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盈科技一开始的交易规模极为有限,甚至第一年因为品类有限,没能及时完成本地化适配,增长极为缓慢,但专注运营以及持续的高额投入,甚至还为亚马逊早期发展出谋献策,很快就赢得亚马逊高层的信任。
这才得以在亚马逊上市之前最后一轮融资时得以参与进去,拿到日后令人羡慕不已的亚马逊股份。
天盈科技拿到亚马逊的股票之后,也没有坐享其成,甚至进一步注入更多的资金,追随亚马逊的步伐,更大范围建设海外仓运营体系。
内地的选品部门经过一年多的成长,直到今年初才与合作企业完成初步的磨合,从设计、选料、质量控制等等环节,深度介入生产企业,能拿出符合欧美时尚与市场文化需求的产品,能真正做到物美价廉。
投资机构调研发现,天盈投资除了日趋成熟的运营、海外仓体系,还注册服装鞋帽品牌外,国内选品部门的背后,更是有上百家包括设计公司、生产工厂在内的合作企业;合作的包装公司也完成了对欧美市场的初步适应。
这也是今年以来,天盈科技销量快速增涨的关键,算是厚积而薄发。
而泛华商业,除了早一年成立海外贸易促进部,帮助商城的商户对接东南亚、日韩以及欧美的实体市场外,还更大规模的扶持轻工小商品制造企业的发展。
目前泛华商业对接云社、溪口、宿城、狮山、海阳、溱东等地,陆续成立发展了八家小商品制造集中园区,目前入驻小微制造企业已经达到三千家。
要没有泛华商业前期以工促贸、工贸协同发展的努力,天盈科技又怎么可能在短短两年内,寻找、扶持上百家符合要求的合作企业?
而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有不少小型贸易公司以及欧美留学生,仿效天盈科技做跨境电子商务贸易。
他们当然没有天盈实业这样的实力,直接铺这么大的摊子。
不过,除了可以直接从泛华新世界商城拿一些外贸商品,找代理公司清关、包货柜出海外,东山区的网络基础建设也遥遥领先于内地其他地方,泛华商务大厦同时接十六条专线,方便这些小型贸易公司在国内就可以直接运营海外账户。
这些小型贸易公司仅需要在美国最低限度的安排人手负责商品收存、分拆以及邮寄工作即可。
又或者留学生、旅美华人华侨自己在国外负责运营,每隔一段时间回到国内,或让亲朋好友负责在国内选品订货,同样也能轻松的完成整个过程。
这些小型贸易公司里也有一批运营能力出众的,开始成立更为正规的选品、运营部门,在东洲众多中小制造企业里寻找OEM合作者,专注做一两类产品,甚至也注册自有品牌,尝试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打开欧美市场的缺口。
天盈科技初步在东洲扶持设计、包装、生产企业,同样也能为这些中小型贸易公司提供更为物美价廉的服务,直接省掉天盈科技初期艰难的摸索过程。
而这些企业,则是风险投资机构寻找的目标。
添美网原本就有海外跨境业务,借助天盈科技开放的海外仓体系,今年甚至比天盈科技更早实现上百万美元的净盈利,这次自然也是备受关注。
在星视的撮合下,添美网最终以十亿港元估值接受美林、安联两家机构的A轮注资,再次获得高达一千五百万美元的融资。
除了添美网之外,一九九九年元旦前后,东洲还有四家跨境电商公司获得一百万到三百万美元不等的投资。
哪怕是添美网一次获得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注资,跟那些大规模的招商引资项目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但却强劲激励、支撑着创业者的梦想。
省市地方也很早就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最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都已经建成,但奈何各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乏善可陈。
突然间发现东洲的跨境电子商务竟然默默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月交易额甚至都超过两亿,带动东洲市外贸成绩迅猛增长,省市各级媒体还不铆足了劲报道?
春节前夕央视甚至还做了专题报道。
在此期间亚马逊市值飚高到两百五十亿美元,雅虎市值一度飚高到四百亿美元,全球范围掀起更为热烈的互联网狂潮。
星视因为要搞腾笼换鸟,股价没有持续上涨,但也得到有力的支撑,并没有因为高达八千多万股的新股减持,出现大幅下跌。
第一轮新股成功减持后,看到全球科技股在春节前后继续沸腾不已,郑仲湘暗中勾联的投资机构最终于三月下旬,参与了星视新一轮的新股增发,总计出资一百三十亿港元,换取星视增发的一亿三千余万新股。
星视总股本扩大到八亿股以上,市值也进一步扩大到八百亿港元,更为关键的,星视资金储备激增到一百六十亿港元,腰杆真正粗壮起来,净资产也提升到一百八十亿港元,不像之前那么虚弱。
星视财大气粗,资金储备充足之后,三月对星视通讯电子、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以及年前成立的星视科创基金总计注入四亿港元的资金,提高持股比例,推进手机项目以及上游供应链技术的研发,同时加快市场团队的组建以及宣传预热等工作。
天海精工虽然三月下旬也成功实施新一轮的定向增发,但奈何秣陵等地的投资机构压根就不认同沈君鹏拿出来的发展方案。
九八年虽然招商引资有所减缓,但相比损失惨烈的东南亚地区以及相继被拖入金融风暴的日本、韩国,内地经济形势则要好看太多。
国内各项经济数据还能保持增长,国际制造业往东南沿海转移的趋势也仅仅是稍有减缓,并没有停滞,更没有出现倒退。
这时候各大分析机构基本也都确认全球中低端制造业,加速往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必然会带来中低端以及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
同时,国内的机床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没有谁认为天海精工将新融资金都砸到研发跟生产整顿里,五年内能够真正刺激公司业绩出现大的增长。
这时候各地出现的一些投资机构,虽然也开始往价值投资回归,并不一定追求短期的暴利,但赌天海精工五年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根本的改变,对他们来说时间还是太久了。
最终是泛华投资领投,聚集东洲的一些中小投资机构,勉强凑到三亿资金,完成天海精工新一轮的新股增发。
萧良都不能说这些放弃天海精工的投资机构错了,甚至这些投资机构分析非常准确,接下来数年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主要带来的确实是中低端以及经济型数控机床的需求。
天海精工现在不拿融到手的数亿资金顺势扩张产能,未来四五年间,仅仅在中低端及经济型数控机床拥有一些质量上的优势,而在中高端精密机床领域,却又完全不是日德厂商的对手,业绩几乎不可能出现多大幅度的增长。
这一状况,直到天海精工凭借技术与质量优势在中端机床领域站住根脚,才有可能得到改变。
然而这又岂是容易做的事情?
就算沈君鹏率领天海精工的团队孜孜不倦的投入,说五年才能看到希望,并不是什么夸张之辞。
萧良现在唯一能给沈君鹏的支持,就是天海精工决定走这条路,他会推动许建强他们一起,通过增发、拆借等多种方式,源源不断的给天海精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盈投控股还将天海精工上游的一些企业发展,纳入旗下基金产权投资的范畴里来,联合天海精工成立全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尽可能由盈投控股多筹集资金,对数控机床领域的初创科技公司进行扶持,减少对天海精工自身资源的消耗。
这个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很可能会血本无归,萧良第一期就提供了三千万港元的劣后资金进行启动……
第718章 旧识相见
四月下旬的一个周末,萧良下午照旧泡在西南塘研究中心,坐在电脑前研究人造石墨现阶段在笔记本电池散热控制方面的一些进展。
夕阳悬挂在紫荆山之巅,玄武湖面上像是笼上一层淡金色的氤氲。
中午就将胡婕拉出去逛街,抗议萧良惨无人道剥削员工的朱祎琳,这时候走了进来,弯腰揉着酸胀的小腿,问萧良:“你猜猜我跟胡婕,刚刚在新街口百货,‘偶遇’到谁了?”
“我要是猜对了,你不得怀疑我安排人盯着你们?”萧良伸了一个懒腰,舒展了一下筋骨。
这段时间秣陵气温升得很快,已经叫人嗅到初夏的气息了。
朱祎琳半袖衬衫加碎花半身裙的装扮,身材越发纤盈窈窕,站在落地窗前,精致的面容笼罩在夕阳的光辉里,美得就像精心雕琢的塑像。
“你猜猜嘛!”朱祎琳嗔道。
“上午你到科技园参加宇阳电子与合作企业进一步开发陶瓷贴片电容封装工艺的讨论。在袁可飞、姚成毅都明确反对的情况下,你毫不客气的指责他们过于保守,旗帜鲜明的支持宇阳电子在贴片电容领域进行国产化替代的尝试,跟专做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的明通电子利益分歧越来越明显了,”
萧良将椅子往后蹬出一米远,方便脚跷到办公桌旁的文件柜上,说道,
“你现在急冲冲跑回来,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让我猜你们‘偶遇’到谁,你都恨不得直接在脸上给‘偶遇’这个词上加引号,这个题目真是没有什么难度啊——”
“你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同学,今天总算是耐不住性子露面了,而且还是拉你们的院花同学常钰一起,在新街口百货‘偶遇’我们,”朱祎琳说道,“我跟胡婕还得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在商场陪她们演了半个小时的戏,真的好累啊!”
“这也是锻炼你们的演技,挺好。”萧良笑着拿起茶杯。
朱祎琳将茶杯抢过来,喝了两口冷茶,说道:
“你大概没有想到年前范晓卿、常钰到东洲跟你见面后,这么快就跟虞晓薇走到一起去了吧?”
“哪有那么多想不到啊?”
萧良笑了笑,说道,
“范晓卿、常钰他们的公司做通讯软件开发,之前主要也是依赖于省市邮电通信系统给口饭吃;再一个史军荣、夏应鹏他们在体制内发展,那省委常委、秣陵市委书记韩文松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就更重了。他们要是不傻,那次从东洲回来,就应该千方百计去联系虞晓薇;甚至他们此时的关系,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密切得多。”
秣大化学化工学院在秣陵就近三十人,但那次东洲小聚之后,除了江启良确实是超高纯化学品提纯、精馏领域有所专长,由周轩、邵芝华那边出面,跟江启良在秣陵理工大学的化工学院,开展课题合作外,其他人也就是年后在秣陵找机会聚了一次,之后都没有什么联络。
正常来说,大学同学联系的频率也不会太高,但是跟史军荣、夏应鹏以及范晓卿、常钰他们那次东洲小聚表现出来的热乎劲相比,显然又是出了一点点的异常。
萧良现在实验室里、公司里的工作还忙不完,省市邀请的各种互联网、信息产业、数字经济之类的研讨会,不管规格多高,都是能推则推,他没事也不会去深究史军荣、夏应鹏、范晓卿、常钰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点点异常。
也就今天遇到这事了,他随口拿出来说说。
见萧良一副波澜不惊,啥事都不出乎他意料的样子,朱祎琳没趣的说道:
“好吧,你这个美女同学应该很快就会找上门跟你相认了,你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啊?”
“激动个毛线?”萧良从口袋里掏出寻呼机,翻出一条留言给朱祎琳看,“你看,人家都已经找上门来了。”
朱祎琳看到常钰给萧良的留言:“老同学你猜猜我现在跟谁在一起,有时间给我回电话啊——常钰!”
“嗬,常钰都给你留言了,你还装神弄鬼骗我说是你猜到了!”朱祎琳啐道,“男人果然都不能相信。”
“本来就没有难度啊!”萧良说道,“我到现在也没有回电话呢!”
“……”刚才没有露面的胡婕,这时候推开办公室的门,探进来半个脑袋,舞了舞手里的手机,“你院花同学又找上门来了,问你有没有看到她给你的留言——你要不要回个电话?”
“借你的手机拨回去,”
萧良叹了一口气,招手让胡婕将手机递过来,笑着说道,
“让你们看看我的演技!”
萧良直接拿胡婕的手机,回拨了常钰的电话:
“呵,我刚才一直在忙工作,都没有注意看寻呼机的留言。你现在跟谁在一起啊,搞得这么神秘?虞晓薇!不会吧,她怎么有空在秣陵的,你还跟她遇上了?哦,她跟她爱人这几天在秣陵看望韩书记啊……今天下午约你一起逛街,又赶巧在商场遇到胡婕、朱小姐她们啊。那真是巧的呢。哦,你年后参加沪市的一个信息产业经济论坛,意外见到虞晓薇才有联系的啊。那也真是巧啊,大家都好些年不见了……虞晓薇的爱人也是星视郑先生的朋友,他们以前听说我的名字,以为是同名同姓,没敢多想……哈哈,有什么不敢多想的?我又没有比别人多长一条腿。郑仲湘郑先生啊,我肯定熟悉啊。今天晚上虞晓薇她爱人,要把郑先生从沪市拉到秣陵来喝酒啊,他跟郑仲湘也是认识很久的朋友啊?那好啊,郑先生哪次来秣陵,我都少不了要跟他见一面的。今天真是巧哩,都撞一块来了!行行,虞晓薇跟她爱人想先来我这里参观啊。可以的,可以的,我就在办公室呢,你们认识我这边的地址吗?你们在哪里,要不要我安排司机去接一下?行,我在这里恭迎大驾就好……”
萧良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将手机还给胡婕,想了想,拿起办公桌上的座机,拨了一通电话出去:“你跟叶晓华还在秣陵?那行,晚上有个酒局,你们两个过来!”
顾培军与叶晓华等人都相继报了秣大的MBA班,每个周末基本都会赶到秣陵来上课。
一会儿接待虞晓薇跟韩文松的儿子韩晓明,夜里郑仲湘还要从沪市赶过来,萧良当然得抓顾培军、叶晓华两人的壮丁帮他应付。
…………
…………
顾培军、叶晓华还没有赶到,范晓卿、常钰就陪同韩文松之子韩晓明、虞晓薇就先赶到西南塘研究基地;三辆轿车停到行政综合楼前,其中一辆奔驰还是韩振亚的座驾。
萧良只是微微眯起眼睛,心里却没有半点惊讶。
韩文松、刘格相继空降到秣陵任职,但之前刘格是书记,韩文松是市长,韩文松就非常小心谨慎的跟地方势力保持距离。
圈内也没有几个人能看出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二人与韩文松的关系。
现在刘格提拔担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韩文松担任秣陵市委书记,还照例进了省常委班子,似乎也没有必再像以往那般小心翼翼了?
看到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二人,陪同一个年纪跟他相仿的青年,从奔驰车里先走下来,萧良才将手从裤兜里拔出来,伸手迎过去:“大小韩总跟韩书记、韩总不会是同宗吧?”
这时候虞晓薇才与常钰、范晓卿小夫妻俩从后面的车里走过来,虞晓薇快步走过来,先挽住丈夫韩晓明的胳膊,装作一脸诧异的看向萧良:
“没想到还真是你啊?说实话两个月前我在沪市遇到常钰跟范晓卿,说你是天盈科技的创始人,还是星视的董事,我都难以置信呢!怎么可能呢,上大学时,你连话都不怎么跟女孩子说的,怎么就短短几年做出这么大的事业?这是我爱人韩晓明,这两个月他也一直说要来秣陵见见我们秣大难得一见的大人物,没想到拖到今天才有这个机会!宏亚的两位韩总,你们也都认识的吧?我们这次到秣陵来,一个是看望我公公,一个就是跟宏亚的两位韩总聚一聚!”
单说容貌,虞晓薇却要比常钰这个所谓的化学化工学院院花要出色太多,性感高挑的身材,眉眼间却是难得的清纯精致,皮肤晶莹剔透而白皙,给人一副毫无心机的样子。
萧良却是微微一笑,说道:“什么大人物?说起来不过比别人多些侥幸罢了。我也没想到你们跟郑先生认识,还跟大小韩总是朋友。我跟大小韩总打交道快有两年了,怎么可能不认识呢?这个世界真的好小。郑先生还要过一个小时才到秣陵,我们先上楼坐坐,再去酒店?”
“我们都能上楼坐?不会有什么机密是我们不能看的吧?”韩振国问道,“要是看到不能看的,被赶出来就尴尬了。”
萧良看了韩振国一眼,笑道:“我们这里是分访客区跟工作区,接下来也会给大家每人发一张访客证挂在脖子上。小韩总只要不瞎走,在访客区内活动,应该不太可能闯进工作区。”
朱祎琳懒得参与虚伪客套的应酬,今天又是周末,就提前拉胡婕离开了公司。
不过,行政部此时还有六名工作人员陪同萧良下楼迎接,这时候并没有因为萧良亲自接待搞什么特殊化,还是将访客挂牌依次发给众人,然后就跟在后面一同走进大楼;韩振亚他们的司机也都有专人安排他们进一楼的接待室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