技股也是相当惨烈,破位暴跌百分之七八十的股票比比皆是,踩踏之惨烈,都能跟美股科技股媲美了。

  虽说苹果新品iPod发布会受恐怖袭击影响,计划推延到十月中旬之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鸿盈科技的股价却没有再继续下跌。

  这主要也是鸿盈科技的持股是高度集中的,绝大部分都锁在大股东及管理层手里,流通股数量相当有限。

  之前会有两次大跌,主要也是和永电子之前的股东,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将手里最后一点股份都清空掉,后面想跌都跌不下来,盈投控股、奈田银行稍稍一增持,股价拉涨起来,市值差不多维持在一百二十亿到一百三十亿之间震荡,每天的交易量低迷到感人。

  苹果新品iPod发布会是推迟了,但鸿盈科技代工的第一批iPod早已运抵美国西海岸,在苹果公司内部受到好评,在业内里也很快传开来。

  苹果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向来以严苛挑剔著称,鸿盈科技现在拿到苹果内部的生产认证,业内还想鄙视,得先想想自己的逼格有没有苹果高。

  当然,鸿盈科技虽然之前就大规模承接中低端数字手机订单,各大品牌厂商也都有相应的抽检、品控程序,也并没有从鸿盈科技交付的产品中发现什么严重的问题。

  不过,对这一家激进扩张的OEM服务商,对其制造能力的担忧与质疑,还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这些担忧与质疑在迅速消退,除了苹果公司的缘故外,还有一个核心因素,那就是到九月下旬,鸿盈科技累计向下游客户交付手机产品突破一千万部。

  这已经超越大多数新加坡、韩国、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地、成立多年的电子代工厂商的累计产量。

  如此庞大的交付量,最早投放市场的手机产品也超过十五个月,真实的市场反馈,也变得比抽检数据更令所有人信服。

  年轻的鸿盈科技在这方面的表现,不仅不低于韩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子OEM服务商,甚至比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的自建产能还要略强一筹。

  而这些国际巨头的自建产能,成本实在要比OEM代工高出一大截。

  今年欧美消费电子市场大萎缩已成定局。

  恐袭导致反恐战争的呼声越发高涨,经济紧缩预期越发明确,主要电子巨头不仅全面停止产能扩张计划,还纷纷计划关闭他们在欧洲、美国,人工成本高昂的工厂,将产能转移到成本更为廉价的地区。

  鸿盈科技不仅九月份月产能,成功爬坡到一百五十万部(只),年底二期工程也将投产,月产能将有望再度翻倍,年产能将有望突破三千五百万到四千万部(只)。

  手机品牌商或其他消费电子品牌商寻找OEM代工商,鸿盈科技就算不是第一选择,唯一选择,也已经成为闭眼都绕不过去的存在了。

  之前所有人都还以为鸿盈仅有承接中低端电子产品代工的能力,哪怕年代工规模增涨到四千万部(只)以上,理论年净利润最高也只能做到两亿,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一百亿市值都虚高了。

  倘若鸿盈科技明年能越来越多的承接包括苹果公司在内,更多消费电子品牌商的中高端电子产品OEM代工,综合利润预期还会停留在两亿水平线上吗?

  不过,萧良这时候却没有迫切承接中高端订单,虽然这方面的业务也在积极开展,但报价却仅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韩国的OEM服务商略低一线,没有再像以往举起砍刀捅自己。

  一方面是他的二十亿港元,最快要明年五月份才能实施债转股。

  他不希望在实施债转股时,鸿盈的股价太高,结果侵害到自己的利益。

  最好是能将市值控制在一百五十亿左右实施债转股。

  还有一点,就是萧良心里很清楚,iPod并非一上市就能获得狂热的追捧。

  毕竟第一代产品,细节方面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液晶屏幕分辨率偏低,内存偏低;乔布斯还是非常顽固,不同意iPod跟微软操作系统兼容;为Mac用户提供音乐的iTunes商店也没有上线。

  这诸多的不足,决定了第一代iPod产品的销量会达到苹果的及格线,但很难爆火。

  虽然这种种不足以及可以改善的点,萧良都已经通过鸿盈对接苹果OEM业务的工程师及管理团队,向苹果公司提出宝贵意见,也都得到很好的反馈(这些都是前世苹果团队自身绞尽脑汁所想,在iPod第二、第三代产品体现出来,只不过这一世萧良提前告诉他们,反馈能不好吗?),但后续功能的开发与完善,还需要一个周期,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五月份才能将真正完善的全新一代产品推向市场。

  萧良也是预计iPod在那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爆量,那就要为明年五月份之后iPod的爆量,留出足够的产能调节空间来,前期不宜将产线压得太满。

  同时还要不断梳理工艺、产线,加强梯队人才建设,不断招募培养成熟的青年员工,因此哪怕鸿盈科技园的二期工程年底就会建成,萧良也会尽可能将产能爬坡的速度放慢。

  明年上半年鸿盈能做出一个亿的净利润,就谢天谢地了;这样到下半年,业绩突然出现五六倍的激增,才能让市场倍感惊喜……

  萧良回到秣陵也不得清闲,除了蜗巢科技的工作外,由罗智林提出的“芯屏”发展计划也拟定了初稿。

  “芯屏”发展计划在正式提交之前,省政协也邀请全省重点相关企业的负责人过去参与研讨。

  萧良接到他老子亲自打的电话,能说没空吗?

第857章 研讨会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九月中旬就在罗智林的部署下,组织委员们走进星视恩益、迹美电子、朱鹮电子、华瑞电子、星视科技园、蜗巢科技等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进行专题调查,很快就形成了“以芯、屏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带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九月底召开专题研讨会,也是对之前形成的调研报告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有利全省信息电子产业规划发展的建议,提交省委省政府。

  这次研讨会也是省政协在产业经济领域罕见的超高规格。

  除了罗智林与省政协其他两名副主席以及经济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列席参与讨论外,邀请的专家学者,包括秣理校长周召重、秣大校长杨本昌、工程院院士贺新勇、东大校长佟毓正、蔡春等学术界大佬,也有省市地方分管科技及相关产业部门的主要官员,更有苏安建、吴东疆、袁可飞、韩振亚、周怀钧、林杰等相关企业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恩益电气副社长(总裁)、半导体事业部总裁田村保和、新荣科技总裁奈田英男、现代电子副总裁金文恩等人受邀,郑仲湘也专门赶到秣陵参加研讨。

  在此之前,省政府与秣陵市委市政府就草拟了一份“以芯屏为核”的全省及秣陵市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郑仲湘也是早就拿到省政府方案的草稿。

  省政府方案草稿,主要也是征询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企业的意见,对芯屏两家核心企业进行更大力度的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以及直接的财政补助,同时也围绕核心企业的痛点需求,加强全省在相关科研领域的财政投入,支持配套企业的引进与建设。

  郑仲湘这次在到秣陵之前,也已经看到省政协这次将重点研讨的建议草案,毕竟要根据草案写发言稿。

  不过,省政协的草案很显然是主要采纳了蜗巢科技一方的意见,将工作重心从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芯屏企业本体,全面前移,落到混合液晶、偏光板、滤光片、玻璃基板、硅材料、生产装备以及相关零部件、元器件企业以及配套企业的培育、引进上。

  省政协的草案,同时也强调全省重点科研机构及院校,要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部署基础上,以超前眼光率先推动相关领域的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在芯屏所需的核心材料、核心装备等完全缺乏基础的领域,尽早开展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建议省委省政府保障专项经费的稳定投入。

  省政协的草案当然也没有否认全力发展液晶面板、晶圆以及芯片开发、封测等企业的重要性,但这些企业重点的发展放在招商引资、金融支持以及资本引进或运作上。

  省市(秣陵、东洲)财政每年能挤出三五亿的财政资金,多少有些杯水车薪,实在没有必要浪费在这上面。

  两份草案的异同,星视恩益、迹美电子两家受的影响非常大。

  落实省政府的方案,两家企业每年差不多能享受两三亿的税费减免与财政补助,对两家企业起步阶段的帮助非同小可。

  而落实省政协的方案,这些能从地方财政挤出来的经费,就会流向他们看来很可能是纯属浪费的上游。

  液晶面板、晶圆制造上游原材料制造、生产装备,不是国内想引进就能引进的,欧美国家对这一块的技术、产业转移,卡得非常死。

  而依托国内的院校科研机构,想要从基础做起,无疑也是痴人做梦。

  哪怕二三十年后能做出一些东西,但与欧美日本最先进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又有什么意义?

  这条道路中国不是没有走过,甚至早在60年代初就成立了中科院半导体所与河北半导体所,去推动中国半导体工业体系的独立发展。

  秣陵电子工程学院也是早年国家独立发展半导体工业体系的产物,也不是没有做出一系列的成果,但为何到九十年代,最终还是选择了技术引进这条路?

  不就是越独立发展,与欧美的技术差距越大吗?

  现在国内连中低端的芯片设计还没有做明白呢,晶圆制程还差国外三四代呢,就迫切进入更上游的基础研究,这些钱不是纯粹往水里砸吗?

  不过,郑仲湘也没有办法提意见。

  省政府的方案,是对星视恩益、迹美电子更美,但就算芯片造假没有在内地掀起太多的风波,短时间也没有落实的可能。

  而省政协的方案虽然将直接的经费投入与工作重心前移了,但在这个节骨眼,哪怕仅仅是纸面上对星视恩益、迹美电子的高度认可,也是向风雨飘摇的星视扔来了救生圈。

  特别是罗智林直接部署这一工作,萧良也将到会列席发言。

  郑仲湘知道,这是省委书记王相泉、省长刘格的直接干涉或者安排下,东洲系对外明确释放对星视有利的信号,甚至在省政协的草案都不吝啬言语,强调了星视电讯近年来对江省及秣陵市发展信息产业的重大贡献。

  这么一来,至少他们短期内不用担心萧良手里掌握什么底牌会再次对星视出手。

  也唯有如此,郑家后续对星视电讯的诸多救济工作,才敢放开手脚徐徐展开,也才更有底气跟大东电报局等投资方谈判,压制其他中小股东的躁动。

  郑仲湘对这次研讨会,也是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他提前一天就赶到秣陵,与袁可飞、韩振亚、刘柏等人住进研讨会召开的省行政会议中心,甚至在入住的当晚,还老老实实吃了组委会安排的自助餐,没有出去另行组织酒局,特别遵守会议纪律。

  研讨会当天上午,郑仲湘也是与袁可飞等人提前半个小时走到会场,先跟陆续到场的政协委员、政企代表见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5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6/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