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人与人的怨与憎
萧良敲开梁朝斌办公室的门,看到梁朝斌也是刚到办公室不久,打开电风扇正拿一块抹布擦办公桌,递了一支烟过去:
“我这一个多月都在锡江,都没有找梁主任报到,梁主任可有想我啊?”
“听顾培军说,你们在锡江做得很不错啊,”梁朝斌接过烟,高兴的坐下来笑道,“看来你这条路是走对了。”
“还不是梁主任跟汪书记给机会嘛?”萧良笑着说道。
萧良办过停薪留职之后,他停薪留职期间的行为,跟云社镇党委政府都不再有直接的关系。
他担任果汁厂的副厂长、销售经理,也就变成受南亭村两委的聘用,不再是镇政府派驻。
他接下来要辞去副厂长、销售经理职务,以新公司的名义与果汁厂进行合作,承接后续的市场销售,理论上也仅需南亭村两委决意通过。
不过,乡镇基层的事情,永远不会简单停留在理论或法理层次。
他要是不找梁朝斌或汪兴民谈一下,或者说没有争取到梁朝斌或汪兴民的支持,就想在南亭村两委的授权范围推动这件事,就算梁朝斌、汪兴民心里不记恨他,不强烈站出来阻挠、破坏这事,从此也会变成冷眼相对的陌路人。
这就是人情,这就是世故。
倘若汪兴民、梁朝斌是心胸狭窄的人,就算对萧良他个人再难有什么特别强的钳制手段,但至少还有能力卡死果汁厂。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袁文海昨天的态度,改变了萧良的一些想法。
要不然,萧良还真没有特别大的耐心,去梳理云社乃至狮山县这浑浊池塘里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真未必就愿意费特别大的心思去攀汪兴民、梁朝斌他们的关系。
在梁朝斌办公室里,萧良除了更具体的说了一些在锡江的工作外,最后也提及他准备以个人的新公司,承接果汁厂的市场销售。
萧良今天就是专程为这事,到镇政府找梁朝斌、汪兴民报告的。
“这是好事啊。你在这方面有能力,我个人肯定支持你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的,”梁朝斌先表态他个人对这事的支持,又问道,“对了,袁文海已经调到云社来当所长了,你跟袁文海还有联系?”
“昨天比较巧,在东洲工学院附近遇到隋警官。当时隋警官正好给袁所长打电话,然后夜里就被袁所长拉到狮山喝酒、喝茶,扯到十二点才回家,”萧良很随意的说道,“我一个多月没有回东洲,昨天才回东洲,却给袁所长拉住喝酒喝茶到十二点才回家,被我妈骂了一顿。”
萧良在车祸现场救过袁文海,袁文海又在肖裕军案出过力,帮萧良洗清嫌疑,梁朝斌猜测萧良应该会跟袁文海保持联系。
这时候听萧良说他与袁文海的联系,比他预想的还要密切,梁朝斌拿起笔记本,说道:“我每天早上都要先去汪书记办公室里汇报工作,走呗,一起去汪书记办公室里坐坐……”
进了汪兴民的办公室,梁朝斌还没有坐下来,就先提及萧良与袁文海的密切关系:
“汪书记啊,你还一直念叨萧良呢。这小子昨天难得回一趟东洲,就先跑到狮山跟袁文海喝酒去了,今天才想起我们俩来……”
镇派出所业务主要还是接受县公安局的直接管理,在乡镇基层相对独立,但谁都无法否认派出所在乡镇基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也因为乡镇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重要地位,镇派出所所长也正式进入乡科级领导干部序列——指导员哪怕在乡镇派出所算二把手,却始终不能算这个阶层的一员。
除了在狮山县,袁文海算是进入近三十名县处级、五百多名乡科级组成的圈子里的角色了,在云社这个更小的池塘里,袁文海更要算四五人之列了;普通的副镇长,可未必有派出所所长吃香。
“小萧他人就在这里,你还怕蹭不到他一顿酒?”汪兴民笑着邀萧良坐下来说道,“你们这一个月,工作很有成效啊,至少不用担心果汁厂变成一个烂摊子,了却镇上一桩大心事啊!”
袁文海调到云社,地位会非常突出;萧良与袁文海关系密切,肯定值得高看一头。
果汁厂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很好的化解,不用担心会捅出大篓子来,同时也令肖裕军案的收尾工作变得容易,汪兴民心情也是愉悦。
再一个,汪兴民也是刚刚听说市长俞书复查出肺癌,情况还比较严重,而市委书记严锋年底就要退下来,一下子将市县大多数官员所期待的“严锋退休、俞书复顶上”的步骤彻底给打乱掉。
这两年东洲下属三个区县的一把手职务调整,都是省里直接空降过来。
现在又都在传,不仅这次省里多半会空降一个新的市长过来,极可能市委书记也会换一个全新的面孔。
这也将注定两年前的诸多旧事,包括萧良他家跟陈富山案的牵扯,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种种因素,都决定汪兴民对萧良的态度要比以前亲切许多。
人跟人之间的怨与憎,其实是非常微妙的——
萧良对汪兴民的优柔寡断以及最初的袖手旁观,心里肯定是有怨懑的。
不过,他前世经历那么多的波折,也看淡了人情冷暖。
更关键是这一个多月来,最重要的一步棋成功走了出来,萧良开始能够掌控事态的主动权,从心理上对人对事就没有最初那么强的防御。
这也削弱了他内心深处对汪兴民的怨懑。
想想也确实是如此,换作他站在汪兴民的位置上,在范春江、周健齐镇上这些主要干部都跟肖裕军有牵涉极深的勾结,在县里又有那么强的阻挠力量,真就没有弃卒保车的念头?
这些年在云社都有意与范春江、周健齐这些人保持距离的梁朝斌,在乡镇基层就更加难得了。
这时候看到汪兴民态度变得亲切,萧良心理上的障碍就更淡薄——说到底,萧良的性格就是偏宽和的,不是顽固、偏激的那种。
前世因为林羲的关系,他内心深处对何红的怨恨也都很淡了。
第77章 择日不如撞日
“那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中午汪书记、梁主任有空,我们就先小酌一顿。不然我到锡江忙工作,一拖半个月不回来找梁主任汇报工作,梁主任指定又要多惦念半个月……”萧良也是轻松的在汪兴民办公室靠窗的沙发上坐下来,汇报这一个月来在锡江的销售以及接下来的设想。
“嗯,”汪兴民赞同说道,“你们想法很不错啊——肖裕军的案子比较复杂,但不意味着什么工作都要停顿下来不做。”
肖裕军的案子在有结果之前,南亭湖果汁厂到底还剩多少家底都没办法整理清楚,肯定没有办法推动股权或资产出让式的改制,但将一部分经营权承包出去,或者果汁厂内部有人出去自立门户,再回头来跟果汁厂进行业务上的合作,肯定不会受太大的限制。
当下国内大的环境,也是鼓励进一步迈开步子、搞活经济。
汪兴民现在将顾培军、萧良都当自己人,当然不可能从中作梗,说道:“你既然已经办了停薪留职,南亭湖果汁厂又是南亭村办企业,后续他们有什么决策,只要是合法合规的,镇上都会尊重南亭村两委的决策。不过,我就提一点要求。”
“汪书记您说。”萧良说道。
“云社现在也没有几家正儿八经的企业,现在县里又要求乡镇多花心思,重点抓经济,”汪兴民说道,“你们成立新公司能不能就放在云社?”
萧良说新公司是他个人注册的,汪兴民只当顾培军现在既要负责南亭村两委工作,又担任果汁厂厂长,肯定不能明面上参与对新公司的出资,但心里还是认为新公司是“你们”的。
萧良也没有刻意解释,说道:“厂子唯一的会计就在锡江,为了图省事,公司会在锡江注册,但实际的运营,我们肯定还是要放在云社的。这个还打算筹备起来,再要找汪书记、梁主任你们汇报,还想在镇上找个办公地……”
新公司除了注册地放锡江外,萧良原来也没有打算将实际办公地放到云社来。
不过,袁文海昨天的态度以及今天汪兴民、梁朝斌都这么干脆利落的表态支持,表明顾培军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很有成效,就决定将实际办公地放到云社来。
云社虽然是乡镇,但距离东洲市区仅有十一二公里,绝不能算偏僻——东洲城区到市开发区还要有十一二公里呢;早晚也有公交车通勤。
除了目前果汁厂作为生产基地不可能搬离云社外,更关键的还是接下来他要组建的销售团队规模比想象中大得多。
前期他能动用的资金又极为有限,需要想尽一切可能降本增效,云社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将实际的运营总部放到城区,交通上是更便利一些,人员招聘也相对容易,但除了地租、人员等运营开支会大幅增涨外,消防、治安管理等各方面的隐形成本,他也很难控制。
九四年的营商环境,远非二三十年后能比,绝不是说租个场地就能顺顺利利将业务做起来的。
要不然肖裕军这样的角色又怎么可能横行一时?
而东洲又绝不仅有肖裕军这么一个角色。
“还要在镇上另找地啊?”汪兴民有些意外的问道。
“现在国内的市场环境,认真搞生产,不如多跑跑业务,也是没有办法,”萧良装作苦恼的说道,“新公司成立后,可能会招比较多的业务人员。”
果汁厂临近南亭湖就有三层办公楼,条件虽然简陋一些,但塞一百名员工进去都没有问题,就是界线会太模糊。
新公司跟果汁厂是一家企业,还是独立的两家企业,将来可不是单纯看注册法人、出资,就能完全说清楚的。
运营办公能独立,还是要独立出来,不能省这点成本。
听萧良说新公司还在云社找单独的办公地,不跟果汁厂凑到一起,汪兴民沉吟片晌,说道:
“文化站大楼建成有两三年了,正愁填不满人呢——我看文化站就合适你们办新公司,让梁主任找钱站长打个招呼,租金给你们优惠点!”
文化站大楼位于镇派出所对面,南临乡镇公路、东临梅坞老街,西边是横穿云社镇区的岩溪河,是云社镇近年建造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五层高的楼建筑面积超过三千平方米。
一到三层建筑面积最大,除了第三层开设诸多公益性群众文化娱乐室外,一到二层的南半侧部分对外出租,开办桌球室、录像厅等营业场所;北半侧则都划给镇接待站,目前也是由私人承包,有餐饮与客房。
镇供销社、物资站、信用社、工商银行云社营业厅等部门,则在文化站大楼的附近——要说镇政府大院是云社的政治中心,文化站大楼那一片则可以说是云社的经济及商业娱乐中心。
文化站大楼四到五层,建筑面积要小许多,总计约八百平方米,目前是作为文化站的办公场地使用,但对仅有六七名工作人员的文化站,也是太空旷了。
镇上办公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地方,也就是从文化站大楼四层或五层挪出地方,也能容纳下相当多的员工;其他地方要么太老旧,要么就太狭窄。
文化站大楼建设对云社镇来说投入很大,虽说作为政府公益性设施,没有盈利或运营的硬性需求,但随着几家镇属企业近年来效益急剧下滑,镇政府开支却没有办法缩减,汪兴民作为党委书记,现在又难得借肖裕军案,将范春江、周健齐压住一头,自然也要在开源方面多想想办法。
这两年物价涨得比较高,节流是没有办法节了,各方面的成本都在涨,单纯靠财政拨款,全镇近千名教职工、干部职工,连工资都发不周转了。
新公司虽然注册地锡江,只要实际办公地放在云社,哪怕是一家小企业,镇上今年的工作报告里,也可以说能多一个亮点。
第78章 恶未必有报
汪兴民中午没有别的安排,萧良就先回到梁朝斌的办公室里,给顾培军、袁文海打了电话约了饭局,还特意让顾培军将他爸顾雄请过来,又顺便到民政所约了顾培军的姐姐顾玲。
萧良他自己谈业务谈技术都能滔滔不绝,完全不会觉得疲;交际性的饭局也能应付得很好,但内心多少有些排斥。
他虽然不忌酒,但数十年如一日,对适量饮酒的控制已经深入骨髓。
然而基层酒局的特点就是要放量。
现在要给汪兴民足够的尊重,饭局饮多少酒就得让汪兴民来掌控;萧良将顾雄这样的人物请出来,应对肯定是要比就他及顾培军两人出面更如鱼得水。
有些事还真不是萧良仗着前世二三十年的经验,就可以全然弥补的。
镇上最好的餐饮就是跟文化站同一栋楼的镇接待站,但镇接待站的承包人周林,大家都心知肚明她跟范春江有一腿。
不提他跟范春江不可能开解的恩怨,哪怕是照顾汪兴民的面子,萧良也不可能将中午的饭局放在镇接待站。
萧良也听顾培军说过在肖裕军案爆发后,范春江在镇政府夹着尾巴做人,其他人都开始仰仗汪兴民的鼻息办事,镇接待站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
萧良这时候还要放低姿态,肯定不能当着汪兴民、梁朝斌他们的面,差使顾培军帮着跑腿,看着距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萧良就亲自跑到梅坞老街的北面,靠岩溪河畔的文华家味菜馆订了桌。
文华家味菜馆的老板林文华不仅是林学同的堂叔,还是何红的表姨夫,也是南亭村人;何红嫁到南亭村,就是她表姨嫁给林文华后做的媒。
不过,云社除了接待站外,也就文华家味菜馆稍微像点样子,萧良现在也只能假装不知道林文华与何红有这层关系——云社镇四五万人口,他才来云社工作两年,没有人刻意提醒,他不知道才是正常的。
云社镇整体消费水平很低,文华家味菜馆日常也不可能备什么高端食材,但今天比较巧,老板林文华今天在菜市场收到一只三斤重的野生甲鱼。
萧良还担心林文华把这么好的甲鱼做砸了,特意吩咐林文华用温热水浇淋,一定将甲鱼全身那层腥气最重的薄膜剥掉再焯水,还叮嘱林文华要将腥气重的鱼油都剥干净了,烧煮的时候拿白酒去腥,料汁一定要给足,并且要烧浓稠了。
今天这桌家常菜就靠这盆甲鱼镇场,自然不能做砸了。
文华家味菜馆没有什么好酒,萧良又从供销社拿了一箱泸州老窖过来备用。
顾培军跟他父亲顾雄比较早就赶到文华家味菜馆,袁文海也是晃悠悠走过来,之后萧良又与顾培军一起到镇政府大院请汪兴民、梁朝斌,将顾培军他姐顾玲一起喊上,来到文华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