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442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公共巴士沿海滨大道而行,一侧高楼大厦,一侧湛蓝海水,风光确实极美。

  在抵达东区海底隧道入口时,郑仲湘的法拉利虽然就超前两三分钟,但已经不见了踪影,应该是先进了隧道。

  萧良这时候还看到熊志磊驾驶另一辆敞篷跑车,从另一条岔道口,风一样超了过去,进入隧道口。

  郑仲湘与熊玉衍次子熊志磊先后差两三分钟驶入东区海底隧道,这事原本没有什么好联想的,都不能算有多巧合。

  不过,华兴集团为了自救,就在六月上旬不仅将位于荃湾最好的两座深水货运码头,作价二十亿转让给郑家旗下的长和实业外,还将位于癸涌工业区充当总部大楼的华兴工业大厦,一并出售给郑家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

  目前华兴集团在将军澳还保留一座深水货运码头,作为旗下船队的驻泊基地以及集团总部所在地。

  虽说郑家手里掌握大量的现金,但以郑基胜的老奸巨猾,此时就接连两次出手收购华兴集团的资产,没有拖延时间狠狠的压榨熊家一番,现在看来是郑仲湘在里面出了力。

  穿过东区海底隧道,萧良果然就看到郑仲湘与熊志磊两人将跑车停在公路的路肩上,一边眺望不远处的华兴集团新的总部及驻泊基地,一边谈笑风生,不知道在聊什么事情。

  萧良心里冷冷一笑:

  面对星视迫切要做实规模、做实信息资讯产业概念的需求,就连周培薇都在董事会上主张对他直接授权,推进跟朱鹮电子的合作事宜,郑仲湘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弃星视的大局不顾。

  不过,郑仲湘到底还是不甘心他太乐意,这么迫切将熊志磊约出来,大概是想熊志磊在别的地方给他添堵?

  公共巴士拐了一弯,驶入前往将军澳的滨海大道,萧良扭头冷漠看着身影渐远的郑仲湘、熊志磊二人……

第686章 大宅重归旧主

  坐公共巴士在五桂山东麓的一座车站下来,沿着幽静的林荫道往南走四五百米,穿过山林,豁然能见湛蓝海水,朱家大宅就坐落在柏油路旁。

  大宅前宽敞的场地,左右两侧种植婆娑多姿的两株罗汉松,多少显得萧条,萧良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也是唏嘘:

  朱鸿臣病殁治丧期间,朱家大宅发生种种是非,朱玮益惨遭绑架杀害,也最终促使朱家分崩离析。

  当时连同鹿角医院、大宅在内,总计约十二亿港元的资产,划归大太太朱王惠珍继承,可以说是分走最大的一笔遗产。

  朱玮益遗孀杜文琪在其兄杜文仲的支持下,在遗产继承时,选择更多接手鸿臣的股份,与越来越难以理喻的朱玮益的生母、大太太朱王惠珍划清界限,跟朱鸿召、朱祎琳他们捆绑在一起。

  当然,杜文琪一开始选择跟朱鸿召、朱祎琳捆绑,主要也是为了摆脱大太太朱王惠珍;在彻底分完家,资产分割干净之后,杜文淇又闹着要自立,九七年年中就将名下近九千万股鸿臣的股票分拆出去。

  杜文琪携一对儿女住到娘家,九七年年中她辞去鸿臣的董事一职,杜家也没有其他人进董事会。这也不是朱鸿召、朱璐他们排挤杜家,欺负朱玮益死后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实是杜文淇那时做好了清仓套现的打算。

  鸿臣的基本面很好,但在金融风暴中股价也遭到腰斩,表现很是一般,相当大的原因就是杜文淇大举卖出所致。

  当然,这也是杜文琪的自由;朱玮益留下一对小儿女,也是杜文琪作为母亲在抚养,名下继承的遗产,杜文琪也是第一监管人,轮不到朱鸿召他们指手画脚。

  虽说朱玮益的生母、大太太朱王惠珍分得份额最大的一笔遗产,比朱祎琳当时所分得的遗产都要高出三四亿港元,但在朱玮益惨死后,朱王惠珍也没有精气神折腾了,精神状态很差,被其弟弟王炳潮糊弄到加拿大疗养去了,名下的资产都交给王炳潮负责打理。

  恒生指数最疯狂的时候,王炳潮在证券市场大举拆借做多,在之后的市场变局中损失极其惨烈,不得不变卖资产应付追债。

  即便知道此时并不适宜在香港接手置办大型物业,但考虑到大宅对朱家的意义,朱祎琳还是找银行拆借三亿港元,将位于五桂山东麓山坡,能眺望将军澳新市镇以及湛蓝海洋的朱家大宅接了下来。

  院墙与柏油路之间石材铺就的场地就有上千平方;院门紧闭,看不到院墙后那座带喷泉水池的小广场,视野越过高高的院墙,只能看到欧式风格的主楼建筑一角以及东侧的附楼;附楼是朱祎琳跟她妈妈生前居住生活的地方。

  大宅确实是太大了,朱祎琳担心转手他人之后,就没有办法再买回来,才硬着头皮买下来,但平时除了几名工人照顾,她自己回香港,则主要住在山脚下豪华社区维景湾畔的公寓里。

  萧良下了公共巴士,径直走到大宅这边来,却是朱鸿召要在相去仅五十米的住所,宴请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以及华兴集团董事长熊玉衍等人。

  见大宅院门紧闭,萧良还以为朱祎琳这时候还没有上山来,就想径直往朱鸿召家中走去,隐约就听到朱祎琳远远的呼喊,踮着脚看到朱祎琳站在主楼的阳台上,远远的朝他挥手。

  很快工人就将院门打开,萧良走进院子里,朱祎琳这时候连蹦带跳走下楼来,问道:“你怎么走过来的?”

  “我在太古大厦附近坐公共巴士过的海,在前面的岔路口下了车,顺着林荫道就走过来了。”萧良说道。

  大宅也是七月份才办理产权转移,萧良还没有再次走进来过,朱祎琳高兴的搀着他的胳膊,介绍院子里所雇佣的几名工人,都是两三代就在将军澳扎根、还曾在鸿臣工作过的老人。

  萧良刚才还觉得这宅子太过空旷,但走进来,与朱祎琳里里外外参观里面的布置,避开工人的视野,实在太适合幽会了。

  朱祎琳听到手机震动响起,迷迷糊糊已经被萧良压在沙发上吻了好久,将萧良推起来,恍惚了好一会儿,说道:“头好晕,我都忘了要呼吸了!”

  掉地板上的手机还是顽强震动着,朱祎琳将萧良的手从她胸上掐走,将长裙的襟领拉起来后,坐起来整理里面的内衣,再侧过身子,让萧良帮她将背后的拉链拉上。

  萧良却不舍得将柔若无骨、脂滑如玉的美背,这么早遮掩起来。

  “苏先生他们已经到了啊,我陪萧良在大宅这边参观呢。他刚刚坐公共巴士渡海过来的——好的,我们马上就过去。”朱祎琳拾起手机,跟她叔朱鸿召通电话。

  待朱祎琳收拾整齐,这时候听到有跑车的轰鸣声从院子外的林荫道传来,萧良目光越过阳台栏杆,刚好看到熊志磊那辆法拉利跑车的蓝色身影驶过:

  “熊志磊今天也过来了啊!他刚才跟郑仲湘在东区海底隧道口外的海边见面,正好叫我撞见了。”

  “啊,长和实业从华兴集团手里收购癸涌的两座码头以及华兴工业大厦,也是郑仲湘暗中促成的?”朱祎琳吃惊问道,“郑仲湘猜到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之前借口狮山港建设,大举撤出华兴,是早就安排好的?”

  “肯定的。要不是想借这事搅屎,郑仲湘出力帮华兴干嘛?”

  苏利文、熊玉琼最初确实主要是将狮山湾深水港项目建设,作为从东南亚紧急撤资以及减持华兴持股的借口;也恰恰是如此,萧良去年四五月份才会拿中断深水港项目对钟云峰、柳轶群发难。

  虽然他们在与钟云峰的紧张关系缓解后,推动更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建设,但郑仲湘能对两地的信息进行更全面、更细致的梳理,是不难觉察初衷的;特别是他很早就预判到东亚金融风暴的发生,也并不是什么严格保守的秘密。

  萧良走到阳台前,眺望远处的海水,说道,

  “郑仲湘六月份之前,在长和实业收购华兴癸涌码头、工业大厦项目上说过话,出过力,根本不怀好意,但六七月份科技股风云突破,令人目不暇接。却是今天,整个董事会都迫于星视急切需要做成更多项目的压力,希望授权我代表星视董事会负责内地的项目接洽,他表面上不得不做出从善如流的样子,但内心深处还是对我顾忌的,才会又约见了熊志磊……”

  朱祎琳相信萧良的直觉跟猜测,皱着秀眉,抓住他的胳膊,有些担忧的问道:

  “熊玉衍知道了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最初从华兴,从东南亚撤离的原因,心里不可能没有一点怨恨吧?那他还为什么还要跟我们谈合作?我都看不出他表面上有什么异常!”

  华兴在金融风暴里承受的损失太惨烈了,萧良预判需要一次注入近百亿的资金,才有把握撑住巨额债务到期与巨额亏损所导致的多重打击。

  五月初的时候,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就找到华兴董事会,商谈过这个援救方案。

  不过,熊玉衍不愿意接受华兴控制权彻底旁落这一选择,也是多方努力,通过出售深水港码头、总部大厦以及诸多投资资产一系列措施,先回笼逾四十亿港元的资金,才谈增发融资这事,但规模也是大幅缩减到二十五亿港元。

  这样一来,就算会增发20%的新股出去,但熊玉衍与熊家其他成员的,持股只会被摊薄到26%,依旧能保持大股东的地位。

  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对华兴有着深厚的感情,熊玉琼与熊玉衍更是嫡亲兄妹,不仅希望天盈、鸿臣能一起参与华兴的这次融资,还希望狮山港未来能与华兴集团在远洋航运、物流业务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不说萧良与熊志远的私交了,单凭苏利文、熊玉琼夫妇除了出资,还各方积极奔走,为东洲地方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天盈、鸿臣,亦或蜗巢科技,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萧良哪怕再烦熊玉衍这种性格阴沉的人,他也不可能拂了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面子。

  朱祎琳开始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扯着萧良的胳膊,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联合华茂,参与华兴的这次增发,后面势必要进一步推动狮山湾跟华兴的合作。现在华兴处于虚弱期,我们确实不用担心熊玉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毕竟熊玉衍如此隐忍,首先也是想华兴能活下来。不过,真要照你所预料的那样,东南亚再迟零二、零三年,经济也能初步复苏过来;华兴要是能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始于内地深水港的远洋业务,恢复时机还会更早得多。等到华兴恢复过来,重新成为市值四五百亿、六七百亿的庞然巨物,熊玉衍这种性格阴沉的人,还会跟我们和平相处吗?”

  华兴市值重新恢复到四五百亿,六七百亿,我们这次注资能赚多少钱?到时候实在合不到一起去,我们减持股票离场呗,还有什么好烦恼的?”萧良笑道。

  “我替熊玉衍他们烦恼不行啊?”朱祎琳哼道,“我只是觉得谁不跟你和平相处,都没有好果子吃!”

第687章 来者不拒

  萧良与朱祎琳走出大宅,沿着林荫下的柏油路往朱鸿召家走去。

  相距不到百米,朱鸿召家也是位于五桂山东麓,相比大宅地势要略低一些,却也能一览无余,视野能直接远眺大海的庄园式别墅:

  主楼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约五六百平米;西侧有一栋平房,充当车库、工具房以及保姆、园艺工人的宿舍。

  前后院子比较精致小巧,花树鱼池却一应俱全,十分的幽静。

  朱鸿召、朱玮兴平时都不在香港,却是朱鸿召的妻子带着大女儿、大女婿以及两个外孙住家里,还有保姆以及平时兼作家庭司机的园艺工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帮着打理院子,要比空落落的朱家大宅有人气多了。

  朱鸿召今天在家里宴请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以及萧良、熊玉衍、朱璐等人,更是难得的热闹,下午就专门请了大酒楼的厨师过来准备晚宴。

  萧良与朱祎琳走进院子,其他应邀的客人差不多都到了,这时候站在餐厅前的鱼池旁说话。

  这是香港炎炎夏日一天里最好的时光,四周皆山林,气温也要凉爽一些。

  “星视的董事会有什么好消息传出来啊?”

  看到萧良走进来,夏侯江笑着问道,

  “现在星视可以说是万众瞩目;熊董事长过来后,我们就都在聊星视。现在大家都猜在星视的股价,还有没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八号仔去年股价最低曾跌破每股一毫(角),而此时的股价高达六十元,要是哪个幸运儿从头吃到尾,短短一年的收益将是六百多倍,想想也叫人心跳加速。

  八号仔四百亿市值,在香港证券市场还跻身不了最具分量的上市公司之列,但绝对是这段时间最靓的仔。

  天盈与鸿臣也各持有星视信息七百五十万股,目前浮盈高达三亿多港元,夏侯江他们当然也担心星视的股价能不能撑住,眼前的繁华灿烂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星视近期还是会继续努力拓展高科技信息产业领域的新业务,我这次也得到董事会的授权,接下来会直接参与一些具体合作业务的推进。”

  萧良与苏利文、熊玉衍等人打过招呼,简单介绍了下午在太古大厦参加星视董事会的情况。

  “直接授权你代表星视介入具体的业务啊?郑仲湘这真是感到压力了啊!”夏侯江惊讶说道。

  萧良笑了笑,说道:“郑仲湘之前可能是对我有些误会,但大家共同促进星视发展的意愿,肯定都是真诚的。”

  见萧良在熊玉衍、熊志磊以及其他两名华兴集团的董事面前学会打太极拳,夏侯江也是哈哈一笑,没有再拿郑仲湘多作调侃。

  “郑仲湘能年纪轻轻创办星视,确实可以说是香港商界年轻一代的翘楚。不要说志磊都三十岁了,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不知道为集团分忧;志远我也看着长大的,在同龄人里是相当优秀了,但在视野跟格局上,跟郑仲湘也还是有些差距的,”

  熊玉衍说道,

  “这次华兴集团找郑家谈资产转让的事,也是卡了很久没有进展,最后还是幸亏郑仲湘站出来说香港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不容易,理应同气连枝,相互援应,不应该计较毫铢小利,这才在六月份比较顺利的谈下来。单就这件事,郑仲湘这个人还是非常有格局的。”

  夏侯江有些吃惊的瞥了萧良、熊志远一眼,想问他们之前知道这事?

  反正夏侯江没有听说过华兴出售癸涌码头等资产给郑家,郑仲湘有发挥作用。

  不过,熊玉衍此时公开承认这事,在场的人心里再吃惊,不便再作评价。

  甚至还显得萧良刚走进来时,夏侯江拿郑仲湘调侃有些草率了。

  朱璐、苏利文、朱鸿召三个老狐狸都瞥了萧良一眼,不知道他是不是早有猜测,刚才的接话才滴水不漏。

  萧良却是哈哈一笑,瞥了一眼满心不服气却不得不闭嘴的熊志磊,接住熊玉衍的话茬,说道:

  “也确实如此。我要不是看好郑仲湘做企业的格局与才华,也不可能这么坚决的买入星视。之前是有一些误会,大概也是郑仲湘没有想过我竟然会这么看重他吧,误以为我别有意图。所以啊,我这才决定将天盈、鸿臣对星视的持股都捆绑在一起,我也进入星视的董事会,以此表明我们买入星视绝不是什么投机,误会自然也就消除了!”

  朱璐与朱鸿召对视一眼,他们也能读懂萧良话里的意思:

  他们也无需去理会郑仲湘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在华兴集团出售码头、大厦等资产给郑家时帮着说话,也无需理会熊玉衍为何到这时才说出这事,他们与华兴的合作,遵循在商言商的规则就好。

  熊玉衍不愿意放弃华兴的控制权,甚至对亲妹妹熊玉琼以及妹婿苏利文抢在金融风暴前脱身心存怨念,多有防备,其实都是正常的。

  不过,通过多方协力合作,能让华兴走出危机,也确实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

  就算充分考虑到金融风暴所带来的资产减值,华兴集团未来的净资产也不会低于两百亿港元。

  华兴集团这次是计划在一百二十亿市值的基础之上,增发20%的新股,筹集二十四亿港元的现金。

  相当于是净资产的基础之上打了六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