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他当年也做过调查,但太多东西讳莫如深了,能调查到的内容很有限,但很明确九七、九八年他着手调查一些事时,乐宥跟泛华建设已经没有直接联系。

  萧良心想国内地产行业要等到零三年往后才真正进入快速道发展,在接下来几年里,却是整个地产行业最难熬的时候,猜测乐宥这个二代子此时跟许建强有合作,但多半没有坚持的耐心,很快就跟许建强分道扬镳去玩其他快钱行业去了吧。

  与十几二十年后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行业不同,从改革开放到九八年之间,一直都是商品房试点与福利分房制度为主的年代,整个商品住宅市场的发展都不温不火;受限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九八年之前的商业地产发展规模也极为有限。

  不过,九八年之前国内的地产业发展,也不是没有一点波澜。

  九二年中央及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发展,就直接刺激国内地产行业出现了一次大而短促的高潮期。

  其中以海南楼市发展最为典型。

  从九二年南巡开始,到九三年底,短短两年时间海南楼市平均价格飚涨近五倍。

  即便在二三十年后全国楼市进入最疯狂的时期,这样的涨幅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东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些,但九二年之后也一下子涌现出一两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当然了,此时国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卡得还非常严,这些新涌现出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上都挂靠在建设局或国营建设企业之下。

  东洲市短短一两年间涌现出一两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显然也不是普通敢做敢闯的私营企业家所为,绝大多数还是乐宥这种恨不得将标签写在脸上的二代子。

  只是令乐宥这些人措手不及的是,国家很快就意识到楼市失控带来的巨大风险,九三年底就痛下决心全面整顿楼市,一下子收紧所有金融机关对房地产业的贷款。

  不仅海南楼市泡沫一下子被戳破,内地绝大多数地市的房地产市场在短暂的高潮期过后,也骤然间陷入低谷。

  前两年东洲市涌现出的两三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谁最后能挣扎着活下来,又或者说能将手里的项目做完并能获得利润,就要真正的各显神通了。

  在中央直接划出的红线面前,地方上绝大多数的二代子多多少少也都变得无能为力了。

第71章 油腻的小镇青年

  乐宥、许建强说是开车将隋婧她们送到地方就走,但开车赶到约定的福源酒家,赶巧周军等几名警队同事与袁文海在楼下。

  周军之前就与孙菲菲以及乐宥见过面,自然将乐宥、许建强两人也都盛情挽留下来。

  一个多月过去了,袁文海、周军都已经伤愈归队了。

  这次不仅袁文海调到云社担任所长,周军也得到提拔。

  警队提拔,除了重大立功外,同样讲究资历。

  周军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兼任副大队长,但他这么年轻,能赶在警队绝大多数同龄人之前,就顶替袁文海空缺下来的位置,坐上刑侦三队中队长的位置,在狮山县这个犄角旮旯里,也绝对算得上背景深厚了。

  萧良对周军的印象不深,前世无罪释放后,因为袁文海的缘故,也因为他曾在车祸现场施手相救过,跟周军吃过两顿饭,但之后就再没有联系。

  袁文海被赶出警队之后,对这个曾经的下属兼徒弟也极少提及,更不要说有什么交往了。

  周军加入警队才四年时间,年纪看着比乐宥都要小两三岁,或许因为家庭的缘故,为人处世颇为八面玲珑,却还不够老道。

  周军之前也没有见过许建强,但听乐宥介绍许建强才是泛华建设的大老板,泛华建设接下来还要在狮山县城做一个大项目,他就坚决而热情的将许建强摁到主宾的位子上。

  二宾、三宾依次是乐宥、孙菲菲。

  周军又巧妙的安排袁文海作为主陪,坐在许建强与乐宥的中间;他作为副陪坐许强建的右手,还很抱歉的跟萧良打招呼:“今天难得请许总、乐哥喝顿酒,只能稍微委屈一下萧干事,我等会儿要多敬你几杯酒——我今天还能圆溜坐在这里,真亏当时萧干事搭一把手啊。”

  大家要是随意而坐,萧良也就想着今晚找袁文海多喝两杯酒叙叙旧。

  不过,周军这么强调酒桌规矩,他这个救命恩人比不上初次见面的许建强,比不上乐宥、孙菲菲,他也只能微微一笑,开玩笑说道:

  “周警官都专门安排隋警官坐我旁边了,还觉得委屈我啊?你不会想把隋警官安排坐我大腿上吧?”

  隋婧见萧良将荤段子开她头上,杏眸怒瞪。

  “开玩笑,开玩笑,我今天保证再也不招惹你了。”萧良忙对隋婧举手投降。

  “徐闻,我跟你换位子。”隋婧有些不高兴,直接跟旁边一名同事换了位置,决定今天不再搭理萧良。

  “看你把隋婧给惹的,等会儿先自己罚一杯酒谢罪。”袁文海说道。

  “这肯定的……”萧良哈哈一笑,酒宴开始先自罚一杯,然后又单独敬了袁文海两杯酒,便将酒杯搁在一旁听袁文海他们聊警队这些年遭遇的各种奇葩案件。

  县局刑侦队的人都知道他的故事,萧良喝下三杯啤酒后不愿多喝,也不用解释什么。

  乐宥打心眼里瞧不起他,又自视甚高,也不想在酒桌上找他的茬,给隋婧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许建强酒量不小,却很知收敛,袁文海更是有意控制酒量,一顿酒喝到八点钟就结束了。

  萧良考虑到狮山县及云社的情况复杂,想与袁文海单独找个地方喝茶。

  为了避开别人,酒局结束后,他们两人一起去了趟厕所,然后在厕所前抽了一支烟才下楼,却不想从楼梯口出来,看到许建强竟然坐在酒店底楼的大堂里没有走。

  “许总还没走?”萧良有些意外的问道。

  “我喊了两个司机开车过来,就有两部车在狮山。一个司机帮乐宥开车先送隋婧、孙菲菲她们回市里,我还想着萧干事夜里也要回市区呢,”许建强等在大堂里,是想接萧良一起回市里,这时候打量萧良、袁文海两眼,问道,“你们两人不会还要找地方喝酒吧?”

  “喝酒不会,我难得跟袁队遇着,正想着找个地方喝茶。许总要是不忙着回市区,也一起去喝茶?”

  乐宥、孙菲菲他们在酒桌上无意间透露出来的细节,萧良能判断许建强的家世应该比背后有副市长撑腰的乐家更强,只不过许建强选择在东洲创办公司,多少需要仰仗地头蛇乐家的帮衬,才拉乐宥合伙。

  许建强身上却没有太多二代子的臭脾气,为人处世竟然能考虑这么周道,萧良有机会倒想跟他多联系接触。

  “好啊,”许建强说道,“这个点回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喝茶解解酒正好。”

  这条街就有一家茶楼,许建强吩咐司机将车开到茶楼附近去,他们三人走着过去,却不想他们刚走出酒店,就见隋婧拉着孙菲菲走过来。

  “咦,你们不是坐车回市里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萧良诧异的问。

  “你今天对我说那样的话,我能轻易饶了你?你年纪轻轻,说话怎么就那么油呢?”隋婧乌溜溜的眼珠子瞪过来,作势要一脚将萧良踹飞出去。

  酒尽席终,周军买单,其他人都跟着下楼了,而萧良、袁文海磨磨蹭蹭没有下来,隋婧就猜到他们还要单独找个地方喝茶或喝酒去。

  她与孙菲菲坐上乐宥的车,没过一会儿就找借口下了车,赶过来还想堵住萧良、袁文海,却没想到许建强也在这里没走。

  隋婧好奇的问道:“许大老板怎么也没有走啊?是不是想趁着酒意真浓,寻觅一下小城春色,小心我哪天遇到亚云姐告你的状。”

  “我陪袁队、萧干事喝茶去,你诬陷不了我,”许建强笑着说道,“跟我们一起喝茶去?”

  乐宥眼界高,满心瞧不起萧良,但许建强却注意到酒桌上资历最高的袁文海却最是重视萧良。

  另外,隋婧虽说有些恼萧良拿她说荤段子,酒桌上都没有怎么搭理萧良,但许建强也看得出萧良在隋婧心目中的地位,肯定要比乐宥重得多。

  不过,他也没有想到隋婧前脚刚撇下乐宥,后脚就拉上孙菲菲专程回头来找萧良、袁文海。

  “跟你们三个老奸巨猾一起喝茶,那得多无聊啊!”隋婧连声叫苦道。

  九四年狮山虽说经济发展滞后,但茶楼、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棋牌室等休闲娱乐场所还是一应俱全;灯光暧昧的温州发廊也已经陆续出现在县城的小巷深处。

  茶楼的条件当然没有十几二十年后那么舒适,大厅里摆下十数张方桌,这个点绝大多数的茶客都是在“呀呀”摇晃的吊扇下打着扑克牌,声音嘈杂。

  萧良他们坐在户外临河的小桌旁,昏暗的路灯光透过柳树的枝条照过来,点了一壶茶、五只杯子,外加一盘瓜子、一盘五香花生,只收十块钱。

  “萧干事以后就打算在基层发展?”许建强有些好奇的问萧良。

  之前酒桌上聊到肖裕军的案子,聊到萧良从车祸现场逃走前,曾对袁文海、周军他们施以援手,聊到袁文海、隋婧后来帮忙查清楚案情的真相,但袁文海、隋婧都不可能将更多的细节,当作闲情逸事在酒桌上讲。

  许建强就觉得在酒桌上听到的这些,还不足以叫袁文海、隋婧如此看重萧良。

  “我自己也挺犹豫的,就想找袁队聊这事呢,”萧良笑着说道,“我目前已经刚在原单位办了停薪留职,后续到底想做什么,还正在迷茫中……”

  萧良是挺乐意跟许建强保持联系接触,但也不至于刚接触就掏心窝子。

  “咦,你到果汁厂担任副厂长是怎么回事?”隋婧早就听说过萧良调到南亭湖果汁厂的事,之前还没有机会打听详细,问道,“你是打算以后专门在企业里做事?”

  “南亭湖果汁厂经营状况有些糟糕,对我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当然,目前只是有这么一个打算,到底能不能做成什么事,现在还没有数。不过也不着急,我只是办了停薪留职,做不成事还是可以申请回到原岗位上去,”萧良打个哈哈说道,“还有一个,就是副厂长,怎么都听着比干事威风对不?”

  “一家村办厂,好大的威风哦,”隋婧只当萧良在跟她斗嘴,不屑的说道,“那照我说,你还不如直接跟着许大老板混呢。你到泛华建设,总比在一家村办厂更能混出点名堂来!”

  隋婧知道村办企业受到限制太大,作为普通管理人员简直就是戴着镣铐起舞,即便做出成绩,也会分分钟被人摘桃子。

  隋婧这么说,许建强却也不能不表态,说道:“隋婧说的是,我们公司现在特别缺懂基层的管理人员,萧干事愿意过来,我随时欢迎啊。”

  “今年房地产不好做吧?”萧良看了许建强一眼,笑着问道。

  海南楼市今年泡沫破灭,无数关系直通最高层的二代子都苦不堪言,都无法全身而退。

  许建强背景再硬,但既然到东洲发展,还需要乐家这个地头蛇帮衬,萧良相信泛华建设今年的日子也不大可能好过到哪里去。

  萧良当然不可能去泛华建设,但要是赢得许建强的尊重,怎么也得拿出点真材实料来。

  要不然,他不觉得就凭袁文海、隋婧对他的看重,能一直吊住许建强的兴趣……

第72章 茶楼夜话

  “哦?”听萧良说起今年的房地产不好做,许建强敛起眸子,也不想轻易露了怯,笑着问道,“萧干事对房地产也有研究啊?”

  “也谈不上研究,也就大体了解一些吧,”

  萧良磕着瓜子,说道,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国内还留存战争的残骸,当时的经济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统一起来,即便有房地产业,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有太多可研究的地方。从五八年起全国的房地产都收归国有,一直到改革开放,国内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基础,全国可以说都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改革开放了,中央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同时还拉开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市场才可以说迎来真正的萌芽期。九二年南巡讲话,国家提出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房地产市场则迎来第一波真正的高潮。可惜是又赶上第二波党政机关及国营企事业职工干部下海经商大潮,大量的投机客涌入海南、北海、大亚湾等地炒地炒楼,一下子滋生太多泡沫,海口房价短短一年半时间暴涨四五倍,迫使国家不得不紧急刹车。一方面直接禁止房地产企业上市,一方面大幅收紧各地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放贷,海南等地楼市泡沫应声而破。这些报纸上都有刊登,我估摸着东洲这两年房地产的发展,虽然远不如海南那么疯狂,也没有机会产生太多的泡沫,但也应该很难完全不受影响吧?”

  这跟十年八年之后互联网经过一定的发展,很多人都被信息大潮冲刷过几遍,能随便就着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吹几句牛逼的时代不同,九四年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仅局限于电视、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

  即便萧良说的这些信息诸多报刊媒体都有刊登,但不要说东洲市了,整个江省又有几人,能在这个年代将建国四五十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如此简明扼要的梳理出来?

  许建强虽说辞去公职下海做地产有两年多时间了,但他自己就做不到这点。

  他怔怔的看着萧良,问道:“你工作之前学的是经济?”

  “我本科读的是应用化学,平时没事喜欢瞎看报纸,”萧良风轻云淡的说道,“吹牛逼是谁都不怵的……”

  “我给你点根烟,你再多吹点。”许建强笑着给萧良、袁文海发烟,认认真真的拿打火机给他们两人点上。

  二三十年后泛华建设在省内也只能算小有名气,有一定规模,但也没到被媒体大书特书的地步。

  萧良前世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搜集研究东洲市潜藏在水面之下的种种黑幕材料,但都没有直接涉及泛华建设的。

  因此,萧良此时对泛华建设什么情况,还真是一无所知,刚才酒局上许建强也非常低调没有谈泛华建设的事。

  不过,东洲市这两年开发建设的商品住宅小区屈指可数,建设周期都比较长。

  再看许建强的年龄都未必有三十岁,身上还有明显的公职人员痕迹,推测他下海经商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就是这两三年间的事情。

  萧良猜测泛华建设在东洲市可能就开发了一两栋商业或写字楼。

  萧良接下来就重点谈了此时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写字楼、商住两用楼开发建设以及正如火如荼的街道商业以及九十年代之后方兴未艾的百货大楼、大型购物中心等第二代商业形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随随便便也就说了一个小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