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342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熊志远跟他爸苏利文通过电话,苏利文与熊玉琼很快就直接赶到江湾大厦。

  除了想尽快看到古江口深水港最新的规划设计材料外,苏利文、熊玉琼也是要找萧良当面商谈双方在深水港上的合作。

  苏利文也没有脸说发生亏损,真要萧良直接拿十个亿出来补偿他,但要求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后,运营三年不能盈利,又不能引进其他战略投资者,萧良就需要承担后期临港工业带及配套工程同等的投资责任。

  古江口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了一座离岸人工岛的建造、三个深水泊位码头、仓储区、办公区等诸多基础工程建筑的施工,古江口深水航道的疏浚以及一座连接人工岛跨海大桥、万吨级临岸码头,总投资就要三十亿。

  东洲市及周边地区中短途水运有足够的江港码头使用。

  因此,深水港必须大规模发展配套的港口产业,才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吞吐量,而宿云山以北的古江口沿岸,就需要对现有的滩涂进行大规模填海围垦,才能获得充足的产业发展用地。

  临港工业带一期填海围垦工程以及初步的产业园基建投资,框算也要二十亿打底。

  以东洲市目前的发展水平衡量,整个项目现在就启动,还是太大太早了。

  甚至现在都看不出,未来十年内东洲有建深水海港的迫切性。

  而东洲市的财政实力有限,想将深水港做成BT项目,也就是说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先出资建设,建成之后由地方政府出资回购,也不现实。

  地方政府最终要出资回购的超大型BT项目,审批难度更大。

  当然,深水港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盈利前景主要还是看东洲市及周边地区将来的发展速度与经济体量。

  也就是说,哪怕五六年后,深水港还很难盈利(目前看这几乎是一定的),但只要持续不断的推动临港工业带的建设,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随着配套工程的一步步完善,以及东洲及周边地区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深水港依旧是一项好的投资项目。

  只是后续的投资规模,可能比前期三五十亿的体量还要恐怖,就需要有一个足够体量的战略伙伴,苏利文、熊玉琼才有信心坚持下去。

  要不然,他们这次就算能将三五十亿资产都转移出来,都砸到古江口深水港中去,很难支撑到看见曙光的那一刻。

  虽说苏利文、熊玉琼名下有上百亿的资产,但短时间能转移的毕竟有限,后续能直接调动的资金规模也会有限。

  苏利文更看重的还是萧良最终能不能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进来。

  要不然,三五十亿投进去,最终半死不活了,额外拿萧良十亿的补偿,也只能算聊胜于无。

  当然了,哪怕是为了对熊家其他成员有所交代,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也更倾向真正去做古江口深水港项目。

第541章 喜讯传回

  萧良短时间内没有资格去玩这种重资产的基建项目,但除了四五年后国内应该不缺这一类的战略投资资本外,眼下也确实拒绝不了苏利文这一完全合情合理的附带要求。

  “行,就以五年为期,”萧良干脆的答应道,“要是五年之后,深水港还是看不到盈利的前景,又没有其他战略投资者愿意参与进来,我承担后续一系列配套工程同等的出资责任。”

  “我看这份规划设计,已经直接可以拿来签署框架协议了!前期工作很充分啊!”苏利文坐在会议桌前,认真翻看一页页传真过来的资料。

  之前虽然听萧良详细介绍过,但苏利文他却是第一次看到具体的材料,也没有想到东洲已经将工作做到这一步了。

  萧良笑了笑,主要工作还是陈富山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去做的。

  前期各种测量研究工作不论,仅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之后,就找专家组反复论证了近两年时间。

  当年甚至还找了一艘五万吨级的满载货轮,驶入古江口深水航道,实际验证建设离岸深水港的可行性。

  年初重新启动该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也没有想过能这么快就有实质性的进展,仅仅是狮山县重新启用了古江口深水港筹备办公室,总共就抽调了四名工作人员,联络交通部的设计院对原有资料重新进行梳理。

  上千页材料没有进行电子化,萧良都担心一页页传真过来,今天能将子公司的传真机直接干废掉;他刚才叫工作人员,新采购一台传真机备用。

  苏利文将概述部分看完,问萧良:“我现在就给罗智林书记通电话?”

  这个项目太重大了,又是涉及沿海深水港口岸线的使用,罗智林作为市委书记肯定拍板不了,市委常委会议拍板也未必算数。

  哪怕是初步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能需要通过省委省政府及市人大会议批准。

  真要是如此,时间又拖太长了。

  不知道泰国的危机什么时候会彻底引爆,既然下定了决心,苏利文是一刻都不想拖延下去。

  萧良拍了拍额头,跟他哥萧潇说道:“哥,你打电话问一下爸,罗书记现在空不空。你一会儿再给栗部长打电话解释一下,这事真是临时决定的……”

  萧良这两天虽然没有往将军澳跑,但也确实没有闲着。

  萧良还想缓一天,没想到苏利文更迫切,只能让他哥打电话联系一下。

  栗明那边也需要专门打电话过去解释一下。

  栗明上午人还在香港机场跟他们见面唠嗑呢,他们只字不提古江口深水港的事,等栗明夜里赶回东洲,他突然听到这么大的项目要启动,心想会怎么想?

  是这边完全没有将他这个新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放在眼里吗?

  …………

  …………

  “是真投资,不仅仅是借口?”

  罗智林刚回到家里,妻子万美娟正吩咐小阿姨将罗他最喜欢吃的玉米粥端到餐桌上,萧长华就急冲冲赶过来,汇报古江口深水港的事情。

  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可能借用深水港建设的名义,推动名下资产的转移,萧良之前就有跟罗智林汇报过。

  当时说的是仅仅借用一下名义,并没有真的想这时候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考虑到苏利文、熊玉琼以及其子熊志远这两年来实际参与东洲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这个忙还是要帮的,罗智林就想着让唐继华出面,代表狮山县委县政府签署一个意向性协议。

  意向性协议,没有太大的法律约束性。

  罗智林考虑着,签下这个意向性协议,市里就可以正式推动古江口深水港的相关筹备工作,到时候只要找来新的战略投资者,替换掉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又或者邀请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共同参与,都是没有问题的。

  也考虑过,三五年内整件事能有一个眉目,就算是顺利的,却没想到萧良这次去香港六七天,突然传回来这样的消息。

  罗智林手里端着玉米粥碗,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五十亿的项目啊。

  东洲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招商引资加起来,都还没有五十亿港元啊。

  等小阿姨回避,萧长华才进一步将不能外传的隐情跟罗智林汇报:

  “苏利文对东南亚的经济形势预判也很悲观,时间还非常迫切,但考虑到仅仅是拿深水港投资,作为推动华兴集团及熊家内部进行资产折换的借口,以后可能跟熊家其他成员再没有和缓的机会,所以决定还是真正去做深水港。当然,南亭实业现在没有实力参与这个项目,但萧良跟苏利文约定,五年之后,会共同承担后续配套工程的出资责任。”

  向市委其他常委成员以及省里通报这件事,背后的隐情肯定要严格保密,不能说透。

  罗智林点点头,走到餐边柜前,拿起座机,问萧长华:

  “苏利文的联系电话是多少?我先跟他直接通一下话,不管怎么说,先要将市里坚定支持的态度传达过去。你现在就直接到钟市长家说一声,我看到他也回家了。你请钟市长过来一趟。还有几个常委,唐部长他们,要是回家了,都通知他们过来,直接到我家来聊这事。你再好好想想,有哪些现在就能说,哪些暂时不需要说的,等会儿由你直接给大家汇报……”

  “好,我现在就去找钟市长,”萧长华说道,“我打电话让继华从狮山赶过来。栗部长人在秣陵,准备夜里回东洲,萧良专程打电话给栗部长,解释了这事!”

  “那你就打电话给栗明,让他留在秣陵,今天不用回东洲了。说不定我与云峰今天夜里要赶到省里去,让栗明先等着我们再说,”罗智林说道,“这么大的项目,谁能想到今年底就有可能上马啊?这件事要抢时间,还得要童书记、刘省长亲自下批示啊!”

  “那向省里汇报,也得说亭洲公路,是苏先生他们一力推动了吧?”萧长华说道。

  “……”罗智林沉吟说道,“私下怎么汇报,公开怎么表述,我们是要分开来,亭洲公路算是不错的一个节点。”

  亭洲公路与狮山湾工业园,他们本身就是当成古江口深水港的先导工程去做的,现在只不过是要在公开表述里,将推动者按到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头上。

  ……………

  ………………

  “亭洲公路、狮山湾工业园其实是华兴集团有意投资古江口深水港的先导项目!”

  除了钟云峰外,住在市委家属大院小楼区,这时候刚好在家的,还有市委秘书长许立军、组织部长唐鹏飞等人,他们听萧长华简略汇报过情况后,皆是目瞪口呆,难以想象这一切会是真的。

  他们作为市委常委,而钟云峰更是直接负责经济建设工作的副书记、市长,之前可半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

  今天突然听说这事,竟然马上就可以签框架协议了,谁能不震惊,没有一丝怀疑整件事是在瞎搞?

  这时候唐继华拉上一脸懵逼的周康元,一人各抱一份沉甸甸的古江口深水港初步勘测设计方案赶到——这样的会谈,秘书人员不方便跟着,跟司机都在外面的车里等着。

  “也是亏得云峰去年大力组织招商引资大会,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功,这才有今天这个项目。华兴集团当时投资了泛华商业,熊志远作为华兴集团的代表,频繁往来东洲,深入了解到在陈富山书记期间,市县筹办古江口深水港的诸多情况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熊志远的父亲,苏利文是华兴集团执行董事,其母熊玉琼是华兴集团关联企业华茂投资集团总裁,也是在熊志远的劝说下,对古江口深水港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去年长华他家老大结婚,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就专程赶到东洲来了解这事,当时还爬上宿云山,看过古江口沿线的地形地貌,”

  罗智林先将大帽子扣到钟云峰的头上,讲述就深水港项目,与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接触、商谈,并最终敲定的“过程”,说道,

  “之所以没有跟大家通报这件事,首先是我跟继华、长华,对这个项目都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说实话,我们一开始都没有觉得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多大的诚意。即便我刚刚跟苏利文通过电话,得知他迫切的意愿,心里都还在打鼓,犹豫着要不要先跟省里汇报,还是说我或者云峰先到香港走一趟之后再说。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华兴集团内部,对是否投资大陆分歧非常严重,更不要说投资这么大体量的项目了。熊志远一个月前,还因为这些分歧,被迫从华兴集团辞职。因此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也一直要求我们,暂时不对外公开这件事,希望我们能将先导工作先做起来,不要因为华兴集团内部的分歧,拖慢前期准备工作的步伐。比较幸运的是,云社镇这两年的财政收入状况很好,同时云社镇也需要新的一条公路,进一步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因此,最终就以云社镇的名义,先将亭洲公路与狮山湾工业园的建设先行启动起来……”

  钟云峰见罗智林还是认可他的功劳的,就没有再作声质疑什么。

  唐鹏飞、许立军等常委还是面面相觑,问道:“苏利文先生为什么会选这个时机,突然做出最终的决定?现在这是苏利文先生个人的决定,还是华兴集团的决定?”

  “苏利文先生在电话里说,目前这是他们夫妇二人的决定,甚至都还没有正式通知华兴集团。不过,苏利文在电话也明确表示,如果不能说服华兴集团董事会其他成员,他们夫妇二人将独立承担古江口深水港及配套工程的全部投资,一期计划拿五十亿港元出来,”

  罗智林说道,

  “这个消息也确实是太突然了,我听长华过来说,差点把手里的玉米粥碗打翻掉。栗明同志他上午还在香港的启德机场,跟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儿子熊志远见面呢,萧良当时也在场。不过,他们上午时间也都完全不知道苏利文先生下午会突然找到江湾大厦,通过萧良通知市里他们已经做出投资深水港的最终决定。我刚让长华打电话给栗明同志,让他先留在省里,等待市委的进一步决定。更具体的情况,可能还是要我或者云峰亲自到香港走一遍,跟苏利文先生面谈……”

第542章 政策风险

  钟云峰总觉得这事不靠谱,但面对的是东洲前所未有、将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直接跨上一个大台阶的超级大工程,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引资项目,由不得他退缩。

  钟云峰跟罗智林说道:

  “我们现在就先一起去省里吧。华兴集团也是全球知名的航运港口集团了,苏利文与熊玉琼夫妇,在华兴集团分量足够重,名下都有上百亿的资产,我相信应该是他们夫妇二人慎重的决定。整件事要尽快促成,避免其他地市横插一脚摘桃子,我们要请求省里的全力支持。”

  钟云峰搞不清楚苏利文、熊玉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突然决定,也搞不清楚苏利文、熊玉琼为何会对东洲情有独钟,但还是主张速战速决,也担心消息泄露出去,会被其他地市抢桃子。

  毕竟沿海这么多城市,迫切想上深水港投资的不少,而东洲绝非最有竞争力的那一个。

  罗智林问唐继华:“汪兴民要不要跟我们走一趟?他对亭洲公路以及狮山湾工业园的建设进展最清楚。”

  “我在赶来市里途中,电话通知过他了,”唐继华说道,“他应该再有五分钟就能赶到,不过,他没有做好到香港出差的准备。”

  “没关系,我们现在就动身,明天一早找童书记、刘省长汇报,”罗智林说道,“通行证明天早上直接找省公安厅办就行。我们争取搭乘明天下午的航班直飞香港。酒店住宿的事,就请萧良安排吧……”

  普通人要办护照、通行证,怎么也得要十天半个月,但这件事这么紧急,也只能走特事特办的渠道了。

  当然了,罗智林、钟云峰作为地市党政一把手,临时要前往香港,也需要跟省里报备一声。

  钟云峰想了想,说道:“市政府这边,我就通知袁唯山跟我们一起去香港,其他人就不通知了。”

  项目谈成,最终还是狮山县负责承接。

  唐继华不仅是狮山县委书记,现在还是市委常委。

  也就是说,市政府这边没有必要额外安排一名副市长或常委联络这件事。

  后续工作的进展情况,唐继华直接向他与罗智林及其他常委成员通报就行。

  唐鹏飞、许立军等人都是羡慕不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3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