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今天就特地拉上张斐丽,主动前往日报社拜访何雪晴,谈广告制作的事宜。
张斐丽心慌得快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熬到公交车到日报社前停下来,想要快点挤下来车,跟萧良贴得更紧。
…………………………………………………………………………
眸子流波,横了萧良一眼,带着喘息的嗔怪道:“你脑子里想什么龌龊东西?”
最是诱惑是妾有意。
萧良生生熬住才没有冲动的一把抓住张斐丽柔荑小手…………………………………………………………别别扭扭的下了公交车。
他也怕擦枪走火,不敢找张斐丽说句调笑的话,坐到旁边的花坛上,心虚的说道:“车厢里太热了,都快中暑了,我们歇一会儿再去报社。”
这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看到萧良竟然腼腆起来,张斐丽紧张羞涩的心慌就一扫而空,美目瞥了萧良一眼,笑起他来:“看你平时一本正经的,原来也不是一个好东西!”
“……”萧良嘿嘿一笑,也不跟张斐丽斗嘴,等了好一会儿反应没有那么强烈,两人又到小卖部买了两瓶冰水喝下,压住心里的邪热,才往日报社走去。
锡江日报社副刊部主任何雪晴三十岁刚出头,容颜端庄秀丽,身材较为小巧玲珑,人长得有些削瘦,却极为干练。
之前找媒体谈广告投放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萧良就交给徐立桓、张斐丽等人负责,今天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何雪晴。
不过,看到何雪晴的第一眼,萧良确定她就是前世短短不到十年,就从一家民营企业的普通销售人员做到总裁级高层,之后又迅速带领这家民营企业快速成长为全省第一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快速消费品集团、在江省工商界有“铁娘子”之称的何雪晴。
何雪晴管理及市场营销能力很强,江大工商管理硕士班的教材曾浓墨重彩分析过她管理企业,推动快消品市场快速扩张的案例。
虽说何雪晴任职的那家民营企业在经历短暂辉煌之后,很快就陷入衰败,但并非何雪晴能力不济。恰恰是这家企业崛起之后,几个创始人内部争权夺利,将何雪晴排挤出局,却又没有人再有她那么强的能力去掌控这家快速成长起来的企业,才导致后续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发生。
萧良曾看到过何雪晴的一些媒体报道,知道她是锡江市人,曾做过记者、报社编辑,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从报社辞职,加入一家当年名不经传的锡江快速消费品企业。
萧良没想到九四年的何雪晴就已经是锡江日报社的副刊部主任,而非普通的记者、编辑。
九四年江省青年才俊都还热衷于仕途发展。
在这个媒体为王的年代,在作为县处级企事业单位锡江日报社里,副刊部主任已经可以算得上这座城市有头有脸的精英骨干了。
萧良却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家庭变故,竟然叫何雪晴放弃此时的职务,跑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从一名普通销售人员从头开始。
不过看到何雪晴此时在锡江日报社就兼管广告制作及投放等业务,萧良却理解她为何入职企业之后,能那么快从一名普通销售人员晋升到管理最高层,并带领这家企业创造出辉煌。
第62章 牛刀小试
在何雪晴办公室愉快的交流了大半个小时,萧良当即就决定将后续的广告制作,都交给锡江日报社承接。
何雪晴此时的业务能力还谈不上成熟,但在此时的锡江,萧良相信也很难找到更好的选择了。
再一个,萧良虽然有着别人远不及的丰富经验,但接下来的广告制作,不再是简单的广告语、广告词编写。
诸多户外张贴彩页的排版、电视广告的拍摄制作,没有相应团队及设备,萧良个人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锡江日报社作为全省最早内部引入竞争机制的事业单位之一,何雪晴作为中层干部,每年都有业绩指标。
这次要是能拿下南亭湖果汁厂的广告制作、投放等业务,相当于她今年三四个月的业绩指标都有了着落。
何雪晴对萧良、张斐丽自然是热情无比,一再表示签过合同她会亲自负责后续广告的制作。
负责是不可能都交给何雪晴负责的,萧良也没有那个时间。
他这次主要是借用何雪晴的团队以及报社的设备,签合同的首款附属条件也是要广告的策划、设计、撰稿、排版等工作都直接对他负责,无条件配合他。
之前南亭湖果汁厂就在锡江日报、晚报密集投放过中缝广告,何雪晴对萧良的能力很是怀疑,但她对甲方还是能保持基本的尊重。
不过,下午将合同细节敲定,一系列广告制作的细节也基本确定下来,就由不得何雪晴不对萧良刮目相看了,知道人家看上去年纪轻轻,但既然能在一家工厂独立带领一支三四十人的销售团队,能力绝对不容小看的。
没有足够的时间,想要制作出多么“精良”的电视、报纸以及户外张贴广告,是痴心妄想。
不过,“精良”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萧良眼里绝对谈不上精良的广告,在何雪晴、张斐丽以及日报社的广告制作团队成员眼里,也许惊艳谈不上,却足够优秀。
这么多广告内容,都是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一次成型。
萧良每天拉上张斐丽,赶到日报社,都会将当天的制作方案确定下来,然后井井有条的安排任务。
萧良不仅参与平面广告的设计、排版制作、文案撰写,甚至还直接将电视广告的分镜脚本编写好,亲自下场指导一下运镜及拍摄。
除了制作外,萧良还跟日报社签署投放合作协议。
日报社辖下的两份报纸,同一份报纸不同的版面也分属不同的部门;电视台及各大户外广告投放平台,无论在哪个地方都要属于地头蛇级别的存在;再加上各种促销宣传活动要进商场、繁华街区以及中高端酒店,由活动能力极强的何雪晴以日报社的名义出面洽谈,肯定要比萧良他们找上门前要容易得多。
除了一系列的广告投放外,还印制大量的精美宣传彩页张贴到各个零售点,雇下两辆面包车扯上南亭湖果汁的宣传横幅,穿行于锡江城区的大街小巷,传单发放点更是遍布繁华的商业街区……
何雪晴负责日报社的部分广告业务,也就两三年时间,还是第一次从一家名不经传的村办企业身上认知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广告宣传形式。
有了前一阶段的成绩垫底,徐立桓、吴启燕、费文伟、张斐丽他们做事也更有底气、自信,很快都各自进入新的状态之中。
夏季是饮品市场的旺季,大半个月在锡江市就砸下去二十万的市场宣传与营销费用,在请人发一天传单仅需十元钱的九四年,可以说是超乎想象了,效果当然也是极其显著。
南亭湖果汁在锡江市城区的真实销量,到七月下旬就迅速蹿升到第一。
在城区如此力度的宣传辐射作用下,锡江郊县增涨起来的真实销量也相当可观——毕竟郊县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区的电视台、报纸,更不要说郊县民众对城区的生活方式以及流行风向,都有很直接的模仿效应。
萧良对此毫无意外,九四年在整个商品市场发展阶段,只能算开荒期,他重生回九四年,相当于是拿着完整的开荒攻略回来。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饮品厂商,在锡江市城区单一的狭窄市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如此密集的营销宣传投入。
到七月下旬整个锡江市总的现款铺货量将近六万箱,可以说已经提前完成销售回款目标;大家现在想争取在两个月的限定期限里,将库存全部解决掉。
徐立桓带队负责溧河的铺货任务,不管多辛苦,他基本上每隔两三天都会在忙完一天工作后,连夜赶回锡江城区找萧良交流工作,然后起早再回到溧河县城主持当天的工作。
七月底的这天,下午四点钟不到,徐立桓在溧河接到萧良的电话,说顾培军已经坐上前来锡江的大巴车,让他夜里也回城区一趟。
溧河是锡江最偏远的一个县,县城距离锡江城区有一百多公里。
徐立桓将手头的事情抓紧处理掉,找到一辆车赶到城区,看到顾培军与脸面陌生的萧潇已经坐到办事处的办公室里抽烟喝茶。
“我哥萧潇,”萧良介绍他哥萧潇给还是第一次见面的徐立桓认识,说道,“我哥以前在市经贸委工作,对接联络过市制药厂——果汁厂相关工艺改造的事,我跟老顾都是委托我哥在跑,一直都没有机会介绍给大家认识!”
办公室里除了原本就是留守锡江城区的吴启燕、张斐丽、刘薇薇还有生产科副科长张铭外,其他分派到郊县市场的人都没有特意单独喊回来。
徐立桓也不知道有什么事,他跟萧潇握过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坐下来,开玩笑问顾培军:“顾厂长今天屈尊亲临一线,是准备拿出银子大赏前线将卒吗?”
“去你丫的,你脑子里就想着钱,还能缺你的?”
顾培军与徐立桓、吴启燕、张斐丽他们都是南亭村人,打小认识,甚至与费文伟还是初中同班同学。
张斐丽比顾培军、费文伟要低四届,但顾、费都在张斐丽的父亲张强手里读过书,兼之又在果汁厂共事过一年多时间,说话要随意得多。
顾培军抑不住内心兴奋的感慨道,
“你们打市场的速度,真是把所有人都吓傻了。你们知道吗,我都怕把村里跟镇上的人吓着了,前段时间一直都没敢报真实的铺货规模。就算汪书记、范镇长问我,我也只说好不容易才走了三四万箱货,大头暂时都还被你们压在锡江租的仓库里,说回款是个头痛的问题。不过,这已经相当吓人了。去年我们整整一年在锡江才走一万箱的货——我都怀疑锡江市去年整个旺季的果汁市场,有没有六万箱!”
第63章 凭本事骗来的怎么会还
“肯定是没有哈,”
徐立桓他们现在对锡江市的果汁及其他饮品市场已经彻底摸透了,说道,
“去年锡江市场旺季果汁销售可能在四万箱左右,不过,果汁作为饮品中的贵族,以前都是销到高端商场、酒店,也是近几年才逐渐被国内普通消费市场接受,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我们这段时间高强度的宣传,其他厂商也相应加大了宣传投入,锡江市今年的旺季果汁销量增加三倍没有问题,我们也就能吃下六七成……”
“也就能?”顾培军语气夸张的重复徐立桓的字眼,问道,“你知不知道果汁厂库存也就能供应这么点?”
徐立桓笑着问萧良:“我拿你的话在咱顾大厂长面前吹一吹牛逼,没有问题吧?”
萧良朝顾培军摊摊手,很无奈的说道:
“我是不是早就说过给我一个月时间就够了,是谁怕我夸海口没法收场,硬生生要改成两个月限期的?”
“那时候刚接手厂子,我心里哪有底?两个月我都没有指望你能完成,就想着你们求爷爷告奶奶能拿回一百万的回款,然后我再给那些果农磕头发毒誓,应该就能将厂子勉强维持下来,”顾培军踢了踢徐立桓坐的椅脚,感慨问道,“我是真真没有想到啊,你摸着自己良心说,你想到了?”
“我说我想到,岂非显得比顾厂长你有能耐,有眼光?”徐立桓笑道。
“我现在不怕承认我这个厂长是挂名的了,”顾培军看向萧良说道,“你是不是这两天就回云社一趟,找汪书记聊一聊。有这样的销售成绩,汪书记没有理由拒绝你出面承包果汁厂,村里应该不会有什么阻力。”
顾培军正式担任南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后,也一直坐守后方。
顾培军今天特意赶到锡江市,还拉上萧良的哥哥萧潇陪同,萧良又特意打电话将徐立桓叫回到锡江市区来,吴启燕、张斐丽她们都意识到今天要谈什么事情。
这时候听顾培军提及承包果汁厂这事,大家都朝萧良看过去。
要是说六月中旬大家追随萧良破釜沉舟带到锡江市打市场,除了他们确实清楚果汁厂已经到了不拼一把就将彻底成烂摊子的地步了,主要还是萧良受镇政府指派驻村、驻厂的身份。
后面萧良办了停薪留职,名义上也是为了更好推动果汁厂的库存销售工作。
即便萧良在来锡江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他对各个流程的异常熟悉,但这并不能打消徐立桓、吴启燕等人心里的顾虑。
真正给他们带来翻天覆地印象变化的,实是过去一个多月在锡江,萧良除了常人压根就想不到的反向营销、饥饿营销等超常规思路外,还有就是萧良事无巨细的深入各个环节,几乎是手把手的带着教大家怎么去做事。
也是在一个多月的超强度实战演练里,徐立桓、吴启燕、张斐丽他们才对市场营销及销售工作初步建立起准确而具体的概念。
当然,卓有成效的成绩,也令他们对市场营销及销售工作建立起自信。
他们这时候心里已经认定萧良才是接手果汁厂的当然人选,只不过他们之前有些担忧萧良与顾培军之间的关系要怎么调整,担忧这件事处理不好,会引起大的波折,却没想到顾培军今天赶到锡江会主动提及这事。
萧良伸了个懒腰,问道:“你今天跑到锡江来,还把我哥拉上,就是说这事啊?不过,我对承包果汁厂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个厂长还得你来当——”
顾培军早就知道萧良的计划,果汁厂的厂长谁来当都无关紧要。
萧良此时不愿意接手果汁厂,或者是觉得暂时还没有到处理跟镇上关系的时机,又或者是对果汁厂看不上眼,他都觉得不是大问题。
只是有件事比较关键,他得现在就找萧良商议清楚了,说道:“果汁厂现在就得考虑恢复生产了,你是怎么考虑的?”
萧良很没良心的说道:“恢复生产又没有什么难度,哪里需要我回去坐镇?”
“再有半个月,应该就能将十万箱多点的库存彻底解决掉,我们要保证九月份往后还能继续往锡江市场供货,恢复生产的动作就不能慢了——我现在都不考虑我们东洲本地的市场了,”顾培军问道,“你不接手厂子,是打算让老徐跟我回去组织恢复生产?”
“我把老徐喊过来陪你喝酒,你以为是让他跟你回去的?”萧良摇头说道,“你想多了,我能把人骗过来,怎么可能会把人还给你?要还,我最多把张斐丽还有刘薇薇还给你……”
接下来注册新的公司做保健品,最关键、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市场推广、产品销售。
到时候涉及的不是一市一县的狭窄市场,而是全省乃至全国市场,萧良他又没有三头六臂,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扛下来?
现在整个销售团队才九个人,其中吴启燕、张斐丽、刘薇薇三个还是女的。
这个年代传统观念还比较强,希望她们跟大老爷们一样,长期离家在外面奔波跑市场也不现实。
现阶段是特殊时期,果汁厂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萧良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吴启燕、张斐丽、刘薇薇三个女的都抓来打市场,不用关心别人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