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947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可以说,王逸放权了。

  最初,星逸智家发布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做产品,什么时候发布,都是王逸来定。

  而现在,全部放给了智家部门。

  让他们自己发挥,自行决策。

  有新的创意,立即组建团队头脑风暴,作出具体方案,立即报批。

  审批通过,立即批研发经费,组建团队,进行研发。

  研发出来,立即量产发布。

  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创新,只要不赔钱,王逸都会支持。

  若是什么都加以限制,智家部门反而被限制发展了。

  “感谢董事长信任,我们绝不让您失望。”孟庆振心情大好。

  如此放权,足见王逸对他们的信任。

  王逸摆了摆手:“当然,我放权了,责任也就落到你们自己身上,今后所有的项目都有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每个签字的管理层,都是责任人。项目成了,所有人都拿奖金。项目失败了,所有签字的人,都得负责任。你们的考核,也都是看项目,看产出,看营收。”

  说白了,权力给了,机会给了。

  但KPI和责任制度,也都来了。

  作为管理层,胡乱签字,拿着公司研发经费大水漫灌,什么垃圾项目都投,那可不行!

  所有项目都得要求利润,创收就奖,亏损就罚。

  但若是怕亏损,开始不作为,什么项目都不批,那也不行。

  KPI在那放着。

  每个管理层,每年,每个季度,都有KPI,都有内部竞争。

  什么项目都不做,业绩上不去,也得下课。

  王逸的策略,就是让各个管理层努力奋斗,为了完成KPI,多做一些优质好项目,把星逸智家做大做强,给公司创收!

  半导体太烧钱,全靠手机、平板、电视、智家、美妆、服装等业务养着。

  也正是因此,前期星逸科技基本实现了不贷款,都能养得起半导体。

  毕竟之前账上资金充裕,能够搞来钱,没必要贷款。

  没必要自己的资金放在银行低利息,再高利息贷款……

  可现在不同了,星逸科技开始重资产模式发展。

  开始大规模地投建产业园,地产,开始大手笔地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当做员工宿舍。

  这些项目也都会消耗大量资金,不得不开始抵押贷款。

  好在星逸科技是优质企业,很多城市都在招商引入,都会给予补贴,做成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

  对此,王逸双手欢迎。

  甚至直接让投资部向钱看。

  同样的二线城市,谁给的钱多,谁给的政策好,就去那个城市建产业园!

  没错,就是这么现实。

  当然,那些营商环境不好的地方,不在考虑之列,这些地方早就进了星逸科技的黑名单,跪求都不去投资。

  而且就当下星逸科技的实力和地位,一线大城市都在抢,其他地方也不敢做的太出格了。

  毕竟星逸科技背后,可是官方都大力扶持,没谁敢这个时候跳出来作妖。

  就像很多城市都有地头蛇,谁的业务都敢拦下要一笔保护费,为什么不敢拦顺丰,拦三通一达?

  他们的业务,可是遍布全国,但却没有受丝毫影响。

  理由简单,比起这些巨头,那所谓的地头蛇屁都不是。

  做物流的,都是打出来的。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背景有背景。

  即便是浩南哥带着所有兄弟都来了,也得被打个半死,最后跪着求饶,爬着出去,还得卖房卖车支付物流巨头的补偿金!

  能做大的企业,都不简单。

  就像某个很有手段的人,逛个商场都能倒赚几万,住个院都能讹医院几十万,遇神骗神,遇佛讹佛,轻而易举讹到数千万资产。

  当真是风头无二,谁也奈何不得。

  直到她遇到某空调巨头的项目经过她的某某村,想讹一笔巨资。

  结果不仅一分钱没拿到,反被对方揭了老底,送了20年免费伙食,罚款数百万。

  本就是中年妇女,再20年,能不能活到出狱,都难说。

  这就是大型企业的魄力,绝不妥协,不但不妥协,还会死杠到底。

  与之相比,所谓的地头蛇,根本不值一提。

  说白了,地头蛇也只会欺软怕硬,对于小企业,往死里欺负。

  对于大企业,敬而远之,除非想被一锅端了,集体进去。

  正是因此,星逸科技在全国各地的项目,都进展得很是顺利,没谁敢阻挠,敢闹事。

  至于地方,都恨不得星逸科技的产业园尽快建成,投产,创造GDP和税收,他们体制内的待遇,也能好一点。

  要知道,地方体制内的资金,都靠地方财政。

  地方有钱,都能按月发,足月发,甚至发绩效。

  若是没钱了,那就难说了。

  所谓的旱涝保收,也得看能不能借到钱。

  自己没钱,又借不来,几个月延发,都是正常的。

  事关所有人的待遇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前途,对于星逸科技更是大力支持。

  如此也算是顺风顺水。

  王逸走后,整个星逸智家部门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模式。

  权力大了,各个部门都可以搞自己的新项目。

  只要有商业价值,提报上去,都可以拨付研发经费。

  只要做起来,整个业务组全部拿高年终奖,甚至升职加薪。

  一时间,星逸智家的所有员工,都有了积极性。

  在其他企业,想出头,都得看天时地利人和,都得等机会。

  运气不好,基层磨炼好几年,都没机会。

  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结果30多岁了,大势已去,离中年被裁不远了。

  可以说,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可悲可叹,但却是很多人的写照。

  谁年轻的时候,还没点热血,没点梦想?

  只是一直没有施展地机会,渐渐地,年纪大了,热血凉了,梦想也淡了,不得不躺平……

  但在星逸智家不同。

  放开权限,谁有好项目,都可以报上去。

  若是怕被领导抢项目,直接报给智家事业部总裁孟庆振都行!

  只要项目有前途,立即批资金,配置团队,提供各种支持。

  而提议人自然是项目经理,只要把项目做成,必然升职加薪。

  可以说,这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要是在别的企业,根本不现实。

  李四有了好项目,报给主管张三,张三眼睛一亮,立即当成自己的项目,报给经理周二,周二又找上副总裁赵一……

  最终成了赵一的项目,作为回报,安排周二成为项目经理。周二又拉来张三当组长干活。

  至于最初的李四,什么没有不说,说不定还会被排挤出去。

第463章 领跑AI芯片,帝都大手笔

  可在星逸智家不同,李四这个发起项目的基层员工,就能当项目经理。

  当然,还会配备一位有经验的副经理,共同负责。

  不会把优秀员工埋没,也不会把上升的渠道给堵死!

  这便是星逸科技!

  15号,王逸回到帝都,直奔PC半导体部门。

  这段时间,又有很多威盛的半导体人才,从台岛和海外,来到帝都。

  这使得星逸半导体的研发能力,与日俱增。

  这些回来的半导体大牛、小牛,不仅是芯片研发的攻坚好手,还能带来成熟的研发体系,带起一个团队。

  而这些正是国内最缺的。

  就像之前的威廉姆斯和乔治等人,带来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德州仪器一整套的研发思路和成熟体系。

  包括芯片从零开始的完整研发体系,芯片的改造升级体系,芯片的逆向工程研发体系,绕开专利封锁的研发体系,以及以老带新团队建设,半导体人才梯队培养等等。

  这些都是德州仪器经历数十年沉淀,才拥有的结晶。

  因为威廉姆斯等人,星逸半导体一下子有了,少走了不少弯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9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7/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