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769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第384章 八十亿对赌,入股美的!

  王逸在岛城打造的2000亩的星逸智家产业园,工厂就有1800亩。

  那么多工厂,全部投产后量产那么多星逸智家产品,如何销售也是一个大问题。

  为此,王逸制定了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2C。通过星逸商城,美柚商城,京东商城等渠道,以及线下实体店,卖给消费者。

  第二方案,2B。和地产商合作,比如和仁恒的项目,将仁恒的高端住宅全系标配星逸智家生态和产品,也能大量出售。

  但这种方式得看第三方地产商买不买账。

  若是都像仁恒一样愿意合作,那自然好。

  但就怕恒大、绿地、碧桂园等企业,不想这般合作。

  哪怕合作了,地产商也想赚大头,利润八二分成,让王逸给他们打工!

  人心不足蛇吞象。

  从海尔事件就能看出,那些企业就是这样的尿性。

  对此,王逸自然接受不了。

  不可能星逸智家出设备,出方案,出技术,出服务,出售后,最终当个牛马,只分两成利润,地产商却拿八成!

  这根本不可能!

  于是,王逸准备了第三种方案!

  将星逸地产的高端项目、改善房,全系标配星逸智家,全面推动星逸智家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

  这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大有可为。

  尤其是第三种,自己的房子,自己说了算,用于推星逸智家,那就容易多了,也不用看第三方地产商的脸色,给他们做牛马!

  而且星逸地产自己盖房,引入自家的星逸智家,大可以做到远低于同行的成本,远高于同行的品质,给用户更好的智能家居体验。

  最简单的,一套原价一万五的房子,友商要做全套智能家居(包含智能电视,中央空调等设备),成本就得1500一平,卖给业主得一万八。

  而星逸地产自产自销,成本也就500,哪怕卖一万七,都不少赚。

  只差两千,别说高端改善房可以标配星逸智家,哪怕刚需房都能做到全系智能家居!

  如果第三方地产商不想好好合作,那星逸地产就疯狂拿地,自己做。

  高端住宅,中端住宅,低端住宅,全系标配智能家居,打造成一项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最简单的,多花20万,配齐全屋智能家居,怕是很多用户都会心动。

  何况不做智能家居,自己买齐家电,也得花十来万。

  只差十万而已,大多数业主都会尝试。

  如此一来,王逸就要疯狂拿地。

  而黄岛3000亩住宅用地,恰好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星逸地产在岛城的第二个大项目,用于推动星逸智家的发展!

  岛城第一个大项目则是位于石老人富人区,当下房价2万多,2017年后均价将超过4.5万,标配智能家居卖五万没压力!

  而黄岛的房子,标配智能家居,溢价一点,也颇具竞争力,利润同样很可观。

  160万一亩非常便宜,折算下来的楼面价,按照3.0容积率算,差不多800块一平!

  再加上建安成本2000,以及税费营销费用等等,总成本3500左右,再加上智能家居成本500,总共4000。

  若是在黄岛复刻济州金融中心的模式,现在拿地,2015年动工,标配智能家居,2017-2019年2-2.5万,全部卖光,一平赚一万六到两万,完全没压力。

  何况这一次有了星逸智家2000亩产业园加持,以及附近的星逸电视工厂加持,黄岛的发展肯定比前世更好,房价也会更高,更稳。

  不管出于赚钱考虑,还是出于推动星逸智家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考虑,三千亩住宅用地都得拿下。

  而且有了2000亩星逸智家产业园,以及隔壁500亩的星逸智能电视产业园,谁都知道附近的地会增值,都能赚钱。

  即便王逸不出手,其他地产商也会拿下这3000亩。

  只是自己打造的工业园,给别人做嫁衣,让别人赚钱,这是人干的事?

  这可不行。

  “成交!”王逸爽快应下。

  “感谢王董,真是太好了!”

  合作意向达成,聂主任心情大好:

  “王董,和前期200亩的星逸智家工厂一样,后续1800亩的产业园,也是土地白送,税收优惠给足,建设成本都是岛城承建。”

  2000亩的星逸智家产业园,总投资要60亿,岛城出钱出力,白送给王逸。

  聂主任话锋一转:“不过毕竟是2000亩的大项目,工期要长一点,哪怕全力以赴,也得三年多,分批交付,争取2015年年底前,全面交付并投产!”

  “没问题!”王逸爽快应下。

  人家都送了价值60亿的工厂,还要什么自行车?

  再去要求对方昼夜三班倒,那不现实。

  2000亩产业园,三四年交付都算快了。

  而且星逸智家刚起步,前期订单有限,也用不了那么多工厂。

  接下来三年,星逸智家陆续发展,工厂陆续交付,也算是恰到好处。

  “王董,毕竟是60亿的大项目,作为约束条件,星逸智家产业园要在全面交付后的四年内,也就是2016年到2019年,实现60亿的企业纳税额!”

  聂主任笑着开口:“若是达不到,差多少额度,星逸智家得补上。”

  岛城也不会干赔本的买卖。

  60亿投资,四年回本,后面星逸智家依旧每年15亿多的纳税,妥妥地一本万利,白捡了。

  这也是地方政府愿意几十亿投资,大手笔招商的初衷。

  为了政绩,为了经济,为了就业,也为了税收。

  对此,王逸没有任何意见。

  理所当然。

  只是四年60亿的纳税额度,一年就是15亿的税收。

  注意,不是总的纳税额度15亿,而是企业所得税15亿。

  实际上,纳税额度=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不到营收的两个点,而增值税为营收的13个点。

  严格来说,增值税是消费者向国家交的税,企业只是中间人,不能算企业税收,交给国家,地方政府也拿不到。

  剩下不到2%的所得税,才是企业所得税,才是地方政府拿得到的。

  王逸记得前世一个笑话:

  2023年华为营收7000亿左右,纳税1000亿左右,纳税比率14%左右。

  小米2023年营收2700亿左右,纳税仅为45亿左右,纳税比率1.67%左右。

  华为的营收是小米的2.59倍,纳税额度是小米的22倍,纳税比率是小米的八倍多!

  这一言论,全网弥漫,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实际上,不过是忽悠人的春秋笔法。

  究其原因,华为的一千亿纳税,是加上消费者900亿的增值税,总共1000亿。

  而小米作为上市公司,财报上的纳税额度只是企业所得税,不算350亿的增值税。

  毕竟严格来说,增值税是消费者交给国家的,当然不能算企业所得税。

  若是都加上,或者都不加,双方的纳税率都差不多,不存在八倍差距。

  都不加增值税,华为2023年营收7000亿左右,所得税100亿左右。

  小米营收2700亿左右,所得税45亿左右。

  这样算下来,两者的所得税率都在1.4%-1.5%之间,都是一个水平。

  一套税务系统,不会有八九倍的税率差距,想想都不可能。

  虽然王逸不喜欢雷布斯的作风,但更讨厌那些拿着大众当傻子忽悠的言论。

  只是有些企业觉得不到两个点的纳税没有分量,才会把消费者13个点的增值税都算到自己头上。

  这是完全错误的。

  同样,岛城要星逸智家一年15亿的纳税,也只是企业所得税,不能算消费者交的增值税。

  这样算下来,星逸智家的年营收要达到1000亿,才能实现15亿的企业所得税,125亿的增值税。

  年营收1000亿什么概念?

  一个格力!

  格力从2012年到2016年,营收都在千亿左右。

  2017年后才开始暴涨,涨到1400亿,1700亿,1800亿。

  后续一直在1700亿和2000亿之间波动。

  反倒是前世的小米,2015年只有600多亿,2016年1100亿,2018年1700多亿,随后2000亿,2400亿,2800亿,3200亿,2700亿……

  后续在2700亿-3200亿波动。

  其中,不算小米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产品,单是米家智能家居IOT的营收,都超过600亿。

  同样,2016年,星逸智家做大做强,年营收千亿,有希望,但也有压力。

  保险起见,王逸开口道:“理论上没问题,不过既然都是岛城的业务,把星逸电视也算上,一起结算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7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9/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