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明心里的怒火却轻易消退不了,絮絮叨叨数落低头不语的妻子虞晓薇。
不过,韩晓明对邵俊刚还是客气的。
邵俊刚给韩文松当秘书这些年,与韩文松、韩晓明父子的关系,要比刘柏都要亲近得多。
措手不及遇到这样的事情,韩晓明没敢第一时间告诉他爸,而是将邵俊刚从被窝里喊过来当参谋。
见妻子被他训斥得不敢辩驳,韩晓明又跟邵俊刚忿怒道:
“我们都强摁住韩振亚、韩振国答应卿钰软件合并进新集团,甚至还准备专门成立软件工程事业部发展卿钰软件原有的业务规模,现在搞出这摊事,我们不又成了笑话?不行,这次一定要狠狠收拾这两个狗东西!要不然就不仅仅是闹笑话的问题了,韩振亚、韩振国会不会安分还不得而知呢!一定要借他们的人头,震慑一下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不然一个个真以为我韩家软弱可欺,谁都要骑到我们脖子上来拉屎撒尿了!”
以前遇到什么急事,邵俊刚都会劝韩晓明脾气不要那么急,但这次却没有劝。
范晓卿、宋钰竟然想脚踏两只船,说白了还是上个月闹出的“萧韩”之争的后患——他们还以为风波已经平息了,负面影响已经降到最低了,很显然他们盲目乐观了。
“是不是跟爸说一声?”虞晓薇不敢为自己辩解,但这时候就怕韩晓明来了脾气会瞎搞,问道。
“你有脑子还是先想想有什么办法收拾这两狗东西,”
韩晓明唬着脸跟虞晓薇说道,
“总不能遇到一点屁大的麻烦,我们什么都不想,就直接去找爸!”
“嗯,我们确实是要先想好具体的应对措施,再去找韩书记说;而且具体的应对措施,见效一定要快,惊扰要小,不能拖拖拉拉,最后反成为我们这边的把柄。要是从宋德明开始查起,可能就太慢了一些,”邵俊刚点点头,沉吟道,“又或者说省纪委有没有宋德明现成的举报材料可以拿出来直接用?这个要打听一下!”
他也以为韩文松这次应该会拿范晓卿、宋钰两个人杀鸡骇猴,他们想好具体的对策,找韩文松汇报,由韩文松最后做决定就可以了——这也是他这些年在韩文松身边一贯的工作流程。
韩晓明点点头,认可邵俊刚的建议:
是要收拾这两个狗东西,但越干净利落越好,事情拖越久,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越大,甚至还不清楚会不会突然又有什么新的变数。
不过,韩晓明之前就没有想过范晓卿、宋钰会出问题,一时间又哪里能想出快速有效的收拾人的手段来?
“其实最简单直接的,还是查税,”
史军荣赶过来,先将昨夜小聚的情况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就没有再多嘴说什么,这时候见韩晓明、邵俊刚一时都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收拾范晓卿、宋钰小夫妻俩,又适时插嘴道,
“现在办公司除了多多少少会有些税务问题,卿钰软件也不例外,范晓卿平时还有点瞎讲义气,谁想从他那里走个账,只要数额不是太大,他都会直接帮忙。光我知道的,就有他两个设计院的朋友,私下接单子,都是他帮着走账。另外他还喜欢看球,没事押两把注。因为他在圈子里比较有名,经常看球的酒吧,偶尔会请他帮忙开个赌盘,虽然他们觉得是小玩小闹,但这个查下去,也是能往组织赌博上靠的……”
“这个好,”邵俊刚说道,“现在省市有不少人都对我们不善,肯定不会随便‘无中生有’折腾一个案子出来,但要是卿钰公司真帮人走账了,这个就可以往虚开发票罪上靠了;这还是当下国家正严厉打击的一个犯罪领域。而且税务部门介入后,这个东西也很容易查。只要先查实一些问题,将人抓起来,就不用怕挖不出更多的罪证来!”
“军荣,你可以直接写一封匿名信投到市税务局去,有了这样的线索,才有可能更光明正大的安排有关部门去查;而且,有了这封举报信,我们这边也有借口将卿钰软件从这次合并方案里拿出来……”虞晓薇说道。
邵俊刚瞥了虞晓薇一眼,暗感这个女人有些厉害了,见韩晓明朝他看过来,连忙问道:“是你给韩书记打电话说一下这事,还是我跟韩书记汇报?”
“你说吧。我今天上午坐了两三个小时的飞机,下午又坐了三四个小时的车,才回到秣陵,回到秣陵也不得歇,头都痛死了!”韩晓明还是有些畏惧他爸的,说到底也是他坚持要将范晓卿、宋钰塞进合并后的新集团,才惹出这些事来。
“好的……”
邵俊刚拿起手机,走到落地窗前拨了一通电话出去,片刻后走回来说道,
“韩书记还没有休息,让我们直接过去;军荣也跟我们过去,韩书记还是要亲耳听你再说一遍情况!”
“好!”史军荣有些诚惶诚恐的说道,内心却抑不住的兴奋起来。
虽然他之前跟韩晓明也见过好几次韩文松,但知道韩文松未必知道他这一号角色的存在,今天他算是将正式步入韩文松的视野之中……
…………
…………
“这是史军荣匿名写的举报信复印件,字迹已经核对过了。他们动作非常快,应该是在韩晓明从日本回国的当天夜里,就商议好手段,连夜炮制出这封举报信来,第二天税务局的人就拿着这封举报信,赶到卿钰软件封账。根据税务局跟市局初步对接的材料,范晓卿说他前后五次帮朋友走账,总金额约为四十来万,但除了应缴的税点外,他没有从中收取一分居间费,都是能对得上的。当然,也有从别处收集发票抵税等情况,放在这件事里就不能算可有可无的小问题了。前些年宋德明大权在握时,主要承接电信基建工程的几家公司,与宋德明都没有特别密切的私人关系,却是手下几个部门负责人,为争油水斗得头破血流,连着进去了三个。而这三次相关部门立案调查,都会把宋德明摸一遍,与之有关的卷宗,我也都复印了出来。卿钰软件,这几年是跟这几家公司也确实是有一些业务往来,但软件开发业务规模都比较小,报价也跟市场趋同,可以说是还人情,但谈不上利益输送……”
范晓卿、宋钰夜访鸡鸣寺的第二天,韩晓明那边就有了雷霆动作,冯薇玲也不敢稍有松懈,也是马不停蹄的调动在秣陵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召集好几名调查人员行动起来。
事件仅仅过去一周,税务局在经过初步的调查后,就将卷宗移交给市公安局,对卿钰软件涉嫌偷逃税款、虚开发票等事正式立案侦查;范晓卿也是第一时间被市公局采取强制措施,关进了看守所。
冯薇玲则要稍晚两天,才将萧良需要确认的一些情况,初步调查了一遍。
也就是,萧良需要确认范晓卿、宋钰以及宋德明身上的问题确实不大,这次确实是被韩文松、韩晓明父子扩大事实,予以打击报复,才会拿这件事找郑仲湘、韩文松他们进行交易。
萧良坐在办公桌的后面,翻看短短七八天就搜集到的好几百页材料——当然在税务部门介入初步调查之时,范晓卿就将其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回想了一遍,冯薇玲根据这个去排查,速度要快一些,要不然短短七八天也拿不出这么多的材料来。
萧良将关键的部分挑出来看过一遍,揉了揉发胀的脑袋,将资料朝坐在他对面的熊志远递过去:“你要不要看一下?”
“谢了,范晓卿是你同学,你想捞他出来,我肯定没有意见,只是新荣公司执行董事这个筹码是不是太重了些?”熊志远问道,“要不我帮你去找他们谈?一点转圜的余地不给,把所有罪名都扣死在范晓卿的头上,也就两三年的实刑,不值这个价啊!”
“新荣公司如果将来仅仅是日本人与韩国人统领运营管理团队,本身就是不合适的,”
萧良说道,
“既然星视不可能将执行董事的职务让给我们,也就只能我们大度一点,让林杰或者其他谁去进入新荣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也只有这样,无论是生产安排,还是技术转移,都会在整体上对江省的电子工业发展有利。要不然,我们就算从董事会层面决策,生产、技术开发全面往内地倾斜,但在管理层操作层面,缺乏真正有意愿的人去推进,很多事情都会大打折扣的。同时,你也要相信,只要江省电子工业发展整体受益,那星源、鸿盈就一定能得到比星视更多的好处!你想想看,这两年多来,我帮星视做手机项目,做科技园,推着他们接手爱立信的手机合资公司,推动他们扶持上游供应链企业,星视如果坚持在这条道走下去,肯定会获益匪浅,但是我们获益就少了吗?”
“好吧,也只有你有这个自信说这话,”熊志远笑道,“就看你将来能不能推动星视跟星源的合并了!”
在商言商的说,萧良当年对鸿臣就过于大度了,但也恰恰如此,才奠定了今天新鸿臣的格局。
熊志远大概是所有港商里最早,最踏实、坚定跟萧良合作的,也最早被他的产业集群理论所折服,因此即便对林杰以董事身份,进入新荣公司核心管理层略有疑虑,也没有坚持什么。
“星视将来应该没有资格跟星源合并,最多是被收购,”萧良笑道,“这也是自信。”
“行,行,我不听你吹牛逼了,”熊志远举手表示投降,掏出手机问道,“这事直接找郑仲湘交涉,还是让林杰转告郑仲湘?说实话,我有点烦郑仲湘,感觉他比他老头子还要阴:自己有几百亿身家了,家里还有几千亿的资产可以继承,怎么就没有办法给人一点阳光的感觉啊?”
林杰代表星视参与新荣公司的筹建,也确认将代表星视,加入新荣公司的董事会,这段时间熊志远跟林杰接触颇多。
抛开各自的立场,林杰个人能力以及人格魅力都还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说,不得以要做出让步,让星视那边选一人兼任执行董事,进入新荣公司核心管理层,熊志远还希望是林杰,而非陈逸森这些人……
…………
…………
林杰接到熊志远的电话,刚刚陪同郑仲湘在秣陵机场下飞机,正坐车赶往秣陵市里,他们还仅仅从刘柏那里接到通知,说卿钰软件涉及税务正接受调查,将退出这次跟明通电子及宏亚集团的合并,却还不知道更具体的情况。
林杰听熊志远在电话里说愿意共同推荐他担任执行董事,条件就是要韩文松放范晓卿一马,他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仲湘听林杰转述熊志远电话里所说的话,眉头微微皱起。
林杰半个月提出掌握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新荣公司,不仅筹备会议一致认为要加快中国市场的开拓,依托星视、星源以及宏亚,将新的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放到中国内地,中资也占到新荣公司逾23%的股份,但新荣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却没有中资的代表,是不合适的。
于是林杰毛遂自荐请求代表星视,进入新荣公司的管理层,参与日常工作管理,但这事找熊志远沟通的时候,熊志远只是“嘿嘿”笑了两声,说回去思量思量,便没有下文了。
郑仲湘也觉得平白无故要星源那边答应这点很难,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直接出面找萧良谈,看他会提出怎么交换条件,却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有张嘴,星源那边就主动退让了?
范晓卿的卿钰软件遭到税务调查,又是怎么回事?熊志远提出要韩文松放范晓卿一马,税务调查是韩文松搞出来的?
沉吟片晌,郑仲湘跟林杰说道:“你联系一下刘柏,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807章 交易(二)
“也是这次要将卿钰软件合并到新的宏亚科技之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背景调查,才发现范晓卿、宋钰这两个人一直跟星源那边眉来眼去,打着脚踩两只船的主意。韩书记最痛恨这种二五仔,正好税务部门收到卿钰公司涉嫌偷税漏税、虚开发票的举报,就批示严厉处置!”
刘柏接到林杰的电话,他人正好在星视科技园,考察宏亚PC产品研发中心的选址,等郑仲湘、林杰赶到科技园,就赶到星视通讯电子大厦见面。
韩明晓之前也没有跟刘柏明说范晓卿、宋钰夫妻俩,是在得知要合并到新集团之后,才起了三心两意跑去跟星源那边勾勾搭搭的。
那样的话,无疑是坐实他安排卿钰公司参与合并是别有用心,这才让范晓卿、宋钰心生畏惧,想着谋脱身退路的。
刘柏也是假装全信了韩晓明的说词,这时候原封不动的将韩晓明的说词转告郑仲湘他们。
陈逸森常驻秣陵,主要代表星视跟各方联络,但之前也仅知道卿钰软件涉嫌偷税漏税被税务部门立案调查,从这一次合并撤出,却没有想到背后涉及这些问题。
当然,在场没有几人是蠢货,刘柏转述韩晓明的说词,他们都是听听而已:
什么叫眉来眼去?
范晓卿、宋钰夫妻俩都跟萧良是四年大学同窗,谁不知道?
以前偶尔有接触联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卿钰软件之前被查,他们还以为别人举报,现在得知是韩文松下狠手,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吗?
明通电子与宏亚合并组建全新的宏亚科技,为什么要将卿钰软件等三家小公司带进来,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真以为这三家小公司参与进来,能对新宏亚科技的实力有多大增加?
还是说虞晓薇从明通电子辞职退出来,大家真以为明通电子彻彻底底是刘柏他个人的了?
这三家小公司,要么是刘柏的人,要么是韩晓明的人,只不过在整个盘子里所占的股份比例很低,范晓卿等人的能力也确实不多,其他家才没有吭声罢了。
陈逸森与郑仲湘、林杰、袁可飞对望了一眼,听过刘柏的说明之后,都大体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九月以来韩文松与萧良发生激烈的冲突,令其在江省的地位不再岿然稳固,范晓卿应该畏惧这时候合并进宏亚科技,非但得不到真正的好处,还有可能卷入难以预测的凶险之中,这才起了异心想暗中投告萧良?
只不过为何消息走漏,迫使韩文松不得不痛下杀手,郑仲湘他们猜测韩文松能在秣陵立足,必有其过人之处,也不是全凭韩家这棵大树的荫庇。
也是因此,萧良为了保范晓卿,才在新荣公司执行董事推荐这事上,对他们做出妥协?
“可能是范晓卿家里谁求到萧良那里,也可能范晓卿确实早就被萧良收买过去,以便盯着韩书记那边的一举一动,”
郑仲湘没有直接跟刘柏说星源那边给他们开出的交易条件,只是顺着刘柏的话说下去,说道,
“我们下飞机刚坐上车,林杰突然接到熊志远的电话,希望我们这边能出面劝一劝韩书记,对这么一个小角色网开一面,不用太计较。”
“郑先生你也知道的,韩书记对身边出现这种人是最痛恨的。我回去后跟韩书记提一嘴,但韩书记那边会不会松口,我可不能保证。”
由于韩晓明、邵俊刚不会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跟他说,刘柏也不清楚察觉到有问题时,范晓卿、宋钰夫妻俩跟星源到底勾结有多深,但也清楚郑仲湘跟星源的关系,肯定没有亲密到无偿出面帮着这种忙的地步。
因此,他也就随口敷衍两句。
郑仲湘点点头,说道:“我们也是突然接到这样的电话,觉得很奇怪,先了解一下情况;这事确实还是要看韩书记的态度。”
鉴于萧良与韩文松上个月初刚撕破脸,双方肯定不愿意坐下来面对面谈判交易,萧良这才会让熊志远找林杰联络这事。
说到底他们就是一个中间方,没有道理他们拿下所有的好处,却要韩文松那边无条件的放范晓卿一马——就算是郑家,也不可能对韩家做到这么强势。
刘柏短暂停留就告辞离开,郑仲湘这才将星源那边的交易条件告诉陈逸森、袁可飞。
“啊,就范晓卿这么一个角色,有这么重的分量?”陈逸森下意识就觉得萧良那边开出的交易条件,远远超过范晓卿这么一个小角色应有的价值,惊讶说道。
林杰没有办法说什么,陈逸森这话说得好像他跟星源有什么秘密交易似的,毕竟他是代表星视出任执行董事的人选。
袁可飞却觉得没有什么好疑惑的,说道:
“九月以来萧韩之争,秣陵这边都说韩文松是被萧良破了金身,而范晓卿这么一个小角色,又在这时候跟萧良眉来眼去,才叫韩文松格外痛恨。萧良应该非常清楚,不拿点有足够分量的筹码,是救不下范晓卿的。当然了,萧良很多地方让人不喜欢,但也有一点要肯定的:就是他跟郑先生一样,对身边人还是很慷慨、够意思的。我一直想从蜗巢科技挖些研发人员过来,但就是挖不动,没有办法。”
袁可飞虽然将他捧了一下,但郑仲湘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新鸿臣的合并方案,不仅要得到鸿臣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还要得到香港证监部门的批准,因此他们现在也都了解到新鸿臣接下来的股权结构。
以何雪晴、顾培军、纪红群、徐立桓、申政、谭兴等人为首、一开始就追随萧良创业的管理层,最终会在合并后的新鸿臣里,持有高达20%的股份(这个比例要比萧良个人持股高出一倍),预估市值将高达一百亿港元——这样的慷慨程度,是他有所不及的。
星视早初的创始团队,仅有陈逸林、周培薇、林杰以及后来加入的袁可飞等有限数人获得少量的股份,不像南亭集团是几百人规模的中层管理都得到了授股——何雪晴、顾培军等个人得股不是特别高,而是整个管理团队受益范围要比星视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