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还是希望朱鹮电子先将更多的资源以及精力,巩固既有的黑电主营业务以及代工生产(OEM)业务战线,有必要时还要收缩战线,而不是盲目的扩大战线——事实上,黑电市场未来还有液晶时代这个天坑,等着朱鹮电子去趟。
说实话,在萧良的眼里,朱鹮电子真是步步危机、处处漏洞。
朱鹮电子现在将手机项目拿出来,以初步掌握的产品技术以及技术研发团队,补充一定的市场营销人员,成立以星视为主的产品公司,让星视投入更多的资本去拼市场(生产还是可以交给朱鹮电子负责代工)。
然后再以科技产业园作为平台,引进、扶持一批研发类企业,以产品公司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功能模组及基础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当然,很多话萧良也只是点到为止。
他相信以苏安建对朱鹮电子集团自身存在的种种隐患,以及多年来对变化莫测的产品市场走向的理解,应该能明白他所建议的,无论是对苏安建他个人,还是对朱鹮电子乃至秣陵地方,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等熬过消耗巨大的艰难开荒期,朱鹮电子发展到更大规模,资本以及技术积累都有一定的基础,到时候无论是往产品端发展,还是往上游技术端,甚至往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标准,进行更扎实的积累,才谈得上进退自如。
到时候哪怕星视主导的合资产品公司做败了,朱鹮电子以及科技产业园所形成的代工以及功能模组乃至更基础的技术开发、集成能力,也能支撑更多产品公司在秣陵落地,不至于伤及根本。
“我们国有企业,还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要扎扎实实做更多基础性的工作!”
罗智林对萧良以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为根本的思路是最为熟悉的。
这一思路从饮料、蓄电池,往手机,以及朱鹮电子此时还在做的计算机等产品上移植,可能细枝末节有极大的区别,但本质上还是趋同的。
罗智林相信苏安建既然早就注意到萧良的存在,对这一思路也应该有所研究。
因此他也很明确表达了对萧良这一建议的支持。
“蜗巢科技早就掌握了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却能耐得住寂寞,不直接去做产品,也是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吧?”苏安建看向萧良,问道。
“说胸怀过于自傲,其实还是没有能力兼顾太多,”萧良说道,“手机项目我也没有能力参与太多,接下来可能会在精密模具、线束等领域,多做些合作;在电池领域,我们暂时还没有余力去涉足镍氢领域……”
苏安建苦笑一下:
目前手机主流用的还是镍氢电池,更低端点的还有镍镉充电电池。
星源时代全力进军的锂离子电池,不论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使用率都还很低。
除了过于昂贵,性能优势不太明显外,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也较差。
但很显然,萧良已经看不上镍氢电池领域,而非无力涉足。
…………
…………
在罗智林家随随便便都到十二点了,朱祎琳突然接到胡婕的电话,说星视那边联系到她,林杰、周培薇希望这时候能见到萧良。
苏安建的反应最快,因为他整个下午,脑子里都在盘桓这件事。
林杰、周培薇却要等晚宴过后,回到酒店先将相关事宜知会郑仲湘以及陈逸森等人。
所以说他们这时候紧急想见萧良,才是正常。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先回去见林杰、周培薇,”萧良看了一眼手表,站起来跟罗智林告辞,又跟苏安建说道,“要是香港那边意愿确实非常强烈,那我们就共同推进这事……”
许建强打个哈欠说道:“没想到都这么晚了,我就不掺和你那边的事了。”
许建强是出于责任心以及对地方浓烈的情感为这事奔波,但萧良跟苏安建接上头了,更具体的合作就轮不到他操心了。
萧良与朱祎琳赶回到鸡鸣山脚下的小洋楼,胡婕已经安排司机开车,将林杰、周培薇从酒店接过来了。
“朱鹮电子的手机项目,萧董具体还了解多少,蜗巢科技这次准备参与多少?”看到萧良赶回来,林杰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的问道。
“我与祎琳,还有许总刚刚见过朱鹮电子的苏总回来,”
没有必要再隐瞒与苏安建见面这事,只是没有必要将夏相潼、罗智林带出来,萧良坐下来说道,
“许总他这几天奔波的事情太多,这会儿太疲了,就先回去了。”
“哦,苏总那边是什么意见?”林杰问道。
“朱鹮电子在筹备手机项目这事,我是很早就知道,但之前蜗巢科技在秣陵并不太受待见,而拿下老印染厂改造研究中心,也被认为是从朱鹮电子虎口夺食,与朱鹮电子一直都有点小摩擦。这些情况不知道你们了不了解,但郭峰这次搬弄是非,有意将我排斥在谈判之外,倒也不算无缘无故,”
萧良看向林杰、周培薇,说道,
“不过,我刚刚跟苏总见面,沟通还算是愉快。我在苏总面前也很直白指出朱鹮电子现在存在的隐患颇多,企业决策受市委市政府掣肘太多,市场策略不够灵活,资源有限,而业务以及产品战线却又拉得太长。朱鹮电子倘若还想单独做手机项目,只会变得越发臃肿。我倒不是说朱鹮电子单独做,就做不成手机项目,但难有大成就,这是我能肯定的……”
“内地的手机市场,未来能有多大?”周培薇倾过身子,关切的问道。
“我对内地的经济产业发展有一些判断,只是被一些人认为太激进,”萧良说道,“我也知道内地目前的经济确实还很滞后,不想做过多的预测,但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以提出来作为参考,就是目前内地总计拥有六千四百万寻呼机用户。”
“这么多?”林杰吃惊的问道。
星视以往没有什么业务跟内地有交集,林杰对内地的印象,还非常刻板的停留在香港主流社会所认为的那个层面。
“萧先生说不想做过多的预测,但也是有过预测的?”周培薇问道。
“是的,”
萧良说道,
“不考虑未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仅以寻呼机的替代及手机产品自身固有的品质周期,内地手机年销量保底不会低于两千万部。这一数据,最迟不会超过后年就会实现!考虑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资费下降等因素,我预测两千零三、零四年,内地手机年销量将快速突破五千万部这个关卡。”
周培薇与林杰对望了一眼。
星视之前做过卫星传播通讯业务,还大获成功,对相关的移动通讯、固网通讯以及宽频网络通讯(宽带)多多少少有些研究的。
不可能对这个市场毫无了解,他们就对萧良提出的手机项目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不过,他们对内地移动通讯市场的预测,跟萧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话说回来,萧良这几年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在证券市场屡有斩获,谁又能说他的预测一定是激进的,偏离实际的?
想质疑萧良之前,先得问问有没有胆子在六月份星视股价跌破每股十元时敢毫无畏惧的买入!
萧良继续说道:
“我不想理会别人对这一预测有什么看法,但我自己是坚信不疑的。手机市场销量的逐年大增,高端机型也会水涨船高,同时随着手机高强性能的普及,对电池将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目前星源时代坚持对锂离子电池业务发展进行高强度的投入,特别是我们在手机锂电领域的研究,直接盯住国际第一流的手机厂商,也是基于这一市场预测。当然,蜗巢科技所能调动的资源也是有限,目前只能集中力量做锂电,而手机项目想要真正做成,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更多的资源,不是我现在能兼顾。因此我也跟苏总明确说了,这事只能星视牵头,只能以星视为主,才有大获成功的可能!要不然,都只是小打小闹……”
林杰情不自禁的点起头来。
蜗巢科技与星源时代是一体两面,都是萧良个人全资掌握的私人企业。
星源时代在锂离子领域所进行的投入,在外界的眼里,甚至可以拿疯狂来形容,包括目前不计成本的低价抢夺日韩市场。
不管星源时代未来能否创造辉煌,或者遭遇惨败,但萧良内心深处必然有极其坚定的逻辑在支撑其决定。
而萧良联合鸿臣、盈投持有星视9%的股份,除开性格跟个人观感的喜好,林杰也不以为萧良会不重视星视的利益。
“仲湘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但对内地的移动通讯市场了解却是有限,这事还需要萧董多担当些责任。”林杰说道。
“我个人对星视的成长寄望更大,当然不敢有懈怠!”
萧良当即将他刚跟苏安建沟通的合作框架,说给林杰、周培薇听。
萧良也很坦率提及朱鹮电子目前掌握的手机技术还很薄弱,最有价值的还是朱鹮电子的手机项目团队,最好由星视出面找恩益集团或哪家手机厂商,再引进一到两款更先进的手机产品技术进行消化,争取明年年中之前就能拿出合格的两款产品,拿到入网许可证……
第701章 我们一起做手机吧(四)
纳斯达克指数始于九四年的强劲复苏,渐成浪潮,虽然互联网企业赢得最醒目的关注,但通讯电子信息产业仍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分支。
以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及销售为主的朗讯公司,九六年初从世界通讯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分拆出来上市,市值达到一百八十亿美元,在当时就已经叫人有些吃惊了,但过去两年时间里获得将近五倍的惊人涨幅,市值超过八百亿美元。
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等国的移动通信运营以及设备制造企业,这三四年来都赢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涨幅惊人。
香港九三年就着手建设运营第二代移动通讯网络(GSM 900MHz),而郑家旗下的长和电讯,就在香港掌握一张宝贵的2G运营牌照。
郑家旗下核心控股上市公司,长和实业早年就在英国收购电讯服务公司“Orange”的控股权,作为英国的第三大电讯商,九零年就在英国推出GSM移动电话服务。
长和实业还对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曼内斯曼公司持股,是曼内斯曼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在荷兰、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的电信业都有投资。
以2G运营为主的电讯业,目前已经是长和实业最重要的海外投资,比重甚至已经超过港口地产基建。
郑仲湘能被香港政府及公众寄以厚望,乃至之前创建星视集团,并非单纯郑家钱多。
六月中下旬纳斯达克暴跌,带动全球科技股大幅下跌,香港缺少好的科技股标的,萧良则主要建议华茂、鸿臣以及盈投,都是逢低买入郑家控股的长和实业。
哪怕林杰、周培薇他们对手机以及移动通信行业不熟悉,郑仲湘身边却绝对不会缺专业人士的。
次日中午,郑仲湘就与长和电讯的一名高级副总裁袁可飞,带着两名通信设备专家直接杀到秣陵。
在与林杰、周培薇会合后,郑仲湘又邀请萧良、朱祎琳以及朱鹮电子的高层以及手机项目团队进行接触跟洽谈。
经过为期两天更进一步的探讨,袁可飞与两名通信设备专家对萧良所提方案的专业程度是高度认可的,但也有一些疑虑。
除了他们对内地手机市场的发展空间,预测要比萧良低很多外,朱鹮电子目前所掌握的手机技术确实不强,研究团队配备也谈不上豪华。
袁可飞及两名通信设备专家,担心这样的研究团队以及秣陵在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很难在未来三五年间,就支撑起一家先进手机研发及生产企业的崛起。
萧良也不跟袁可飞等人废话,安排车辆将一行人接到东洲,请他们走进星源时代锂离子电池中试基地、工厂参观。
星源时代已经提前完成十条液锂线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六条液锂线,都是尽可能采用手工作业,顶替代价昂贵的自动化设备。
这不仅令星源时代的制造工厂规模急剧扩大到四百余亩,员工规模也增加到六千余人。
萧良又有意安排郑仲湘、袁可飞、周培薇、林杰等人参观星源时代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就很给人一种星源时代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发展成超大型、超先进现代电子工厂的错觉。
校东研发基地目前也已经完成二期建设,占地面积扩大一百五十亩。
主要贴近生产实际的需求,进行各种工程工艺的开发与改良,校东研发基地不仅工作人员年后就突破千人规模,名目繁多的研究工作可视性也强。
在电动自行车技术实验室里,正在开发的锂离子电池自行车,摆在众人眼前的实验室样品是如此的轻巧,跟一辆普通的山地车几乎没有区别,却有着强劲的动力跟长达三十公里的续航。
萧良不谈实验室样车超乎想象的高昂成本,以及锂离子电池编组使用的安全以及电路管理、温度检测、不同路况下电流输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完善,袁可飞、林杰他们能否认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全球领先的产品?
香港GSM手机基本上都得到普及,目前占据香港主流市场的很多日韩手机品牌,就有不少采用星源时代的锂离子电池,也是袁可飞这些人早就知道的事实。
萧良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告诉郑仲湘,他既然能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利用东洲更为贫瘠的资源,建成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堪称国际一流的锂电池企业,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星视没有能力,利用三五年时间,在秣陵发展一座手机研发、生产企业。
你郑仲湘不可能比我萧良还要差劲吧,是不是?
再说了,除了星源时代的电池外,和永电子与蜗巢科技联合研制的微型电机震动模组,也得到日韩手机厂商的认可,即将在狮山湾新建成的工厂里生产;狮山湾还有一些入驻的电子企业,开始着手充电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配件的生产。
这些都是蜗巢科技联合推动在做的工作,虽然没有局限于手机产品,但也是从更大的方面推动东洲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狮山湾的招商计划里,也将大型电子产品的OEM工厂列入重点工作范畴。
说白了,星视这次不跟朱鹮电子合作,又或者朱鹮电子跟蜗巢科技的矛盾得不到缓解,萧良也会在东洲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动作可能会要慢许多。
朱鹮电子这边,不仅有苏安建等人的积极推动,更有秣陵市委书记韩文松的密切关注,因此也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
等萧良陪同郑仲湘、袁可飞、林杰、周培薇等人从东洲回到秣陵,双方就以最快的速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首先是朱鹮电子科技产业园更名星视通讯信息科技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星视注资一亿港元,持有51%的股份,鸿臣注资一千万港元,持有5%的股份;朱鹮电子以现有的产业园资产以及债务注入新的公司,持有剩下44%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