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说萧良与他堂妹张斐丽的关系了,他也不把萧良当外人。
他很坦诚说道:
“南亭集团的管理越来越专业化,卫雄并入南亭集团后,印刷包装业务的管理,也不缺专业人士负责,我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了。今天就做出这个决定后,骤然间无事一身轻,也忍不住想我以后能干什么。我这年纪也不可能退休,每年享受集团的分红,过游山玩水的逍遥日子吧?夜里拉老顾他们喝酒,聊到房地产,又得知唐总今天约许总、高总吃饭,我这人是急性子,就直接拉老顾过来,想看看有没有我能插一杠子的地方。我还想着过两天去秣陵或者哪里,专门找你聊一聊呢。”
“对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萧良笑道,“我现在基本也不插手饮料业务的事,要不是铝塑项目难度太大,我也不会接手。”
萧良这两年重点以何雪晴、顾培军、徐立桓、纪红群、陈祝等人为首,打造一支完善的管理团队发展饮料业务,目前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工作推进也很顺利。
将卫雄包装新材料并为饮料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也是专注饮料业务的发展并往上游产业链延伸,对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与配置,做到共同进步、节约生产,继续巩固、加强饮料业务在生产环节的优势。
萧良当然也不希望这次整合,对现有的管理团队产生什么干扰。
萧良原本打算过两天专门找张卫谈一次,看他具体有什么想法,但既然张卫现在主动要退出来,萧良也觉得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张卫拉着顾培军赶到市里,想跟许建强、高晓军他们一起进地产业闯荡,萧良也能理解。
狮山湾前期的那些建设,连序幕都未必称得上,接下来地产开发以及工厂建设的体量有多大,掰着脚指头都能算出来。
整个东洲市将来的地产开发建设体量有多大?
江省的地产开发体量又有多大?
不要说许建强、张卫、高晓军他们了,萧良他克制住进军房地产的冲动,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就国内现有的产业,有几个会迎来长达二十五年的黄金景气期?
“就房地产这事,你得给我们一些更具体的建议啊,不能简简单单一句‘能干、值得干’,就将我们给打发了啊!”许建强拿起玻璃杯,给萧良倒了一杯轩尼诗,说道。
“我其实说得已经够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收入也逐步提高,住房改善将成为普通民众最为迫切、最为渴望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体量会非常的大,将远远凌驾于饮料、锂电池这些市场之上,”
萧良喝了一口酒,口感还算醇正,不像假酒,跟许建强他们说道,
“可能现在有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做出预测,认为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有朝一日,大概十几二十年后,能达到万亿级别的体量。不过,我可以很断定的说,这个预测太保守了。说实话,有朝一日达到十万亿级别的体量,我都不会感到意外。泛华建设也好,新辉建筑也好,将来规模超越南亭饮料,超越星源时代,我也不会感到有丝毫的意外。甚至你们现在都要这个野心!”
听萧良这么说,大家神情也是振奋。
“这么广阔的蓝海市场,你就一点都不心动?”高晓军还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是有一点点心动,但我也不可能贪心到,将所有能孵小鸡的鸡蛋,都装到自己的篮子里来。要说更具体的建议,我建议你们开发、建设两手都要抓,同时更专注住宅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也没有亲手操盘过房地产的开发,也不可能提出更多的专业意见,”
萧良笑道,
“另外,我打算在旗下公司推行一个五年期的员工安居计划:从明年开始,给工作满四年的元老级员工,每年提供一笔额外的住房补贴激励,帮助他们能比较轻松的在狮山湾或云社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你们要是组局做房企,我可以将这些业务都交给你们来做——现在是不少房企,但建的房子质量良莠不齐,交给别人我不是太放心!”
萧良这时候确实没有办法提更多的建议,毕竟二十五年之后一家家千亿、万亿级房企大崩盘,现在说还太早了。
假如有朝一日,许建强、高晓军他们组建的房企公司,做到上千亿乃至数千亿市值,还会不会有耐心听他的建议,也是两说。
在这么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除了很难说人心会不会有变化外,房企公司的股本结构也会不断的调整、变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引进更多的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又或者借壳、买壳上市,许建强他们都有可能被边缘化,就更轮不到他去指手画脚说什么话了。
这些变数,都不是现在所能断言的。
至于安居计划,萧良其实是一直都想着去做的。
目前南亭饮料、蜗巢科技以及星源时代,总计已经有近四千名员工。
萧良他能有今天,这些人都是做了贡献的,但他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拿到高薪。
特别是饮料业务以及未来以手工作业为主的液锂电池生产,最终产品成本对流水线上的劳动力价格非常敏感。
而这些基层员工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得到提拔进入管理层,萧良也不可能像对待管理层那样,给他们多多少少分一点股份。
萧良他能对这批元老级员工做的,就是房价飞升之前,帮他们解决掉住房问题。
“唉,我真是看不明白你啊,”许建强摇头而笑,说道,“你内部搞出这么大的需求来,你自己成立房产公司建房子,也能将这家房产公司做到相当规模了啊!”
目前萧良旗下就有四千名员工了,关键星源时代还在高速扩张中,就算会有一些条件限制,但未来五年少说也能直接带来五六千套的住宅需求。
这个量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极其恐怖的。
萧良自己买地建房,仅仅是依靠内部的需求,也能做出一家年销售额突破二十亿的大型房产公司出来。
“怎么,你们嫌山芋烫手啊?那我可以找别的房产公司合作啊!”萧良笑道。
“去,”许建强说道,“我们就算不赚钱,能将这么大的住宅建设接下来练手也是值得的,怎么可能让你便宜别人去?”
“我们也不会刻意指定员工去买你们开发的住房,也不会直接从你们手里购买住房,分给员工,”萧良说道,“国内九四年就开始试点住房公积金制度,其他企业我管不着,但南亭饮料以及星海时代、蜗巢科技都给员工开设了住房公积金账户,按照个人的工资比例进行缴纳。新的安居计划,会根据老员工的工作年限,再以每年三五千元不等额度,多发一笔购房补贴,到时候差不多能帮老员工们凑个首付吧!”
“说到首付,到时候是不是住房商业贷款也要配套上?”许建强说道,“城商行第一家新行,这次看来铁板钉钉要先建到狮山湾啊,一下子能多出三五十亿的业务量,对城商行的发展太重要了!你对城商行又不感兴趣啊,唉,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才好!”
“让你们多赚钱,还不乐意啊,这还能埋怨我?”萧良笑道。
高晓军看向进包厢后就坐到角落里的冯薇玲,问道:
“冯小姐,有没有兴趣跟我们一起组局啊?”
冯薇玲跟萧良的联系,还是在天海精工股价崩盘、郭晋阳坠楼身亡之后,众人才恍然知晓的。
之前就算冯薇玲参与鸿惠堂饮用水公司的创建,大家也仅仅以为是朱鸿召、朱祎琳所为,以为朱鸿召、朱祎琳是借冯薇玲,分化星海系对嘉鸿的影响力。
真相是那样的令人震惊,但细想又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唯有冯薇玲是萧良的人,在沈君鹏、孙仰军以及郭晋阳、霍启德、朱金奇、袁桐这些人借钟云峰、柳轶群的势,在东洲膨胀到一时无两之时,萧良才能那样的从容不迫——萧良通过冯薇玲,早就抓住这些人的命根子了。
许建强将萧良拉过来,除了征求更多的意见外,还是想着多软磨硬泡一番,指不定萧良会松口呢?
可惜的是,萧良还是坚持之前不参与的态度,但又将冯薇玲拉了过来,高晓军不傻,当然得主动邀请冯薇玲入局。
冯薇玲刚要张口回应高晓军的邀请,英皇国际的老板韩振国推门走进包厢里来,手里拿着一瓶看上去更高端的洋酒:
“萧先生第一次光顾英皇国际,店里正好还剩下这一瓶路易十三,拿过来聊表心意………”
萧良看了一眼韩振国手里的路易十三,笑道:“韩总开店做生意,怎么能让你破费呢?今天谁请客,你把这瓶路易十三记他账上,不能便宜了他。”
唐国斌见萧良不喜欢韩振国太殷勤,站起来接过酒,笑着说道:“小萧总愣是宰我一顿啊!我也只能认宰……”
第641章 盛宴的安排
韩振国离开包厢,小插曲似乎悄然而逝,大家又将关注点放到冯薇玲的身上,不知道她有没有意愿进入房地产。
冯薇玲却看到萧良从桌角拿起韩振国刚才递给他的名片,微微蹙着眉头端详起来,她也猜不到韩振国过分的献殷勤是为了什么,笑着回应高晓军的邀请:
“我手里是有一些闲散资金暂时还派不上用场,但萧先生打算成立一家海外贸易公司,想请我过去帮忙,我都已经答应下来,个人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兼顾别的工作——高总不会介意我单投些资金,跟着吃白食?”
“怎么会?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缺资金。”高晓军说道。
内地房企缺乏发展资金,之前或许还会千方百计想着吸引港资入股,但现在形势有了变化。
东南亚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泰马印菲等国不设限制任由国际资本进入其地产行业,短短两三年就制造大量的地产泡沫。
十一月上旬国家颁布《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虽然并没有直接堵住港资投资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的通道,但也重点要求各省市金融机构,不得随意为港资房企以及合资房企提供杠杆。
说白了,港资进来投资制造业,大力欢迎,省市除了提供非常有力度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外,还会积极的提供配套贷款,解决一部分资金不足的问题。
但是,港资想要进内地建房建楼,也欢迎,但除了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力度有所减弱外,更主要的就是严格限制从内地银行获得贷款。
就算东洲城市商业银行正式成立之后,这些方面也会受到人民银行统一的监管,不能随意跨越红线。
虽然目前内资房企想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也极大,但参考这次金融风暴发生的前因后果,萧良明确提醒许建强他们要注意未来不同性质的房企,将来政策放开的步伐很大可能不会一致。
因此,夏侯江他们现在也想投资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萧良则建议他们单独成立独资的港资房企,而不是跟高晓军、许建强他们联手成立合资房企。
狮山湾建设投资集团旗下也成立了房产公司,但属于合资性质,短时间内也不要想从内地获得配套的建设贷款。
也因此狮山湾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房企建设公司参与进来。
内资房企获得贷款的限制还没有放宽,又不能引进港资或其他外资,许建强、高晓军联手筹建新的房产公司,确实面临资金匮乏这个难题。
高晓军这些年攒下三四千万的身家,但都投在新辉建筑的办公用房、施工设备等固定资产上了,流动资金非常有限。
张卫这次想进来插一杠子,手里实际也仅有三四百万资金;当然以他现在身家,找人借几百万,凑一千万投入新公司,还是简单的。
许建强手头稍微宽松一些,一年多来联手唐国斌投资证券市场获利高达五千万,但泛华现在也是家大业大,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这次也只能挤出两千万来。
真正的财主坐在沙发岿然不动,海量的资金,往无底洞一般的蜗巢科技里砸,却不愿挤三五千万跟他们一起做地产,许建强、高晓军他们也是没辙。
“冯小姐现在手里有多少闲置资金?”许建强问道。
冯薇玲脱离西港城信社,最主要的一项投资就参与鸿惠堂饮用水公司的创立,最终撤出时,陆续从朱祎琳手里拿走三千多万。
之后冯薇玲又创办了金世缘珠宝有限公司,在东洲大厦东侧拿下一个规模不小的金店卖场,花销应该不会太少,毕竟金店备货以及加工设备投资不会太低。
但说到冯薇玲手里有多少钱,大家还真没有数。
谁知道她跟萧良勾搭多久了,谁知道她经萧良点拨,赚了多少钱?
这一点在座几乎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
就像张卫,三年前仅仅是云社镇的游戏厅老板,退伍回来折腾了七八年勉强赚下十几二十万的身家,在镇上就小有名气了。
而此时南亭饮料哪怕是以三十亿估值计算,张卫身家也有六千万了。
九七年的六千万,还是相当吓人的。
顾培军与张卫相当,这放在三年前,又或者没有遇到萧良,这个数字是他们敢想象的?
冯薇玲没有急着回答许建强的问道,拿起茶台上的可乐,问道:“许总、高总这次组多大的局?”
“我们想着先凑足一个亿的资本。”许建强说道。
冯薇玲说道:“我个人可能参与不了新公司的管理工作,也没有办法提供其他的资金支持——那我这次拿五千万出来,两千万算出资,三千万算拆借,怎么样?”
高晓军目前身家加起来可能都不到四千万,要是冯薇玲这次拿五千万出来都算出资,导致在新组建的房企里,所占股份都要超过高晓军,高晓军肯定不干。
冯薇玲拿两千万直接入股,额外再提供三千万资金的拆借支持,也是之前在河畔坐在萧良的大腿上商议出来的,算是比较合理的条件。
“有了冯小姐两千万,许总两千万,高总名下的资产凑到四千万,张总投一千万,也缺不多少了,”叶晓华羡慕的说道,“我手里剩三瓜两枣,就不拿出来献丑了,还是跟唐总他们一起投吧!”
“你也知道你就那三瓜两枣啊?你想办法凑一千万投到房产公司里吧,别在其他地方乱折腾了!”萧良跟叶晓华说道。
将来可能仅东洲就会成立上百家乃至数百家房企,其他资本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有的是机会,但萧良不可能随便哪家都会花心思扶持的。
现在还是要将叶晓华拽进房产公司里去,省得他在外面瞎折腾。
叶晓华有些不好意思的舔了舔嘴唇,跟萧良说道:“我手里就剩四五百万,到哪里凑一千万啊?”
叶晓华听萧良的劝,从证券市场前前后后赚了一千两百多万,但他是享受型性格,今年买了一辆奔驰,还找了司机兼保镖,派头比萧良大多了。
此外,叶晓华还在田家营买了一栋大宅子,都装修大半年了,还没有入住。他还给为他离婚的姚依燕买了一套高级公寓,再加上以前认识的朋友找他拉投资,出手也是极其阔绰,乱七八糟花下去,手里都剩不到五百万了。
“你回去跟你老子说,水泥制品厂那块地要是还没有想好别的用处,就卖给我,”萧良说道,“蜗巢科技校东研发中心现在已经有些不够用了,我想将水泥制品厂到校东那一块的地都拿下来,扩建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