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范春江及背后的人,会不会跟袁唯山、袁桐以及狮山县新上任的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康元有很深的勾结,他还不得而知。
不过,从那辆铃木摩托以及周斌闯果汁厂,很难保证周健齐、梁爱珍不会跟袁家父子以及周康元很深的搅和到一起。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就算暂时不用考虑肖裕军的威胁,萧良也很清楚他在云社、在狮山,接下来要面对的仇家,势力依旧堪称顽固。
他不能什么防范都不做,因此决定将新公司注册在锡江。
“新产品,什么新产品?”张斐丽托着下巴,好奇盯着萧良问道。
“我会做一款保健品,”萧良说道,“配方以及相应的工艺,我哥跟东洲工学院营养工程系接触有一个多月了,都基本已经谈得差不多……”
“现在进入保健品市场,还有多大的发展?”徐立桓禁不住疑惑的问道。
除了红桃Q、金铢、娃哈哈、人参蜂王浆、中华鳖精、龟鳖丸、延生护宝液、振华851等保健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所投放的广告渐有铺天盖地之势外,紫江路批发市场里,众多的保健品跟各式饮品摊位都在副食品区域。
徐立桓他们除了平时能接触到各种保健品广告信息外,这一个月来在锡江打市场,对保健品行业也有较深的了解。
他们也初步了解到保健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乱象。
如果说他们之前的反向营销,仅仅有欺诈营销的嫌疑,那目前保健品市场很多宣传,就是诈骗啊。
现在做保健品,是可以最大限度摆脱原材料的限制,扩大生产的投入也很低。
保健品单价要比饮品高多了,这也意味着同样的产品,可以做出四五倍甚至更高的产值出来。
然而,这恰恰不正好说明所谓的保健品,实际就是成本低廉,纯粹靠广告吹出来的产物吗?
就算不考虑做事的良心与道德,纯粹以赚钱为目的,徐立桓他们也不觉得做保健品还能有多大的机会。
跟国内果汁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家竞争厂商不同,从八六年第一款爆红的口服液型保健品问世,保健品市场经过八年的高速增涨,目前全国已经统计已经有上千款产品在全国市场跑马圈地。
徐立桓估计江省少说就得有上百家保健品企业了,仅东洲市说不定就可能有十几二十家保健品企业。
他们现在去做保健品,所面临的竞争,可要比做果饮残酷多了!
看到徐立桓的疑虑,不用开口说,萧良也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说道:
“我也知道现在做保健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也不想大家承担多大的风险——新公司所有的开销,我都自己承担,不需要你们分担。你们要是愿意加入新公司,我直接给大家开年薪。老顾不敢花十万块从药厂挖一个生产科长过去,我没有这层顾虑。老徐你过来,肯定是能拿到这个数的;吴科长、张铭十万拿不到,一年六万八万肯定没问题的……”
现阶段萧良还不想直接给徐立桓持股。
他对徐立桓的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但现在就给徐立桓持股,其他人怎么办?
只给一个人不合适,但是这么多人,都要给持股,新公司也未免太廉价了——
不仅不给徐立桓持股,连他哥以及顾培军将来在新公司的持股,萧良此时也不会急着说。
当然了,徐立桓他们现在也不会想太多就是了。
吴启燕开玩笑说道:“这次奖金分配系数,老徐是0.3,我是0.2,新公司的年薪也得照这个比例开给我吧?低了这个数,我可未必乐意干啊!”
“行!”萧良说道,“新公司做不出盈利,我把内裤拿出来去当,也会给你们开工资!”
虽说这一次,徐立桓、吴启燕都能拿到七八万甚至超过十万的销售奖金,但他们都知道这是暂时的。
接下来新公司就算继续包下果汁厂的销售,果汁厂自身也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后续会适当提高出厂价格,这将直接压缩新公司从果汁销售的获利空间。
另一方面市场投入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新公司运营成本也将水涨船高,也无法再占用果汁厂的资源。
大家都很清楚,仅靠果汁厂现有的果汁产能,萧良是无法支付他们这么高年薪的,肯定需要在新业务上有大的发展才行。
因此萧良承诺他们加入新公司后,都能拿到六到十万的年薪,他们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要知道他们之前在果汁厂,作为生产科科长、财务科副科长,不暗地里捞好处,一年也就五六千块钱。
萧良在乡镇,起步职级要比普通工作人员高出一截,一年到头连工资加奖金,也就五千多一点点。
张斐丽开玩笑说道:“我现在说反悔,还来得及吗?你们看我,现在都已经害红眼病了!”
第67章 徐玉山的条件
吃过饭,众人回到办事处都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萧良直接让徐立桓留在办公室里,跟吴启燕、张铭、张斐丽、刘薇薇谈工作交接的事,他拉上他哥、顾培军先回到住处。
资金宽裕了一些,为了改善众人的居住条件更方便工作,萧良在办事处附近短租了几套房子作为宿舍,不再挤在简陋的旅馆里。
“徐立桓、吴启燕他们留在新公司,但张斐丽、刘薇跟我回果汁厂,她们本人或许没有意见,但我真没有办法给她们开太高的工资,还真是头痛啊,”
顾培军有些头痛的问道,
“你想想看,村两委委员才拿多少钱,工厂那么多普通职工才多少钱一个月?现在镇上说是要适当拉开普通职工跟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但在改制之前,我是真没有办法顶住压力干啊!”
顾培军虽说顺利当选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但他也很清楚别人对他是持怀疑态度的。
汪兴民目前也是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对他是姑且试之。
他要是遇到反弹声音太大,他自己倒不是多在乎南亭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职务,但是计划给新公司充当生产基地的果汁厂不再受他们的掌控,要怎么办?
在南亭湖果汁厂改制之前,果汁厂受不受他们控制,事实上就是一纸任命的事,主导权完全不在他们手里。
顾培军觉得他们不能冒太大的风险。
“那就给她们开两千好了,但不能再低了。”萧良说道。
“我是考虑开这个数,从市制药厂挖人差不多也是这个标准,但我就怕她们的胃口被你养刁了,这个数也难满足。”顾培军苦笑道。
月薪两千在九四年的东洲市,已经是很夸张的一个数字,但话又说回来,没有四五倍的溢价,凭什么从市制药厂挖技术管理骨干到一家乡镇村办企业来?
只是,新公司这边能给吴启燕、徐立桓他们开六到十万的年薪,而张斐丽、刘薇薇回到果汁厂,顾培军担心就算能争取将她们的月工资开到两千,也难叫她们满足。
萧良没良心的笑道:“张斐丽、刘薇薇她们要是真有怨气,那只能先熬一熬她们。她们日后要是还跟我们一起走,我以后肯定会补给她们——你这个当厂长的,我现在也没有办法额外开工资给你是不是?”
萧良倒不担心张斐丽、刘薇薇有怨气。
刘薇薇年纪轻,很容易满足,张斐丽心思比较单纯,没有太强的功利心。
当然了,将来收入拉开差距,萧良知道肯定会有其他一些人不满意,或者说不满足,但他也不会理会太多。
即便徐立桓他们都有高中学历,在九十年代初殊为难得,但果汁厂说到底就是偏于一隅的一家乡镇村办企业。
萧良没有觉得他第一批挑选出来的九人,个个都堪大用;最终能有一两个堪大用的,他就谢天谢地了。
其他人嘛,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责任或义务,要一直带下去。
因此对今后有可能会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跟矛盾,萧良也不以为意,他可不想玩“一碗水端平”的这种权术。
他没那么多心力。
现阶段都是他拖着这些人在跑,也不怕他们造反。
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考虑。
他这艘船也不是谁想搭就能搭的;有人想跳船走人,往后也只是这些人后悔。
萧良问他哥:“徐玉山教授那里,都有哪些材料带过来?”
萧良虽然这一个多月都没有离开锡江,但也随时关注他哥萧潇跟东洲工学院营养工程系徐玉山教授接触的进展。
在果汁厂清库存出了一定成绩之后,他哥萧潇也有底气开始跟徐玉山教授具体谈一些合作的条件。
萧潇从提包里拿出一叠材料,递给萧良说道:
“徐玉山还是很谨慎的,没有给太多的材料。这是徐玉山今年三月份刚申请到专利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认证材料,也有徐玉山教授这两年所发表的几篇相关论文。徐玉山的实验室我进去参观过几次,还特意把市制药厂的陈祝拉上走了两趟,初步判断是可以跟果汁厂的生产线衔接上,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东洲制药厂大中专本科学历的职工不少,但硕士研究生以上的还是屈指可数。
陈祝在市制药厂是工艺科副科长,算是技术大拿。
又因为陈祝本硕都就读于东洲工学院,与萧潇算是师兄弟,私交不错。
萧潇毕竟不是专业出身,毕业后在市经贸委主要也是做事务性工作,他对很多技术方面的事情都不是很确定,就借着私交,请陈祝帮忙走了两趟掌掌眼。
萧良打开电风扇,接过那叠材料坐藤椅上翻看起来。
从这叠材料里可以看出徐玉山这两年在保健品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各类低聚糖聚合物的功效比较,说实话并没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独创性。
不过,这些材料有一点是萧良颇为意外的,就是徐玉山除了给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外,年初还想办法通过省药监局的专家评审。
这说明徐玉山从近几年国内逐渐火热的保健品市场里,很早就清晰看到他所做研究的商业价值,又或者说他就是直接奔商业价值才去做的这些研究。
虽说这注定徐玉山对他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期许,会开出不菲的价码,但倘若将他的研究成果直接纳入新公司名下,则能省去后续很多的麻烦。
萧良大体记得整个保健品市场的乱象,今年就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明年就愈演愈烈——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大的变化,明年底国家就会下决心整治保健品市场。
到时候哪家保健品厂商想要逃过第一轮清理整治,很多关键性的评审认证文件则变得异常关键。
以技术转让的方式,直接采用徐玉山的研究成果,新公司在合规性操作上会有极大的便利性。
“徐玉山现在有提什么新的条件没?”萧良看向他哥问道。
之前徐玉山教授提出一次条件,是一部分现金买断加保健品销售提成。
现金买断开价却是不高,徐玉山只要求出两万元就行。
萧良不介意多付点现钱,但不可能同意徐玉成拿产品销售提成。
保健品看上去利润空间极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都不高,初期也没有多复杂的生产设备投入,但市场营销的投入太高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才开始发力做产品的金铢口服液。
要是历史的轨迹不发生变更,金铢口服液今年的销售额就能做到十五亿,明年,也就是九五年到达巅峰期时,年销售额应该会做到惊人的八十亿。
这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八十亿销售额,是后世极难想象的一个数字。
也因此在金铢集团垮塌后,无数财经分析家都恨不得拿出显微镜来,将金铢集团的每一根汗毛都研究一遍。
萧良对金铢集团的崛起以及骤然垮塌,印象也是极其深刻。
金铢口服液崛起两三年间,销售就能达到如此惊人的高度,主要原因是一支短短两三年间急剧膨胀到十六万人规模的销售团队。
金铢口服液绝大部分利润,最终被养这么一支庞大的销售团队以及账目混乱的市场营销投入吃得一干二净。
金铢集团崩塌瓦解之后,除了一地鸡毛,啥都没有给创始人留下。
萧良再有前世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他也不可能有自信两三年时间带出一支高达十数万人的销售团队,还能成功的驾驭住。
他现在的计划才刚刚实施,甚至这时候才一步步重新去摸索销售团队的建设过程,探索一些这个年代切实可行的营销及市场推广手段。
萧良都不清楚他能将营销成本控制在什么水平上,也就没有办法估算最终的产品利润空间有多大,怎么可能就直接答应给徐玉山按比例拿产品提成?
萧良现在宁可高价买断,但他同时还希望徐玉山后续能参与到保健品后续新的功能研究、开发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