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软包装饮料领域,目前主流还是玻璃瓶、聚乙烯塑料、铝罐或铁罐形式,PET瓶也是近年才开始流行。
如果单纯以当前国内的软包装市场衡量,不考虑未来市场的巨大变化,蜗巢科技就算两三年内倾尽全力做出原纸复合铝镀膜的全套生产设备、专用灌装机以及其他通用型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其投入之巨,相比较从外部采购生产线设备所能节约的成本,可能需要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收回投资。
这绝非理智的企业行为。
过于夸张的巨量投资,随时有可能令蜗巢科技陷入资金崩溃的深渊之中。
但是,萧良如果不这么做,不是白瞎重生者的视野吗?
原纸复合铝镀膜包装目前在国内软包装饮料市场应用有限,最关键的一点,目前牛奶市场还是低温奶占据绝对主流。
低温奶又称巴氏奶或鲜奶,经高温灭菌后迅速冷却至4摄氏度以下冷藏,保质期为七到十四天。
这决定低温奶的保存条件高,流通成本高,奶企对市场覆盖的距离有限,必然形成了目前一家家地方牛奶企业垄断区域市场的格局。
比如秣陵以及周边地市,卫岗牛奶就占据单一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
哪怕相隔仅三百公里、占据沪市市场的光明牛奶的实力更强大,却无法对卫岗牛奶形成什么威胁。
蒙吉黑辽冀等北方诸省,奶源要比南方充足得多,但受到距离限制,其低温奶产品也根本没有南下的机会。
而低温奶的包装,主要就是玻璃瓶。
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早年送奶工上门送货模式。
订奶的中高收入家庭,门口都会装一个带锁的牛奶箱,早晨起来,“神奇”的发现,牛奶箱里都会有一两只玻璃瓶装,还透着凉气的牛奶;辛勤的送奶工早就消失在晨霭之中了。
牛奶在经过超高温灭菌后,采用原纸复合铝镀膜材料包装,常温下保质期则长达三到六个月,则将彻底打破旧有的牛奶市场格局。
这也是我们后世所需要的常温奶产品,在超市以及小商店的货架随处可见。
一箱箱牛奶买回家,扔地上两三个月都能喝。
当然,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技术条件外,最为核心的因素,还是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南方奶源远不足以供应市场,给了北方奶企携常温奶产品大举南下的良机。
而在这个过程中,原纸复合铝镀膜包装也将逐步占据牛奶市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并往果汁饮品、茶饮料等领域大规模渗透。
原纸复合铝镀膜包装材料,可能十几二十年后在国内的市场规模,也就两百亿左右,但倘若这么大的市场,仅由两三家企业进行垄断性分食,每家又能分到多么可观的利润?
蜗巢科技也许此时砸十亿进去,会把大家的下巴吓掉了,但与未来每年可能高达十亿乃至二三十亿的净利润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
而且这个变局,可能在两年左右就会到来。
萧良最初是想将这一块市场留给南亭饮料跟卫雄包装新材料以及嘉鸿他们慢慢去做的,就算晚几年进入这个市场也不用着急,毕竟钱是赚不完的。
奈田食品的入局,令萧良意识到软包装饮料的历史走势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为了预防还会出来不可预测的变数,有必要将这个关键的胜负手直接抓在手里,投入大资源尽快做出来。
有钱没钱,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之前卫雄包装新材料联合南亭精密机械设备公司做这事,每年的预算就两三千万,选择的合作企业,只可能在现有的资源内进行有限的配合,就不要指望能有多快的速度。
国内各种软硬件的制造水平就摆在那里,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不过,精密机械设备公司以及装备研发中心划入蜗巢科技之后,萧良拨给的是无上限资源,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之前样机需要专用喷嘴,先由装备研究中心先进行设计,拿出具体的规格找合作企业采购,但是一次采购量就十几二十只,就算给一两万的高溢价,合作企业也只会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加工,赚点毛钱。
难道还真能指望八级钳工手搓出符合规格的精密专用喷嘴来?
现在是什么概念?
合作企业为制造一个个精密零部件,进口高端数控机床、检测仪器等等,所花费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采购款,都可以算到蜗巢科技的研发经费里面,他们要是不干,不是傻吗?
以前合作企业,都知道顶尖院校毕业出来的牛马好使唤,但是顶尖院校的本科生,起薪总不能低于两千吧,研究生总不能低于三千吧,而技术大牛总得开十万二十万的年薪才有可能挖过来吧?
他们不是不想要,而是请不起,而之前的产品生产,也用不了这么高规格的人才。
然而没有这样的人力基础,很多事就做不起来。
总不可能找几个中专生来开发各种控制、检测系统的程序吧?
现在以蜗巢科技的联合开发平台聘请技术大牛,开出二三十万年薪都算入研发经费,同时还可以给自己原有的产品生产做技术指导,进行人才培养,又何乐而不为?
以前这些合作企业,体量小,研发投入有限,也没有资源,也就没有资格找相关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蜗巢科技之前所能关注到的视野是有限的,人脉以及学术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所有相关课题的研究,人手也严重不足,但只要合作企业提出,所有的相关横向课题研究,经费都可以从蜗巢科技走,谁不干,不是傻吗?
而蜗巢科技给出的合作条件也极其的宽松,所有新开发的技术,与原纸复合铝镀膜材料以及专用、通用型灌装机相关的专利,才属于蜗巢科技;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其他产品的专利技术,则归合作企业所有。
这就是基础专利技术共享模式,也是合作企业愿意参与蜗巢科技技术联合开发孵化的关键所在。
开发出新技术,合作企业可以专门为蜗巢科技生产相应的技术配套产品,仅仅是这一块不能收取专利费,不能为第三方提供相关产品,更重要的是自身技术水平与积累也随之水涨船高,路就走宽了。
萧良也没有想过说将所有人员都招聘到蜗巢科技的旗下,成立一个个研发部门去攻关这些技术难题。
那样的话,虽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了,但对蜗巢科技高层的掌控力要求就太高了。
不管周轩,还是张叔毅,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层次。
就算王驰鹜这样的技术大牛,又有极高的管理能力加盟蜗巢科技,效率也要比目前的合作模式低得多。
萧良现在就要肥水流入外人田,流入合作企业的田里,甚至合作企业需要资金问题,蜗巢科技也会通过直接注资、协助引资及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
挑选的合作企业并没有大的改变,最多是新增加东洲或秣陵的几家企业,引入激烈的竞争机制,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彻底改变。
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月花掉之前三年的预算。
这还不算西南塘研发中心的投入。
这就是钞能力,但这还仅仅是开始……
这还不包括锂离子电池生产装备的开发——这一块投入相对要慢一些,毕竟萧良的钞能力,现在还是有限的。
第645章 朱鹮电子
天色黑了下来,雪也越发大,像一片片黑色的飞蛾扑到窗前,窗台上也积有薄雪。
“沈君鹏前天过来,也有说狮山湾这两个月来的动作很大。你们最了解情况,说给我听听,”
罗智林拿了一支烟点起来,想听许建强、萧良多聊聊东洲以及狮山湾的建设进展,
“我虽然就在东洲工作了两年多时间,但对东洲的感情要深过以往任何一段工作经历。”
“建强他现在对狮山湾的情况,比我了解多了,我大半时间都窝在秣陵。”萧良不负责任的说道。
许建强介绍起东洲及狮山湾这段时间来的工作进展:
“狮山湾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后,大部分工作都加快推进了,工行、中行以及新成立的城商行都已经进驻狮山湾了。云社镇、新亭镇合并后,与产业园管委会合署办公,工商所、派出所以及新成立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部门,年前也都将搬入新址。目前狮山湾建投在产业园一期与管委会大楼之间,建设了六栋八到十二层高的办公楼,勉强够大大小小的金融行政机构入驻,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商业配套。职工住宿这一块,管委会建造了安置小区有四百套房;星源时代已经建成职工综合生活中心一期,最多可以容纳两千名员工生活住宿。狮山湾建投为园区配套建设的职员住宿楼,住宿规模也达到四千人。我们目前也在生活片区拿下四百亩住宅建设用地,现在正加紧出图纸,预计年前就能启动第一片住宅区的建设……”
这一个月来,东洲各项工作都在快速推进。
资金到位后,徐东铁路清江东洲段已经拿到施工许可批文,目前正进行分段招标工作。
溱东县拿到萧良以天盈投资捐赠的五千万专项资金后,也成立溱东站筹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程雷担任小组办公室主任兼铁路办副主任。
东洲城市商业银行也于十二月初正式挂牌成立。
这次还拿到省政府及人民银行的特批,由港资华茂集团与泛华集团、市国投东信集团各出资两千万持股10%,并立第一大股东,成为港资参股的试点地方金融机构。
西港等四家城信社以及云社镇信用社并入城商行,总计50%的股份由这些信用社的原出资人持有。
剩下20%的股份,萧意、肖瑞等十六家东洲地方民营企业出资四千万入股。
在原五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城商行也最先在狮山湾设立新的分支机构,支持狮山湾的建设工作。
泛华建设与新辉建筑合并成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开发、建设两个事业部,除了新辉建筑的施工队伍、固定资金,折价四千万计入集团外,许建强、冯薇玲、张卫、叶晓华等人注入六千万股本,再额外提供四千万拆借资金。
这年头地方上主流还是根据市场评估价进行协议转让各项建设用地,“土地招挂拍制度”还仅在一二线城市试点。
当然,这年头商品房价格也是低廉,土地价格自然也高不了。
狮山湾四百亩多层住宅建设用地,协议转让价仅为四千万,比狮山湾的工业用地高不了多少,狮山湾建设投资集团也就能收个成本。
不过,真要将四百亩地都以较高的品质,摒弃以墙体为主要承重的砖混结构,全部建设框架结构的多层住宅,少说需要投入近三十亿的资金。
这显然不是泛华建设集团此时有能力做到的。
现在银行贷款还没有对房企放开,泛华建设支付土地转让款后,手里都剩不到六千万资金储备,多区域轮动开发建设是唯一的选择。
而轮动的速度能有多快,则将取决已开发区块的住宅预售或现房销售速度。
国家福利分房退出的时间表,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出台,城镇干部职工还习惯等待单位分房或集资建房,乡镇农村则习惯在宅基地上自建住房。
云社这两年搞新镇区建设,一个是委托新辉建筑,在新镇区范围内为全镇干部职工建设集资房小区,一个是划出特定的区域,将小块住宅用地,出售或置换给从老镇腾出的居民户以及宅基地被征用的农村家庭,按照统一的规划要求自建住房。
不要说云社镇了,现在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普遍对商品房都没有什么概念,更不要说找银行办商业贷款,购买还没有建成的预售房了。
当下的开发商,主要还是盯住商业地产或一二线城市的住宅市场,在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的开发只能算是商业地产的补充。
泛华建设想要在东洲的住宅市场快速打下一定的基础,萧良适时在旗下企业推出安居计划,非常关键。
宿云生物虽然目前已经是鸿臣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但管理团队相对独立,也将推出相应的安居计划,作为酬谢元老级员工的福利。
宿云生物将生产交给嘉鸿集团承担,员工规模降低到一千人以下,推出安居计划,相当于每年增加四五百万的薪资福利成本,只要能促进企业更稳定的发展,鸿臣董事会也不至于吝啬对基层员工一毛不拔。
狮山湾已经有二十家电动自行车及配套企业入驻,宿云山能源也小批量推出第一批深循环动力电池产品。
和永电子拿地建厂的速度非常快,虽说年后才能安装生产线、招聘员工投产,但其在深市工厂已成功试制出第一批无刷永磁电机,供下游企业开发产品测试使用。
电子控制系统也有相关的合作企业能够提供。
蜗巢科技联合宿云山能源、和永电子,还在狮山湾联合成立一家专门服务于电动自行车企的技术服务公司,作为独立的平台,提供电动自行车产品开发、样品制造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协助下游企业更快速、便捷的开发相对成熟的自有产品,推动产业快速成形。
这一平台的成立,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是极强,狮山湾建设的招商部门,这个月就直接从其他地方挖了三家企业过来。
当然,蜗巢科技、宿云山能源以及和永电子,也将得益于这个平台,持续跟进开发相应的技术。
依照各项工作的进展,狮山湾最快年前就有企业正式向市场推出电动自行车产品,到明年上半年,至少能形成二十万辆电动自行车的产能。
除宿云山能源之外,另外三家蓄电池企业,也从蜗巢科技拿到深循环动力电池的专利授权,到时候会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生产。
萧良又谈了谈星源时代的发展情况。
星源时代新建成的液锂生产流水线,已经能同时容纳四百名员工作业,昼夜轮班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也追赶上恩益集团的全自动生产线。
新的生产流水线良品率还是偏低,仅能勉强达到百分之七十,相比恩益集团全自动化生产线高达百分之九十六的良品率,肯定是很不够看。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算关键环节还是采用进口的自动化设备,但手工作业环节更多,员工作业还不够熟练,一层层递进下来,这么短的时间内,良品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已经超过萧良的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