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星源的圆柱形铝壳或钢壳液锂电芯外,苹果公司同时还委托第三方对星源时代提供的聚合物软包锂电池进行严格的测试,发现星源时代的软包锂电池产品,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能量密度、充放电次数(寿命),已经超越同期的日韩产品一大截。
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生产条件更为苛刻,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但除了能量密度更高,能为电子产品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以及更多的充电次数(寿命)外,软包电池相比液锂电池还有一个受人瞩目的特点,就是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外形不固定,可以根据电子产品内部结构布局的需求,做成不同的形状、厚度。
这一特点给轻薄性要求更高的电子产品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充分利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空间,更方便将电子产品做得又轻又薄。
也就是说,相比较那些可拆卸的钢壳或铝壳液锂电池,不可拆卸的聚合物软包电池,正日益成为轻薄时尚型的电子产品不可替代的选择。
有些电池厂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甚至给铝壳、钢壳液态锂电池,换上高分子聚合物外壳包装,但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
哪怕日韩真正的凝胶态聚合物软包电池,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就是电子产品使用温度一旦超过某个限值,电池就容易鼓包,甚至还有燃烧的风险——电子产品通常会在产品温度管理上加以限制,避免产品出现使用过热的现象。
星源时代提供的聚合物软包锂电池,时间甚至比液锂电池更久,技术来自贝尔实验室,但因为售价高昂以及应用场景少的缘故,销量很低,目前仅有钢壳、铝壳液锂电池的五十分之一。
当然,目前全球采用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的电子产品也还非常少,苹果公司之前都没有认真审视过星源的产品。
这次测试,苹果公司才突然发现,星源的聚合物软包电池在其他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实际使用温度上限要比日韩同类型的产品高出30度,不用进行额外的温度管理,基本就从理论上杜绝了电子产品使用过热的风险——而且星源时代早在九七年就提出多项专利,锁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
苹果这时候才发现,蜗巢科技的这次出现,不是惊吓,而是惊喜。
星源时代的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可以说是苹果没发现则罢,发现了就是iPod不可替代的选择!
这其实也是萧良的核心目的之一,毕竟在进入智能机时代之前,苹果的iPod,是聚合物软包电池使用量最大的下游产品,没有之一。
要知道前世在零七年前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前,iPod的总销量就突破一亿台。
拿下iPod的电池订单,这将帮助星源时代,逐步扩大聚合物软包电池的产能,非常平稳、平缓的衔接上智能手机时代,然后在这一领域将日韩电池厂商完全甩在屁股后面。
相比较之下,哪怕苹果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就全部替换上星源时代的钢壳液锂电芯,大概能带来四百万节的新增年销量,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苹果公司总部很快就授权还没有离开秣陵的费德里希,直接跟蜗巢科技(星源时代、鸿盈科技)签署相关协议。
苹果公司将以一百万美元收购蜗巢科技的MP3播放器设计方案,会将未来新增笔记本及全新产品iPod的生产订单委托给鸿盈科技,还将同步替换、采用星源时代的电池产品,邀请蜗巢科技及鸿盈科技的技术团队赴美,参与iPod的后续开发,争取在十月之前,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
苹果公司在欧美个人PC市场销量不是特别的高,要排在惠普、戴尔、IBM之后,在亚洲市场占有率更低,但作为中高端PC产品的代言人,却早就深入人心。
鸿盈科技这次能接下苹果公司的订单,资本市场也预测这对鸿盈科技下一步在高利润空间的中高端OEM市场攻城掠寨有极大帮助,一度回落的市值在短短三四天时间,站到一百五十亿港元之上,跟神经病似的……
第840章 返回秣陵
六月底的秣陵,八九点钟晨光,毒辣的太阳光照在肌肤上,就像炙烤般给人微微的刺痛感。
隶属于星视通讯电子的星视电子工业园一期,在经历为期将近四个月的紧张筹备、审批以及工程招标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也终于赶在七月来临前的一天奠基动工。
郑仲湘吸取两届秣陵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大举旗鼓,却最终都被姓萧的装逼打脸的惨痛教训,这次没有大肆声张邀请省市高级官员出席,仅仅是小范围的邀请特定的合作伙伴来到奠基工地现场,畅谈星视通讯电子发展的未来。
电子工业园选址幕府山脚下的经济开发区,与新宏亚科技的PC工厂相邻。
除了现有的爱立信手机工厂年底之前将年产能扩张到六百万部(只)手机外,星视电子工业园一期计划明年年中之前建成,年产能规模也将六百万部(只)消费电子产品水平。
为支持星视在秣陵的发展,秣陵市委市政府这次不仅决议拨出两千亩优惠工业用地,用于电子工业园一、二期工程的建设,同时还专门在经济区管委会附近专门拨出五百亩建设用地,仿效鸿盈科技工业园模式,专门给星视用于同期建设能容纳一万五千名员工入住的配套生活区。
虽说与鸿盈科技高歌猛进式的扩张计划,是不能相提并论,但星视在发展垂直型的产业体系之余,拿出二十亿港元同步保持相当规模的产能扩张,反而被业内视为更为稳健的发展策略。
与星视电子工业园奠基同步到来的利好消息,就是与现代汽车集团同出一脉的智埔投资也赶在六月底之前正式签署协议,分别向新宏亚科技、晶辰微电子、星视通讯电子注入八亿人民币、六亿人民币、十二亿人民币的资本金,分别换取20%的股份。
现代财团的分裂,是这段时间震惊亚洲财经界的惊爆新闻。
智埔投资加盟入股新宏亚科技、晶辰微电子以及星视通讯电子三家公司,业界认为这能给三家公司补充更为充裕的发展资本还是其次。
现代财团现存的成员企业内部,已经不乏批评郑贞雅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的声音,业界认为崔梦枕、崔永埈名下的智埔投资,将为新宏亚科技、晶辰微电子以及星视通讯电子等合作企业的发展,从现代电子大规模引进研发团队补弥不足。
有这样的利好消息,加上全球科技股这段时间也在复苏,星视电讯的股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六月底市值就已经站到一千八百亿港元以上。
温骏虽然没能在鸿盈科技这一波上涨逮到机会,但高杠杆融资买入星视电讯,秘密匿名账户不要半个月,浮盈就超过三千万,也是令他踌躇满志。
郑仲湘他当然不会在乎三五千万的得失,这次能以五百五十亿港元身家,再次傲居香港富豪榜前五之列,也足以令他志得意满了,但蜗巢科技(鸿盈、星源)也是这两天与苹果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顺利拿到苹果的订单,却像阴影一般压在他的心头。
崔永埈这一次没有再隐瞒他在圣何塞撞见萧良与郑贞雅相约同时到库比蒂诺苹果总部拜访的事情。
蜗巢科技接二连三的往外砸出重磅研发成果,郑仲湘他们已经是频频受惊了。
上次蜗巢科技对石墨烯的重大发现,他们还可以自我安慰的说这样的研发成果,除了能给蜗巢科技增加些许虚名外,并无实际的商用价值,但这次呢?
一份外界都无法窥探其秘的产品设计,就直接让苹果公司屈服了?
虽然蜗巢科技的压迫感,令郑仲湘意识到加强研发投入的重要性,接下来也会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蜗巢科技出的重大成果也未免太多太密了吧?
难道江省真的人杰地灵,学术底子真就这么厚实,真就这么容易出成果吗?
而除了崔永埈通过内线从苹果内部打听到的消息外,郑贞雅从硅谷返回汉城之后,就着手推动现代电子联系奈田英男以及代表朱鹮电子兼任迹美电子董事长的苏安建,商议三家公司交叉持股计划,也已经通报到他们这里。
迹美电子跟东洲国信集团签署对赌协议,眼下除了要将液晶面板第四代生产线,从韩国汉城迁建到秣陵来,还要同步筹备在东洲建设第五代或第六代线的相关工作,对资金将长期处于欲求不满、多多益善的地步。
因此,这个交叉持股计划,迹美电子作为最大的受益方,只要注资时给予的估值合适,所有股东都没有理由提反对意见。
对现代电子来,明面上看仅仅是资金过一遍手,没有得到真金白银,但从股权及债权结构上,都变得更为健康。
这次交叉持股总计将有一亿美元依次传递下去,现代电子相当于是多一亿美元的优质资产。
对目前还没有彻底摆脱债权危机,甚至有可能会被现代财团更大债务危机拖垮的现代电子,有什么理由拒绝?
事实上,整个交叉持股计划能否进行下去,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新荣公司的各大股东们,因为他们才是需要往外掏真金白银的。
而整件事,就新荣公司及控股股东芙蓉财团也不能说全无裨益。
对新荣公司的控股股东芙蓉财团来说,其核心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其转入新荣公司的六亿美元债务能安全脱身,最好还能获得理想的增值。
新荣公司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很符合芙蓉财团的利益,外界也没有办法打破萧良与奈田信正、奈田英男的秘密结盟。
接下来萧良与奈田英男推动新荣公司与现代电子进行融合发展,只要芙蓉财团对此更有乐观的预期,整件事显然也不是郑仲湘他们反对就能制止的。
不惜以撤资为要挟进行反对吗?
如果所料没错,萧良、熊志远等人在海外账户里差不多躺着四五亿美元的资金未动,会怕他们拿撤资进行要挟?
再说了,除了公司法明确规定的几种大股东欺压小股、大股东滥用股东权力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小股东权益的特殊情形,中小股东也不是说想撤资就能撤资的。
郑仲湘他们对这次交叉持股,最强烈的反对,就是放弃出资。
毕竟他们下一步的计划,也是想通过智埔投资挖现代电子的墙脚,交叉持股计划确实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并非单纯厌恶萧良这个人搞事情。
但是,放弃出资,这会导致他们在新荣公司的股份被摊薄掉一些。
可能一次两次,被摊薄的持股比例很有限,但谁知道萧良勾结奈田英男,会不会接二连三这么搞?
那他们被摊薄的持股比例就会比较夸张了。
此时的持股真不能随随便便被摊薄,这涉及哪天芙蓉财团选择退出,其他股东都有受让股份的优先权,而到时候大家都不放弃这个优先权,就会按照各家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摊。
也就是说,他们这次弃权,会导致后续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变化。
要是不弃权,除了不符合他们三家(星视通讯电子、新宏亚科技、智埔投资)未来的整体利益,还得掏五六千万美元的真金白银投进去(芙蓉财团这次不出资也不会丢失控股权地位,出资主要是他们三家与奈田家族、盈投控股及熊志远等分摊)。
想想也确实是够烦人的。
…………
…………
萧良此行在美国停留了八天,返程途经香港停留了四天,加上漫长的跨洋航行,等他回到秣陵,他爸妈都已经住到沈举人巷了。
沈举人巷这一整套大院子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路、颐和路附近,占地确实够开阔,门牌号都有两个,分两个户头,房产证也是办了两份——照着老规矩,沈举人巷十号那栋小楼,房产证也是直接办到他哥萧潇名下。
这主要也是考虑到他哥也不适合在东洲担任区县党政主要领导,等到时机合适时,多半也要调到省里任职。
再一个,葛明兰希望将来两小的能到省城秣陵入学,算算也就是再过三四年的事情了。
沈举人巷十号院房子的底子很好,装修也是萧长华、葛明兰喜欢的中式风格,还有前房东赠送的全套红木家具。
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会再舍得花几百万去折腾房子的事情,找人做了一遍卫生,就直接搬了进来。
十号院小楼建筑面积要小一些,但也有四百多平外加一百多平的地下室。
另外附属的三间平房也在十号院内,可以充当杂物间、工作间或保姆房,充分利用起来。
就现阶段,哪怕给老大一家四口预留整层楼的房间,十号院小楼也是足够用的,甚至还专门给萧良预留了卧室跟书房。
十二号院小楼建筑面积要更大一些,暂时保留下来没有动弹。
在葛明兰看来,那是给小儿子跟隋婧结婚用的,他们喜欢什么风格,喜欢再往里砸多少,随他们心意去折腾,她不加干涉。
萧良看得出他妈也更喜欢住到秣陵来。
这其实跟他家这些年的经历有关。
他妈嫁到他家,跟他奶奶以及叔伯妯娌间关系都很平淡甚至恶劣;陈富山案,更是叫他家尝尽人世间的冷暖酸甜。
住到秣陵,他妈却是如鱼得水。
他两个舅舅家,萧良走动还算密切,除此之外他在秣陵还有表舅表姨,萧良已经都没有怎么接触过,但对他妈来说,却都是姑舅叔伯家的表兄弟姊妹,关系却是亲近得多;甚至下一辈子的表侄子、表侄女,她妈看在眼里,也要比萧家子弟都顺眼得多。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跟隋老爷子做了邻居。
萧良人香港乘飞机回到秣陵时是下午时分,他也不知道公司有多少事情在等着他,就没有跟隋婧约见面。
却是傍晚他妈连着两个电话,催他回沈举人巷陪隋觉民隋老爷子喝酒。
萧良打电话给隋婧,得知她还在公司加班。
不过,等萧良回到沈举人巷,隋婧也被他妈一通电话给拽了回来。
在餐桌坐下来,萧良刚将一瓶茅台打开,隋新梅的电话就直接打到他的手机上传达“限酒令”,千叮咛万嘱咐,一顿最多给隋老爷子喝二两白酒,要是破了戒,就将隋觉民接到燕京去住。
萧良觉得他跟隋婧的关系,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有彻底的捅破。
不过,在这个年代,不管萧良赚多少身家,在上一辈人的眼里,传宗接代的责任他该承担的还得承担,而且这事跟他们谈不谈恋受也没有什么冲突。
“再有半年,萧良都要三十岁,隋婧年纪也不少了。我前两天给新梅打电话,我们俩都觉他们今年可以先把婚给订下来,但这事肯定要先听姥爷你的意思。”
看到隋觉民杯中二两酒将将喝到底,他妈突然提起他跟隋婧订婚的事情,萧良都吓了一跳。
他都怀疑他跟隋婧是不是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但他给忘了,怎么突然就快进到这一步了?
看杯中酒已尽,隋新梅三申五令不许老爷子喝多,萧良就给隋婧使了一个眼色,说道:“对了,这次给你带了礼物,在车后备厢里,你过来看……”
萧良走到院子里将后备厢打开,等隋婧走过来,疑惑问她:“我出差半个多月,到底发生啥了,我妈怎么就突然提到订婚这事了?”
“我还吓一跳呢,我哪知道咋回事啊?你妈又不是我妈,”隋婧问道,“你没有跟你妈瞎说啥吧?我可啥都没有答应你。”
“你也不能对我这么不负责任啊,你都摸我手了!”萧良说着话,涎脸又要朝隋婧的小手抓住过去。
隋婧心虚的往后躲了一下,窥了一眼餐厅里的人影,伸手打了萧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