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这不是要挟
这一次总的融资规模将限制在四千万到六千万之间,就算成功实现六千万的融资上限,冯薇玲与朱祎琳外加给管理层预留的授股,还是能保证对瓶装水公司的绝对控股。
不过,他们这次还决定额外筹资参与这一次的股权融资,除了他们自己需要为融资方案进行更有信心的背书外,主要还是瓶装水业务需要紧急注入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股权融资能在一个月内谈下来并且资金到账,都要算神速了,但这一个月内又不能放缓瓶装水业务的发展。
这一阶段所需的资金,只能是他们自己先行筹措。
冯薇玲详细介绍过股权融资方案过后,差不多到晚宴时间了,不要说朱玮益别有居心,其他人包括钱晋章在内,都不可能轻易表态。
走进宴会厅,冯薇玲特意将她与朱祎琳的铭牌换到了郭秉厢、赵瀚那一桌。
“郭董、赵董刚才一直都没有说话,是不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日销目标啊?”
“怎么会?”
赵瀚忍不住在冯薇玲明艳迷人的脸蛋上多看了一眼,可惜的是穿着打扮比以前保守多了,没有什么春色可看,笑着说道,
“只是这么宏大的融资计划,我们没有资格参与,哪里敢啰里啰嗦惹人讨厌啊?郭董,你说是不是?”
郭秉厢只是温和的笑了笑。
他无意插手朱家内部的恩怨,但也不会像赵瀚说话这么有锋芒。
再个鸿惠堂纯净水崛起太快,他年后主要在香港等地奔波,甚至之前不久,还听赵瀚抱怨说嘉鸿的销量增涨停滞了,竟然还有脸要求他们降低供货价格,没想到纯净水一时间竟然有铺天盖地之势,他也一时半会也没能反应过来。
“赵董真是谦虚了,”
冯薇玲不以为意的笑道,
“新澄瑞现在几乎掌握东洲所有PET瓶装保健品及饮料厂商的命脉——我们后面大概率也只能指望新澄瑞保障PET瓶的供货,谁敢说赵董没有资格评判我们制定的目标?”
“……”赵瀚哈哈一笑,说道,“我们只是做点配套小生意,你们市场做得好,我们跟着搭顺风车赚点小钱而已。”
赵瀚此时以为冯薇玲拉朱祎琳凑到他们这一桌来,是找他跟郭秉厢谈PET纯净水瓶的供货价格,好给这次股权融资计划多添加起砝码,心里想,就算这娘们今天施美人计,他都得坚持道心,不能跟钱过不去。
“我们在考虑这次股权融资时,其实考虑过另一套方案,”冯薇玲笑了笑,将挎包从身后拿过来,取出一只文件袋递给赵瀚,说道。
“啊,冯小姐不会想着我们参与这次融资吧?”赵瀚看了一眼冯薇玲手里的文件袋,并没有要接过去的意思,笑道,“冯小姐真是高看我们了!”
他们去年五月决定进驻南亭工业园投资建厂,一期工厂元旦之前就已经建成投产了。
不过,南亭湖饮料开拓市场的能力超乎他们的想象,他们元旦过后又紧急募资进行PET瓶工厂二期工程建设。
新澄瑞目前在南亭工业园已经建成年产十二亿只PET瓶的产能规模,这已经远远超过他们当初来东洲投资的计划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紧跟着南亭实业华东二区、华南区、华中区以及京津区的生产基地建设,目前正筹资建造四座中小规模的PET塑料制品工厂。
虽说PET瓶目前产生的利润规模已经不少了,但还是远远无法满足产能扩张的需求——郭秉厢近一年来,是没有怎么参与工厂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但也没有停歇一下,都在为筹资的事情奔波。
他们自身的资金需求还没有得到彻底缓解呢,怎么可能会考虑去投资别的项目?
“赵董、郭董看一眼又有什么碍事的?”冯薇玲将文件袋硬塞到赵瀚手里。
“……”赵瀚勉为其难的将文件袋打开来,当看到里面的文稿,眼睛却像是被狠狠的刺了一下。
郭秉厢看出赵瀚的异色,凑头看过来,也是猛然一惊:
这哪里是股权融资方案,明明是一份PET瓶工厂的投资建造方案。
“这次股权融资,我们原本是计划将PET瓶工厂的投资也规划进去的,却是朱董说一直以来跟赵董、郭董的合作很愉快,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舍直求曲,才将这个建厂计划,从这次的融资方案撤了下来,”
冯薇玲低声说道,
“当然了,这份建厂方案都好不容易制定出来,郭董、赵董又是专业人士,就顺带帮我们看一看有没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嘉鸿一直想压低PET瓶大宗供货价格,郭秉厢、赵瀚则始终置之不理。
主要也是嘉鸿保健品加茶饮料年后的销量增涨不及预期,赵瀚他们看准嘉鸿没有自筹资金另建PET瓶厂的能力跟动力。
在没有其他竞争者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钱不赚,同意降价?
不过,瓶装水业务真要能做到日销五万箱,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萧良下午临时找冯薇玲出来见面,主要就是谈这个。
目前国内产业链还远谈不上完善、成熟,制备纯净水所需要的反渗透净化等设备以及耗材,都需要从国外高价进口,成本居高不下。
这时候郭秉厢、赵瀚对瓶装水公司供应PET瓶的价格,高几分钱低几分钱,影响就太大了。
不比跟钱晋章的私交,赵瀚这个人还是太油滑了(郭秉厢相对要厚道一些),萧良不便亲自出面替牵线搭桥,只能是朱祎琳、冯薇玲她们直接找郭秉厢、赵瀚谈,游说他们参与瓶装水公司的股权融资,促使双方形成更密切的利益共存关系。
一旦谈成,新澄瑞可以适当降低PET纯净水瓶的供货价格,在加强瓶装水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是提升新澄瑞他们自身对瓶装水公司的持股价值。
而瓶装水公司得到大的发展,也能对新澄瑞形成更稳定、更大规模的采购需求,促进新澄瑞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当然,想要郭秉厢、赵瀚认可瓶装水公司的发展潜力以及此时给出的估值,“迫使”他们参与融资,还是需要一些手段。
“冯小姐这是什么意思,威胁我们?”赵瀚不悦的沉下脸来,问道。
“赵董想多了,”冯薇玲笑道,“我们认真测算过PET瓶的制造成本,我们瓶装纯净水,采用18克瓶,如果自行组织生产,成本应该能控制在每只一毛八分左右,跟新澄瑞此时给我们的供货价格,足足差了一毛钱。这将是我们瓶装水项目能不能产生盈利的关键,由不得我们不认真去考虑。我与朱董都希望能跟新澄瑞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要隐瞒什么,开诚布公的摊开谈。”
“怎么开诚布公?这就是冯小姐的开诚布公?”赵瀚可不觉得冯薇玲,又或者说躲在幕后的朱鸿召此时拿出PET瓶建厂方案来,是为了跟他们开诚布公。
“我们真的不是针对赵董、郭董,我们还会找钱晋章先生谈这事。而瑞安与新澄瑞才是我们这次股权融资的真正目标,朱董也希望大家能建立更密切的合作,”
冯薇玲说道,
“你们也知道,如果说我们年底之前实现日销十万瓶的目标,瑞安化工预计七月底就将正式投产的五万吨PET合成项目,都未必能满足东洲市场的需求了。因此,钱晋章先生认不认可我们的销售目标,其实涉及PET二期合成项目需不需要现在就着手进行筹备的问题。要不然到时候上游原材料供应出现脱节,大家到时候又要为原材料的供应争破头了。这点只怕赵董、郭董也不希望看到吧?”
赵瀚与郭秉厢对望一眼。
他们本来是抱着看戏的心态过来参加晚宴的,没想到看戏看到自己头上了。
他与郭秉厢对鸿惠堂纯净水业务,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直是无所谓的态度,也没有打算急着紧跟嘉鸿的市场目标调整他们的产能扩张计划。
嘉鸿还是太不稳定了,就算一时将纯净水的市场做出来,但能不能稳定住,实难预料,跟南亭实业相比简值是天差地别。
他们要是仓促决定扩产,结果嘉鸿却没能实现既定的市场销售目标,不是造成他们的产能闲置与浪费吗?
他们不扩产,嘉鸿的水销量一路狂飚,造成PET瓶供应紧张,他们还可以趁机提高供货价格,这是多美妙的事情啊?
只是冯薇玲现在拿出这份建厂方案,就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了。
赵瀚低头将建厂方案翻开来认真看起来。
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朱鸿召与朱玮益在主桌那边站起来致酒辞,他也完全没有听进去,只是偶尔夹一两筷子菜垫一下肚子。
最后他神色凝重的将方案书递给郭秉厢,指甲在封面“建厂”二字下面画了一道,表示这不是一份随便糊弄出来吓唬他们的建厂方案。
赵瀚没有朱玮兴、朱祎琳他们那么光鲜耀眼的学历,二十岁就无心学业,他却对工厂设备、生产线极感兴趣,早早就帮着管理家里的工厂,看上去不比朱玮兴大几岁,但在生产运营上却要算老资格。
合资成立新澄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郭秉厢以及另一出资股东裕固技术,都放心年富力强的赵瀚负责日常管理;毕竟香港做包装材料的圈子更小,大家早就知根知底了。
朱玮兴之前也多次在赵瀚面前提及嘉鸿要自建PET瓶工厂,但赵瀚酒照喝、舞照跳,却完全没有当回事。
眼前这已经是一份已经详细完备到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建厂方案了:
厂房车间布局合理,计划列支采购的生产设备型号以及报价都是准确的,还编写详细的员工招聘、培训计划。
他还敢不当一回事吗?
倘若说朱鸿召他们对PET瓶工厂早就有如此详细的筹备,并不是简单迫使他们降价的小伎俩,难道说鸿惠堂纯净水项目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是一时侥幸?
第471章 高人指点
赵瀚眉头紧皱,他知道真要叫鸿惠堂纯净水项目年底前成功实现十万箱的日销目标,同时还自建PET瓶工厂,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一个超重量级大客户,还将在东洲地区迎来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瓶装纯净水论单价及利润空间,肯定没有办法跟茶饮料相提并论,但对上游PET瓶供应商来说,肯定只关心PET瓶的采购规模。
到时候南亭实业的十万箱日销,与鸿惠堂纯净水的十万箱日销,可能销售额、利润规模差了好几倍,但对PET瓶的需求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冯薇玲她们的瓶装水销量元旦前后达到预期,对新澄瑞来说,就是跟南亭实业同等重要的客户了。
他们现在对嘉鸿不是特别重视,主要还是嘉鸿两个月前的PET瓶采购预期,仅有南亭实业的十分之一,叫他们怎么重视嘛?
更关键的,冯薇玲刚才提到要游说瑞安化工成投资她们的瓶装水公司,赵瀚瞥了一眼被拉到主桌的钱晋章正跟朱鸿召谈笑风生,心想钱晋章要是被说服了,到时候就有可能使得他们对上游PET瓶级聚酯材料的采购处于劣势。
郭秉厢看过建厂方案后,丰盛的酒宴也全无吸引力,看向冯薇玲、朱祎琳,郑重的说道:“能不能饭后,我们约钱先生单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一聊?”
瑞安掌握PET供应链最上游的产能,郭秉厢与钱晋章、朱鸿召私交都不错,如果说瓶装水项目的销售目标有可能达成,他当然愿意大家保持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个肯定没问题。”冯薇玲看了一眼钱晋章,很笃定的说道。
赵瀚与郭秉厢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迟疑:钱晋章已经被朱鸿召说服了?他们才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
他们两人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找借口离席,拿着冯薇玲的那份方案找个地方商议去了。
“他们会接受这个报价?”
朱祎琳没怎么说话,主要坐在一旁听冯薇玲跟郭秉厢、赵瀚他们交涉,这一刻手心都是潮潮的。
“就看钱先生愿意怎么配合我们了,你去跟钱先生说一下——我们一会儿去宴春楼喝茶吧!”冯薇玲低声说道。
朱祎琳朝主桌走过去,先跟朱璐、夏侯江他们打过招呼,又跟朱鸿召、钱晋章说道:“郭董、赵董这段时间一直都比较忙,对我们的股权融资方案了解不多,想晚宴过后找个地方更详细的聊一聊,钱先生晚宴后有时间到宴春楼坐一坐吗?”
“好的,我有时间的。”钱晋章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说道。
“我也陪你们过去。”朱玮兴连忙说道。
朱玮兴两次在广南尝试做草本凉茶项目,稍遇挫折,都是被朱玮益指出一堆毛病叫停,他内心是有所不满,但之前却也没有太往深处想。
朱鸿召之前没说,主要还是不希望他大哥生命重危之际,将朱家内部关系搞得恶劣,不是他看不明白。
朱鸿召跟他大哥朱鸿臣创办鸿臣,这些年都是相互扶持坚持下来,一直都没有红过脸想要分家,主要资产都合并在家族基金里,分别占30%、60%;朱家其他人是占10%左右。
朱玮益作为朱家的长子长孙,很早就进鸿臣工作,熟悉管理,为人看上去也成熟稳重,朱鸿召原本也是很属意朱玮益接班的。
问题出在他大哥病危,这两年主要是靠昂贵的医疗手段维持生命,朱玮益与他大嫂朱王惠珍的态度就很有些微妙变化了。
朱鸿召混迹商海半生,对这里面的微妙是很清楚的。
说到底还是他大哥很早就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担心自己病逝后,大房朱王惠珍与大儿子朱玮益母子两人容不下小女儿朱祎琳,立下遗嘱,给小女儿朱祎琳的继承份额,加上他名下的,刚好超过家族基金的半数,寄望身后能对大房朱王惠珍及大儿子朱玮益母子有所约束。
却不知恰恰是这样的安排,更在朱王惠珍与朱玮益母子心里扎下了刺,先是容不得朱玮兴在鸿臣做出成绩,防止有朝一日威胁到朱玮益他身为鸿臣接班人的地位。
朱鸿召之前没提,也是不想他大哥临终前也不得安宁。
而此时嘉鸿的存亡,容不得他再隐忍。
因为不仅涉及他半生声名会毁于一旦,还涉及朱玮兴能不能经得住一而再的沉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